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海圖志》第二百七十三章 鎮江的應對
  鎮江堡位於鴨綠江入海口,與高麗半島隔江而立,是洪武十二年所建,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北依鎮東山,貢道的必由之處的九連城。

  而九連城始建於金,蒙元時為婆娑府巡檢司治所。始稱九聯城,大明將其改稱九連城,是和高麗進行通商貿易往來,成為互市之所。這裡東面有靉河與鴨綠江,後面有鎮東山,形勢十分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自從耿仲明、孔有德率領水師反叛後,建奴從此便有了自己的水師,而此時耿仲明、孔有德所部水師便在鎮江堡駐守,其麾下戰船大半駐屯於鴨綠江口,其余戰船則分散駐屯於了豬島、海洋島、長山島、廣鹿島等沿海島嶼。

  鐵山邑被圍之時,扈什布出兵救援前,也曾派使者向鎮江堡的後金軍求援。此時的鎮江堡乃是後金正黃旗老將揚古利領兩個鑲黃旗甲喇軍力駐守,另有孔有德、耿仲明等漢軍水師萬余人協守。

  揚古利今年已經六十六歲,後金的開國元勳,先世居住在琿春,跟隨其父歸順建州女真。努爾哈赤十分器重揚古利,他追隨在努爾哈赤左右,日益受信,之後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為妻,號為“額駙”,隸正黃旗下。

  努爾哈赤死後,揚古利更是忠心耿耿,追隨皇太極,征討蒙古、劫掠大明,立下赫赫戰功,如今受封三等公的爵位,在後金軍中威望極高。

  去歲年末,聞得尚可喜請降,皇太極除了差派葉臣、阿山來鐵山收降,進而打算攻滅皮島外,還派了揚古利領鑲黃旗兩個甲喇兵馬進駐鎮江堡,以為後援。

  其實除了皮島之外,後金對朝鮮還是有所企圖的。去歲揚古利便曾今建議皇太極,趁大明朝疲弱之時,一舉侵吞朝鮮,斷絕後患。但皇太極一直礙於和朝鮮李琿有盟約,未能下定決心。

  揚古利再勸皇太極,當時他的話說得很直白,“朝鮮世受明國恩惠,此刻雖與我有盟約,但軍民常心懷明國,時常鼠首兩端,極不可信。如今孔、耿舉大明水師來降,皮島旦夕覆滅,可假途滅虢,一舉蕩平朝鮮,以絕後患。若皮島、朝鮮一去,則我大金再無後顧之憂。”

  最後皇太極還是被他說動,便先派揚古利領兩個甲喇的鑲黃旗前來鎮江堡,葉臣率一個甲喇鑲藍旗、三個甲喇蒙古鑲藍旗兵馬直接至鐵山。為了麻痹朝鮮,後金軍打的旗號都是要攻滅皮島,實則是暗地裡增加在鴨綠江一線的後金兵力,準備對朝鮮動手。

  臨行前,揚古利與皇太極商議定下,他揚古利在鎮江坐鎮,葉臣、阿山先取皮島,開春之後,皇太極親領大軍前來會合,而後會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將並漢軍水師,水陸並進,一舉滅掉朝鮮。

  計劃很完美,理想也很美好,可惜現實很殘酷。正月十五之後第三日上,揚古利首先接到了義州傳來的敗報,直說葉臣、阿山所部在皮島為明軍所敗,兩將戰死,幾乎全軍覆沒,隻逃回兩百余騎來!尚可喜所部也盡數被殲滅,投降大半,鐵山大營失陷!

  聞得這個噩耗,揚古利當時就昏了過去。左右急忙救醒之後,揚古利氣急敗壞,火速升帳點將,傳耿仲明、孔有德二將前來商議軍事。

  耿仲明、孔有德二將來到帳內時,還不知道鐵山大敗的消息,進到帳內見後金諸將都是面色陰沉,知道定然是發生了什麽大事,沒等他們開口詢問,揚古利便命人將戰報與二人說了。

  聽完之後,耿仲明、孔有德兩人面面相覷,

都是異口同聲的道:“不可能!皮島官軍斷糧許久,如何能打敗葉臣、阿山兩位精兵?”  揚古利強忍怒火,大聲道:“皮島明軍不但擊敗了葉臣、阿山,還全殲了尚可喜所部降軍萬余人,更趁勢收復了鐵山大營!”

  孔、耿二人皆是一臉驚駭之色,口中不停的喃喃說著不可能,卻不敢多說什麽,隻恐觸怒揚古利。

  “皮島明軍還這麽能打麽?”揚古利煩躁的起身來,負手在帳內來回走動,口中說道:“去歲我們攻取鎮江,殺了東江鎮總兵黃龍,現下皮島明軍聽聞乃是沈世魁統領!傳聞這沈世魁一介商賈,靠進獻女兒上位,這等人也這般厲害麽?!”

  這話明顯就是在詢問孔、耿二將,孔有德硬著頭皮上前說道:“沈世魁此人雖然有些智計,但為人市儈慣了,重利輕義,說他能戰勝我大金雄兵,我是決計不信的。”耿仲明接著說道:“老將軍,是否皮島來了其他明廷援兵?”

