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海圖志》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略的變化
一天之後,鄭衝領軍返回漢城,命鄭彩領軍乘船順漢江而下趕往漢江口,自己則領施琅等十余名護衛進城去見李倧。

在仁政殿上,鄭衝見到了這位登上朝鮮國主之位不過月余的王上,卻發現他兩個眼圈很黑,看起來似乎精神不太好。鄭衝看了一眼李倧身邊伺候著的金尚宮,心中暗暗想道:“不知道是這妖女的溫柔鄉將李倧弄成這副樣子的,還是他服用太多的福壽膏呢?”

“鄭總兵你回來了,回來就好,孤王和漢城有救了。”見到鄭衝後,李倧表現出了欣喜和安慰的神色,他激動的站起身來,連連感謝上蒼,顯得有些語無倫次。

鄭衝皺眉,這家夥怎麽變成這幅德行?這才回想起來,這些天金尚宮等人送來的密報中都有一句話:“王食丹藥,心性愈惰。”起初鄭衝沒在意這句話,想不到現在看來,李倧居然墮落到了這種地步。

“請王上放心,不日建奴將退兵,還請王上下旨撤銷勤王詔令……”鄭衝只是簡單的說了幾句,讓李倧下旨撤銷那該死的勤王詔令,隨後便告退離宮了,沒打過仗的軟骨頭讓鄭衝感到有些鄙夷。

來到仁政殿外廊下,鄭衝等候了片刻功夫,金尚宮施施然來到面前,嫣然一笑:“王上服用了些許福壽膏後,已然仙遊去了。”

鄭衝皺了皺眉頭:“勤王詔令和遣使入京這兩件事為何我事前不知?”

金尚宮皺眉道:“鄒經略那裡沒有知會大人麽?在胡奴軍馬南下之時,金鎏、崔鳴吉、沈器遠等西人黨便已經在商議此事,號召八道兵馬勤王、遣使至北京求援。最後這兩件事商議定後,李倧親自召見鄒經略商議,隨後才蓋印坐實的。我還道鄒經略會將此事通報大人……”

話還沒說完,鄭衝冷冷的掐住金尚宮的脖子,目光凌厲凝視著面前這妖媚女人,“你別以為搞這些小動作,就能壞我大事!今後李倧身邊的大小事,不管經略府知不知曉,你都要事無巨細的通稟於我,知道了麽?!”

金尚宮被掐得眼冒金星,也發不出聲音來,隻得連連點頭。鄭衝松開手後,金尚宮彎下腰大聲咳嗽起來,四周的宮廷衛士皆是李時白的人,鄭衝麾下的鄭氏明軍控制著漢城王宮的宮牆,因此宮中的侍衛、衛兵對此均是視若無睹。

“大、大人,妾身真的並非是故意而為,真是想不到鄒經略會沒有通稟大人,金鎏他們幾個入宮找王上商議時,妾身就已經密函知會鄒經略了啊。此事李時白也知道的,大人一問便知。”金尚宮好不容易理順氣息,直起身來,誠懇又惶恐的解釋著,看得出來,她沒有撒謊。

這兩件事上,不但是金尚宮沒有送來消息,就連李時白也沒有,看來這兩件事還真是被鄒維璉壓了下來,故意沒有告訴自己的,最後還是錦衣衛來了密函,鄭衝才得知此事!鄒維璉想幹什麽?

“嗯,繼續做好自己的事,等這趟戰事稍寧,準你去濟州島探望李琿一回。”留下這句話後,鄭衝便飄然出宮去了。

金尚宮又驚又喜,心下的些許不快都不翼而飛,但望著鄭衝的背影,忍不住心頭喃喃道:“看樣子,明人自己內部也有嫌隙了,該聽誰的呢?”隨即咯咯一笑,又自言自語道:“卻是糊塗了,誰手中有兵權便聽誰的唄。”

……

半個時辰後,玉河館隔壁的備胡經略府內,鄒維璉在書房內看著滿臉怒容的鄭衝,啞然失笑道:“博文何時回來的?怎麽本官都不曾知曉?”

揮退書房內一乾明、朝官吏後,鄒維璉命人看茶,熱情的請鄭衝坐下說話。

“鄒經略,李倧下詔命八道朝軍回京勤王這麽大的事,何以本帥是最後一個知道的?”鄭衝很討厭那些彎彎繞,鄒維璉在福建曾今和他推心置腹的談過,後來在朝鮮事務上也曾無條件的支持自己,鄭衝認為自己和鄒維璉之間已經可以打開天窗說亮話了!

鄒維璉淡淡笑了笑,這笑容顯得客氣又疏遠,鄭衝有些警覺起來,這鄒維璉為何會變得如此?

“朝鮮八道軍馬入京勤王,此事本經略的確事先知道,但那時候聽聞鄭總兵在朔州與建奴周旋,消息傳遞多有不便,就打算等鄭總兵回到漢城後再說的。可沒想到,鄭總兵折返南下後,並沒有入漢城,而是帶兵直接去了議政府,所以這就錯過了,都是一場誤會。”鄒維璉笑得很是和煦,一如既往的和煦,但鄭衝明顯感受到了一種疏離與隔閡,這段日子難道發生了什麽事麽?

