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海圖志》第三百五十章 大妃的詔書
慶運宮廊下,聽了鄭衝的話後,仁穆大妃目光還是有些遲疑,搖搖頭道:“本宮年事已高,不想過問朝局,大將軍既然奉大明天子旨意而來,下國遵旨行事便是了。”

鄭衝微微皺眉,揮揮手後,李琿被手下護衛攙扶到一旁來,李琿雖有些萎頓,但還是跪下向仁穆大妃行禮,口中哀告道:“母親在上,孤王行事荒悖,幽禁母親,殺害宗親,拒納明使,罪無可恕。上國問罪我國,孤王願一力承擔。”

仁穆大妃扶起李琿,苦笑道:“你雖有大罪,但讓我國平穩十余年時光,功過是非,孰能定論?”

鄭衝聞言道:“大妃,眼下局勢危如累卵,明、朝兩國只有攜手抗胡,方能保存國運。胡奴十萬大軍即將南下,若此刻朝鮮朝局動蕩不安,人心不齊,豈能擋得住胡奴弓馬?若大妃能助新君迅速穩定朝局,穩定人心,便是功在千秋之事啊。”

仁穆大妃輕歎一聲道:“下國夾在當中,進退維谷,雖僥幸置身事外十余年,但終究不免今日局面。”頓了頓又問道:“上國擁立之人可是綾陽君?”

鄭衝尚未答話,宮牆外一人朗聲道:“綾陽君求見大妃!”鄭衝聞言,方才點點頭道:“正是。”

不得不說李倧的演技不錯,四十多歲的人了,哭得像個孩子一般,自從來到廊下,他便哭拜在仁穆大妃面前,口中哀哭道:“逆子李倧,愧對先祖,僭越起事,擅殺大將,俯伏待罪,請大妃責罰。”

仁穆大妃長歎一聲,扶起李倧來道:“綾陽君你也是宗子,上得天朝支持,下順朝鮮民心,理應入承大統,如今撥亂反正,此乃匡扶社稷的不世功勳,有什麽事需要待罪呢?”

綾陽君李倧哭告道:“不論起事再有千種理由,都該事先與大妃通報,如今僭越行事,實在不勝惶恐。”

仁穆大妃歎口氣,看了鄭衝一眼,隨後道:“你隨我進來說話。”當下當先便回宮殿內,李倧急忙跟上。

鄭衝會心一笑,轉頭對李琿低聲道:“你這位母親也是個不簡單的人物,難怪你要幽禁她這麽多年。”

李琿戰戰兢兢的道:“大將軍說笑了,大妃宅心仁厚,不願與我這等廢君同流合汙,方才隱居深宮,不問世事的。”

鄭衝呵呵兩聲,轉身踱了幾步,其實他心中也大概猜到仁穆大妃會和李倧單獨說什麽。

……

“綾陽君,你這趟錯得厲害,你可知道?”慶運宮內,仁穆大妃方才坐下身來,便開口道。

李倧惶恐至極,連忙拜伏於地道:“是,孩兒知道此趟未得大妃旨意,便擅自興兵,是大錯特錯之事。”

仁穆大妃搖頭道:“本宮不是說你興兵反正錯了,而是你不該借助大明之勢來行此事。難道你看不出來這為大明總兵安的什麽心思麽?”李倧默然無語,垂手而立。

仁穆大妃輕歎一聲道:“自我國臣屬大明以來,雖歷朝君王皆需大明天子冊封,方能名正言順,但至少大明從未曾出兵乾預過我朝君王廢立之事。此趟之事不但開了一個很壞的先例,而且只怕明軍也不會輕易放棄對我朝政局影響。日後你為君王,勢必事事皆要聽命於大明,如此以往下去,只怕國將不國,王將不王。今後你我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

一席話說得李倧冷汗涔涔之下,憋了半天才道:“麾下重臣大將皆說大明剿滅胡奴,便會撤出朝鮮。”

仁穆大妃搖搖頭道:“腐儒之見,此趟領軍之人乃是鄭氏長子,鄭氏其實好相與的?本宮雖在深宮,也曾聽海客帶回的消息。這鄭氏常年霸住日本、琉球與明國的海貿,

如今伸手來到我朝鮮,豈會如此輕易放棄?胡奴一天不滅,朝鮮一天不國,你又能忍得了幾年?”李倧咬牙道:“孩兒此前也曾思量過,但為了能盡快接掌朝局,方才行此凶險之事。但請大妃安心,只要孩兒登位,遲早能掌控朝局。他鄭氏雖在東海霸道,但朝鮮終究不是日本、琉球,想來大明天子也不會放任鄭氏胡來。”

大妃點點頭道:“若是你有了思量,那是最好不過。事已至此,也只能硬著頭皮將此路走下去。今後你行事切忌魯莽,雖然還說不上臥薪嘗膽,但戒急用忍這四個字當時刻記在心頭。”

李倧當即點頭答應下來,仁穆大妃隨後取出一份詔書來遞了過去,口中道:“這是本宮的詔書,稍後便可召集群臣頒布,你登位後,當謹慎行事。”

李倧大喜,正要伸手去接時,仁穆大妃忽然縮了縮手問道:“那光海君你打算如何處置?”

