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海圖志》第二百九十章 曾老師戰術
對於李廷彪的疑惑,鄭衝微微一笑說道:“正是,李大人,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朝鮮國主,殺兄幽母,背棄盟誓,結交胡奴,暗通曲款,我朝早有廢立之心,此趟朝廷調我鄭氏水軍勞師遠征,一則為討伐建奴,二則便是為了朝鮮之事!一旦李琿失勢,李大人想做個忠臣義士為其殉葬麽?”

“綾陽君乃朝鮮宣祖第五子,定遠君李琈之後,忠孝敦儒,心向大明,得朝鮮許多官吏支持,百姓愛戴,立他為國主,正是我朝所願。”鄭衝頓了頓,盯著李廷彪緩緩說道:“李大人若能及早棄暗投明,為我大明及朝鮮新主立下大功,前事可以一概不究,相反還可論功行賞,官位更進一步。”

李廷彪心頭突突直跳,面皮緊繃,手心裡滿是汗水,“鄭將軍如何能保證?”

鄭衝淡淡一笑道:“我馬上要回京面聖,在我大明皇帝面前,我可保奏李大人。”頓了頓鄭衝指著沈器遠道:“還有沈先生在此,他也可為李大人在綾陽君面前保奏。”

話已至此,李廷彪終於重重點頭道:“在下明白了,平安北道上下軍民,願隨大明,共抗胡奴!”

鄭衝滿意的點點頭笑道:“李將軍果然是位俊傑,咱們就此盟誓如何?”當下屋內鄭衝、沈器遠、崔世庸、李廷彪便一起焚香盟誓,定下攻守盟約來。

都盟誓完後,鄭衝便道:“開春之後,建奴大軍複來,必定分多路攻伐,平安北道乃是要衝之地,至於鴨綠江上遊的慈江道、兩江道,則因有長白山天險,那裡山高林密,並不適合大軍展開。因此平安北道沿鴨綠江南岸數座要地皆是必守之處,慈江道、兩江道小股軍馬哨探巡守便可。本將擬派我大明官軍進駐朔州城、昌城、碧潼城、楚山城四處要地,與義州等地一道,沿江布防,阻截建奴軍馬!而我水師則分兩路,一路以輕型戰船為主,朔流入鴨綠江,巡防江面。而另一路主力戰船,突襲建奴沿岸要地,登陸建奴側後,斷其歸路,同時寧遠、錦州一線我大明關寧軍主力則會主動出擊,從陸路直攻廣寧、西平一線,威逼盛京。待得建奴自亂陣腳時,我們便可一舉圍殲來犯之敵!”

鄭衝隨口幾句乃是信口胡謅,若他現在是薊遼督師、統領大明對建奴作戰的所有軍馬,這個戰略或可實施,但可惜他現在不是。但用來詐唬一下李廷彪這個侍衛出身的人,已經足夠了。

果然聽了鄭衝畫下的美好大餅之後,李廷彪先是暗暗心驚,想不到這位年青將軍竟然如此雄心壯志,想要一舉殲滅建奴大軍,真是令人意想不到。跟著李廷彪面露喜色道:“大明天兵若能此戰得勝,定可一舉平定胡奴,在下願遵鄭將軍號令。”

當下鄭衝等四人詳細商議了如何部署軍馬,明軍和朝軍如何協調指揮等諸事之後,李廷彪方才告辭離開。

望著李廷彪遠去的背影,沈器遠皺眉道:“鄭公子,這李廷彪鼠首兩端,毫無信義的小人一個,千萬不可相信他。一旦見胡奴勢大,他勢必又會倒向胡奴!”

鄭衝淡淡說道:“我知道這人靠不住,現下也只是先爭取些時間,總比什麽都不做要好。”

沈器遠低聲道:“何不趁此機會在鹽州誅殺此人?!”崔世庸心頭一驚,連忙道:“不可,最近鹽州盤谷裡之戰消息已經傳到了主上那裡,主上對此事非常震怒,來了旨意詢問。李廷彪為了避免罪責,說是明軍擅自越境征伐,我軍不敢阻攔,這樣才遮掩過去。若是此時殺了李廷彪……”

這時候鄭衝接口道:“若是此時殺了這人,

李琿勢必另派親信前來接掌兵權,要是李廷彪死了,崔大人又不能掌控平安北道全部兵權,勢必引來李琿軍馬討伐,到時候局勢更加難以掌控。倒不如這時候先留下李廷彪性命,穩住他一段時日,讓我大明軍馬能順利進入朔州等四處要地駐守,那時候便可有轉圜余地。只要我軍沿鴨綠江沿岸布下硬寨堅城,以鴨綠江為水路補給之路,也不怕他李廷彪出爾反爾!”鄭衝這段時日都在尋思如何能與後金軍抗衡,思來想去總是沒有好的辦法。以明軍現下的戰鬥力,莫說野戰,就是防守一些防禦工事較差的城寨都是夠嗆,後金軍的戰鬥力實在是有些難以對抗。最後鄭衝總算是找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後世曾國藩的呆板戰術,結硬寨、打呆仗!

