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海圖志》第一百三十一章 造船與火器
  黃汝良頷首道:“當年鄭和船隊下西洋時,船上海員、水手、匠人八CD是我八閩人氏,朱家歷代造船,自然參與了。只是後來朝廷海禁,不許造兩桅以上的大船,也不知他朱家的這門手藝還是否留存下來。不過聽聞你父親曾請朱家出山造船,但不知何故朱家人沒有答應。”

  鄭衝聞言有些愁眉苦臉道:“我父親請他都沒來,我去請只怕更不會來了。”造船這種事,自然是找熟練的匠人最好,雖然鄭衝能憑借記憶畫出各種船型圖紙來,但要實際動手建造他也是兩眼一抹黑啊。

  鄭氏雖然也有自己的船廠和熟練匠人,但鄭衝也擔心他們沒有造大船的經驗,若是參與過建造寶船的朱家肯出山來主持建造之事,定然是更有把握了。

  黃汝良笑道:“不用你去請,你父親請不來的人,未必我便請不來,不過要帶上你這些艦船的圖畫前去相請。”

  鄭衝連忙道:“這些圖畫山長可都帶去,要是能勸得出山,我這裡還有更大的船艦圖畫。”

  黃汝良笑道:“也不知你這些畫是胡亂畫的還是真能造出來,也罷老夫就去福州走一趟便是了。”頓了頓黃汝良續道:“還有一位乃是當世第一火器名家,名喚畢懋康,字孟侯,號東郊,歙縣上路人,萬歷二十六年進士,官至山東巡鹽使。後遭閹黨排擠、禦史王際逵彈劾,遂被削籍。崇禎初年,起用為南京通政使,升兵部右侍郎,旋自免歸。辭別時,崇禎帝命製武剛車、神飛炮等。械成後,編輯《軍器圖說》以進崇禎帝。因功升南京戶部右侍郎,總督糧厘,不與宦官同流告歸。如今賦閑在家,專研火器,你這些火器圖則正好適合他的胃口,我書信一封,附上你的圖則,請他出山來相助,定然前來。”

  鄭衝大喜過望,畢懋康的名頭他是知道的,後世記載在1635年畢懋康就發明了燧發槍,能使火器在雨雪天使用,這是中華武器史上的巨大革命。但是隨著明朝淪亡,滿清統治者為了保持八旗兵對漢人的武力優勢,害怕漢人用火器造反,推翻清朝統治,遂禁止軍隊使用燧發槍,僅允許使用落後的火繩槍,導致了中國火器發展停滯不前。

  要是能請到畢懋康前來,鄭氏的火器改良定會成功。歡喜過後,鄭衝卻有些猶疑的道:“只是這位畢老先生年歲不小了吧,年紀這般大了,還讓他奔波入閩來,只怕心有不忍。”

  黃汝良搖頭道:“老畢他視火器如至寶,珍若性命,有你的圖則在,其上這許多新奇火器,正是他心頭所好,必定會前來。年事已高又如何?能嘗心頭所好,這才是他的追求。”

  鄭衝大喜過望,當下便將圖則分好,一份是造船圖則,一份是火器圖則,都交給黃汝良。

  黃汝良收了之後,看著鄭衝卻道:“你明日抽空回一趟水師大營去,幫我把方以智的信交給你媳婦兒,讓她把信給那不孝丫頭。”說罷將方以智的信放在桌上,又看著俞碩明與於孟熹道:“今後你們兩人便跟著博文了,謹記遇事冷靜,不可魯莽行事。”

  俞碩明、於孟熹都應了,當下鄭衝與俞碩明、於孟熹送黃汝良到帳外,看著黃汝良回了自己帳篷,三人這才回到帳內。

  回到帳內,鄭衝看了桌案上的書信有些為難起來,這黃老爺子什麽意思,給人送絕情信,怎麽教自己去做這麽尷尬的事?也不知他怎麽想的。

  回頭看了看俞碩明與於孟熹後,鄭衝道:“兩位先跟著我做個親隨,

等軍中事務都熟稔了,在安排兩位任職。”  俞碩明和於孟熹都是不喜歡多話的人,當下一起應了。鄭衝吩咐親衛找來兩套新的軍衣戰袍讓兩人換了,換上後果然是威風凜凜的兩條好漢,想來俞大猷的孫子和戚繼光的外孫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鄭衝心頭暗喜,又有了兩員大將。

  鄭衝替俞碩明與於孟熹安頓好住處後,便挑燈繼續伏案書寫,他還是不太習慣用毛筆,因此從艾儒略那裡討來鵝毛筆書寫。他在書寫的正是開辦水泥廠、中藥廠等工廠的籌建方案與今後生產、管理的一系列規章制度,他打算直接引入後世流水線等先進的生產管理制度用於新工廠。

  專心寫了大半天后,鄭衝抬起頭來,卻見俞碩明和於孟熹依舊仗劍守在帳內。鄭衝放下筆奇道:“勉之,樂吾(於孟熹表字),你們怎麽不去歇息?”

