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海圖志》第三百六十三章 禦駕親征時
聞得遼東有奏報到來,居然提起錦衣衛在遼東開千戶所之事,帷幔帳後,火紅冠帽下,坤儀公主一雙美目不由得眯了起來,素手在籠袖中粉拳捏緊,面色一下子冷了下來。

講經因為遼東的奏報到來而很快結束,崇禎興致衝衝的召內閣值班大臣商討國事去了,坤儀公主隻得告退回宮。

方才回到自己寢宮中,有東廠太監總管王承恩差人送來了錦衣衛千戶翟申的密函。坤儀公主面色稍緩,當下便迫不及待的拆閱密函。

封漆拆開後,內裡有兩份書信,一份是翟申親筆手書,非常細致的講了這一趟遼東尋寶的過程,最後說了那物件已經被朝人拆散,尚未能全部尋獲。

看了翟申的書信後,坤儀公主面如寒霜,差點就要將書信扯了,還好看了另一封書信後,坤儀公主這才稍稍面色緩和。另一封書信卻是鄭衝所寫,上面詳細描繪了那物件的零散部件,並且大致拚出了一個圖樣,還附帶了一份素描,將那物件圖形生動的畫了出來。

看了這圖樣,坤儀公主大概可以判斷,這乃是通訊器的外殼,但重要的核心部件卻是一樣也無。鄭衝書信中也說了,判斷此物乃外殼,內裡重要部件尚未找到,他會繼續命人在朝鮮查找,最後還替翟申求情,並且解釋了在遼東開千戶所,是為了讓錦衣衛更好的替公主尋找東西雲雲。

“本公主信你才有鬼!”看完書信後,雖然希望未曾絕望,但坤儀公主還是恨恨的低聲怒罵道:“別以為本公主不知道你打什麽主意!就是拿錦衣衛當槍使!替你監視朝鮮君臣!”

幾次想把書信扯了,坤儀公主最後還是忍住,將書信妥貼收藏好後,暗暗盤算道:“也罷,再容你們些時日,要是再過數月還是沒消息,別怪本宮不客氣!”

……

坤儀公主在大明皇宮中生者悶氣,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後金都城盛京卻是一派熱鬧景象。

今天是黃道吉日,皇太極在盛京舉行了盛大的儀式,正式改國號為清,面南稱帝!

儀式進行得很順利,也很有中原王朝的風范,投降過來的一眾漢人大臣們發揮了他們應有的作用,將整個儀式辦得風風光光、很有中原文化氣息,讓皇太極以下一乾女真軍民都覺得皇太極乃是天命所歸,大清終將入主中原,成為天下的主人。

冗長的儀式之後,皇太極在盛京皇宮中大宴群臣,君臣同樂、軍民同樂,人人都是笑逐顏開,但很快卻被一個噩耗打亂了這種歡樂祥和的氣氛。

“……是役,勞薩、馬塔福以下五百白甲巴牙喇悉數陣亡,次日明軍入漢城,廢黜李琿,李倧登位,已經宣布與我大金斷絕往來……如今朝鮮八道已盡數歸明……”

看著范文程送來的密函上的文字,皇太極隻覺得眼前一花,差點昏暈過去!好在身旁的新晉正宮皇后,蒙古美女博爾濟吉特.哲哲扶住了他。

皇太極強壓下一口氣,將一口老血憋回腹中,看著面前端著酒杯,假作前來敬酒的范文程低聲喝問道:“十余天前的消息,何故今日才送來?!”

范文程強顏歡笑,實則汗流浹背,顫抖的聲音低聲道:“此前明軍在安平北道大肆抓捕我軍細作,並且斷絕商路往來,後來又突襲漢城,朝鮮八道接著又大肆搜捕我軍細作,斷絕了所有商路,是以消息送來得晚了。”

皇太極嘿了一聲,手中的金杯居然被他捏得有些變形了,他咬牙啟齒道:“散席後,召諸貝勒、重臣,勤政殿議事!記著此事不得走漏風聲!誰走漏風聲,誅殺九族!”

看著皇太極那殺人般的目光,

范文程汗流浹背,這噩耗來得不早不晚,今天正好是皇太極登位的好日子,四方來賀,八方臣服,要是走漏了風聲,這讓皇太極和大清顏面何存?可偏偏這消息今日送來,著實令皇太極心頭添堵。見范文程諾諾而退,坐在皇太極稍遠處的大玉兒秀眉微蹙,她今日也得了冊封,是為莊妃,本是高興的日子,但想不到筵席進行了一半,范文程忽然離席,隨後匆匆來到禦前呈上一封密函。大玉兒當時看了就覺著不對,再看兩人神情,雖然兩人都掩飾得很好,但大玉兒知道一定出了什麽大事!

後半程的筵席雖然皇太極依舊若無其事,面帶微笑,但大玉兒看得出來,皇太極有些心不在焉了。知夫莫若妻,大玉兒反覆揣度了幾回,覺得能讓皇太極如此模樣的,也只能是朝鮮那邊出了什麽大事。

按理說勞薩、馬塔福領五百精銳巴牙喇前往漢城,即便事敗,也不能讓皇太極如此心不在焉的,難道是比突襲漢城更加嚴重的事?

