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海圖志》第二十一章 明末第1人
  安平街面上,遠遠行來一支軍馬,當先數十名藤牌兵開道,隨後數十名火銃兵緊隨其後,跟著便是十名手持旌旗的掌旗兵行來,迎面打出大明官軍旗號,將官旗號打出的則是鬥大的“鄭”字!一眾將士皆是衣甲鮮明的大明水軍將士,個個精神飽滿,皆露剽悍之色,令人莫敢仰視。

  漫卷飄揚的旗幟下,十余騎在旗林間若隱若現,靠得近時,那老者才看到十八騎鎧甲鮮明的明軍將士簇擁著兩騎而來,這兩騎胯下都是高頭駿馬,兩騎並轡而行,馬上一個中年將佐,生得面色黝黑,一臉悍勇之色,他身旁卻是一騎弱冠小將,年不過二十歲左右,面容白皙,目光從容而凌厲,神色堅毅而凝靜,兩人身上都透著一股剽悍之氣,只不過那中年大將形露於外,飛揚跋扈,而那年輕小將則更加內斂罷了。

  “那年長一些的便是鄭芝龍鄭總兵的二弟,鄭芝虎將軍,號莽二將軍,新晉的泉州參將,他旁邊的便是鄭氏龍須兒,料羅灣一戰殺得紅夷血流成河的鄭衝鄭大公子了。”沈崇陽在老者耳邊小聲說道。

  老者微微頷首道:“當真是弱冠參戎稱神勇,八閩海躍起長城啊。國難思良將,此子年紀輕輕居然就有如此風度,將來必成大器。”

  沈崇陽也道:“能得玄扈公如此青眼有加,盛讚傳揚,這鄭大公子當真有福了。”

  正說話間,馬軍已經到了面前,後面的百姓想要朝前看個仔細,也不知誰在背後推了一把,前面小書童被人一擠,立足不穩居然被撞得跌了出去,正好擋在兩名將軍的戰馬面前!

  那馬上兩名將軍,正是鄭芝虎和鄭衝,今天一早二人押送劉香寶藏回安平。本來劉香寶藏用戰船裝了,到了安平後,有水道直入鄭家安置,兩人便可直接隨戰船一起回到府中了,但鄭芝虎卻非要拉著鄭衝轉而從安平鎮上招搖過市,走陸路回府。

  鄭芝虎這樣做無非是想讓鄭衝威風一下,用鄭芝虎的話來說便是:“阿衝,你今後也是做官的人了,做官最要緊的是什麽,就是立官威和衣錦還鄉!今天便讓你好好立官威,也讓你好生在安平家鄉父老面前露露臉,也算衣錦還鄉,你娘和你外公泉下有知,也才能含笑。教從前那些看不起你的人,今後也不再敢輕看你了。”

  鄭衝拗不過鄭芝虎,於是兩人將財寶安然送進安平鄭府的水寨後,又坐船繞道在安石津碼頭登岸,隨後命數百將士扈從開路,大搖大擺的招搖過市回府。

  不想經過安平樂道樓的時候,一名小童從人叢中跌撞而出,正巧擋在兩人馬前,鄭芝虎在馬上看得一眾百姓夾道歡呼,正沉浸在巨大虛榮之中,哪裡防備人叢中會突然撞出個人來?胯下戰馬甚是雄峻,走得不慢,眼見不及勒馬,便要撞上了,周遭軍民百姓皆是一起驚呼。

  電光火石之間,一隻手倏地伸了過來,一把抓住鄭芝虎戰馬韁繩,硬生生將那戰馬拉得人立而起,這才讓那小童躲過被戰馬撞翻之劫。

  鄭芝虎戰馬人立而起,好不容易抓緊馬轡,這才沒有跌下馬來,但顯得有些狼狽,按住馬頭看時,卻是鄭衝出手。原來鄭衝雖然和鄭芝虎並轡而行,但卻不像鄭芝虎那樣得意忘形,而且他反應神速,見得小童忽然出現,不但將自己戰馬拉著,還順手拉住鄭芝虎的戰馬,這才沒撞上人。

  “哪裡來的小童,不要命啦?!”鄭芝虎有些狼狽,又看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出醜,當下勃然大怒喝罵道。

  鄭衝卻微微一笑道:“二叔,

看他也是無心之失,你別把人嚇壞了。”跟著低聲道:“二叔,當官除了立威之外,還要講仁德,這樣百姓才會愛戴你,可不能一味只是嚇唬百姓啊,況且都是鄉裡鄉親的,別讓鄉親們以為我鄭家欺負人。”  聽了鄭衝的話後,鄭芝虎這才住口,鄭衝翻身下馬來,走到那小童面前,將他扶起,只見這小童面色蒼白,顯然是嚇壞了,當下微微笑著替他拍拍身上塵土問道:“可曾傷到哪裡?”

