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海圖志》第一百七十七章 替巡撫分憂
  秋夜霧重,天氣一天冷過一天。在泉州知府衙門之內,沈猶龍久臥難眠,最後起身來,吩咐貼身家仆點起燈火,再次來到桌案前,打開鄭芝龍的那份公文看了起來。

  這已經是他第三次細看這公文了,鄭芝龍給他出了個不大不小的難題。這份公文上,因救災不力而被鄭芝龍參劾的將官共有二十五人。其中參將職銜的只有漳州府參將張永鏟一人,其余人等皆是千總職銜。

  “鄭芝龍還真是謀算極深啊。”沈猶龍暗歎一聲。原來福建各部軍馬之內,自從前任總兵俞谘皋被朝廷處斬之後,他麾下舊部中便是以張永鏟為首。

  鄭芝龍這份參劾之中,雖然人數較多,但大多數都是千總,這些人無足輕重,但張永鏟卻是俞氏舊部如今的將首,動了張永鏟,就怕會鬧出山東那等兵變之事來啊。

  這份公文鄭芝龍是花了心思的,其上除了張永鏟一人外,余人皆不足慮,看來他是想試探自己的心思啊。

  想到這裡,沈猶龍起身負手來回在屋內踱步,正躊躇之間,卻聞得屋外家仆低聲稟報道:“老爺,晉江知縣楊邦翰來訪。”沈猶龍哦了一聲道:“請他進來。”

  少時,只見楊邦翰一身便服來到屋內,朝沈猶龍行了一禮。沈猶龍奇道:“楊知縣這麽晚還不歇息麽?明早你便要趕去晉江接任了啊。”

  原來此趟晉江知縣告老歸家,知縣出缺,但吏部委任的新任知縣恰好家中丁憂,不得已吏部隻得換人。本來知縣出缺一兩個月,往來公務有知府衙門代為署理,短時間也不會出什麽亂子,但偏偏這個時候泉州府以南州縣都遭了風災,泉州知府樊維城又受傷,晉江知縣出缺之事就變得棘手了。

  於是沈猶龍便上書朝廷,將楊邦翰從莆田知縣任上平調晉江,先做救火隊員,擔起晉江救災的事來,而吏部委任的官吏直接在莆田上任便是了。若是沈猶龍的奏折沒有被批準,那新任知縣到了晉江後,楊邦翰再回莆田便是,總之福建受災的州縣之內,都要有人擔起責任來,沈猶龍可不希望看到治下因知縣出缺而鬧出亂子來。

  是以楊邦翰便調任晉江出任知縣,而這趟便是隨同沈猶龍一起到泉州來,明天一早他便要去赴任了。

  聽得沈猶龍問話,楊邦翰不慌不忙的道:“多事之秋,下官深感憂慮,因此夜不能寐,便在院中散步,思索良策。見得巡撫大人屋內燈火亮著,便來問個安。想不到巡撫大人憂國憂民,這麽晚了還在處理公務,大人身系一省要務,也該保重身體啊。”

  沈猶龍對楊邦翰這馬屁極為受用,此人雖然做官還不到一年,卻說話做事極為得體,此趟調他來晉江,卻不調別人,也是因為沈猶龍很看好此人。

  “義熙有心了,本官也是久臥難眠,因此又起來看公文。”沈猶龍歎口氣,忍不住問道:“今日之事,你如何看?”

  楊邦翰今天也在隨行官員之中,跟著沈猶龍在泉州各處巡視,當中可是發生了很多事的,若是別人被問起,難免糊塗,這沈巡撫問的是哪一樁事啊。

  但楊邦翰卻是七竅玲瓏之人,當下躬身道:“今日發生了許多事,但下官所見,這些事務巡撫大人都一一當場處斷,並未猶豫,惟獨鄭總兵最後說的那各部軍將怠慢軍務之事,巡撫大人未曾決斷。想必巡撫大人正在為此事而傷神,下官對此事卻有些看法,便僭越陳說,以供巡撫大人參詳。”

  沈猶龍就是喜歡楊邦翰這種聰明人,

當下道:“好,你坐下說。”  楊邦翰謝了一回,斜身坐下,也不敢坐滿,隻挨著椅子邊上坐了,口中道:“巡撫大人,此事看似棘手,實則不需思慮太多,下官以為,按軍法處斷便可。”

  沈猶龍哦了一聲,沉吟道:“或許你不知道,鄭總兵參劾的將官之內,便有漳州參將張永鏟。這人乃是福建俞氏將門舊部首腦,若是動了此人,隻恐福建衛所軍馬會軍心浮動。加上衛所軍馬欠餉多時,隻恐會釀成大禍。”

  明朝巡撫是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沈猶龍可不想鬧出第二個山東兵變的禍事來,自己步了孫元化的後塵。

  楊邦翰微微頷首道:“巡撫大人所慮極是,但下官想來,如今的福建總兵乃是鄭芝龍,此人做事向來滴水不漏,他既然敢當眾參劾,必定已經布置了後手,定不會生出亂子來。”

  沈猶龍聞言點點頭道:“不錯,鄭芝龍這人辦事,的確是謀定而後動的。但看他此趟行事,是想鏟除軍中異己啊,難道聽之任之?”