  揚古利微微皺眉,口中道:“戰報之中倒是提過一句,說葉臣、阿山出兵當晚,偵得有明國福建水師戰船一艘登島。可這一艘戰船又能載多少兵卒、米糧?葉臣、阿山他們乃是從冰封海面上登島攻打皮島,又並非海戰失利,難道明軍還能將戰船開到冰面上不成?”

  聞言孔有德、耿仲明兩人對望一眼,孔有德急忙問道:“不知戰報上可曾細說,這福建水師領軍者何人?”揚古利道:“據戰前捉得的俘虜供述,領軍者乃是鄭芝龍長子鄭衝!”

  聽了這話後,孔有德與耿仲明都是面色微變,孔有德急忙道:“老將軍,若是鄭衝此人來到了皮島之上,那皮島戰敗便說得通了。”

  揚古利皺眉道:“此話怎講,難道這鄭衝乃是三頭六臂不成?”

  孔有德道:“便在正月前後,那時小將等人已經投歸大金多時,這天正巧遇上幾位朝鮮海客。這幾個朝鮮海客恰好才去福建那裡販賣山參歸來,便說起過福建鄭氏水師的一些軼事來。這鄭衝傳聞乃是鄭芝龍庶長子,去歲與紅夷在福建外海一場惡戰,他一個人領一艘戰船便奪下紅夷大船一艘,更是在海戰中親手斬殺東海巨寇劉香佬,是役鄭氏水軍大獲全勝,他因此受封泉州守備,福建軍民皆傳其為鄭氏龍須兒,更是八閩海上長城!”

  耿仲明生怕這些後金旱鴨子不懂海戰,急忙補充道:“紅夷海船頗大,一艘戰船可載兵員少則百人,多則兩百余人,每船更是有幾十門紅夷大炮,這鄭衝能引區區小船奪大船,足見其悍勇過人之處。”

  揚古利及帳內諸後金大將聞言均是倒抽了一口涼氣,雖然他們對紅夷海船沒什麽概念,但對紅夷大炮印象極深,聽聞每艘紅夷戰船居然搭載幾十門紅夷大炮,這樣的火力之下,這鄭衝居然能率軍奪船,這人還真是悍勇絕倫。要知道寧遠之戰,整個寧遠城也就只有十幾門紅夷大炮,也就是這十幾門紅夷大炮,還是讓後金吃夠了苦頭啊!

  揚古利皺眉道:“這麽說,這鄭衝當真是一員猛將,但想來他也只是水戰精熟,此趟阿山、葉臣所部可是踏冰攻打皮島,他水戰再厲害,也是無用的吧。”

  孔有德急忙道:“老將軍有所不知,這鄭衝號稱鄭氏第一猛將,又是鄭芝龍長子,想來此趟福建水師奉明朝旨意北上,他定然是先鋒官,而鄭芝龍豈能放心讓愛子一船獨進?想必身後定是大批戰船尾隨而至,鄭氏兵馬大舉登岸後,忽然反擊。阿山、葉臣兩位一時不查,才中了算計,因此兵敗。”

  揚古利等後金大將聽了後,均是暗暗點頭,眼下也只有孔有德的這個解釋方才有些合理, 但他們卻想不到,鄭衝就是一船獨進,根本沒有後援!

  揚古利皺眉道:“若是如此,現下我等只有先謹守城寨,按兵不動,待得打探清楚敵人虛實,再做定奪了。”

  孔有德道:“老將軍英明,此刻貿然動兵,敵情不明,極易被敵所算,當先多派偵騎查探方可。”當下計議定後,揚古利便派人傳信義州扈什布等人,命他們按兵不動。

  不想數日後,又傳來皮島明軍大將沈世魁暴斃的消息,揚古利大喜過望,同時鐵山邑傳來消息,都說未見明軍有大舉增兵的跡象。

  於是揚古利又召集諸將商議,便有後金大將伊爾登急不可耐的提議大舉反攻明軍,奪回鐵山大營。

  揚古利老而持重,當下沉吟許久不語,孔有德看出揚古利心中猶豫,當下便道:“老將軍,雖說陸上哨探,未見明軍有援軍增兵,但鄭氏都是水軍,當防備他海路。若是明軍將援兵都藏於戰船之上,對陣之時再忽然偷襲,防不勝防。小可願領船隊出海哨探,查探明白後,再做定止如何?”

  說實話,雖然揚古利得知未見明軍援兵,但一夜之間接滅三個甲喇的八旗軍,這戰績總不會是假的。揚古利不想冒險輕動,寧願等到開春後,皇太極大軍到來再做打算都好,於是揚古利便聽了孔有德的建議,命孔有德等水師鑿冰取船,領十余艘戰船出海哨探明軍水師動向。

  同時,耿仲明也建議,既然沈世魁身死,可派人前往朝鮮,命朝鮮平安北道派人前去吊唁,而後金細作混在其中,打探明軍虛實。揚古利聞言大喜,也都照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