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海圖志》第四百三十七章 全面開海禁
便在船尾將台之上,聽了坤儀公主的話後,鄭衝微微有些驚訝,想不到這小公主才思敏捷,居然會想到全面開放海禁。

當下鄭衝沉吟片刻後才緩緩道:“殿下想全面開海禁,須得弄明白大明為何禁海。”

坤儀公主道:“祖製、防倭?”

鄭衝曬然一笑道:“這只是表象而已,公主聰慧,不會想不到吧。”

坤儀公主這才認真想了起來,最後小圓臉上面色微變,失聲道:“士紳禁商?!”

鄭衝重重的點點頭道:“不錯,就是禁商!宋富於興商,明窮於禁海。當年南宋隻江南半壁便能抗金元數十年,全靠江南海貿商賈興盛。而我大明如今兩京十三省,卻坐困於府庫無錢,豈不怪哉?就因為大明禁海,而禁海實則是禁商!”

頓了頓鄭衝望著越來越近的安平港緩緩說道:“據微臣所知,公主並非第一個想開海禁的皇族,至少好幾位先皇帝都曾考慮過此事,但最後終究還是被文官大臣們阻止。他們給先皇帝的理由就是殿下先前所說的,祖製、防倭四字。但這些文官們終究是沒將最根本的原因說出來,這些文人輕賤商賈,打心眼裡瞧不起商賈,他們更認同的是詩禮傳家、耕讀為本。一旦開了海禁,商路通暢,商稅增加,商民地位日益拔高,最終會威脅到傳統士農工商的地位。”

“後來至隆慶年間,朝廷迫於民間與地方壓力,才勉強開了漳州月港這一處海港,算是給海禁打開了一個縫隙,這便是隆慶開海!但這隆慶開海隻開了月港一處,其余沿海各地還是禁海!而且當年漳州月港開海之後,作為唯一的開放港口,沿海所有對外貿易的商船,都必須到這裡辦理繁瑣的手續,並從這裡裝貨出港、入港驗貨。所有船隻都必須申領船由、商引,才能出海。每年出海船隻,東西二洋各限船四十四隻,嚴禁彼此間越境販貿,出海後逾期未歸者,即使證件齊全,仍坐以通倭罪。此等開海如隔靴搔癢,肥的只是管理月港的官吏,和獨霸月港的一些士紳商賈,是以民間鋌而走險下海的人,依舊層出不窮。”

鄭衝緩緩續道:“而月港之後,大明便再無港口開放,沿海各地仍有地方與民間私自出海的,造成的局面依然是倭患不斷。這樣便給文官們又有了借口,開海禁仍有倭患,便仍需海禁!其實全面開放海禁最大的障礙便是文官集團,須得有一個全新的階層興起,方能改變此種局面。”

坤儀公主微微頷首,老實說道:“說實話,我不太懂你們地球王朝的進化規律,你是後來人,你說的應該是歷史沉澱之後的理論。不過你說的,我覺得很有道理。我們大明朝的輿論操控在士林手中,他們想要阻止的事情,的確困難重重,物議極多。”

鄭衝道:“正是如此,所以公主此刻說開海禁還太早了。”說到這裡,鄭衝指著繁忙異常的安平港道:“要全面放開海禁,須備三事!第一便是根除倭患!禁海雖然自大明中葉之後,在安平這等偏遠地方便是一紙空文,但朝廷卻從不敢輕言開海禁。於是海商被迫下海後,便成了與倭人勾結的倭寇,越是有倭寇,朝廷越不敢開海禁,然後惡性循環,如此反覆。但現下我鄭氏管控遠東海域,但有不奉鄭氏船旗者擊之!但有海寇劫掠者擊之!但有外夷船隊犯海疆者擊之!又以安平會之名,開五處私商海貿口岸,但凡下海經商海貿者,不必再鋌而走險,下海為盜。可以說這開海禁第一條,根除倭患,禁止走私,已然做到。”

坤儀公主頷首道:“這一條本宮知道,

是以才有全面開海禁的想法。你接著說,本宮想聽下去。”“第二條件便是祖製,其實我大明也並非自明太祖時便一直海禁。在成祖時,鄭和七下西洋,官行下效,當時大明的海貿還是頗為興盛。前番也說過,隆慶年間便已然開放了漳州月港,其實祖製這一條也早已經名存實亡。”

坤儀公主也點點頭道:“你說的沒錯,隆慶開海已經有前例在先,祖製這一條的確容易反駁。”

鄭衝接著說道:“可即便如此,朝野的文官士林還是會以各種理由反對全面開海。這第三個條件便是能有一個全新的階層與文官士林分庭抗禮!”

坤儀公主沉吟片刻後道:“你的意思是如今新起的士商階層?”

鄭衝微微驚訝道:“公主也想到了?”