朝鮮、鄭衝、北上應援的鄭氏水師,大玉兒心頭盤算著,待到筵席結束之時,方才豁然想通了。一定是朝鮮出了什麽大事,而大玉兒在心中已經大概能猜測到是什麽大事!

“散席後,請諸貝勒、諸重臣勤政殿議事!”送走前來朝賀的蒙古等使節後,皇太極吩咐內侍召集諸貝勒、重臣議事。大玉兒見得如此,一顆心更是往下沉,看來自己所料不差。

“鄭衝,看來這趟又是你的緣故。”回宮的途中,大玉兒在轎子裡反覆思量著,鄭衝這個名字被她念叨了很多遍,“此人定是我大清心腹之患!”

……

“鄭衝定然是我大清心腹之患!必要除之而後快!”勤政殿上,多爾袞煩躁不安的大聲說道,顯得有些氣急敗壞!

殿上一眾貝勒、重臣的臉色也好不到哪裡去,其實現在他們已經臉色好看了許多,從剛剛得知噩耗的震驚、恐懼,漸漸將情緒轉變成了憤怒。

“自先汗一十三副鎧甲起兵以來,我大清所向無敵,麾下精銳巴牙喇更是立功無數,想不到漢城一役,五百精銳巴牙喇居然會全軍覆沒!我要親自領兵征討鄭衝,取下他的狗頭,祭奠戰死的勇士!”多爾袞有些暴躁了,這支巴牙喇中,從他旗下抽去的精銳最多,他的損失是最大的!

代善有些謹慎起來,小心措辭道:“此趟五百巴牙喇喬裝商隊,孤軍深入,本就有些托大,而朝鮮與大明百年血盟,消息走透也非意外。敵在暗,我在明,偶有失手,非戰之罪。眼下當務之急,乃是該趁朝鮮國君初立,迅疾揮兵直撲朝鮮,剿平朝鮮,徹底安穩遼東局勢。否則等朝鮮局勢安穩,明軍靠水師與朝軍溝壑一氣,隻恐急切難圖。”

范文程也急忙出班跪奏道:“此言有理,皇上,眼下明軍不惜在朝鮮興兵,更替國主,便是想依托朝鮮與我軍周旋。當年毛文龍屯駐皮島,開義州、宣川等地,已經多得朝人暗中相助。如今朝鮮國主更是大明一手扶植,勢必全朝都將徹底倒向大明,若不趁早剪滅,勢必養虎為患!”

多爾袞怒氣不減,大聲道:“不錯,皇上,此刻兵馬已經集結,臣弟便請為先鋒,領兵征討朝鮮!兵貴神速,當趁朝鮮政局不穩,軍心不齊之時,立刻出兵!”

皇太極聞言也不再猶豫,當下便緩緩站起身來,朗聲道:“朝鮮不肯臣服,與我大清世仇明國交好,又殺我商隊,劫掠我邊民,此趟我大清初立,朕奉天命,親提大軍征討之!”

頓了頓皇太極又道:“此戰事關國運,鄭衝此獠又狡猾多端,明、朝聯軍勢大,朕將禦駕親征,親自統領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一共一十五萬人馬, 征討朝鮮!”

當下教下旨,皇太極將禦駕親征,率領十五萬後金大軍攻伐朝鮮、東江鎮,並派濟爾哈朗守盛京,阿濟格、阿巴泰守遼河入海口以遏明軍。令多爾袞、豪格分統左右兩翼滿洲、蒙古兵為前鋒,從寬甸入長山口;多鐸、嶽托等人率數千兵馬從北面長白山小道突襲。皇太極與代善率其他各路軍馬隨後跟進,分多路突襲朝鮮!

皇太極本來就打算在立國號登位後便征討朝鮮,開春後清軍就一直在不斷征調兵員、整備待戰,此刻皇太極一聲令下,整個滿洲都動了起來。

當夜便有信使連夜兼程趕往蒙古臣服各部,蒙古各部其實也早已經準備好人馬,便是等著皇太極的詔命了。隨後諸貝勒、諸大將各奉令也都征調旗下兵員,每個滿洲兵都有自己的奴隸,每次出征都各自帶著奴隸以為輔兵。於是乎,整個大清一夜之間都動了起來,十五萬戰兵,二十五萬輔兵,一共四十余萬人迅速開始集結,皇太極親下討伐朝鮮檄文,對外號稱八十萬大軍征討朝鮮!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此乃大清立國後第一仗,一定要贏得漂漂亮亮!

當晚,皇太極忙碌到很晚都不曾安睡,天亮後又接著朝儀,安排出兵之事,比起原定五月初一日征討朝鮮,大清的這趟立國之戰可是足足提前了半個月。

又是忙碌了一天,到得天黑後,皇太極方才有些許喘息的機會。正在腹中饑餓時,殿外內侍來報,說莊妃娘娘送了晚膳過來,皇太極微感欣慰,當即在殿上傳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