  這時候沈崇陽和那老者急忙上前來,老者急忙問道:“澤沛可有傷到?”見到老者,那小書童急忙躲到老者身後去了,隻敢在老者身後探出個腦袋來偷看鄭衝。

  沈崇陽在一旁急忙行禮道:“守備老爺贖罪,這位乃是家師黃老太傅並石井書院請來的貴客,衝撞之處還請恕罪。”

  黃老太傅?是誰啊,鄭衝一時間沒明白,身後施福近前來小聲提醒道:“黃太傅便是做過禮部尚書,做過太子太傅的黃汝良黃老太傅,現下致仕歸家,執掌安平石井書院,安平鎮上人等都對他老人家極為尊重的。”

  黃汝良?鄭衝這才記起來,這人可不簡單,早年間進士出身,在翰林院任職多年後,當上了明王朝國立最高學府校長,國子監祭酒。萬歷三十三年晉升禮部右侍郎,相當於分管教育和外交的副部長級職務。二十年後,他出任禮部尚書。崇禎年間,他是太子太傅。

  黃汝良多次上疏面奏,力主改革朝政,嚴明整時弊,厲行法治,所以稱得上是一位憂國憂民的政治改革家。為官五十載,四次辭官、晚年回到家鄉安平居住,閑不住的他還是做起了老本行,教書育人,當上了石井書院山長。

  崇禎帝兩次賜下匾額,讚他“源深澤遠”“四世一代”,還時常下旨意到安平,與黃汝良商議國事。而鄭衝對他最深的印象是,在後世歷史上隆武二年,國姓爺在安平舉義抗清,得到晚年居家的黃汝良大力支持,自傾倉廩以助軍需,將家資都捐了出來給國姓爺抗清。

  鄭衝聽了暗暗吃驚,黃汝良請來的貴客,這老者看起來也不像是平常之輩啊。馬上鄭芝虎一聽是黃汝良請來的客人,也吃了一驚,立刻下馬上前相見。

  鄭衝朝那老者一禮道:“後學晚輩多有失禮之處,不知老先生高姓大名?”

  老者尚未回答,小書童在身後搶著道:“我家老爺也是做過禮部尚書和大學士的,我家老爺姓徐。”老者瞪了小書童一眼,隨即笑道:“老夫徐光啟,今歲年初致仕歸家,今得老太傅相邀,特入閩來探望他。我這小書童衝撞了參將大人、守備大人,還望兩位將軍恕罪。”

  這老者是徐光啟?鄭芝虎與鄭衝都吃了一驚,鄭衝吃驚自不必說,後世來人自然知道徐光啟的大名和事跡,明末開眼看世界的一人呐。而鄭芝虎吃驚則是因為鄭氏常年與泰西諸國商貿,鄭芝龍、鄭芝虎等多人也都加入天主教,這徐老爺子不但是朝廷大官,也加入了天主教,而且在泰西諸國傳教士之內也是大大有名的人物,可以說他老人家可是中西兩邊都吃得開的人物啊。

  當下鄭芝虎和鄭衝一起拜下,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禮,都是口稱不敢。徐光啟也沒什麽架子,連忙扶起兩人笑道:“兩位在海上與海寇紅夷爭鋒,力保大明海疆,老夫寸功未立,不敢擔此大禮。”

  當下鄭芝虎急忙道:“徐老爺既然到了安平,還請到我鄭氏府上盤桓幾日,我大哥早聞老先生大名,想要拜見久矣,還請先生移步,隨我叔侄倆一道回府去。”

  徐光啟微微笑道:“既然到了安平,鄭氏我是一定會去,也都是天主會教友,豈有過門不會之理?只是今趟是得黃老太傅之邀前來,到了安平,當先去拜會黃老太傅的。過幾天,老夫再上門叨擾。”

  鄭芝虎一聽也有理,黃老太傅請來的人,沒道理不先去見黃老太傅,反而先去鄭家的。當下鄭芝虎道:“好,老先生便先去見老太傅,我等在鄭家掃榻等候,過幾天便派八抬轎子去請老先生過府一敘。”

  鄭衝忽然道:“二叔,不如你先回府向家中人等報個平安,我這裡領一隊人護送徐老先生前去黃老太傅府上,順便拜望一下黃老太傅。”

  鄭芝虎點點頭道:“也好,黃太傅在安平乃至泉州都是德高望重的,你新晉為官,也該早早上門拜會一二。”

  官場上的道理,雖然黃汝良退休多年,但可別小看他在官場的影響力,他做過國子監祭酒,做過禮部尚書,天下多少官員都是他的門生故吏?更兼黃汝良和鄭氏也算是同鄉,前去拜會他,拉近關系後,讓他多多拂照,也是官場常例。更兼黃汝良德高望重,八閩之內做官的人,只要有機會都一定會前來拜會這位老大人,以示尊敬。若是你當了官,卻不去拜會家鄉的退休老官員,是會被人詬病不懂禮數的。

  徐光啟本來想要推辭的,但一聽鄭芝虎說鄭衝新晉為官,也知道鄭家是借這個機會上門拜會黃太傅,當下也不推辭,道一聲有勞多謝。

  隨後鄭芝虎便吩咐施福跟隨鄭衝,分出十名將士扈從,自己與徐光啟等人告辭後,便先回鄭家去了。鄭衝便吩咐手下六名將士替徐光啟拿了行李,牽了毛驢,又召來一頂轎子,請徐光啟坐了,沈崇陽與小書童一旁跟隨,一行人浩浩蕩蕩的便簇擁著徐光啟往黃汝良家而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