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故宋帆影》第267章 北元密探(1)
“才德兼優者,上也;其次,則以德為貴,而不論其才焉。當宋之亡也,有才如呂文煥、留夢炎、葉李輩,皆背國以降元。”這是後人對葉李的評價。

 對葉李而言,元廷待他不可謂不厚了。

 隱居老家富陽期間,臨安行省及宣撫司、行禦史台爭相召聘,幾次三番的請他出山,給足了面子,這是在宋廷從來沒有的事。後來大元皇帝親自下旨召他,他不知道是昔日的那位至交好友驚動了天聽,還以為是自己的才學聲明在外,傳到了大都。詔書裡一來就任命他奉訓大夫、浙西道儒學提舉,五品的官,這更是在宋廷裡不可想象的。

 老皇帝還安車蒲輪召他進京,當面垂詢治國安邦的方法,這讓葉李深感新朝的知遇之恩,心裡的那點華夷之防也就崩塌了。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華夏入夷狄則夷狄之。在大都的新朝和流亡的行朝之間,現在的葉李更願意把大元作為正統。只要能一統華夏,天下太平,何必一味的在意皇帝是蒙古人還是漢人?這是葉李在心理鬥爭時不斷用來說服自己的理由。他也試圖用同樣的理由去說服昔日的好友張鏑,只不過預料之中的無功而返。

 在此之前,張鏑沒有意料到葉李會出仕北元,但細想之下,這又在情理之中,葉李是有才能的,誰也不想自己的才能被埋沒。當年在大宋,他一直懷才不遇,屈居下僚。既然元廷識貨,願意用他,出山來做官也是理所應當。畢竟人家宰相都出來投降了,又何必苛求葉李這樣的普通人呢?

 何況葉李至少是有才能、有基本的道德節『操』的,讓他出來做官,總比那些又貪又蠢又無底線的人上位要好的多。如果拋開國家和民族的因素,張鏑完全相信,即便在北元朝廷,葉李也能成為一名勤政愛民的好官。但有些事無法忽略,張鏑有自己的立場判斷,哪怕元廷裝的多麽禮賢下士,也無法掩蓋其根子裡的野蠻和罪惡,葉李可以降,他張鏑卻絕不能降!

 葉李剛被“送”走,陳複就送來了北方的情報。山東陸十千、連島瞿七等部都傳來消息,說北元正在大造舟船,鑄造火炮,準備南伐。

 一邊派人招降,一邊磨刀謔謔,這是軟的硬的都來啊。

 “看來韃子還真是盯上咱了嘛!”張鏑放下情報,對陳複說道。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張鏑最近的幾場仗打的漂亮,肯定要引起敵人的特別關注,這是張鏑在上岸攻取泉州前就已經有所預期的事。

 泉州州衙的內書房,現在已然成了整個東南沿海的中樞,因為張鏑到了哪裡,哪裡就自然而然的成為核心。

 在內書房裡行走的,最主要的是陳複與邵靳二人,另外也還有若乾作為輔助的幕僚和事務官。現在中興社的八個部門都有專人在泉州,負責對接內書房的工作。陳、邵好比是內閣宰相,而各個業務部門則類似於三省六部。

 碰到重要的問題,張鏑經常會召集內書房和對應部門的人議事。

 比如最近的這些情報,張鏑就找了陳複、邵靳和吏部招才科的人一同分析。招才科是成立很早的一個部門,第一任主官是劉十九。現在的負責人是劉十九的妻弟王希文,也算是泉州辦招才科時就進來的元老了。

 招才科裡還有一人名叫周漁,海州人,原本只是個賣點心的小生意人,據說是妻子慘死於韃子之手憤而投軍的,在救援常州的五牧之戰中立了功勞,嶄『露』頭角。為報仇,又自告奮勇做過行刑官,現在是出了名的手段狠辣,甚至因此被同袍們排斥,陳複卻看中他這點陰狠之氣,調他到招才科裡做事,專管情報、密探、調查那些見不得光的隱秘事。

 再一個名叫吳常,長著一大把虯髯,人稱吳大胡子的。本來是泉州碼頭幫的頭領,這兩年一直在關帝廟一帶,負責管理泉州三教九流的地下勢力。

 除了這幾個,在泉州負責情報工作的還有七八人,流求本島與外線的各個重要基地也都有專人負責情報往來,各地的飛鴿傳信系統也逐漸成熟了。

 情報是統帥者的眼睛,張鏑不能不重視,不定期的會召集這幫人進行情報檢討。

 這一次的情報檢討內容比較多,除了北方各地大造舟船、火炮的消息。還有兩條不起眼的內容引起張鏑的注意:

 一條是流求本島發生了一起鑄炮匠人出逃的事件,那逃跑者躲進了一艘北上的商船,在搜查中被抓回去了,但不久後便莫名其妙死了,而那商船主人堅稱毫不知情,現已被拘押了。

 還有一條,是駐扎在泉州附近的第二主力師某營火器隊的五名銃手,在派往縣鄉訓練材勇的路上遭遇了不明身份的一夥人襲擊,五名銃手全部喪命,而且身上的火銃都不見了。

 這兩條消息與前面北元正在鑄造銃炮的情報結合起來, 似乎就有了合理的解釋。很可能在泉州,甚至流求本島已經潛入了北元的探子,正千方百計竊取中興社火器方面的技術,而且很可能已經得手了,至少是得手了一部分。

 火器技術的流出倒不是張鏑最擔心的,因為流出的隻鱗片爪不過是皮『毛』,北元不可能短時間複製中興社整個的火器研發製造體系,哪怕得到了火銃的實物,也只能仿造一個樣子。形狀可以相似,卻不大可能造出同樣標準尺寸、連零件和彈『藥』都能共通的製式火銃。還有顆粒火『藥』的配方,定裝彈『藥』的配重,也絕不是北元能夠迅速攻克的。只要中興社繼續保持技術上的代差,就不用擔心敵人的模仿,這樣的模仿甚至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反而會讓敵人吃點苦頭。

 但從中反映出來的另一個問題卻是張鏑所擔心的,那就是北元的細作已經滲透到了自己的眼皮底下,哪怕在牌甲製這樣嚴密的基層控制制度下,敵人還能行使這樣的間諜活動,可見其隱藏的夠深,想必時間也夠久了,這才是心腹之患呢!

 請支持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羣,柒柒伍柒貳壹叁陸叁,故宋帆影書友羣@正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