鄭衝目光也漸漸柔和了起來,內斂了那股怒氣後,他起身來,微微一笑拱手道:“原來如此,屬下錯怪經略大人了,屬下適才無狀,還請大人見諒。”

鄒維璉擺擺手笑道:“你我何須如此客氣?博文,好生領軍打仗吧,李倧派了使臣入京求援,建奴數十萬大軍攻朝,遼西定然空虛,正是洪經略用兵恢復遼西的大好時機,稍後配合洪經略收復遼西便是大功一件。”

鄭衝沒再多說什麽,他知道自己不在漢城的這段時日一定發生了什麽變故,此刻多說也是無益,當下恭恭敬敬的應了一聲後,便即告退出來。

一臉陰鬱的出了書房後,才轉過廊角,一人拉住自己,定睛看時,卻是監軍太監侯隆。

侯隆拉著鄭衝來到一處僻靜所在,低聲道:“老弟,你不在的這些時日裡,朝廷來了旨意,聽聞皇上有密旨給鄒經略,咱家這裡也收到了皇上的密旨……”

聽到這裡,鄭衝心如明鏡一般,忍住心頭的憤恨不滿,低聲問道:“皇上有何密旨給公公?”

侯隆猶疑片刻後,輕歎一聲道:“皇上命咱家好生監視將軍,還讓咱家好生與鄒經略聯手,對你要嚴加節製,不可聽任將軍你隨意行事……”

侯隆得到的密旨最後只有一個意思,讓鄒維璉與侯隆聯手製衡鄭衝,不能讓鄭衝坐大!

“即防且用,不可聽之任之。這句話是皇上密旨上寫在最後的。”侯隆面色有些難堪,跟著低聲道:“咱家向前來傳旨的張公公打聽過了,聽聞此句乃是宮中一位貴人給將軍的評語,皇上一字不漏的給寫在了密旨上。想來鄒經略那封密旨與咱家這份差不多,或許更加詳盡。”

鄭衝面色陰沉下來,宮中貴人?難道是那個刁蠻的外星公主?這外星小蘿莉難道是在怪自己沒替她找到那物件麽?

沉吟片刻後,鄭衝又問道:“勤王詔令和遣使入京這兩件事,是否也是皇上授意的?”

侯隆頷首道:“自從建奴起大軍征討朝鮮,皇上便下旨讓洪經略在遼西用兵,但洪經略借口兵甲不齊,多方推諉,又言遼東、朝鮮這裡有公子你坐鎮,公子尚未求援,說明公子還可支撐,是以上書朝廷,力陳遼西暫時按兵不動原委。皇上卻一心想要恢復遼西,是以才讓鄒經略想辦法促成洪經略出兵遼西之事。於是鄒經略便想到了讓李倧下旨,發了勤王詔命,又讓李倧遣使入京求援,這樣朝廷便有了充足理由威壓洪經略出兵。而鄒經略封鎖此事消息不讓你知道,便是想到此前你曾來過書信,力陳遼西不可用兵,他怕你反對,所以這才將此事瞞下。”

鄭衝有些哭笑不得,事實證明,有人說明朝末年,大明朝中最有戰略眼光的只有孫承宗一人, 其余人等都是短視之輩!崇禎不是一位明君,更不是一位合格的軍事將領!遼西的明軍何以能抵擋建奴入關的腳步,還不就是孫承宗此前留下的寧錦防線,現在崇禎居然要讓關寧軍離開堅固的寧錦防線,去遼西和建奴作戰,這不是自尋死路麽?

但事已至此,鄭衝也無力改變什麽,鄒維璉是大忠臣,他一定會聽崇禎的話,假如只是促成遼西用兵這件事對自己做些手腳也便罷了,就怕鄒維璉還背著自己幹了別的事情啊。

當下鄭衝沉吟片刻後道:“事已至此,也無可挽回,咱們走一步算一步吧。不過除了此事之外,鄒經略可還有別的事瞞著我?”

侯隆低聲道:“還有一件事,那便是在朝鮮籌措軍餉之事。鄒維璉這些日子正在打朝鮮礦產的主意,你要留神了。日前鄒經略召集許多幕僚商議,也算了幾筆帳,最後他們得出一個大數,朝鮮此地礦產收益,加上海貿獲利,除卻咱們所需軍餉,一年能剩下約一、二百萬兩銀子,聽鄒經略的口氣,他打算將剩下的銀子繳納給朝廷……”

鄭衝臉色馬上黑了下來,這是老子賺來的銀子!為何要便宜崇禎和朝中那些貪官汙吏?!

侯隆也是越說越氣,“鄒經略是個大忠臣,但就是太過耿直了,咱們在遼東、朝鮮這裡苦苦支撐,朝廷不說給糧餉也便罷了,如今有點結余的銀子,居然還要給朝廷,這算哪門子事兒?從前毛文龍可是從沒給過銀子與朝廷,反倒是朝廷的欠餉他毛文龍可是一文錢都沒少拿!我看鄒經略是糊塗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