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海圖志》第一百一十六章 前往泉州港
  張靈素已經備好了飯菜,夫妻倆這回是單獨吃飯。鄭衝一口氣扒了三大碗飯下去後,才略略不顯得那麽饑餓了,張靈素知道他的飯量,微微一笑,則又給他盛滿一碗米飯。

  “對了,我們此趟前去泉州,還趕得上那複社詩詞大會麽?”鄭衝接過碗,很是認真的問道。

  張靈素俏臉微紅,不知如何作答,映雪在一旁站著伺候,聞得此言又是雙手叉腰,挺起豐滿的前胸道:“姑爺,小姐和侯公子只是詩文相交,你怎麽老是揪著不放?”

  鄭衝瞪了映雪幾眼,最後目光停在映雪小丫頭那豐滿之處,這才溫言道:“你這丫頭,越來越沒規矩了,我們說話,要你插口?!”

  也不知是被鄭衝訓斥了,還是被他那侵略性的目光嚇到,映雪忍不住往後縮了縮身子,不敢再翹首挺胸的了。

  鄭衝目光轉到張靈素這裡,緩緩說道:“這趟我們前去泉州,那安平會的事務還是需要多找些富商大戶來捐納,若是能借著複社開詩詞大會的機會,與我們安平會造些聲勢,做一番廣而告之,倒也是很好的一件事。”

  張靈素面色有些發窘,看來她和映雪都會錯意了,當下道:“那請柬上寫的詩會時日便是後天,但這趟遇得台風登岸,也不知詩會還會不會如期舉行。”

  鄭衝點點頭道:“既然如此,我們便先到泉州,之後見機行事好了。”頓了頓鄭衝又問道:“對了,這些日子,娘子可曾去探望黃家小姐?”

  張靈素又是一鄂,不知鄭衝為何忽然提起黃繡英來,當下道:“最近都未曾過府去,怎麽夫君忽然問起繡英來?”

  原來黃家小姐閨名繡英,鄭衝記下後道:“今日前去黃府,黃府那些屋舍多被大風吹壞,那黃家小姐的繡樓也吹到了,因此順口一問。”

  張靈素哦了一聲道:“最近雖未見面,但與繡英還有書信來往。大風過後,她的居所卻是被風刮倒,但好在她沒有損傷,如今住在母親院中。對了,這趟繡英也得複社詩會的請柬,她也打算去泉州的,只是她父親不準,說泉州也遭了風災,不許她出門。”

  鄭衝哦了一聲,微微有些失望,要是黃家小姐也能同去便好了。

  飯後,鄭衝與張靈素在燈下籌算帳目,上一趟分到的五十萬兩,鄭衝給殷賢、焦劄兩人五千兩,用作去泉州置辦產業經費。而後又花掉十三萬兩先墊付福州大營的糧餉,但後來又買了些洋貨,賺得十六萬兩,不但填上了十三萬兩的窟窿,還到賺了三萬兩。

  而這幾天,鄭芝龍、田川氏那裡又撥來幾千兩的月錢,張靈素也沒花多少,還剩下五千余兩,因此現在小兩口的小金庫裡還躺著五十三萬兩的錢財,其中有三十萬兩是金珠寶貝,不是現銀。

  今天鄭府管事殷牟又解送來三十萬兩,便是鄭芝龍答應給鄭衝用作賑濟災民的,鄭衝手頭現在便有八十三萬兩的錢財了。

  鄭衝看完帳目後道:“我們手中還有一批茶絲瓷器,這趟二叔會派人運到台灣與佛郎機人交易,也不知能賣得多少。但這一趟去泉州辦大事,要的錢極多,為夫打算安平清樂齋家中留下二十三萬兩,其余的現銀、金珠財寶都運到泉州去使用。”

  頓了頓鄭衝又解釋道:“這安平會今後在泉州、安平兩處都要開設,安平這裡由黃老爺子坐鎮,我打算給安平的安平會捐納二十萬兩,其余六十萬兩用在泉州安平會那裡,安平家中留下三萬兩以備不時之需。剩下的就要等二叔替我們賣掉那批貨,

才有進項了。這般安排,娘子以為如何?”  張靈素很是乖巧的道:“夫君,此等大事上自做主便是了,妾身都聽夫君的。”幾十萬兩的銀子就這般說捐就捐了,張靈素也沒半點不滿,可見她不是一個愛財的女子。

  鄭衝點點頭,隨後他便在書房伏案詳細測算這趟賑災、重建、防疫都需要多少銀兩。到了後半夜,總算大致測算出來,如果鄭衝差人打聽的物價指數沒有太大波動的話,要完成泉州、安平兩處所有的賑災事項,加上建設新式的船廠、碼頭、港口、水泥廠、中藥廠等等,共需要一百三十五萬兩銀子,就算自己把手中的八十萬兩都捐出去,還差了五十五萬兩的巨大窟窿。

  鄭衝揉了揉眼角,暗想道:“看來也只能希望安平、泉州兩地能拉到更多的富商大戶來捐納入股了。否則有些項目只能推後,嗯,還需要排個優先投資的項目等級出來。水泥廠、中藥廠是首先必須要建的,修繕民居,清理道路也是要做的,還有……”

  隨後鄭衝又排了個花錢的先後次序出來,而且許多重建項目一開始也用不了那麽多錢,先弄個啟動資金便可,今後想辦法籌集資金便是了。

  弄了一個通宵之後,總算是將這個方略做得又更完美了一些。但鄭衝知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往往事情都存在不確定性。就好像這場忽如其來的台風,打亂了自己和鄭氏的計劃,本來與荷蘭人和談之後,鄭氏便可大展拳腳,大乾一番了,卻沒想到現在要先和老天爺製造的災難搏鬥一番,看來真是福兮禍所依啊。不過反過來想,或許這次台風又是一個好機會呢?禍兮福所倚啊!

