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海圖志》第三百二十二章 部署突襲戰
說起水師來,這趟鄭芝虎北上應援,大小船隻一共三百八十余艘,水師並陸師將士一共兩萬八千余人。一應船隻內,其中有大型福船型大趕繒船十八艘,中趕繒船三十艘,多桅荷蘭戰船兩艘(料羅灣海戰中與龍須號一同俘獲,後修複),五掩大桅封舟二十艘,大型蜈蚣船三十艘,大型四百料福船三十艘,專司運輸商船型八百料福船二十艘,其余一百八十余艘戰船皆是網梭船、鷹船、沙船、赤龍舟等小型戰船。

趕繒船長36米多,寬7米左右,24個船艙,可載重1500石。每船配水手、船工30余人,水兵80人。中趕繒船長23米,寬6米,深2米,配水手、船工20多人,水兵60人。大、中趕繒船均是雙桅、雙舵、雙鐵錨。趕繒船乃是鄭氏特有船型,鄭氏水師之內此種戰船與福船一樣都是主力戰船。

大型蜈蚣船乃是仿製葡萄牙多槳船,底尖而闊,航行迅速,逆風亦可行,不懼風浪,上有千斤佛郎機艦炮並有火球、火箭。

封舟乃是明朝派往琉球冊封琉球王,顯示國威用的。船長十五丈,闊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二十三艙,前後豎五掩大桅,長七丈二尺,圍六尺五寸。鄭氏水師在琉球往來的戰船之內,此種船型頗多。

說完錢糧、水師戰船之事後,叔侄二人開始說起這趟遼東戰事的策略來,兩人事先互相交個底,鄭芝虎也想知道鄭衝打算如何打這一戰,兩人商議好了,稍後召集諸將議定軍策時,方才能聯起手來。

“我擬將龍須號並皮島水師五十余艘大型戰船一並編入二叔艦隊麾下,而後水師一分為二,四百料福船以上船隻皆編為外海艦隊,專司遼東、朝鮮沿海巡哨之用。”鄭衝看著戰船清冊緩緩說道:“這支艦隊負責控制遼東、朝鮮沿海,將附近海域製海權捏在手中!配合陸師對陸上之敵作戰,遇上必要時,可搭載陸師至遼東、朝鮮任意港口登陸,實施突然襲擊,對敵作戰。”

鄭芝虎頷首道:“製海權?阿衝你這話說的言簡意賅,有了這支艦隊,不論是建奴還是朝鮮水師,外海之上是別想來了。只是這支水師由誰指揮呢?”

鄭衝道:“這支艦隊自然是二叔你親自指揮,鄭芝鵠、鄭芝燕、楊耿、陳暉四將也在二叔麾下。剩下的一百八十余艘小型戰船加上皮島水師六十余艘小型戰船,則編為內河水師艦隊,共計兩百六十艘戰船,分為兩支艦隊,每支艦隊一百三十艘戰船。一支交由張永鏟統帥,施大暄為張永鏟副將,便從鴨綠江口至中遊碧潼城水域負責控厄鴨綠江水路。另一支則交由堂叔鄭芝鶚統帥,鄭芝彪為副將,這支艦隊負責控厄朝鮮的漢江!”

鄭芝虎看著朝鮮地形圖,恍然大悟道:“漢江,朝鮮王城便在此處。”

鄭衝頷首道:“不錯,朝鮮王城漢陽便在漢江北岸。我軍要突襲朝鮮王城,一舉廢掉李琿,擁立李倧,從漢江口突入便是最快的!”

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之後,覺得高麗的王京(今朝鮮開城)王氣已經十分薄弱,於是由權仲和、鄭道傳等人擇定佳地,在1392年開始在漢江之北的漢陽營建新都。這裡山環水抱,北有北漢山、北嶽山,東有洛山和龍馬山,西有仁王山,南有南山和漢江以南的冠嶽山,漢江自東向西環抱城南,呈龍砂“山水襟帶”的上好風水格局。城內大興土木,營建宮殿、宗廟、社稷、兩班衙署、道路。1394年,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移到了漢陽,並正式命名為漢城。

萬歷年間,日本入侵朝鮮。

壬辰戰爭爆發後,留都大將金命元、副元帥申恪率兵千余,屯濟川亭,望見日軍聲勢浩大,不敢拒,悉沉軍器於江中,以匹馬走逃,諸軍皆潰。加藤清正率領日本軍隊度過漢江,不費吹灰之力便攻佔漢城。日軍入城前後,漢城遭到很大的破壞。在國王出逃前夕,城中宮殿、社稷、衙署、城門以及宮內珍寶、歷代典籍、文物禮器全部被朝鮮方面焚毀,而宗廟獨存。日將平秀家長盛入城後曾處其中,後長盛焚宗廟,移寓南別宮,指揮諸路之倭向北追擊。後來明軍反攻,日本軍隊撤兵南下,臨行前將城中人民屠戮殆盡。

數月後,朝鮮國王返京時,宮闕俱燼,荊棘滿城,百官依牆壁以坐,不得不以月山大君舊第為行宮,桂林君家為大內,沈義謙家為東宮,故領相沈連源家為宗廟,以附近大小民家為闕內各司(稱時禦所)。後來光海君李琿繼位後,花費了十年時間,將宗廟和宮殿擇要修複,令遷各地人口充實漢陽,如今才算是稍稍恢復了朝鮮王都的王氣。

漢江自東向西環抱漢陽城南,若是明軍水師能控制漢江,的確可以很快攻入朝鮮王都。鄭芝虎看了看那地形圖,不由得皺眉道:“只是看地圖上,漢江短小,不知能否容納我水師戰船?”

