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故宋帆影》第308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
張鏑北上的幾個月裡,天下局勢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第一件事,就是泉州的回『亂』。

 回『亂』雖然很快就被平定,但其影響卻十分深遠。蕃客回回首領賽甫丁在叛『亂』失敗後沿海流竄,闖入了漳州地界。當時漳州還在殘宋行朝手上,守臣何深幾乎躺著中箭,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城內幾千孱弱民兵哪裡擋得住賽甫丁的近萬窮寇,最終何深投降,漳州陷落。賽甫丁隨即向元軍輸誠,元軍的福建宣慰使、行都元帥府事唆都迅速派出數千援兵,繞過泉州進入漳州城中協助戍守。事後何紹基曾遣一個旅試圖前去收復漳州,但因海舟都被蕃客掠走,缺乏海上支援,作戰不利,只能退回泉州,訓練材勇專心守備。

 回『亂』後的另一個惡果就是蕃船不敢來泉,中興社的海貿大受影響。一直以來,中興社的海貿都是以轉賣交易為主,把中原的貨物賣到南洋、西洋,又把外洋的貨物賣到中原,從中賺取差價。眾多的蕃客居中牽線搭橋,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對於遠洋貿易而言,中興商船基本上到三佛齊就回返,再遠就是相對陌生的海域了。這三佛齊也是南洋大國,霸佔著馬剌岬的海峽,隻以關系密切的西洋蕃客回回作為代理,壟斷商路,近幾年崛起的中興社很難『插』足進去,即便可以涉足,代價也要比蕃客們大的多。於是在張鏑離泉、泉州回『亂』後的三個多月裡,中興社的海上貿易直線下降,貿易部的入帳數字越來越難看。海貿是中興社的起家之本,無法輕易動搖的,搞成這個樣子如何向總理交代的過去?泉州留守何紹基深為懊惱,代理州事邵靳一籌莫展,貿易部長葉繼頭疼不已,副總理劉石堅也坐不住了。幾個頭頭腦腦齊聚到泉州開了一個會,專門研究貿易的出路。匯集了眾人的智慧,最終討論出來一個最可行的貿易轉型方案,首先要變轉賣貿易為生產型貿易,單純與外洋轉賣貿易實際是不可持續的,進口以香料與奢侈品為大宗,出口以絲綢瓷器為大宗,這些商品很容易達到飽和,隨著中興社規模的擴大,這類貿易的利潤是不斷被攤薄的,到了某一個限度大概就無法再增長了。必須考慮轉型,轉型的方向的便是將被動轉賣變為主動生產。在此前張鏑其實已經有此意識,比如對泉州等地鹽場、鐵場、茶場的經營就已經成為一大財源。會議討論後又在鹽鐵茶的基礎上加入了糖、酒二項。

 糖是指甘蔗榨取的糖霜,大約從魏晉以來,甘蔗終於不僅僅作為一種珍稀的水果,榨糖的技術已有長足進步,西域的糖霜潔白如雪,西川遂寧等地的冰糖晶瑩如玉,價格都極為昂貴。此時的甘蔗基本在五嶺以南才有,流求的氣候與之相似,正可引進種植,順利的話,預計到今冬明春,首批甘蔗就可試製蔗糖了。

 至於酒,過去都是官方壟斷,民間不得私釀。原先中興社糧食不足,也基本禁止釀酒,但流求、呂宋、泉州等地本年的夏糧都獲豐收,糧食統購統銷後尚能有大量積儲,可以合理安排一部分釀酒。酒類與糧食關系密切,長期以來都要經過官方榷買,顯然是一項有利可圖的生意。

 請示過總理後,泉州的這次會議便有了結論,貿易部將把重心放到鹽鐵糖酒茶這類與小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生產經營上來,這是更為廣闊的市場,以此來彌補海上轉賣貿易的損失。確切的說,此次貿易上出現的問題倒也不完全是壞事,盡早的轉型實則有利於中興社商業的長遠發展。與此同時,更多的武裝商船往來於三佛齊一帶,除了貿易,還有踩點哨探的意思,因為往西去的海路也是遲早要打通的。

 第二件事,其震動也不亞於泉州回『亂』,就是興化的陷落。

 興化是陳文龍的地盤。閩江以南,打著宋軍旗號的武裝中,除了張鏑以外,最強大的就要數陳文龍的兵馬。陳部佔據興化,直接統領的有淮軍三千,民兵七八千。陳文龍之女陳淑楨也是個不讓須眉的巾幗英雄,本來嫁與泉州豪傑許漢青為妻,所以人稱許夫人。蒲壽庚叛『亂』中,許漢青為保宋室,英勇作戰,不幸被蒲家私兵殺死。許夫人忍悲含痛,率領剩余家丁輾轉回到興化投靠了父親陳文龍。

 另外在漳州、汀州一帶還有一位好漢名叫陳大舉,因長著一雙大環眼,人都稱他陳吊眼。大舉之父陳文桂是陳文龍的堂兄弟,陳吊眼就是文龍族侄。此人自幼好武,依托家族在閩廣之間經營多年,趁著『亂』世聚集甲兵,響應宋軍。

 從浙南到閩中、粵北,上千裡的連綿群山中還生活著幾十萬的佘瑤峒蠻。許夫人過去常隨夫家在各族之間貿易,與佘族關系友好,陳吊眼也同樣與佘人關系匪淺。以兩家的聲望,足以號召九山十八洞的數萬佘兵前來襄助,這也是不可忽略的一支力量。

 如果光看人數,陳文龍父女加上族侄陳吊眼的人馬幾乎與張鏑在泉州的勢力相當。不過佘漢兵馬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與泉州的正兵、志願材勇相比孰高孰低,那又另當別論了。

 陳文龍不可能做到像張鏑那樣的超然與獨立,狀元宰相的身份像一個緊箍咒,讓他無法回避行朝以大義名分施加的影響。

 眼見江西和廣東、福建局勢都有所好轉,行朝急於擴大戰果,張世傑從廣東率舟師北上,原本試圖進入泉州,但被死死守著老窩的何紹基斷然拒絕,他隻認張鏑的命令,誰管你是張世傑還是王世傑,大宋的聖旨在這也不管用。張世傑的舟船密布,還想憑著人多勢眾硬上,把泉州這口現成飯吃下肚,可惜口氣大胃口小,想吃吃不下,被泉州城頭幾門火炮嚇得灰溜溜的逃回海上,轉而北上至興化。

 陳文龍無法放棄忠臣的名分,也就無法拒絕張世傑的瞎指揮,兩軍合兵後竟不自量力要去攻打城高池深的福州,結果非但沒打下,反而被蒙元新附軍將領王世強一路偏師繞到興化,先把興化軍城拿下了。

 偷雞不成蝕把米,福州未得,反丟了興化,張世傑拍拍屁股從海路逃了,可惜陳文龍失去根基,人心浮動,被元將唆都以騎兵追殺二百裡,從陳文龍以下,將士近萬人盡數殉國,文龍之女陳淑貞僅以身免,收攏殘兵數百人,忍痛往山中投靠佘寨。

 請支持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群,柒柒伍柒貳壹叁陸叁,775721363,故宋帆影書友群@正版故宋帆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