李倧急忙道:“先前事敗,流放濟州島,光海君也不曾殺我,此刻孩兒以仁政立國,自當要比李琿仁善。”

仁穆大妃松了口氣,點點頭道:“如此甚好。”頓了頓又道:“只是剛才還見到金尚宮這個妖女在側,難道你殺了樸泰熙三人,卻放過這妖女了麽?”

李倧道:“昨夜忙於奪宮,光海君與那妖女乃是鄭總兵拿獲,尚未曾來得及問罪。”

仁穆大妃點頭道:“好,你記得,登位後第一件事,便是殺了這妖女!”李倧大聲應了,隨後仁穆大妃方才將那詔書交給了李倧。

“隨後之事,你自去辦便是了,本宮這麽多年茹素侍佛,殺戮之事不願再插手,若非要事,今後就不必來打擾。”仁穆大妃說罷揮了揮手,示意李倧退下。李倧領命,捧著仁穆大妃詔書出了慶運宮來。

見得李倧手捧詔書出來,宮外聚集的一眾人等盡皆上前來,李倧當即道:“孤王已得大妃詔書,稍後仁政殿上頒示!”此言一出,朝鮮一眾大臣將領皆是笑逐顏開,李琿則是面如喪考,金尚宮則不時望向鄭衝,只見鄭衝滿臉似笑非笑的神情。

……

一炷香功夫之後,眾人簇擁這李倧、鄭衝來到仁政殿,李倧轉到殿後更衣,準備穿戴君王服飾,鄭衝卻也跟了進去,直說有單獨的話與李倧說,竟無人敢攔。

“恭喜君上終登大位。”鄭衝看著正興高采烈穿戴君王服侍的李倧道。

“此番多虧天朝興兵相助,大將軍韜略無雙,方才能如此順利登位,此恩此德,孤王是不會忘的。”李倧笑著說道。

鄭衝摸了摸鼻子道:“君上登位,順應天命,自然無往不順。只是登位後,不知君上可曾想過如何施政?”

李倧道:“自然是盡快穩定朝局,隨後與將軍攜手,共抗胡奴。”

鄭衝見李倧差不多已經穿戴好後,便揮退一眾內侍、女官,屋內只剩下他和李倧。

“穩定朝局,便需朝鮮國璽和我大明天子封詔。”鄭衝笑著說道:“這朝鮮國璽稍後李琿自會獻上,而他手中的封詔金冊我也會代表大明先行收回。我大明天子對君上的冊封詔書在鄒經略那裡,早晚便會送到漢城。只是按規製,貴國也是該派使者出城迎接的。”

李倧大喜過望,朝鄭衝點頭道:“多感鄭總兵費心此事,稍後便孤王便派人前往迎接鄒經略,恭迎大明天子封詔。”

鄭衝雙手環胸道:“不知君上打算派誰前往迎接?”

李倧道:“便是重臣金鎏金大人。”

鄭衝笑了笑說道:“倒也合適,只是我建議君上加一人為金鎏金大人副手一同前往。”

李倧道:“不知鄭總兵舉薦何人?”

鄭衝收起笑容, 看著李倧道:“便是宮中女官之首的金尚宮!”

李倧聞言面色大變,鄭衝也不理會接著說道:“金尚宮侍奉朝鮮兩代君王,統領宮中內苑,功勞不小。君上被流放濟州島,北派大臣多次進言要謀害君上,聽聞也是金尚宮從中周旋,方才讓君上這麽多年都安然無恙,難道君上便如此刻薄寡恩麽?”

李倧瞪大眼睛,頭腦有些發懵,金尚宮會出言搭救自己?這鄭衝莫不是昏了頭,誰不知道金尚宮處處為李琿著想,恨不得殺死自己?

鄭衝還是笑得很從容:“不知君上以為如何?”

李倧呆愣片刻後,氣開始往上衝,但最後還是想起戒急用忍四字,連忙道:“此等大事,當與群臣商議。”

鄭衝好似料定他會這般說,當下點頭道:“好,便這般說定了,若是群臣不反對,便由金鎏金大人和金尚宮共迎我大明天子封詔。”

……

一個時辰後,李倧在仁政殿上當眾頒示了仁穆大妃的詔書,詔書大意便是肯定了李倧的此趟奪宮政變乃是合理合法,並在詔書中廢黜李琿國君之位,命李倧接任新君之位。

隨後李琿獻上了朝鮮國璽,金尚宮則奉大明天子封詔交還給鄭衝。跟著李琿便被李倧下令先收押在宮中,等候發落,卻沒有命人收押金尚宮。

正在朝鮮群臣都有些納悶之時,李倧便將迎接鄒維璉和大明天子封詔之事說了出來,最後道:“如今孤王有意命金鎏為正使前往迎接大明天子封詔,而鄭總兵則舉薦金尚宮為副使一同前往,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