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海圖志》第三十五章 石井書院行
  鄭衝並不知道一頓早飯下來,他露了多少馬腳,現下他騎在棗紅駿馬上,志得意滿的在一眾鄭家家奴簇擁下,正往石井書院而去。他卻不知道,身後不遠處,暖轎之中的佳人,正偷偷掀起轎簾,暗中觀察他。

  鄭家大公子和少夫人早起之後,向細川氏請安後,便一起出遊,前往石井書院探望二弟鄭森,細川氏卻收得消息,鄭芝龍今日下午便會回府,因此留在家中等候,兩人臨行前細川氏交代將鄭森接回家來,一家人好好團聚幾天。

  兩口兒應了便離開鄭府,施福、殷賢、吳侈引了十余名家奴前呼後擁隨行,行在街道上,引得街面上平民百姓紛紛側目,當聞得是殺了大海寇劉香的龍須兒鄭衝時,無不讓開一條路,請一行人先行,並紛紛豎起大拇指來,讚一聲好漢子。

  鄭衝在馬上也不倨傲,頻頻朝兩廂讓道的平民百姓們抱拳作揖致謝,還不斷的笑臉相迎,朗聲道:“多謝諸位鄉親抬愛,諸位鄉親謬讚了,此乃本將該做之事。”

  “鄭大公子,多謝您殺了劉香佬這惡賊!前年這惡賊肆虐八閩沿海,我家中四口人被這賊子殺害,多謝您老替小人報仇了!”

  “有鄭公子在,今後咱們出海也不用再擔驚受怕了!”

  “對啊,今後沒了海寇,咱們也能安心營生了!”

  四面八方,感謝之語撲面而來,鄭衝還是一副謙遜的樣子,一一回禮,陽光之下,他的身軀好似一座巍峨的大山,讓人莫敢仰視。

  “他殺了劉香,替八閩百姓倒懸解困,現下是百姓心中的大英雄,我若揭穿他,會有人信麽?”隔著轎簾,張靈素看到百姓們這般敬重鄭衝,心頭忍不住猶豫了起來。

  忽然聽聞路邊幾名婦人也在那裡說話,“這轎子裡坐的何人啊?”

  “喲,你適才沒聽鄭家家丁吆喝麽?鄭家大公子和少夫人出遊,這轎子裡是鄭大公子的夫人呐。”

  “哎呦,哪家閨女這般好命,能嫁給鄭大公子這般少年英雄?”

  “聽聞是泉州書香門第張家的長女,號稱是泉州第一才女,和咱們安平的黃家小姐齊名的,都是咱們福建的大才女。”

  “原來如此,果然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設的一對。”

  張靈素小嘴微微張開,驚訝得合不攏,她還是頭一次聽別人誇讚自己的婚姻,忍不住俏臉微微一紅,將轎簾放了下去。一路行來,左右街道上都是諸如此類的言語傳來,張靈素心中很是猶豫起來,到底要不要揭穿這人是冒充的呢?拿捏不定之間,她心底裡卻又升起一絲絲隱隱的驕傲,這少年英雄是我的夫君!

  國姓爺現下還叫鄭森,卻是在石井書院內讀書。這石井書院位於安平鎮西整頭境,前身為宋紹興年間安海長者黃護為時任安海鎮官朱松(朱熹之父)捐建的講學館所--鼇頭精舍,與泉山書院、小山書院、歐陽書院並稱泉州“四大書院”。幾百年來,石井書院歷經興毀,明成化十二年和弘治十年,曾兩次大修與擴建。

  鄭森隨母親細川氏回到安平之後,因明年開春便要參加童生試,是以鄭芝龍將鄭森送到了書院安心讀書,準備考試。鄭芝龍的心思鄭衝明白,現下大明官場還是以文禦武,別看鄭家現在風光,但家中都是一乾武將出身,沒一個是文士出身之人,是以鄭芝龍將家族厚望寄托在了年幼的鄭森身上,希望他能走科舉的路子出仕,將來也算家中能有個正統的科舉出仕的文人拂照。

  挑選書院時,

石井書院自然就成了不二之選,一來石井書院就在安平本地,離家也不遠。二來石井書院如今的山長乃是黃汝良老先生,當朝老太傅,前任的禮部尚書,天下聞名的文士,能在他教導下讀書,也算能攀上黃汝良這棵大樹,將來對鄭森的科舉之路大有裨益。三來石井書院向來是朝中閩黨的發祥之地,能從石井書院讀書出來的人為官後,必然是打上閩黨的烙印,而鄭芝龍自認本就是閩人,自己兒子為官自然也是閩黨,無可厚非,你要是一個閩人卻跑去南京或是其他地方書院讀書,那才是怪事。  是以鄭森最後便在石井書院安心念書,鄭衝從軍之後才去了書院,到此時已經差不多兩個多月時光了。

  很快便到了石井書院山門前,只見山門外立石華表,匾曰:“石井書院”。鄭衝在山門前下了馬,張靈素也下了轎子,要過書院山門,可不能再騎馬乘轎了,否則會被人詬病不識禮數的。

  站在山門前,鄭衝看著這匾額問身旁張靈素道:“娘子博學,可知道這匾額是誰所立?”

