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海圖志》第一百五十七章 與白蓮謀策
  原來白蓮教傳至萬歷年間,有灤州王森繼任教主之位,徐鴻儒就是王森的弟子。白蓮教遍及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四川省等,迅速發展,很快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教派之一。萬歷二十四年,王森因弟子背叛入獄而死,白蓮教分為兩支,一支由徐鴻儒領導,在山東一帶活動,另一支王森的兒子王好賢和他的另一名弟子於弘志領導,在河北開邑、景州一帶活動。

  至天啟二年,兩支白蓮教相約同時起事,徐鴻儒與王好賢幾乎同時起事,相互呼應。但很可惜,起事被官軍鎮壓下來。徐鴻儒及萬余起義將士皆被殺害,徐鴻儒家人及重要將領一十八人也悉數被誅殺。而王好賢這邊也同樣失敗,王好賢自刎身亡,余下教眾在於弘志統領下,散於民間,隨後便與徐鴻儒殘部教眾會合。

  因此於弘志此刻也成了徐佛手下的堂主,這趟白蓮教大舉南下,一來是向江南發展教眾,二來便是召集失散的舊部。當年起事失敗後,許多白蓮教眾逃到江南各省,就好似周念庵、夏仲進這樣,或出家為僧為道,又或嘯聚山林,又或隱於鄉野。若能多召集舊部,白蓮教也能更快恢復實力。

  在鄭衝看來,白蓮教雖然是造反專業戶,但他們有別於其他的流寇土匪,因為他們有教義的約束,不似流寇土匪那般濫殺無辜。相反因為有許多貧苦大眾支持,每當白蓮教起事被剿滅之後,官府都不得不對當地“從賊”的百姓們大開殺戒,從而造成人口銳減。

  而歷代統治者忌憚白蓮教能號召貧苦百姓起事反抗,因此不遺余力的抹黑白蓮教,稱其為奸佞邪派。其實白蓮教崇奉阿彌陀佛和明王,提倡念佛持戒,號召信徒敬奉祖先,規定信徒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白蓮教教義認為,世界上存在著兩種互相鬥爭的勢力,叫做明暗兩宗。明就是光明,它代表善良和真理,暗就是黑暗,它代表罪惡與不合理。這兩方面,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在不斷地進行鬥爭。彌勒佛降世後,光明就將最終戰勝黑暗。這樣的教義理念,怎會是個奸佞邪派呢?

  只因為白蓮教的不安於現狀,讓封建統治者們害怕而已。

  不過白蓮教傳至明朝,白蓮教信徒眾多了起來,支派也紛繁複雜。各派內部實行家長製統治,尊卑有序,等級森嚴。首領的成分十分複雜,對明廷的態度也很不一致。有的借興教欺騙信徒,聚斂錢財;有的憑撰寫經卷攀附上層,取悅朝廷;有的在宮廷太監、官僚豪門中發展信徒;有的則與下層群眾反對官府的鬥爭相結合,發動武裝起義。

  白蓮教不像後來的太平軍那樣強迫人信教,也不像義和團那樣怪力亂神,相反這個教派代表了普通百姓們向往光明美好生活的願景,代表了貧苦百姓們不甘被壓迫的反抗精神。所以鄭衝對白蓮教並無惡感,相反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聽白蓮教群豪各自報了名號之後,鄭衝微微一笑道:“原來諸位都是百死余生的豪傑,在下佩服諸位不服輸的氣概。諸位這趟入閩召集舊部,想必也是謀算再圖舉事。但官軍如今依然勢大,就算諸位再謀舉事也是失敗收場。”

  沈智聞言淡淡冷笑,撚著胡須道:“鄭公子如此揣測,未免太過武斷。如今闖王已經在西川立國,他麾下便有我教中不少兄弟。我等已經派人入川聯絡闖王,待得與大順結盟,我教在江南起事,一東一西遙相呼應,明廷首尾難顧,到時候我等定能推翻明廷,為教主報仇,

