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海圖志》第一百零一章 僧兵的由來
  回到安平後,鄭衝命施福、黃承昪將貨物卸下,搬至貨艙貯藏。自己親自領著獨杖禪師等一行武僧來到安平鄭氏水師大營之內,鄭芝虎早聞得消息,親自來接住鄭衝等人。

  隨後鄭芝虎將緊鄰安平水師大營的一塊空地劃給一眾武僧作為營地,鄭衝等人到來時,這裡已經搭建起一些帳篷,四周用木柵圍了,便先教獨杖禪師率領眾武僧先在此處落腳。

  水師大營內分派來幾名營官,負責與一眾武僧講授軍規軍紀,並操訓這些武僧。眾武僧雖然武藝高強,但陣仗、軍紀一竅不通。不過好在常年在少林院內,也多受清規戒律約束,倒也聽命而行。

  雖然受軍紀軍規約束,但鄭衝見一眾武僧卻也毫無怨言,心下暗喜,便向獨杖和尚道:“想不到寺中武僧這般守規矩,禪師統領得法。”

  獨杖卻搖搖頭道:“此乃少林武僧規矩,從前便有了。”當下獨杖與鄭衝說起當年南少林武僧抗倭的事跡來。

  原來嘉靖、隆慶年間,倭患肆虐東南沿海。那時候大明海防松弛,沿海衛所也因制度腐敗、軍紀廢弛而戰鬥力極弱。倭寇憑借著製作精良的日本刀及奇詐詭秘的刀法,致使武備積弛的明朝衛所軍隊難以應敵,江南衛所已成虛設,以致於發生了倭寇六十七人經行數千裡,殺傷千人的荒唐事件。大明朝廷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於是隻得征調各地鄉兵,少林僧兵就是其中一支最為驍勇的力量。

  鄭衝也記起此事,各類史籍筆記中記載較多,除《明史》之外,諸如鄭若曾的《江南經略》、張鼐的《倭變志》和顧炎武的《日知錄》等書中均有記載。

  少林僧兵參加抗倭鬥爭,人數雖然不多,但戰果卓著。顧炎武《日知錄》中記載:嘉靖中,少林僧月空受都督萬表檄,禦倭於淞江。其徒三十余人,自為隊伍。持鐵棒擊殺倭甚眾,皆戰死。

  這名法號月空的僧人響應號召,率領三十多人奮勇抗擊倭寇。後因誤入敵軍埋伏,全體陣亡。據稱南少林方丈聞訊後帶著一百僧兵,口宣佛號棒殺倭寇上千人。

  少林武僧參加的第一場戰役是杭州之戰,嘉靖三十二年,倭寇犯杭州。據載,當時“杭城閉”,“三司領僧兵四十人禦之”,“大破倭寇”。這支僧兵隊伍“其將為天真、天池二人”。這是僧兵參加抗倭的第一次戰役,也是僧兵抗倭的第一次勝仗。鄭若曾《江南經略·僧兵首捷記》詳細記載了隨後不久天員所率“蘇州僧兵八十四名”、月空所率“杭州僧兵一十八名”參加的幾次戰役。

  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少林武僧手持鐵棍“便捷驍勇,官兵臨陣,用為前鋒”。面對著“電掣風翻、旋轉格殺”的倭寇們,少林武僧毫無懼色,運使鐵棍“便捷如竹杖”。李紹文的《雲間雜志》中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少林武僧月空與敵格殺時的情景:“身忽躍起,從賊頂過,以鐵棍擊碎賊首,於是諸賊氣沮”,打出了少林武功的威風。

  少林僧兵轉戰於東南沿海,尤其在嘉靖三十二年六月初十的一次戰鬥中,他們以不足八十人的隊伍痛殲倭賊百余人,而“計僧所傷者,四人耳”,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少林武僧的精湛武技。

  聽到這裡,鄭衝大為驚歎,又見許多武僧從行囊中取出些靛青染料來,鄭衝忍不住奇道:“禪師,從軍帶這些靛青作何用?”

  獨杖道:“當年抗倭,我出家人便是僧衣錦袈裟,手持鐵杖。但總覺威勢不足震懾,於是便有前輩武僧,

口含澱藍,遇賊以藍塗面,自地躍起,若倮鬼。突前搏戰,倭寇必定驚駭,以為遇鬼神,因此能大敗倭寇。是以,從此以後,我少林武僧從軍征敵,必定以靛青塗面,賊見青臉,紅布蒙頭,疑為神兵,膽已唬落。而此種以藍塗面、口含澱藍的作法,乃是效仿我少林寺有金剛神力的那羅延神。正因我少林武僧武藝高強,驍勇雄傑,所以官兵每臨陣,輒用為前鋒,摧破敵陣,無往不利。”  鄭衝聽得恍惚起來,腦補之後暗想道:“這種塗面打扮,加之高強的武藝,很像後世的特種兵啊。”

  “禪師,只是這趟我等或許多時是在海上廝殺,須得精通水性,通曉海戰,習接舷戰,不似從前平地接仗了。”

