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故宋帆影》第153章 亂局初定 4明軍奪取慶元(下)
慶元府城建造之處名為三江口,即姚江、奉化江匯合成甬江東流入海的交叉口,屬於水陸要衝,四通八達。城池初建於唐代,內有子城、外有羅城,都是磚石混沏,十分堅固。其中羅城城牆高達兩丈,周長十六裡,以長條石為基礎用卯榫楔合相連,上砌大塊城磚,中間夯土牢固結實,磚石門樓宏偉壯觀,城上垛口內可跑馬調兵,雄踞三江口地勢險要。城池的四面,於六座城門外都建有甕城,便於戰時防禦,實為易守難攻。

只不過這樣一座大城需要的守衛力量也不能少,城中區區兩千余四明軍,即便所有能用之人都兩班倒上城,且不守子城隻守羅城,布置起來也是捉襟見肘,平均到每段城牆上,每隔四五步才能安排一個人,防守壓力不小。

而且城中初定,四處出亂子,不能不派人彈壓。城外則趙氏出奔,追之不及,不得不譴人探查。

千頭萬緒,這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袁鏞才遭受過重大打擊,文化人多愁善感,需要一點時間緩衝。整夜都陪在深度昏迷中的戴曾伯身邊,為他換藥、為他冷敷退燒。醫官表示戴曾伯陽氣虧虛,又兼邪氣入體,故而發起高燒,也即是失血過多加傷口感染。在這個時代對這種情況沒有很好的治療方式,只能寄希望於傷者自己的精神和身體是否強大,能不能挺過來,直白點說就是聽天由命了。眼下四明軍的上層遭受重大損失,幾乎青黃不接,還算幸運的是有徐應鑣和李申南二人脫穎而出。徐、李二人原本默默無聞,在袁鏞的眾多學生中也算不上出色,差不多是中等水平。但在這一回的變亂中充分證明了他們臨機處置的能力,在一把手一蹶不振,二把手生死未卜,三把手乃至十幾把手都掛掉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擔起重任。

當然,還有一個張鏑,入城以後就主動接過指揮權,雷厲風行的布置城防守衛,其中尤其以西城和北城為要。

此外還要騰出手來收拾城內的爛攤子,主要的問題是趙孟傳的嘍囉們潰散之後躲在城中各個角落,天黑了就出來禍害人間,還有那麽些城狐社鼠,見有機可乘,也都蠢蠢欲動。一時間幾十處火起,幾百家民戶被搶被殺,凶案迭出。坐鎮府衙之中的張鏑不斷地接到某處凶殺、某處盜搶、某處聚眾作亂的消息。

在城外強敵隨時能到,城中防守又空虛的情況下,還有人忙中添亂,實為可惡。而且這些亂賊難保不會在戰時於後方生事,趁機呼應敵人,更何況其中還有大量的趙孟傳舊部呢。

張鏑的行事原則就是該狠辣時狠辣、該仁慈時仁慈,以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對於那些禍害百姓的亂賊,當然不可能顯示仁慈。

於是張鏑從本就不敷使用的兵力當中抽出三個百人隊,以自己和徐應鑣、李申南三人分別帶隊,嚴密巡查執法。於全城實施宵禁,入夜之後還有上街犯禁者一律逮拿,三人以上聚眾持械的可以當場格殺。

三個執法隊從城北殺到城南,從城西殺到城東,但見有火起或者擾亂之聲就聞警而至,以兩隊人封鎖住借口、坊巷,一隊人衝入緝拿。亂兵和亂賊們多的幾十人,少的三五人,面對一整個百人隊毫無還手之力,往外逃竄的則無一例外落入另兩個執法隊的口袋之中。

即便有部分無確鑿罪證,但深夜聚眾、非奸即盜,十個裡面至少九個半不是良善。也無需審問,拉到街口便一刀砍了腦袋,還省了看押解送的麻煩。亂世重典,無論首從,應殺盡殺,多死一些這樣的醃臢貨色,總比死老百姓要好吧。

持續了大半夜的“嚴打”行動,成功的將城內這股趁火打劫的妖風邪氣壓了下去,無人細數一晚上殺了多少人,沒有一千總有八百吧。整個慶元城的底層渣渣幾乎都被篩了個遍,從此過後很多年,少數幸免於難的小混混們說起來還心有余悸,背地裡也不敢呼張鏑之名,給他取了個“黑夜判官”的稱號。此是後話,按下不表。

卻說張鏑鎮壓一夜,收刀回衙。此時為五更許,初春時分的夜還長,天尚未亮。還來不及坐下休息片刻,卻忽聞西門有警。

張鏑忙起身往城西北達信門走,上了城樓,抬眼望去,七八裡外一條常常的火龍,總不下幾千人的規模,朝著慶元蜿蜒而來。這個方向來的大批人馬沒有別的可能,就是從錢塘南渡的元軍。

過不多久,元軍的前鋒哨騎就馳到城下打探,後續部隊也已不遠。張鏑命令集中兵力,隻以一千余人上城,且多安排於直面敵軍的西城門。其余一千人全列為預備隊,哪裡緊急就調往哪裡。城頭則多置火鼓,六個城門都一刻不停的循環著來回巡守,給人一種人很多的假象。

趙孟傳帶著忽都虎趕到城下,黑夜中只見城上人頭攢動,似乎兵力充足。 忽都虎情況不明,不知道宋人虛實。但趙孟傳是清楚的,他知道城中頂多只有兩千多四明軍,不可能守住偌大一個城池。既然西城人多,那麽其它幾個城樓必然空虛,便邀功似的請忽都虎去攻打其余幾門。

忽都虎依言,先派麾下漢兵試探攻擊城南的長春門,結果抵抗殊為激烈,一點便宜沒佔到,被城頭雨點般的亂箭亂石打了個措手不及,丟下三五十具屍體。

接著轉向東南靈橋門,這是個水門,面臨三江口,只有一座名為靈橋的便橋通往江東。城下狹窄,兵力無法展開,更加不好打。

兩處碰了壁,根本沒有所謂兵力空虛的跡象,這讓趙孟傳也有點懵,區區兩千人,怎麽可能四處都布置那麽多守城兵馬,百思不得其解。還想建議忽都虎再打東門或者北門試試看,但他的信用評級早就跌破警戒線,這幾次的表現沒有一次靠譜的,蒙古老爺早就不信任他了。忽都虎已經很不高興,還敢再出孬主意消耗他的兵馬嗎?

張鏑是冒了個險,把一半人馬抽作預備隊,不管忽都虎打哪個門,城上都會舉火告警,張鏑可以從容調兵上去,憑著夜色掩護,就給了攻擊者一種每個城門都有大量守軍的錯覺。當然,如果元軍全員壓上,多點開花,張鏑很可能顧此失彼抵禦不住,但正常人總不會一上來就孤注一擲吧。就是抓住敵人想要試探虛實的心理,使之虛實難辨,不敢貿然強攻。

元兵奔了一夜也早就疲憊不堪,這城池沒那麽好啃,初時的那股氣勢便泄了,退兵數裡立下營寨,等待天明再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