  次日天明,鄭衝與張靈素、徐光啟、艾儒略、施福等人一道前往水師大營聚齊。安平到泉州的陸路因為風災和水災,許多道路被吹到的樹木阻斷,又或是被水災衝得泥濘不堪,難以成行,而且此趟要押送六十萬兩的巨款,還是隻得走海路前往泉州方便些。

  來到水師大營後,鄭衝會齊了表弟黃承昪、麾下部將楊猛、僧兵營統兵武僧大將獨杖和尚等人,點齊麾下八百軍士與僧兵,押解六十萬兩的巨款登上了龍須號。

  龍須號在這趟風災中被吹折了一根前桅杆,好在工匠們在大風過後,冒雨接連搶修了三天,如今已經修繕好了,這修繕速度讓鄭衝也覺得有些驚訝。但想到古人的智慧和能力決不再後人之下,也便釋懷了。

  明代工匠可是完成了許多奇跡工程的,比如南京的大報恩寺塔,高達78.2米,通體用琉璃燒製,塔內外置長明燈一百四十六盞,自建成至衰毀一直是中國最高的建築,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位列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跡,被當時西方人視為代表中國的標志性建築。

  而且明代的造船工藝也不弱,能修建鄭和下西洋的巨大寶船,修一根前桅杆似乎是小意思了。只要有足夠的銀兩和材料,明代的工匠們能完成許多你意想不到的奇跡。想起大報恩寺塔來,現下這座寶塔還在南京,鄭衝還真想親眼看看這座琉璃寶塔的真容。

  金銀珠寶都搬上船去後,眾人便在碼頭稍事歇息,等候黃汝良到來。片刻後,黃家一行人到來,卻來了三頂轎子,黃汝良與黃慶雲各坐了一乘轎子。落轎後,父子兩人上前來與眾人見禮,最後一定轎子上的人卻未曾下轎。

  黃慶雲朝眾人賠了一禮道:“小女雲英未嫁,這趟也同去泉州。此處人多,不便下轎見禮,我這裡像各位賠罪了。”徐光啟等人都笑道:“不妨事。”

  鄭衝與張靈素聽聞黃繡英也去泉州,都是心頭一喜,當下張靈素上前接住黃繡英的轎子,轎夫們將轎子直接抬到龍須號甲板上,張靈素欣喜的拉著黃繡英直接去船艙安頓去了。

  隨後鄭衝引黃汝良、徐光啟等人登船,鄭芝虎卻在水營內擺設香案祭奠海神、媽祖,完了之後對鄭衝說道:“船上多了女人,不過也不打緊,此趟路途不遠,而且二叔也替你致祭過了,料想無礙。”這個時候還是迷信女人不能登船遠航, 鄭芝虎還鄭重的搞了祭祀活動以解晦氣,鄭衝卻不以為然,這都是封建迷信。

  鄭衝卻交代鄭芝虎說道:“二叔,此去台灣交易,若是遇得有出售一種名叫金雞納霜藥材的,不管多少都買回來,這種藥材後面防備疫症或許會用到。”

  鄭芝虎點頭應了,隨後鄭衝又遞上一封信函道:“二叔,這封信勞煩差人送往福州王家,交給王家小姐月娘,請她來泉州一趟。她醫術高明,防備疫症需要她幫忙。”

  鄭芝虎應了,隨後鄭衝便登船,龍須號揚帆啟程,這趟跟了兩艘福船同去,隨船運過去的還有一批糧草,但是不多,泉州離安平也就半日海程,也不算遠。

  便在船艙內,黃繡英與張靈素兩女在一間船艙內安歇,黃繡英看著張靈素在那裡整理行裝,忍不住道:“這趟去泉州,還要你陪我同住,就怕冷落你的相公。”

  張靈素回頭嫣然一笑道:“不妨事,他這幾天都忙到半夜才能睡個囫圇覺,我也不想這時候讓他分心。”

  黃繡英檀口微啟道:“想不到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你這相公從前如此不堪,現下居然倒是變得如此有本事。我聽父親說了這趟去泉州賑災之事,想不到會是他的主意。”

  張靈素溫婉一笑道:“從前那壞的鄭衝已經死了,現下活著的是個好的鄭衝,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之後,展露了許多才華。你不知道,他的詩文居然不在候公子之下的。”

  黃繡英輕輕咦了一聲道:“你說他能做大事,這我倒是相信,但說他詩文也很厲害,我卻是不信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