再立新朝,重獲光明!”  此言一出,得廳上一眾白蓮教人等一片喝彩之聲,柳如是眼中綻放火熱的光芒,看得出她很是熱心與白蓮教起事。

  適才偷聽她與兩位車夫的話,徐佛似乎有意立她為新任教主。想到這裡,鄭衝便偷偷冷笑,他這女上司還真是野心膨脹得沒邊了,居然還做夢能夠統領白蓮教起事,推翻明朝,然後建立新王朝,她自己做個女皇帝。

  此時看她眼睛放光,鄭衝就更加確定她的稱帝之心了。可她也不想想,在古代這種男尊女卑的時代,有可能讓一個女人稱帝的麽?簡直是癡人說夢!

  當下鄭衝輕咳一聲,眾人稍稍安靜,鄭衝緩緩說道:“看來諸位果然還沉醉於迷夢之中,自以為得計,但鄭某看來,聯合大順此策,也只是鏡花水月而已。”

  徐佛聞言秀眉微蹙,眼波一轉,柔聲道:“鄭公子將門世家,軍略自然比我們這些鄉野之人厲害,願聞其詳。”

  鄭衝正色道:“大順在西川立國,看似聲勢大振,實則已經是陷入死地,自身都難保。”

  眾人都是一陣驚訝,張柬白道:“大順如今雄踞西川,官軍屢次進剿都被大順軍所敗,如今闖王手綰兵馬三十余萬,戰將千員,錢糧極多,何以說大順自身難保?”

  鄭衝冷笑道:“看來諸位不曾讀過三國!當年劉備入川,失了荊州之地,自此便坐困西川,最後終被魏國所滅!需知西川地形艱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官軍固然打不進西川,但大順軍再想出川也是萬難。最後雙方便都只能取個守勢!大順出不了西川,如何能呼應你們起事?”

  聽得這話,眾人心頭都是一涼,這些人雖然讀書不多,但三國總還是知道的,若真是鄭衝所說這般,大順軍被困於西川,還真是無法呼應白蓮起事。

  鄭衝接著說道:“大順雖然在西川立國,但闖王高迎祥麾下皆是各路義軍組成,派系眾多,互不統屬。若是能在外轉戰,大家有共同敵人,尚且能萬眾一心共同對敵。但若是坐困西川,難以出川,則只能偏安一隅。這人啊,一旦安定下來,便會貪圖享樂,爭權奪利。我觀這大順一旦安定下來,各部義軍首腦定然忙著爭權奪利,互相殘殺,不出一年,西川必自亂!是以我說這大順自身難保,你們還妄想聯絡大順呼應起事,真是異想天開。”

  在場眾人皆是鴉雀無聲,柳如是眼神中閃過一絲失望之色,看來她是聽進去了,以她的歷史觀不難理解鄭衝的推測。

  可沈智等人卻沒有,當下沈智沉聲道:“危言聳聽,闖王高迎祥德高望重,極得人心,更能服眾,有闖王在,絕不會有人能亂西川。大順雖然出川甚難,但也可以陳兵川東、川北,明廷必然分兵鎮守,也能分薄官軍兵力,我等照樣能起事!”眾人聞言又是大聲喝彩叫好起來。

  看來還是老問題,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這班人和複社諸人其實都是一類人,自信得過頭了。鄭衝也不氣餒,當下笑著道:“其實我也只是好言提醒而已,既然諸位認為你們的計策能成功,那我也就不廢話了。”

  徐佛卻微微沉吟後柔聲道:“鄭公子,你大可說說你的策略,讓我們也參詳一二。”沈智皺眉道:“徐長老,他是明廷軍官,怎會真心替我們出謀劃策?我看此人冷言冷語,便是在煽動人心,破壞我等起事之策!”

  此言一出,眾人都才猛然回過神來,是啊眼前這人可是泉州守備,正牌的明朝武將,他怎會真心實意替白蓮教起事謀劃?

