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海圖志》第三百七十五章 痛苦的攻堅
詭異的戰場氛圍隨著明軍的全面反擊被打破,一個巴掌拍不響,明軍的反擊才讓這場慘烈的戰爭恢復原貌,血腥、冷酷、無情、喪失人性的原貌!

第一道壕溝土壘牆後,明軍士兵揮舞著長達丈余的苦竹槍瘋狂的朝清軍輔兵捅去,擁擠在兩丈寬闊的壕溝通道上,可憐的清軍輔兵們避無可避。密集的長矛從不同角度此來,手中即便有盾牌也無用!

投彈兵從土壘牆後面扔出簡易的火雷,陶土罐子裡塞滿黑火藥,外面用茅草包裹,其中混合了大量的鐵釘和碎石,點燃引線後,也不用扔太遠,隔著土壘牆和壕溝就是擠得滿滿當當的清軍輔兵!

火槍兵和弓弩手在第二道和第三道塹壕後面的土壘牆上開槍放箭,他們的目標就是塹壕前的清軍輔兵!火炮兵在中央營地的炮位上開始怒吼,他們的目標是那些擼盾車和後面準備反擊的清軍弓箭手。

頓時血流成河,壕溝裡的屍體多了起來,鮮血染紅了壕溝裡的鴨綠江水。輔兵們的命運是悲慘的,他們大多數人都曾今是大明百姓,被擄劫到關外後,成了八旗兵的家奴或奴隸。在之後的日子裡,他們為了活命,拋棄了祖宗和種姓,成了一名真正的包衣奴才!

後世總有人會感到納悶,人口稀少的女真人到底是怎麽擊敗強大的明王朝入主中原的?滿清的最早兩位君王很好的詮釋了這一切,努爾哈赤拚命的擄掠漢人百姓為奴,而皇太極上台後,重用漢人,以漢製漢!大明王朝其實並不算滅亡於女真之手,而是亡於一群奴才之手!

皇太極出兵四十萬,二十五萬輔兵當中,絕大多數人已經是真正的奴才,所以皇太極和八旗王爺、貝勒們才放心讓他們隨軍。給的畫餅也不小,有戰功者,能抬旗成為一名光榮的八旗兵!不管是滿八旗還是漢八旗都行,只要成了八旗兵,你就有了奴役其他人的權利。

當然二十五萬輔兵並非全都能上戰場,作為充人數、打頭陣的炮灰,他們還得在後方屯田種地、搬運糧草、修橋鋪路等等。大多數輔兵出征後都散布在定遼右衛、鎮江堡、長奠堡這一大片土地上,屯田種地、搬運糧草、修橋鋪路、修建堡寨等等。

他們的作用和關外明軍的隨軍民夫們差不多,明軍在寧錦防線的軍事行動中,也常常有數十萬的百姓跟隨。袁督師的寧遠大捷之前,孫承宗和袁督師就督率軍民,在關外辛勤經營四年,繕城修堡,造炮製械,設營練兵,拓地開屯,勞績顯著,大見成效。這四年時間裡,前後修複大城九、堡四十五,練兵十一萬,立車營十二、水營五、火營二、前鋒後勁營八,造甲胄、器械、弓矢、炮石、渠答、鹵楯之具合數百萬,拓地四百裡,開屯五千頃,歲入十五萬。

這些都是關外數十萬軍民辛苦四年的成果,然而其後幾年時間裡,袁督師的繼任者們將這些成果敗得差不多了。

現在的滿清軍隊也學會了明軍的做派,除非是遠距離入中原劫掠,否則他們一定會帶上十萬計的輔兵,繕城修堡,造炮製械,設營練兵,拓地開屯,充當炮灰。

“那些人曾今都是漢人百姓!”李順貞從千裡鏡中看到了血腥的屠殺,面色蒼白,小嘴嚇得合不攏,耳邊忽然傳來鄭衝冰冷的聲音。

李順貞吃驚的回頭看著鄭衝道:“既然都是漢人,為何他們還會拚個你死我活?”

“因為他們已經穿上了建奴的戰袍!”亂世中,卑微的生命沒有選擇的權利,他們隻得順著大勢而為,族群的融合不是歷史課文上幾句簡單的話就能說明白的,

血和淚、自相殘殺,破而後立貫穿了始終。李順貞眼神中滿是驚訝、恐懼、失望,原來這就是戰爭,“為什麽會有戰爭,為什麽會這樣?”李順貞眼眶紅了起來,她呢喃的自言自語道,鄭衝卻並沒有回答她這個問題,其實他自己也沒搞明白。

殺戮還在繼續,明軍的反擊果然狠辣,近中遠距離上,立體的火力殺傷效果格外有強勁。清軍輔兵們很快動搖了,他們不是滿洲八旗也不是蒙古八旗,甚至都不算李永芳麾下的漢八旗,他們只是一群失去了信仰的奴才。

他們在明軍的反擊之下連一刻鍾都沒有支撐過去,潮水般的敗退回來,但他們很快被隨後掩進的一萬清軍戰兵堵住去路,戰場上還需要他們去消耗明軍的彈藥和精力!