  楊邦翰搖頭道:“巡撫大人容稟,鄭總兵雖然出任福建總兵快一年了,但福建各部軍馬之內,也只有他原來同屬的舊部及沿海幾處軍馬聽命於他。如今還在與紅夷作戰,鄭總兵定然是想撤換掉與自己不對付的將官,統一軍中號令,這樣方才能在下一場大戰中得勝。”

  沈猶龍沉吟道:“但若是這般,本撫今後麾下豈不是無可用的軍將了?”

  楊邦翰沉聲道:“此前鄒巡撫也曾想過製約鄭芝龍,但終究還是退讓了。如今鄭芝龍已經是東南水師提督,鄭家軍更是被八閩百姓引為海上長城,現下風災鄭氏不惜出動水師兵馬救災,更深得人心,便已經是佔了民意上風。反觀張永鏟等俞氏將門舊部等,此趟救災之事上,毫無作為,對於鄭芝龍將令更是陽奉陰違,甚至聽聞有些軍將還趁亂劫掠百姓,於公於理,都該懲治一番。”

  頓了頓楊邦翰續道:“巡撫大人,如今俞氏舊部並非可依仗之勢,一來該部欠餉良多,便是巡撫大人用之也恐難以如臂使指。二來該部多年在俞谘皋統領之下,已經是桀驁不馴,雖俞谘皋身死,但該部也不會遵奉巡撫大人將令。三來俞氏舊部與鄭氏積怨頗深,兩派難以調和,但鄭氏聲威如日中天,難道巡撫大人要逆勢而行?”

  沈猶龍皺眉道:“話雖如此,但若是他鄭芝龍今後勢大難製,又當如何?”

  楊邦翰微微笑道:“巡撫大人,聽聞此趟黃老太傅為了救災之事不遺余力的奔走,更推薦了許多人才至鄭家,便連俞谘皋之子,都投奔鄭氏帳下,難道巡撫大人還看不明白麽?下官猜想,或許是京城之內有什麽書信到了黃老太傅這裡,黃老太傅才會這般熱心參與其事啊。”

  一言點醒夢中人,沈猶龍一拍腦門驚呼道:“若非義熙提醒,險些誤了大事。”崇禎與黃老太傅時常互通書信,這在福建官場並不是什麽秘密,崇禎還兩次賜下匾額給黃汝良,都是眾人皆知之事。既然黃汝良都在不遺余力的為鄭氏奔走,難道還看不出來聖心如何麽?

  黃汝良是忠於朝廷的老臣,他和聖上都放心鄭氏,沈猶龍又何必操心?

  楊邦翰接著說道:“還有一事,如今這衛所俞氏舊部將門兵馬,欠餉良久,便是如同伏下了山東兵變那般的隱患,倒不如趁此次機會,一次解決為上策。鄭芝龍既然敢動張永鏟,定然已經謀算好了,稍後衛所軍兵也都由鄭氏統領,巡撫大人不妨順水推舟,教鄭氏也承擔起衛所軍馬的糧餉,這樣便可解決了糧餉這塊心病。”

  沈猶龍微微頷首,的確福建衛所積欠糧餉已達大半年之久,大明朝官兵因為鬧餉而兵變不是什麽稀奇之事,福建衛所軍馬也有鬧餉兵變的隱患,若是這次鄭氏整頓福建軍務之後,能全部將糧餉承擔下來,自然解決了沈猶龍頭痛已久的一個隱患啊。

  當下沈猶龍不再猶豫,呵呵笑道:“今晚多虧有義熙在一旁提點,否則險些誤了大事。 ”楊邦翰站起躬身一禮道:“能為巡撫大人分憂,下官畢生之幸。”他躬身行禮之時,嘴角卻勾起一絲笑意,心頭暗道:“總算不負鄭兄弟所托。”

  與此同時,泉州城西,漳州參將張永鏟所部官軍大營之內,張永鏟正在自己的帥帳中煩躁的來回走動,他已經得了消息,鄭芝龍今天當眾參劾,其上有他和漳州十余名千總。

  “將軍,這鄭芝龍真要是敢動將軍,咱們便招呼眾兄弟鬧餉!”漳州守備趙無憂大聲說道:“他鄭氏軍馬好吃好喝的供著,救災自然勤快,也不看看我們衛所軍兵,都大半年沒發糧餉,還能安撫軍馬,不致鬧騰起來,已經是大功一件了。此趟他居然說我們救災不力?他鄭芝龍也不來看看,咱們手下兄弟多長時日沒嘗過葷腥了?現下連飯都吃不飽,還救個鳥的災!我們還盼著巡撫衙門來救救我們呢!”

  此言一出,帳內諸將皆是大聲附和起來,場面一度極為雜亂!群情洶湧,大有爆發之勢!

  “都給我住口!”張永鏟厲聲喝道,帳下這才漸漸安靜了下來。

  “我們衛所軍馬是欠餉不少,但平素你們將衛所田產包租出去,巡撫衙門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你們難道少賺了麽?”張永鏟怒道:“這趟風災,早就叫你們嚴厲約束手下,但你們看看,你們在各處村鎮乾的叫什麽事?!”

  話音剛落,帳外親衛稟報道:“啟稟將軍,泉州守備鄭衝到訪!”

  “這小王八蛋還敢來?!”一時間帳內諸將剛被壓製的情緒又被點燃了起來,紛紛起身來,大聲叫嚷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