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故宋帆影》第93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2)
  中興社的八個部門地位上是平等的,只不過工作范疇上各有側重。就如人身體上的各個部分,作用不同,但並沒有哪一塊肢體是多余的。吏部忙完了組織人事,搭起了各部門的架子,接下來最忙的要數戶部了。

  戶部主管的范圍很廣,屯田、開拓、財計等幾大塊的事務都歸並其中。所以這一部的當家人必須要有統領全局的能力,目前中興社中堪當此任的寥寥可數,除了張鏑,剩下的就是長期在後方主政的劉石堅了,這樣可靠又能乾的人才太少,所以劉石堅只能身兼數職,以中興社副總理兼自新城總管又兼了戶部部長。

  戶部這段時間的主要大事就是安置好海州來的兩萬多新移民,這麽多人的吃住都是個大問題,自新城內的房舍還未完全竣工,接到張鏑來信後,劉石堅讓人圍起幾處臨時營地,緊急搭建了幾百所竹棚,但住處仍舊緊張,往往一個棚屋裡要擠進好幾家人,一個帳篷中要住十幾口人,甚至還有很多人住不下,只能隨意搭個簡易的窩棚。相比之下,吃飯的問題反而容易解決一些,一年前就未雨綢繆,所以中興社的儲糧十分充足,在幾個營地壘起大灶,燒起大鍋飯,各營各保按秩序用餐,倒也不會讓誰餓著。

  “官人來了,怎不知會一聲,我好先去迎接!”

  “哈哈,罷了吧,怎好勞駕你這大忙人!”

  張鏑被一群人簇擁著,來到移民安置的營地,劉石堅遠遠看見了,丟下手上的事情就迎上前去。

  “新移民們安置的如何了?”

  “尚未分配下去,不過已經計劃好了。移民們的去向主要有幾處,噶瑪蘭的礦山、雞籠的港口還有台員都需要人,人手富余的情況下,本島中部、東部也要加快開拓步驟,淡水附近當然也要留人屯墾。”

  “流放人員與清白人戶暫時區分開來為好,戰俘中畢竟敵友未明,改造與甄別是必要的。不過也不可凌虐,還是改造為主嘛!”

  “是的,計劃安排八九千流放人到噶瑪蘭的礦山和雞籠的港口,還有自新城的擴建工程,這些地方都需要些重勞力。至於清白人戶,台員一地就至少要派五千人,淡水河一帶數十萬畝待墾荒地也需要留一些民戶屯種,還有臨近的賽夏地區土地平坦,若修起水利灌溉,都能成為良田,也可趁早開墾。”

  噶瑪蘭的礦山是張魯振第一次環島時發現的,主要有硫磺礦和鐵礦,還有少量的金銀礦,集中分布於流求東部的幾個地點,經過試采,發現幾處礦山的儲量與品相都還不錯,但這些區域屬於噶瑪蘭人、雅美人、泰雅人的地盤,為免與本地番族發生大的衝突,尚未進行大規模的開采。現今人手充足,進駐開采的時機成熟了。張鏑大筆一揮,就派出八個營,四千多人的壯勞力,開拔去了幾處礦山,這個時代沒有重型機械,開礦全憑人工,不僅勞苦而且危險,大的礦往往需要幾萬人,這四千多人也只能打個基礎而已。

  雞籠的港口也是早就發現,因人手不足沒來得及建設,張鏑聽了劉石堅的建議,決定用五個營兩千多人,大刀闊斧的建港。這裡具備天然的地理優勢,完全可以成為優良的軍港、商港和漁港。第一步計劃清理幾裡長的航道,建立一處燈塔,修築從港口到自新城的道路。未來此地將是大型商船啟運的基地、水師駐泊和訓練的基地。同時該地北面有豐富的漁場,很適合發展捕撈業,豐富中興社幾萬民眾們的餐桌。

  八九千流人之中,

有六千多用在在礦山與港口上,剩下三千多人則全部參與築城。自新城在原來的自新寨的基礎上圍了五六裡長、近兩裡見方的夯土城牆。不過這城牆高不過一丈多,防禦力不足,雖然面對番人土著是綽綽有余,但要防備將來大陸上的敵人大軍來攻,則必須加高到三丈以上,寬度也要加到能夠三五人並行。還要修城樓、城堞及各樣防禦器械,工程量可不小。更關鍵的是城內要按計劃建設三縱三橫十六個坊區,共計幾千幢民房,還有中興社總部的衙署,需要的用工量更是巨大。  戶部負責安排人、財、物,剩下的就交給工部負責了,每個工程都需要熟知建築流程的技術人員作指導,挖礦、造港、築城、建房這樣的事,當然不能讓一群苦力瞎折騰。

  張鏑設置的工部就是一個技術性的部門,這個時代對於各類技術工種統稱為“匠”,有鐵匠、石匠、木匠、泥瓦匠等等,讀書人清高,往往不屑於研究這樣的活計,所以這次事務官招募中,工部與禮部一樣遭受了冷遇,好在過去劉石堅大興土木留下了不少匠人,又在海州民戶中招募了一些,勉強湊起了一個班子。 這個班子的帶頭人是誰呢,似乎沒有比張鏑的同窗好友康棣更合適的了。

  康棣一直在昌國鑽研火器,可以說是這個時代難得的技術型知識分子,張鏑最開始請他擔任工部部長時被一口回絕,原因是他隻想安安靜靜做個火器作坊的小頭頭,不想做更大的官,太過繁劇。後來好說歹說才答應權且接下這個任命,但有合適人員就隨時要辭了不乾的。這世上嫌官小的很常見,像康棣這樣嫌官大的真是不多。不過張鏑知道他這個好友的性子,一旦答應了人就肯定會把事情做的最好。

  果然這位工部部長新官上任就立馬拿出了成效,首先用了兩天時間就把自新城踏勘的清清楚楚,拿出了一目了然的施工圖紙,不僅有三縱三橫十六坊的總圖,還細致到民房的統一格式、衙署的規格走向,乃至水井、下水道的設計,都用尺子量過按比例畫出來,各類建築物力求美觀、實用、便捷,而且還符合堪輿學的理論。有了這樣詳盡的圖紙,幾乎傻瓜都可以來施工。

  至於礦山和港口,他倒沒有操心太多,只是讓幾個略懂技術的事務官帶了一樣東西過去,那就是火藥。火藥用來修路開礦簡直就是無敵的利器,不知可以省卻多少人工,而且康棣經無數次的試驗,將火藥的配比做了精確的優化,使得威力加大了不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子華真乃今日之魯班也!”張鏑到工部找他這位老朋友時,康棣又一心琢磨自己熱愛的火器去了,幾個大工程卻已經安排妥當,絲毫沒有耽誤,真讓張鏑驚歎於他的技藝天賦,由衷的讚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