於是在自家友軍的兵刃下留下千余條性命後,輔兵們再次被驅趕回到了死亡地帶!

清軍後陣中,李永芳安然若泰的注視著這一切,心頭卻非常的驚慌,因為明軍擺出的這個防禦體系太過完善,死一、兩萬輔兵不算什麽,但接下來要是上的八旗戰兵,一、兩萬的折損就足以讓他丟了兵權和榮譽!

清軍的反應和鄭衝預料的一樣,此刻的正規清軍從將軍到士兵都有著極高的軍事素養,當看到明軍這種防禦體系後,隨後掩進的一萬清軍戰兵在各級將官的帶領下,開始迅速采取更為有利的戰術!

箭雨,清軍是靠弓馬得天下的,在攻堅戰中雖然騎兵發揮的作用不大,但箭雨卻是清軍的絕對利器!

在驅趕著輔兵們再次抵近之後,清軍戰兵們來到了弓箭射程之內,他們在輔兵身後開始朝明軍的三道塹壕施放密集的箭矢!妄圖用箭雨壓製住明軍的火力!

同時,陣中的重甲步兵正在擼盾車後面積極準備著,他們從馬匹上卸下厚重的鎧甲,就在陣前披掛起來!兩層棉甲、一層鎖甲、一層鐵甲,李永芳麾下的漢軍中也有一支用於攻堅的重甲步兵。他們的鎧甲厚重,必須由戰馬馱著,來到戰場最近距離之上,然後披掛上陣。這樣重甲步兵們的體力能最大限度的節省下來,然後多用於和敵人廝殺!

兩層棉甲、一層鎖甲、一層鐵甲,這種重量的甲胄不是一般人能穿戴的,除了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強壯兵卒才能穿戴,而且這種厚度的甲胄也能抵擋明軍絕大部分的槍彈弓矢!

輔兵們的屍體幾乎填滿了第一道壕溝,將近八千多具屍體倒在了明軍第一道防線之前,剩下的輔兵們開始朝兩翼逃竄,不論如何,人的求生意志是格外強烈的。

不過這一次清軍戰兵沒再追殺,明軍也放棄了趕盡殺絕,他們要保留彈藥和氣力!

清軍的箭雨給明軍還是帶來了不小的傷亡,雖然明軍都躲在土壘之後,但滿天箭雨從天而降時,還是有不少士卒中箭傷亡。但這一切都還在明軍的承受范圍之內,傷兵很快被抬下去醫治,士氣還能保持著旺盛。

明軍的炮火開始關注起清軍戰兵來,清軍弓箭陣中已經被炮彈犁出幾條血路來。直到現在為止,金日觀還沒有動用火箭和開花彈,最要命的東西往往要留在最後,明軍使用的還是傳統的鐵彈丸。

但饒是如此,清軍戰兵陣中還是引起了不小的騷動,被鐵彈丸擊中的士卒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半邊身子被打得粉碎,看起來怪瘮人的。

漢軍八旗戰兵很快在前軍大將的號令下分散開來, 弓箭手站得很開,以此來降低傷亡。

兩千蒙古八旗戰兵則迅速上馬,他們來回奔馳,借著馬速朝明軍陣地繼續施射箭矢。

清軍變陣之後,重甲步軍在擼盾車掩護下,開始緩步向前,明軍的炮火很快被這些擼盾車吸引,每輛擼盾車後面都跟了十多名重甲步兵。

千余名漢軍重甲步軍分散在數十輛擼盾車後面,這時候清軍的炮火又開始朝明軍陣地喊話,李永芳這段時間內調整了火炮部署的位置,它們的位置被往前挪了很多,射程已經能覆蓋明軍三道塹壕防線。

金日觀也沒有保留,射程最遠的幾門八千斤紅衣大炮開始和清軍進行炮戰,金日觀希望自己的火炮能迅速壓製住清軍的炮火!

另一邊,清軍重甲步軍緩慢接近第一道壕溝,他們面前的壕溝很多地段都已經被填平,五十步內,明軍的箭矢和鉛彈對他們沒有造成什麽傷害。鐵甲能輕易防禦箭矢,內裡的鎖甲和棉甲則有效的吸收了火槍鉛彈的勢能。

靠近壕溝之後,重甲步軍們開始遭到明軍的猛烈打擊,雖然苦竹槍和箭矢難以傷害,但火槍和火雷終於能給他們造成傷亡。重甲步軍的頭盔是個弱點,被擊中面門的重甲步軍同樣活不了。而移動緩慢的重甲步軍還是扛不住火雷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一旦被震到,即便沒有外傷,也能被震裂五髒六腑!

但重甲步軍們沒有退縮,他們穩步上前,踏著屍體靠近土壘!這時候明軍的土壘後面,明軍的虎蹲炮和一窩蜂等火器紛紛露面,對準了一隊隊蜂擁上前的清軍重甲步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