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海圖志》第二百八十章 奏捷夜半來
這吳宗達字上於,號青門。江蘇宜興人,萬歷三十二年進士。初授翰林院編修,後升為國子監祭酒。充任《神宗實錄》副總裁,歷官禮部右侍郎。吳宗達雖被指為東林黨,但並未受到追究。崇禎初年,吳宗達被重新起用為吏部右侍郎。廷推閣臣,列名第二,他舉薦孫慎行自代。崇禎三年(1630),他與溫體仁一同晉升為東閣大學士,參與朝政,如今是內閣次輔。

吳宗達倒是比文震孟更沉得住氣,放下碗筷,看了幾份奏捷文書後,雖然也有些激動,但還是努力壓抑心情,沉聲問道:“送這捷報的人現在何處?”

文震孟急道:“他們三個冒大風雪趕路,凍得不輕,如今在一旁屋裡烤火。”吳宗達急忙從暖炕上下來,穿好鞋後道:“走,先去見見他們。”

來到隔壁屋舍內,此處乃是值班內閣大臣困倦歇息的地方,只見兩人穿了明軍服色,一人卻是太監服色,都圍在炭火邊烤火,身上具是濕漉漉的。

“快,取些乾淨衣物來換了,再燙些酒來暖身。”吳宗達吩咐後,一旁的書吏、仆從們急忙辦了。三人換了乾衣棉襖,熱酒下肚後,總算是緩過神來。

吳宗達當下問道:“你們三人是何職司?報捷軍伍現在何處?”

數內似乎是那太監乃是為首的,急忙道:“小人原本是東廠王之心王公公麾下太監,去歲與王公公同去福建辦差,後來王公公命侯隆侯公公為監軍隨鄭衝鄭將軍北上遼東,小人與侯公公同行。後來咱們在鐵山打了大勝仗,侯公公命小人與李喜兒一同送捷報回京。我們在登州登岸後,登萊巡撫陳應元陳老爺驗看戰功後,便命我們走運河水道進京報捷。如今軍伍都到了通州,只因大雪封凍河面,難以前行!領軍的將官俞碩明俞將軍便命小人帶了兩名護衛先送了捷報奏表入京來,只因隊伍中還有數百俘虜,恐路上有什麽變故,是以俞將軍奏請朝廷能調附近衛所軍兵援手,相扶進京。”

吳宗達嗯了一聲問道:“何不走塘沽海路入京?”那小太監道:“登萊巡撫陳老爺說了,今歲奇寒,塘沽海口封凍厲害,難以靠岸,而且走海路也怕再遇風浪有失,便命我等走運河入京。”

吳宗達點點頭問道:“鐵山大捷你都在麽?”小太監答道:“小人未曾上陣,但戰後隨侯公公計點戰功,那屍山血海的場景還是親眼見過的。”

吳宗達讚一聲好,跟著道:“待會兒我帶你去面見皇上,你不必慌張,要據實陳奏。”

小太監點點頭,又喝了口酒後,吳宗達命人給他換上乾淨的太監服色,隨後讓文震孟捧了幾分奏表,三人一同匆匆進宮。

內閣雖在皇城畔,但畢竟還是在宮外,此刻天色晚了,宮門已經落下鑰匙,但吳宗達是內閣大臣,遇上急事時,還是可從偏門進入。

當下吳宗達進宮,與當值宿衛說明來歷後,內值宿衛不敢怠慢,一邊命人與吳宗達等人提燈引路,一邊命人飛報崇禎。

消息來到崇禎面前時,崇禎正一邊用飯一邊看奏章,聞得東江鎮有捷報,當值內閣吳宗達、文震孟求見時,崇禎喜不自勝,丟了碗筷便命人傳見。

少時,吳宗達、文震孟與小太監來到崇禎禦書房內,不等三人行禮,崇禎急忙起身道:“不必拘禮,是什麽大捷?快快報來!”

文震孟急忙呈上幾份報捷奏表,一旁曹化淳急忙接了,送到崇禎案前,崇禎一目十行的看了幾份奏章後,越看身子抖得越是厲害,看完後,顫聲問道:“奏報是否屬實?!鄭衝、沈世魁合兵一處,

真是誅滅了五千多精銳建奴麽?”吳宗達鎮定的道:“啟稟皇上,如今有監軍太監侯隆軍前檢驗過戰功,後來登岸後又有登萊巡撫陳應元驗看過,老臣看來,捷報多半屬實!”

文震孟也道:“如今報捷軍伍不但押送了首級、繳獲之物回京,隨行還有數百俘虜,待得到了京城,可差派兵部和禦史再次查驗!”

崇禎大喜過望,激動得臉色通紅,連連措手道:“好、好、好,真是太好了,這鄭氏果然沒辜負朕的期望!這鄭衝一船獨進遼東,居然還能得此大勝,真是大大的出人意料!嗯嗯,朕、朕明早要祭告太廟!”

吳宗達老成持重,急忙道:“皇上,如今報捷軍伍尚在通州,等報捷軍伍到了京城,兵部、禦史查糾無誤後,再將首級、俘虜等進獻太廟前,豈不是更好?”