  張靈素眨眨眼笑道:“妾身才疏學淺,並不知曉,難道夫君知道麽?”

  鄭衝目光有些遊離起來,歎口氣道:“本朝弘治年間,知縣羅惟公所立。”這石井書院他穿越前也曾經遊覽過,那時候與他講解這些故事的還是他大學的老師,不想此刻重遊,卻是已經相隔數百年了。

  張靈素乃是泉州才女,怎會不知泉州四大書院之一的石井書院各種典故?當下心頭暗暗吃驚:“他對這石井書院如此熟悉,難道也是本地閩人?”

  心頭這般所想,張靈素口中卻接著問道:“夫君既然對這石井書院如此熟悉,便為妾身細說一番如何?”

  鄭衝不疑有他,還道張靈素是泉州人士,沒來過安平,便朗聲說道:“這石井書院用州郡學之製,書院布局規模宏大,中有大成殿,後有尊德堂,奉祀朱松、朱熹父子,兩畔有富文、敏行、移忠、立信四齋,並繪製二朱先生像於尊德堂,同堂異室而祀。此外還有杏壇、碑坊、樂軒、廡舍等建築設施。且置學田,使生員瞻養有田,肆業有舍,便是傳統的耕讀之所。”

  張靈素聞言更是吃驚不小,這人對石井書院如此熟悉,難道從前在此地念過書不成?心中驚駭,臉上卻是笑顏如花讚道:“夫君果然熟悉本地風土人情,妾身泉州人士,卻是孤陋寡聞了,不知夫君可知書院人物軼事?能給妾身說說麽?”

  鄭衝道:“這石井書院自建成以來,多有名儒大師,出任書院山長,如宋代的顧長卿,余謙一,元代的楊相孫、陳玄,本朝的陳惟白,劉紹祖,如今的山長便是當朝致仕歸家的老太傅黃汝良老先生了。”

  張靈素暗暗點頭,看來他還真是出自石井書院,稍後在書院中查探一番,或能找得蛛絲馬跡。只是他這相貌怎會和那混蛋如此相像?待會兒進到書院,他就不怕有相熟之人認出來麽?

  說話間,一行人進了山門,早有山門前的門童前來探問來由,施福上前說了,前來探訪家中讀書的二公子鄭森。書院這裡,常有學子在此長住讀書,便也常有家鄉親朋好友、師長學友前來走訪拜會,那門童見他們都是富貴人家打扮,也不像壞人,便引他們入內。

  到了書院內,一名教習上前來探問情由,門童說道:“便是鄭家大公子前來探望讀書的二弟鄭森。”

  那教習吃了一驚道:“好不曉事,既然是守備老爺到了,為何不早早通傳?”斥罷,那教習寬正衣袍,上前來恭恭敬敬一禮道:“書院教習高沛兼見過守備老爺。”

  鄭衝也不倨傲,回了一禮道:“今日是前來探望我家二弟的,教習並這一眾書院內師長學友都是二弟的師長學友,便也是我鄭衝的師長學友,高教習喚我表字博文即可。”

  那教習高沛兼聞言,喜上眉梢連道不敢,便引眾人至偏廳歇息,隨後吩咐門童去喚鄭森前來相見,他自己命人奉上熱茶後,便陪著鄭衝等人喝茶閑談。

  鄭衝毫無官架子,說話也謙遜近人,很快便和那高沛兼攀談相熟,那高沛兼也對鄭衝大戰功績極為敬佩,多有奉承之語。

  張靈素在一旁靜靜聽著, 心頭卻是暗暗納罕,這鄭衝言辭談吐極為得體,很容易便與人親近,三言兩語便與這高沛兼談得極為熟絡,倒像是兩人多年至交一般。看來這人不但能言善辯,武藝高強,熟悉八閩風物,待人接物也有自己一套手段。

  相談了一會兒,那門童回來稟報道:“鄭二公子還在堂上,要待得午時,方才休課。”

  高沛兼一拍腦門道:“這可忘了,這個時辰可不是正在堂上修業的麽?這可真是對不住了,博文。”

  鄭衝也不惱怒,微微笑道:“不妨事,我們在此等候便是,不知高教習可有事務要忙?若是有要務,也不必在此相陪。”

  高沛兼聞言便起身一禮道:“尚有些學生功課要品評,便先告辭,稍後再來相陪。”鄭衝起身回了一禮笑道:“高教習自便就是了,不必客氣。”當下高沛兼便先告辭而去。

  高沛兼去後,鄭衝望著張靈素笑道:“娘子乃是泉州才女,想必精通詩詞歌賦,既然到了書院之內,若不附庸風雅,說些詩詞歌賦,豈不是大煞風景?還望請教娘子詩詞歌賦。”

  張靈素聽了微微一愣,請教詩詞歌賦?這人難道還精通詩詞歌賦不成?但轉念一想,這人或許便是石井書院出身,懂得詩詞歌賦也不奇怪,也不知他詩詞歌賦上的造詣如何呢?心中所想,居然有些殷殷期盼,期盼這人詩詞歌賦也一般的高明,這樣今後或許能和自己聊聊詩詞歌賦也不錯啊。

  當下張靈素貝齒輕啟問道:“夫君也懂得詩詞歌賦?”

  鄭衝微微一笑道:“略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