其實鄭衝也曾考慮過什麽西班牙長槍方陣、紅衣兵空心方陣、戚家軍的鐵車、鴛鴦陣等等戰術,但都被鄭衝一一否定了。

西班牙長槍方陣對於對抗騎兵是有一定效果,在後世鄭衝也曾看過一些網絡小說YY過用這種戰術對抗後金八旗,但鄭衝看來那純粹就是找死!什麽長槍左刺,一往無前,後金軍根本不用出動騎兵,先用火器營一頓炮轟,你的長槍方陣就得GG,後金軍可是已經擁有紅夷大炮和火銃了啊,真當後金軍是什麽都沒有麽?就算沒有火器,後金軍也不會讓騎兵直接衝向刺蝟一樣的方陣,他們只需要在方陣外不停的放箭雨便可,甚至派步軍放箭都能輕松擊潰西班牙長槍方陣。

若是在西班牙長槍方陣中夾雜火銃兵的話,也是一樣沒有必勝把握。見識過後金軍的箭雨之後,鄭衝明白為何此前明軍總是野戰輸給後金。明軍從前許多名將都與後金對陣過,他們也用過長槍加火銃兵的戰術,但很可惜,現在的明軍火銃射程不遠,精度不高,射速又慢,所以完全不是後金弓箭的敵手。在燧發槍大規模列裝之前,明軍是不太可能用這種戰術戰勝後金軍的。

同樣的紅衣兵空心方陣也是因為火銃落後的原因,不可能以空心方陣去對抗後金軍。

至於戚少保的鐵車陣加鴛鴦陣戰術,在鄭衝這裡的確可用,但現在鄭衝沒有時間打造鐵車、訓練士兵!戚家軍是在長期的征戰中完善戰法和訓練士卒的,鄭衝沒有時間來完成這些訓練。同時戚少保的戰術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弱點,那就是規模和後勤。

首先這種戰術需要打造大量的鐵車和其他裝備,一旦規模太大,則消耗也非常大,就算鄭氏富可敵國,也不太可能維持太大規模的鐵車軍。就算能維持,這種戰術機動力很差,一旦被敵人切斷補給線,糧彈消耗完之後,也只能是坐以待斃。

其實戚家軍的謝幕之戰早已經遠去,在戚家軍參與的渾河之戰中,戚家軍已經耗幹了最後一口氣,這支昔日曾強及一時的強軍就此落幕。

戚家軍的消亡,在明朝這個大環境裡看,是必然的結果,一個隻知用兵,不知養兵的奇葩文官政權,不會在乎軍隊的情況,他們對於爆發的戰爭,只有一個反應,調最能打的過去打,結束後封賞、補充、重建又不及時,參戰時越賣力的部隊就越吃虧。這一切到了渾河之戰時,徹底爆發,已經接近散架的戚家軍,和隻想保存自家實力的遼西將門做隊友,結果可想而知。

鄭衝並不打算重新打造一支戚家軍那樣戰術的軍隊,因為隨著火器的發展,鐵車也好、鴛鴦陣也罷,遲早都是要被淘汰的,與其花費大量的財力人力去恢復戚家軍的戰術,倒不如站在時代潮流的浪尖上,開始打造自己的純火器軍隊以及純火器戰術!

所以,盤算多時後,鄭衝最後選擇了曾文正的呆板戰術!結硬寨、打呆戰!後世湘軍才創立時,野戰中一樣不是太平軍的對手,太平軍擅長野戰,也是一度打得湘軍不敢野戰。後來曾老師便和他的弟子們想出了這個辦法,他們依靠水師優勢和長江水運補給的便利,沿長江一線與太平天國反覆拉鋸。 每到一處,湘軍必定先結下硬寨,背靠長江,保持補給不斷,然後與太平軍反覆消耗,最後終於是熬死了太平軍,而自己的軍隊也在常年征戰中得到了鍛煉,最終成就了赫赫有名的湘軍。

湘軍遇上的情形和現在明軍面對的困難極為相似,野戰不是後金軍的對手,但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人多,加上鄭氏插手遼東戰事後,明軍多了一項優勢,那就是水師和錢糧的優勢,明軍不怕打人口的消耗戰!

而通過皮島明軍幾次戰役後,鄭衝也看出來,明軍守禦城寨還是有幾分勝算,因此他打算沿鴨綠江布防,把鴨綠江南岸幾座重要的城寨都打造成堅固的硬寨堅城,然後通過鴨綠江水道進行補給。通過水路,可以不斷補給糧彈、兵員,撤下受傷兵卒,然後憑借堅固的城寨不斷消耗後金軍,也不怕後金軍切斷陸上補給線。其實只要補給充足,明軍是能夠堅守住任何一座營寨堅城的!

鄭衝就是打算在鴨綠江一線再打造一個類似寧錦防線一樣的堅固防線,以此消耗和圍堵後金!

當然這種戰術也有缺陷,那就是等到冬日,鴨綠江再次封凍,就有可能斷絕補給。但鄭衝覺得經過大半年的消耗之後,後金也應該沒什麽力量反擊了,更何況皇太極也不可能長期在此消耗,而寧錦那邊的明軍也不是只會吃乾飯的,總要反擊一下。所以,等到下一個冬日來臨前,事態戰局會出現很多變化。就算再不濟,在冬日來臨前,先給這些硬寨堅城囤積好足夠的糧彈兵員,也應該能堅守到春天化凍之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