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海圖志》第三百八十章 關寧軍大將
李順貞的傷口雖然未曾傷及內髒,但傷口卻有些長,足足縫了三十多針,靜養兩天后,還好傷口的炎症退了下去,傷情算是平穩了。

在鏡中看到自己後背的傷口,李順貞有些悶悶不樂,女兒家終歸是不想身上留下什麽難看的疤痕,鄭衝似乎知曉她的心意,安慰道:“月娘有祛除疤痕的秘方,七娘臉上的麻點疤痕都是她治好的,等你傷好了回到漢城,讓她替你祛除疤痕便好。”

李順貞心頭微微松了口氣,但從他的話中品出什麽味來,“等我傷好回漢城?你要留我在這裡養傷麽?”

鄭衝柔聲道:“我已經耽擱了三天,要立刻返回皮島,點起軍馬趕赴漢城應援。你傷勢才有起色,不可輕動。”

李順貞搖搖頭道:“這一路去都是坐船,我在船上靜養也是一樣的,我要跟著你,否則你傳給王上的假消息會露餡的。”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一種奇怪的心理病症,被挾持的人質會對劫持者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感。他們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裡,劫持者讓他們活下來,他們便不勝感激。他們與劫持者共命運,把劫持者的前途當成自己的前途。

很顯然李順貞都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上了這種奇怪的綜合症,自從她被鄭衝強勢搶到手後,一直飽受著折磨和摧殘,生死操控於這個惡魔之手,卻絲毫不能反抗。

生死操控於惡魔之手,鄭衝偶爾表現出的關懷和體貼卻讓李順貞不自覺的產生了一種依賴,加上鄭衝控制了李順貞與外界的聯系,所有的信息和思想都在影響著李順貞,最後讓李順貞覺得她無處可去,無路可逃,於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四大要素齊備,李順貞就此沉淪。

鄭衝並沒有察覺李順貞所表現出來的依賴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還道是李順貞真的愛上了自己,心中很是不忍心讓她繼續跟著自己奔波,當下柔聲道:“不妨事,你留下來養傷,這些日子我會將那假消息渠道斷了,等你傷好回來再說。此去漢城兵凶戰危,我不想讓你再受到傷害。”

李順貞卻緊緊拉住鄭衝的手,面色淒涼的哀求道:“別,你別扔下我一個人在這裡……”說著豆大的淚珠潸然而下,鄭衝頓時慌了手腳。

“好,我帶你一起回漢城,回去後你留在玉河館養傷。”鄭衝發覺女人的眼淚是自己的克星。

……

卻說滿清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親率三萬戰兵南下攻掠朝鮮,五月初三日離開朔州城,一路上揚野戰之長,舍堅城而不攻,長驅而南,遇上能攻佔的城池便攻佔,不能攻克的便繞道南下。

五月初五日上,多爾袞所部清軍佔領郭山城,初七日下定州、初十日上,安州不戰而降,僅僅十二天便抵達朝鮮王都漢城東北十六裡處的重鎮議政府。清軍的兵鋒所向披靡,無人可擋!

議政府位處楸哥嶺地溝帶入口,漢城東北十六裡,此處山脈花崗岩低丘環繞,乃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之處。只要攻陷了議政府,出了楸哥嶺地溝之後,便是漢江平原,可直抵漢城之下。

這一路上朝鮮軍馬還是和以往一樣孱弱,很多時候他們都是蜷縮在堅城裡不敢出來和清軍野戰。只有少數有些勇氣的地方朝軍出城和清軍野戰,但無一例外的都是以慘敗告終。十二天時間裡,多爾袞麾下清軍一共殲滅了五千朝軍,而自身的損失不過是數百漢軍,滿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只是各有數十人的傷亡而已。

來到議政府城下後,多爾袞有些苦惱了,此處地勢狹窄,議政府這座堅城緊緊扼住楸哥嶺地溝帶入口,

大軍難以繞過此處繼續南下,看來隻得在此處硬拚一場。議政府城內派出了明軍和朝軍的哨探軍馬前來查探虛實,雙方第一次交手爆發於各自的前哨隊伍中。清軍派出的蒙古八旗哨探,和明軍、朝軍三股哨探小隊接仗後,蒙古八旗的哨探軍馬擊退了明軍和朝軍。

激戰之後,蒙古八旗折損了二十余人,而明朝聯軍留下了三十余人的屍體,其中有二十多人是朝軍。不過清軍還是有收獲的,他們活捉了幾名朝軍探子。

多爾袞親自審問這幾名探子後得知,議政府內有明軍鄭氏大將楊耿統領三千鄭氏明軍,協同朝鮮大將金自點五千朝軍鎮守議政府,而另一位鄭氏大將陳暉統領三千鄭氏明軍,協同朝鮮大將李時昉四千朝軍鎮守漢城北面另一處要地北漢山城。北漢山城和議政府相隔不過二十裡地,兩處都控厄著從北面前往漢城的要道。

清軍在離議政府十裡處下寨,多爾袞當天就親臨議政府外圍查看地形,此處的確易守難攻,而且城外幾處地勢較高的山地上已經被明軍聯軍佔據,分設了營砦堅守,與城防形成了有效的防禦體系。

觀看了議政府城防後,多爾袞看了看身旁的漢軍副都統孫定遼,口中問道:“要下議政府,孫將軍可有良策?”