  俞碩明沉聲道:“公子還未曾休息,屬下便守在這裡。”於孟熹則道:“主將未曾歇息,末將兩人不敢歇息。”

  鄭衝笑著說道:“我這個人忙起來的時候經常熬夜,你們是我的親隨,但也不必時刻守著,累了自己就去歇息。”鄭衝的變態體質的確可以經常熬夜而不會覺得累。

  俞碩明卻道:“既然是親隨,公子不睡,屬下豈能去歇息?”於孟熹道:“正是,俞兄弟的話正和我心意。”

  鄭衝笑了笑也不再說什麽,繼續伏案奮筆疾書,他的毛筆字不堪入目,但硬筆書法還是可以的,若非宣紙太軟,他還能寫得更好,但他現在已經顧不得字好不好看了,他要的是速度。

  繁體字現在對他已經不是障礙,但為了不驚世駭俗,他還是沒有使用簡體字,推廣簡體字還不是時候。

  忙碌一夜,鄭衝很滿意一晚的成果,他不但將工廠的流水線操作規程、工廠生產、原料管理、工人制度等等規條都一一寫完,還將賑濟救災各項事務編制了計劃和進度表格,他打算一開始就使用後世的科學手段進行全程管控。

  鄭衝伸個懶腰,抬眼看時,俞碩明與於孟熹兩人,一左一右好似兩尊門神一般,依舊仗劍而立,此刻帳外已經天色蒙蒙發亮了。

  “你們兩位就這麽站著守了一夜?”鄭衝有些吃驚的道。

  俞碩明看起來雖然有些疲態,但卻仍舊打起精神來道:“公子為了救災之事忙碌,屬下自當好生守衛。”於孟熹卻絲毫不見疲態,隻道:“我兩無事可做,守著公子便是了。”

  鄭衝笑著指著帳內的椅子道:“要守著也不必站著啊,坐下不一樣可以。”

  俞碩明道:“坐著便會懈怠,懈怠便更想入睡,站著能清醒些。”於孟熹則道:“站著便當是練下盤功夫了。”

  鄭衝有些說不出話來,俞碩明的執行力可以打滿分,而且品質及其堅韌,戰爭中若是他防守一地,定然是固若金湯的。於孟熹則看得出武藝要高出俞碩明一籌,只是不知道兵法謀略如何。

  “也罷,替我出去傳令,招各部諸將、主簿都來大帳見我,我要安排今後的救災諸事。”鄭衝整理著自己的手稿,隨口吩咐道,俞碩明大聲領命,自去帳外吩咐轉領兵分頭傳令去了,於孟熹則繼續守在帳內。

  少時,鄭衝吃了點乾糧後,諸將、諸位主簿並連徐光啟、黃汝良、施福等人都已經全都到齊了。

  眾人到了帳內,卻見鄭衝命人掛起一塊巨大的布帛,上面畫了橫豎線條,畫出許多格子來,只見橫豎兩行最前的格子內分別寫上了許多項目。

  分別有:災民數量、每日增加災民數量、錢糧存糧、每天發放數額、結余、倒塌房屋總數、每日清理倒塌房屋數量、毀壞街道數量、每日清理街道數量、每日招募工人數量、工人總數……

  見得這張巨大的表格,眾人都是目瞪口呆,徐光啟等人精通西方數學幾何,看了後便猜到鄭衝這是統計數量的一種方法。

  見眾人都到齊後,鄭衝也不廢話,當下便朗聲道:“昨日進城後,我們便已經開始救災賑濟, 入夜後我命各部人等點算清楚自己手中的家當以及城內情形,現下逐個報上來,我們先把這張大的表格填好。這是一種統計方法,有了它我們便可清楚的了解當下我們的情況,安排諸事也就有了頭緒!”

  徐光啟細看了這表格後,歎道:“此法果然是化繁為簡的最好辦法,博文果然大才。”

  鄭衝謙遜了幾句,當下命城內諸將、主簿將各種數字都報了上來,匯總後都填寫上去,現下泉州城內共有災民八萬五千余人,昨天糧食消耗了五千余石,折合76萬斤糧食,每個災民人均發放了九斤糧食,也差不多每個災民都領到了每天三斤的口糧。

  招工方面,昨天幾處招募點共計招募了災民7萬余人,其中青壯三萬余人,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

  看了這數字後,鄭衝皺眉道:“看糧食發放量,應該招募到八萬以上的災民才是,為何招募處只有招募到七萬余人?”

  負責管理錢糧的黃承昪急忙起身道:“我軍將士、馬匹也要消耗糧食的。”鄭衝嗯了一聲,吩咐一旁文書在表格上加條橫線,在錢糧一項上分出細目來,便是軍隊消耗錢糧數額,將黃承昪記錄的軍隊消耗數額也填了上去,隨後一對數目便對上了。

  “今後各處管錢糧的記好了,你們各處的小帳都要記好,每天都要和我這大表上的數字對應,符合了才算通過!”鄭衝冷冷的說道:“若是帳目不對,便可看出是否有人私下侵吞賑濟錢糧,若是被我查出來,不管是何人,都休怪軍法無情!侵吞救災錢糧的,殺無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