  鄭衝忍不住笑,這些人反應也是夠慢的,難怪先前起事會失敗,看來農民起義這種樸素的反抗精神果然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論是兵卒還是將領,都難有目光長遠之人。

  當下鄭衝道:“說實話,我鄭家在受招安前,其實與各位沒什麽兩樣,也是被朝廷通緝的海寇。”聽了這話,眾人面色稍松,徐佛則是眼前一亮,略有喜色的道:“難道鄭家有意再反朝廷?若是這樣,我教大可與鄭家結盟,共謀大事啊。”

  眾人聽了這才喜上眉梢,柳如是卻暗暗搖頭,看來她知道鄭家是不會再反明廷的。

  果然鄭衝搖頭道:“徐媽媽想錯了,在下的意思是,我鄭家從前也做過海寇,我父起初為寇,也是因為被朝廷欺壓,不得已才與官軍為敵。是以我鄭家向來敬重諸位這樣,不甘受壓迫而起事反抗的豪傑。”

  若是那些被鄭芝龍剿滅的海寇聽得這句話,一定是心中大罵鄭衝無恥,你們鄭家什麽時候敬重過起事的豪傑了?

  徐佛聞言略感失望,鄭衝接著說道:“說實話,在下也是敬重各位,不忍看諸位再次起事失敗,才說了那麽多。若是諸位信我鄭衝,我這裡有上中下三策說與諸位聽。”

  眾人聞言來了興趣,這鄭公子倒是像戲文裡的那些神機妙算軍師一般,開口就是上中下三策,一聽就有些高大上啊。徐佛當下道:“願聞其詳。”

  鄭衝輕咳一聲道:“上策便是諸位隱忍三年,培植勢力,待得天下有變,再謀舉事。”

  聽了這話,眾人都是一陣失望,還道鄭衝會有什麽高明之策,隱忍三年,等天下有變,再謀舉事?三年後誰能說得準天下大勢會變成什麽樣?

  沈智冷笑道:“鄭公子真是異想天開,隱忍三年,你不是說大順朝便要內亂了麽?三年後若是朝廷平了大順朝,我等失了援手,如何還能起事?”

  鄭衝道:“我說的三年可不是隨口胡說, 大順朝一年之內必定內亂,三年內定會被朝廷平定。當朝廷平了大順之後,第一件事定然就是揮師關外,與建奴再戰!到那時候,你們在江南舉事,這才是上策。”

  眾人聽了之後,還是沒什麽反應,柳如是卻聽明白了,她眼前一亮,朝鄭衝送來一個肯定的目光。他兩人都是知道歷史脈絡的人,雖然此刻魔改版的明末稍有些出入,但鄭衝的推測是對的,最為符合當前歷史進程。

  高迎祥的大順之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等等野心勃勃之人,義軍也是由十八路義軍這樣複雜派系組成。這些人安居一處,沒了朝廷的威脅之後,不內亂才有鬼。就好像後世張獻忠入川後,他手下大將們爭權奪利,最後大西朝土崩瓦解,便是實例。

  當大順朝內亂之時,明朝定會趁勢派兵平定西川。待得西川平定之後,大明朝沒了後顧之憂,定然會派兵出關與建奴作戰。

  歷史上明朝就是在洪承疇暫時鎮壓了農民起義之後,便調洪承疇出任薊遼督師,統領大軍出關與建奴決戰。只可惜松錦之戰明軍大敗,丟光了最後一點家底,而關內農民起義軍死灰複燃,這才被李自成攻入京城,滅了明朝。

  若是白蓮教能按鄭衝所推測的上策行事,很難說不會成就第二個李自成滅明的輝煌戰績。可惜這些人實在不足與謀,眾人根本聽不進鄭衝的話。

  徐佛也搖頭道:“鄭公子的上策太過遙遠,三年之後的事,誰也說不準,此策太慢。還請公子接著說中下兩策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