這孫定遼乃是遼陽人,原是明軍大凌河副將,崇禎四年時,大凌河之戰降清,降後賜銀幣、鞍馬等物,不久授副都統,隸漢軍鑲紅旗。此戰前,他與李永芳等漢軍大將一樣,受到了皇太極征召,分拔在多爾袞所部麾下聽用。十多天前,他跟隨李永芳南渡,皇太極到了長奠堡後,李永芳便隨扈皇太極左右,而孫定遼則跟隨多爾袞一道南下,他麾下統領近八千漢軍,是多爾袞手中倚重的攻堅力量。

孫定遼也看了議政府地勢後,開口道:“議政府城垣看起來不似朔州那般堅固,但明、朝兩軍佔據外圍險要山地下寨,與議政府城池相互呼應,倒也頗為棘手。不過也並非不可攻克,外圍他佔據三處山地下寨,只要攻陷這三處山地後,便可在山地上居高臨下威逼議政府城垣。”

孫定遼說的不錯,議政府城池不過九裡周長,城池不算大,而城牆也不過兩丈上下高度。而緊挨著議政府城池百步之遙有三座地勢較高的山地,若是清軍能攻下這三處要地,便可在山上加設投石機直接威脅議政府城池。

當下多爾袞便將攻堅之戰交給孫定遼和另一位漢軍大將鄧常春統領,限他們兩日內攻下議政府。鄧常春也是明軍降將,原本是明軍屯衛副將,在大凌河之戰中和孫定遼一同投降的,兩人此前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明關寧軍大將!

孫定遼和鄧常春領命後,便開始著手準備。像這種攻堅打頭陣用漢軍上陣,已經是清軍的慣例了,沒人覺得不妥,也沒人反對。

當夜,孫定遼與鄧常春商議後,在二更時分,率領漢軍千余人先偷襲了離議政府城池較遠的一座山地營砦。此處有明軍和朝軍千余人把守,其中朝軍佔了大多數。

由於清軍是在後半夜發起突襲,又是湊巧選中了朝軍把守的東面寨門,朝軍猝不及防下,被攻破寨門。隨後孫定遼與鄧常春揮軍攻入營寨內,明、朝兩軍死守營砦。

兩軍惡戰了一個時辰後。多爾袞派了麾下正白旗清軍五百人上前助戰,明、朝兩軍抵敵不住,最後隻逃出來不足百余人,其余將士悉數戰死。

攻下第一座要地後,清軍士氣大振,多爾袞在山頭安排了兩千弓弩手支援,孫定遼與鄧常春次日繼續猛攻剩下的兩座外圍要地。

孫定遼、鄧常春麾下漢軍大多數都是經歷過殘酷戰爭洗禮的百戰老兵, 他們大多數人都是當年大凌河一戰後投降滿清的關寧軍!

大凌河一戰,摧毀了關外最有戰鬥力的一支軍隊,即所謂的關寧軍。當時清軍圍困大凌河城兩月之久,城內殺人為糧堅守,到得祖大壽開城投降後,清點人數時,城中的三萬多人僅剩下一萬一千六百八十二人,馬三十二匹。按推論,餓死的和被吃的應主要是手無寸鐵的民夫,這一萬多人大部分應是將士,這一萬余人被收編,壯大了後金軍隊的實力,此刻孫定遼麾下八千漢軍便多是那些從死人堆裡活下來的關寧軍!

這支關寧軍戰力強悍,吃人這種事他們都乾過,加上做漢奸的覺悟,因此打起戰來格外用命。城外明軍、朝軍雖然佔據了地利優勢和火器優勢,但架不住這些人玩命的猛攻。

第三日上,城外明軍、朝軍抵擋不住,明軍大將楊耿親率兩千兵馬出城布陣,接應城外將士回城。清軍見狀迅速派兵尾隨衝殺,楊耿背靠堅城與清軍惡戰一場後,雙方死傷都很是慘重。

到得午時,楊耿揮軍退入城內,至此明軍、朝軍丟失了城外重要的三處山地,清軍進抵議政府城下,開始伐木製造攻城器具,準備攻打議政府。

到得第五天上,聞得清軍猛攻議政府,北漢山城朝軍守將李時昉與明軍大將陳暉聯絡周邊朝軍,湊得三萬兵馬後,揮軍前來救援。卻被多爾袞派麾下大將巴哈納統領五千正白旗戰兵前往迎戰,雙方在議政府東北五裡處的馬嶺坡惡戰一天后,清軍大破明軍、朝軍聯軍,斬殺三千余人,陳暉和李時昉隻得領軍退守北漢山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