鄭衝道:“我已經問過朝鮮沈器遠,另外已經派人實地打探過。這漢江河口形成溺谷,呈喇叭狀,雖然漢江與咱們大明的河流相比並不是一條特別長的河流,但是以這樣一條短小的河流而言,漢江卻擁有相當寬廣的河道。在朝鮮王都漢城水域,這條河的河道超過了兩裡寬,水道極深,江岸平緩,適合我軍內河戰船往來。”

鄭芝虎喜道:“若是這樣,我軍從河口突入,朔流而上便可直抵朝鮮王都了。”頓了頓鄭芝虎又皺眉道:“只不過既然漢江口乾系朝鮮王都水路安危,必然是有朝鮮水師重兵守禦,兩岸也定然多是水營炮台林立,只怕水師不好突入。”

鄭衝食指輕叩,緩緩說道:“不錯,漢江口如今是朝鮮漢江水師鎮守,該部水師統領乃是李暉心腹大將鄭沆,麾下領戰船兩百艘、合陸師兵將一萬五千余人。漢江口兩岸築有炮台要塞一十三座,水營六座,防守的確非常嚴密。不過最近南浦港李倧心腹內應水師大將金慶征遣使來報,說李暉已經下旨,旬月之內便會調集朝鮮慶尚南道水師統製使李薈,統領麾下麗水港水師龜船十五艘,其余戰船數十艘,兵將數千,北上漢江口增援鄭沆所部漢江水師。麗水港朝軍水師北上之時,便是我軍突入漢江口的最好時機!”

鄭芝虎有些不解的問道:“朝軍增派水師北上漢江口應援,敵人多了,何以反倒說是我軍破敵之機?”

鄭衝笑道:“二叔有所不知,這李薈乃朝軍名將李舜臣之後,心向大明,也是擁立李倧的西人黨,和南浦港金慶征一樣,都可為我軍所用。”

鄭芝虎哈哈大笑道:“原來如此,若是這般到時候我軍水師戰船只需扮作朝鮮麗水港水師,與李薈所部一道突襲漢江口,定可一舉擊破漢江口的朝鮮水師!”

鄭衝目光寒芒閃動,口中沉聲道:“不錯,這趟乃是李暉自掘墳墓,偏偏這個時候調集水師增援。這一仗便是一個快字,我軍以李薈水師為掩護,趁勢攻入漢江口,一舉拿下此處朝鮮水師,隨後便朔流而上,揮師朝鮮王都!再聯絡朝鮮王都之內的李倧西人黨內應打開城門,一夜之間便可攻克朝鮮王都!另外南浦港此處也要在同日發動戰役,可命朝鮮黃海北道黃州牧郡守金尚憲、南浦港朝鮮水師金慶征兩部,沿大同江突入朝鮮西京平壤。我要一天之內,朝鮮王都和西京同時陷落!而後立即扶綾陽君李倧登位,傳檄朝鮮八道,這樣朝鮮大事一朝可定!”

鄭芝虎聽了之後,撫掌大笑道:“好計策,如此一來,朝鮮八道便歸我大明所有,朝鮮君臣、百姓軍民便皆是我股掌之物!咱們叔侄兩人便在朝鮮做個太上王,也算痛快!”

鄭衝聞言急忙道:“二叔,這種話咱們私下裡說說便是了,切不可流傳出去,朝鮮還有備胡經略鄒大人在啊。”

鄭芝虎急忙打了自己一巴掌道:“說的是,你看你二叔,差點得意忘形了。”

鄭衝笑了笑道:“此刻雖然不能直說,但日後我鄭氏在朝鮮勢力鞏固之後,這種話說說也無妨。鄒大人說不定此戰後又要高升,到時候又會回京去了。”說到這裡,叔侄二人皆是一起大笑起來。

隨後鄭芝虎問道:“既然如此定策,阿衝你打算何時動手?”

鄭衝緩緩說道:“今天是四月初五,建奴估摸著是四月十一日皇太極建偽號,然後還要準備個半個多月,至四月底、五月初方才會動大軍前來。我打算明日便與二叔外海艦隊一道先至濟州島,把李倧接到水師上,而後會同麗水港的李薈所部,一道前往漢江口。這一去一回十天之後,便是四月十五日上,便可發動對朝鮮王城的突襲,大同江平壤那裡同時發動。再花半個月時光,傳檄平定朝鮮八道,隨後便返回義州坐鎮,與建奴大軍決戰!”

鄭芝虎頷首道:“好,時日雖然是緊湊了些,但算來恰好足夠,咱們便這樣定下!”

當下叔侄二人便分拔好戰船艦隊、統軍將領人選、將士兵員、錢糧火器都一一分拔定下。各船裝運的水泥、火器、火炮皆集中搬運至北上鴨綠江的戰船之上,準備運送至義州、朔州等地。隨後便召集諸將分拔軍務,各將領了軍令後,便各自準備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