  獨杖聞言頷首道:“這個貧僧省得,這幾日便先教導僧眾水性,而後再上船操演海戰,總要習練貫熟,才好出陣殺敵。”

  鄭衝道:“那邊有勞禪師了,我會派遣軍中教頭來教導海戰,我這幾天有要事署理,辦完事後,便會親來軍中統帶。”

  獨杖道:“公子有事,自去忙便是了,這裡有貧僧在,定會好生操練。”

  鄭衝安頓好眾武僧之後,便請鄭芝虎多加照顧、管束,他眼下還沒有功夫來統領這些武僧,他很快又要出海去與荷蘭人談判。楊猛等一百余名海寇則留在水師大營內,一般的由施福統帶、操訓。

  離開水師大營,回到鄭府之後,張靈素聞得鄭衝回來,自然是喜出望外,連忙吩咐映雪打來熱湯水,親自伺候鄭衝更衣梳洗。

  只見張靈素一雙素手扭乾面巾,輕柔的替自己擦面,雪白的脖頸便在眼前,朱唇微啟,一雙眼眸含情脈脈的看著自己,一雙柔荑在自己面上溫柔的輕撫,鄭衝忍不住輕輕摟住她的纖腰。

  張靈素輕輕嗔道:“別鬧,更衣梳洗後,去與母親請安報個平安才是。”鄭衝輕輕嗯了一聲,按下欲念,閉目享受著妻子的溫柔服侍。

  “事情後來如何了?”張靈素替鄭衝梳洗著,口中忽然問道。

  鄭衝睜開眼睛答道:“他沒死,我請一貫禪師救下他來,此事乾系一貫禪師和吳知府,不要與旁人說起,否則他性命難保,也連累一貫禪師與吳知府。”

  張靈素輕輕的嗯了一聲,跟著長出了一口氣,似乎壓在心頭的石頭不翼而飛了,口中喃喃說道:“出家為僧,也是一個好歸宿了。”鄭衝卻把鄭大瘋癲的事瞞下了,以免張靈素又覺得內疚。

  梳洗之後,鄭衝自去拜見田川氏,與田川氏說了會兒話後,鄭芝龍也來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品茗閑聊,讓鄭衝感覺到了家的溫暖。

  夫妻倆卻好似心靈相通一般,誰也沒再提鄭大的事,鄭衝自然也不會提。看來夫妻兩人都當自己是真的鄭衝,而且是海神施展神跡之後的金斧子鄭衝。

  隨後鄭衝來到徐光啟、艾儒略下榻的小院,兩人都還在鄭家暫住。鄭衝向徐光啟說了孫澤沛的病情,最後道:“此趟因有要事,便先趕回安平署理,稍後便回福州將孫家兄弟接回。”

  徐光啟也道:“既然是王肯堂孫女出手醫治,料想無虞。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便讓他先在王家將養好了。”

  說罷,鄭衝從懷中掏出一份圖紙,卻是在這兩天在船上所畫,便是一副顯微鏡的圖紙,上面詳細畫出了顯微鏡的結構,便交到兩人面前。

  徐光啟與艾儒略看了後都微微一驚,艾儒略問道:“這是什麽?看起來好像是一架望遠鏡,但又不太像啊。”

  鄭衝道:“艾師傅,這是一架顯微鏡,用它能夠觀察細小的微生物,它的原理剛好與望遠鏡的原理相反。 ”

  艾儒略奇怪的問道:“微生物是什麽?”當下鄭衝將微生物大略與兩人說了。

  聽完後,徐光啟讚歎道:“沒想到世上還有這般微小的生命,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艾儒略則驚歎道:“上帝,原來我們生病都是這些微小的生物在作祟。”

  鄭衝嗯了一聲後道:“這幾日學生有要事要辦,沒有空余時光請匠人來試著製造此物,便勞煩兩位老師辛苦一趟,看看能否造出此物來。”

  艾儒略一把拿過圖紙笑道:“沒問題,我最喜歡做這種新奇的工具,真實奇思妙想的結構,真想馬上造好它,親眼看看那些奇妙的小生靈。”

  徐光啟莞爾笑道:“為師也有興趣一試,博文你有要務要忙,便自去忙好了。”

  鄭衝急忙謝了後又道:“我鄭氏家中多有鐵匠、銅匠、木匠、磨鏡匠、琉璃匠等各種匠人,但有所需,兩位師傅吩咐一聲便可號令府上匠人幫手。所需材料我也在圖紙上說明,這顯微鏡最要緊的便是要先造出透亮的凹凸鏡片來,便需多費功夫打磨鏡片。不論花費多少材料、銀兩,都是我鄭衝出錢便是,兩位師傅隻管放手試製。”

  徐光啟與艾儒略都應了,他們卻不知道鄭衝造這玩意兒,卻是想用來泡妞的。因為在福州沒空造顯微鏡,因此離開福州時,鄭衝也沒敢去見王月娘,也是差人送了封書信去告別而已。回到安平後,又要馬不停蹄的去與荷蘭人談判,也沒時間,於是想起他還有兩個熱愛自然科學的老師在府上,於是便忽悠兩位老師幫他製造顯微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