坤儀公主點點頭道:“本宮雖在深宮之中,但卻對天下文官士林頗感興趣,所以錦衣衛自各地送來的消息也都盡知。江南許多商賈發家致富後,便多購田地置業安家,有了田地產業之後,他們便想著出仕為官,以官身減免賦稅、拔高門楣地位。如今大明朝中為官的其實有不少人都是先輩從商之人,國子監裡的太學生也大多都是商賈出身。本宮後來想了許久,商人有錢便主動向士靠攏,這不就是士商階層了麽?”

鄭衝撫掌笑道:“英雄所見略同,想不到公主也早能想到。”說到這裡,鄭衝指了指自己道:“其實我們鄭氏便算是典型的士商階層了。家父早年從商,後被逼為海寇,再受招安。如今為官後,便積極朝士紳階層靠攏。我所娶的正室妻子便是士林出身,如今又要納的黃繡英和王月娘兩位賢女,也皆是士紳大儒之後。我那兄弟鄭森,乃家中嫡子,也被家父送到京城入讀國子監,一來是送子入京為質,二來家父也是想讓鄭森走科舉出身的路子,將來便也是正經的文士出身了。”

坤儀公主微微笑道:“你不說我都忘了,你果然是典型的士商。亦商亦士,不上不下。”

鄭衝一拍大腿道:“不錯,殿下說到點子上了,這士商的確是不上不下,兩頭尷尬。”

“我們士商在官場上的確為正統士林出身的文人看不起,又漸漸想擺脫商賈之風,於是也不太看得起商賈,便這樣不上不下的。”鄭衝緩緩說道:“臣也想過如何擺脫此種局面,安平會便是臣的第一步棋。”

坤儀公主恍然大悟道:“你這安平會有許多股東,商賈、士紳皆有,便是想讓士商通過安平會徹底融合?”

鄭衝笑著道:“不錯,若然天下士林有一半士紳參與到安平會來,將來是否全面開放海禁,便是關乎他們的切身利益,到那時候若這些人反對開海,便是反對他們自己。”

坤儀公主若有所思道:“現下安平會才剛起步不久,參與其中的士紳遠不足一半之數,所以你說現在還不是全面開海禁的時候。”

鄭衝頷首道:“不錯,最好便是待得公主說服皇上,安平會冠以皇家二字後,安平會廣納更多股東參與其中,到那時候以安平會萬千股東之名,聯名上書求全面開海,這樣豈不是水到渠成之事?”

坤儀公主抿嘴笑道:“你果然是老奸巨猾,謀算極深。”

鄭衝正色道:“其實臣也有私心,此刻還不想貿然全面開放海禁。”

坤儀公主略一思索便明白了:“你還需要繼續壟斷私港海貿,以此壯大安平會的實力?”

鄭衝點頭道:“不錯,安平會還需要壟斷一些時候,利用壟斷的優勢,短時間內積聚更多的財富,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上船。”

“待得微臣這安平會的船足夠大,船上的人足夠多時,朝廷開海,收入關稅,國家便可一夜暴富!”鄭衝緩緩說道:“到那時候開海,遠比此刻開海困難重重、得利甚少要好太多。”

坤儀公主思忖片刻後,抬起頭道:“好,我聽你的,先盡量促成皇家入股安平會之事,其余的以後再說。”

說話間, 只聽得遠處安平港內一陣陣禮炮鳴響起來,船上的錦衣衛頓時嚇了一跳,紛紛呼喝戒備起來。

鄭衝快步走到將台便朝著甲板上大聲喝道:“不必驚慌,此乃鳴放禮炮,恭迎欽差!”

甲板上的吳孟明松了口氣,心裡暗罵道:“這是哪門子恭迎,哪有開炮迎客的?分明是這鄭氏想給欽差一個下馬威!”

聽得港內炮響,待在船艙內的錢士升也走了出來一探究竟。錢士升已經穿戴好了官服,他身上穿了一品緋色官服,頭戴烏紗帽,腰間玉帶,整整齊齊的走了出來。身後跟著的兩名錦衣衛,各自手捧官符印信、欽命王旗隨侍左右。

鄭衝走下將台來與錢士升見禮後,將禮炮之事解釋了一遍,但他心頭卻暗暗皺眉,這鳴禮炮乃是西洋禮節,在東方可不會認同是恭賀迎駕的,這鄭芝龍搞什麽?難道真是想給欽差一個下馬威?!

雖然鄭衝費盡口舌,但錢士升臉上還是不好看,倒是坤儀公主在將台上朗聲一句:“入鄉隨俗,大家不必驚疑。”

公主一句話,令鄭衝松了口氣。錢士升聞言,朝將台上的公主躬身一禮道:“臣等遵公主殿下懿旨。”

隨後只見港內飛出二十多艘福船來,在龍須號和奮威號兩邊排列好,便是有夾道歡迎之意,看到如此景象,錢士升和吳孟明的臉色才算好看起來。

便在兩邊福船扈從之下,插著欽差旗號的龍須號緩緩駛入安平港,沿途所過碼頭、船舶之上的水手、商賈、兵丁都駐足禮拜,鄭衝大大的松了口氣,錢士升和吳孟明也算徹底松了口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