崇禎一時間被歡喜衝昏了頭腦,這吳宗達提醒後,他才漸漸冷靜下來,連忙道:“好,便按愛卿說的辦!”

跟著文震孟道:“但如今運河封凍,負責押運俘虜的報捷大將俞碩明奏報說,恐雪天行軍有什麽意外,懇請朝廷下旨,教左近衛所軍馬接應。”

崇禎大手一揮,急忙道:“命通州衛所軍馬護送報捷軍伍即刻進京,嗯嗯,再命朕的親軍十二衛出兵三千人,前往通州接應,務必要讓報捷軍伍平安進京來!”曹化淳急忙擬旨,跟著命人將旨意傳下。

而崇禎也興奮得坐臥不安,跟著道:“命人召內閣眾大臣、六部眾大臣、禦使言官等火速進宮來,朕要連夜向眾臣宣布這喜訊!”

此刻已經是戌時初刻,召集眾大臣入宮尚需時間,崇禎擺駕皇極殿後,聽聞送捷報先入京的是東廠太監王達兒,便命吳宗達、文震孟急傳王達兒上殿來,便是想問問細節。

少時,王達兒來到殿上,見得崇禎時,連忙行了大禮,崇禎很不耐煩,命他起身來,問道:“你是王之心手下小太監?”

王達兒頷首道:“回皇上話,奴才進宮兩年,跟的是侯隆侯公公,侯公公是跟王公公的。”

崇禎嗯了一聲又道:“這趟鐵山大捷,你可是親身參與了?”

王達兒躬身道:“奴才親身參與了,接仗時,奴才陪侯公公在中軍坐鎮,統領民夫們往陣前運送彈藥器械,並把負傷的將士們救回。”

崇禎興奮的一拍膝蓋道:“快,你快詳細說說,鄭衝與沈世魁是如何殺敗建奴的!”

王達兒當下便將鐵山大捷說了,只是他和侯隆身在後方,前陣是如何搏殺的也沒看到,說的多是一些如何救治傷兵之事,最後說起打掃戰場、點算首級記功等事,也都是戰後的事了。

崇禎聽了之後微感失望,雖然王達兒沒有說明白是如何戰勝強大的後金軍,但聽他描述的救治傷兵及戰後戰場上慘烈景象來看,這一仗的確非常激烈。

“皇上,這王達兒雖然沒能與建奴接仗,但這趟押送俘虜回京報捷的俞碩明俞將軍可是一直在陣前廝殺,如何殺敗建奴的,俞將軍最是清楚不過。待得俞將軍到了京城,可召他詳詢。”吳宗達見崇禎略有些失望之色,當下開口說道。

崇禎點點頭道:“吳愛卿所言有理,是朕心急了些。”跟著崇禎若有所思的道:“俞碩明?這人在鄭衝麾下是何職司?”

文震孟答道:“這俞碩明乃是前任福建總兵俞谘皋之子,大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之孫,現在鄭衝麾下任千總之職。”

崇禎點點頭道:“原來也是將門之後。不過朕記得這俞谘皋當年與紅夷作戰不力,臨陣脫逃,引致大敗,是論罪斬首的。”

吳宗達聞言道:“皇上, 俞谘皋是俞谘皋,俞碩明是俞碩明,既然此趟讓他進京報捷,說明此子戰功不小。既然此子有心報效朝廷,可另當別論。”

崇禎微微一笑道:“朕也只是這麽一說,他父親雖然不成話,但也不代表兒孫不成話。只要能為朝廷立功,他也能再得朝廷任用。”

頓了頓文震孟奇怪的說道:“記得當年鄭芝龍還沒招安時,與俞谘皋曾今交過手的吧,說起來這俞谘皋獲罪輪斬,多少也和鄭氏有些乾系啊,這俞碩明怎會在鄭衝麾下?”

崇禎哈哈一笑道:“吳卿家一說,朕記起來了。文卿家有所不知了,這俞碩明乃是黃老太傅弟子,將俞碩明引薦鄭衝麾下為將,這鄭衝還算氣度宏達,接納了這俞碩明。這鄭衝啊,真不簡單,這趟大勝,也不親自回來獻俘,而是讓俞碩明來,想來也是想抬舉俞碩明。”

吳宗達聞言輕歎道:“想不到鄭衝此子如此豁達,看來他能大勝建奴也並非偶然。”

文震孟也道:“真是好奇這鄭衝是如何打敗建奴的,早些時候福建奏報,說鄭氏動兵,不過只是鄭衝領五百兵將一船獨進,當時朝野還有一番非議,說鄭氏這是敷衍之舉,沒想到鄭衝到了遼東後,真的打了一場大勝仗。”

鄭衝出海後,王之心便將奏報八百裡寄遞進京,當時大明朝廷上下聽了這消息後,的確君臣都非常震怒,特別是崇禎,在他看來,此舉就是鄭氏在敷衍朝廷,敷衍自己的旨意。甚至當時還有禦史言官要彈劾鄭芝龍父子,但也是鄒維璉等大臣力爭,崇禎才忍下這口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