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海圖志》第四百六十章 上帝與國王
翊坤宮中,崇禎唏噓片刻後又問道:“皇兒,你在書信中說過的入股安平會之事,到底是如何盤算的,與父皇細細說來。”

當下坤儀公主便將皇室加入安平會的好處都一一說了,最後緩緩說道:“父皇有所不知,兒臣最近在福建常與鄭衝談論銀子之事,鄭衝告訴過兒臣,我大明自隆慶開海以來,每年從漳州月港及其他私港出口海外的絲綢、瓷器、茶葉不計其數,每年從海外賺得銀兩數以千萬計,可這些銀兩去了哪裡呢?鄭衝曾今說過,這一年多來,他曾詳細計數過,光白銀一項,從海外就流入大明達兩千萬兩之巨,可為何朝廷卻還是沒錢呢?”

崇禎和周後都是一愣,崇禎喃喃道:“是啊,這些銀兩去了哪裡?”

坤儀公主續道:“後來兒臣與鄭衝討論過此事,比如鄭氏,他們每年海貿賺來的銀兩,要麽自己花用,要麽交給巡撫衙門發放糧餉,要麽用在移民和三餉上,總之每年鄭氏賺來的銀兩也都花出去了。然後這些銀兩自然流入了士紳商賈們手中,換取各種物資。然後士紳富賈們將這些錢要麽用來買地營商,但很大一部分都還是被他們深埋地下,藏了起來!”

周後聞言輕歎一聲道:“這倒也是,從前臣妾和父親還在民間之時,父親但有些銀兩都是埋藏起來,說是將來備不時之需。”

坤儀公主點點頭道:“母后說得對,現下咱們大明不收商稅,又重農抑商,而海外賺取的銀子,卻都藏富於民了。鄭衝還說過,當年逆賊破功川中幾座大城後,好像成都這裡,光是從成都官吏士紳民間富戶那裡拷掠所得銀兩就有四千萬兩之巨!可見民間是何其富有!”

崇禎吃了一驚,喃喃道:“成都一座城就有四千萬兩之巨的銀子?”

坤儀公主點點頭道:“正是父皇,逆賊們破成都後,發現官府庫中只有區區十萬兩銀子,不甘心之下於是拷掠民間,但凡家中有田有宅的人都被拷掠,便有這麽多銀兩。”

崇禎歎口氣道:“真是想不到,朕的大明原來是這般富有。”

坤儀公主接著說道:“是以鄭衝曾向兒臣說過,民間的這些銀兩若是不流通起來,便都是死錢,錢要流通起來才能生錢。如何讓錢流通起來呢?便是通過安平會進行商貿、海貿。”

“但如今父皇想大明開商稅極難,而安平會需要用到皇家二字的名頭來擴大營生,吸納更多的民間富戶們入股,因此兒臣覺得倒不如咱們皇室也入股安平會,讓安平會冠以皇家安平會的名號。這樣安平會便能如魚得水,而我皇家也能從中與民分利,而不是與民爭利。再者安平會乃是以賑濟災民為本,咱們皇室入股,正好可彰顯皇室體恤民間疾苦之心,何樂而不為呢?”

崇禎聽完後微微頷首道:“皇兒,其實各種好處父皇也都想過了,只是這安平會是操於何人之手呢?”

坤儀公主知道崇禎的顧慮會在什麽地方,這首要的顧慮便是這安平會到底算誰的。是想安平會將來一旦冠以皇家二字後,那必定是能吸納無數民間資本,可以說將來大明七成以上財富將會聚集於此,這麽多資本由誰來掌控?

“父皇,安平會乃是股份製,每年召開股東大會,但凡入股的,就算你隻入股一兩銀子,也算是安平會的股東。然後通過股東大會,選出一些人來,共同管理經營安平會。要是經營不善,股民們可更換執事股東。所以說,這安平會其實不是那一個人的安平會,而是全體安平會股東股民的,而操控安平會的乃是股民們選出來的幾十個執事股東,

不是哪一個人在操控安平會。”聽了坤儀公主的解釋後,崇禎臉上浮起笑意來,點點頭道:“原來如此,只是這天下都是朕的,將來要是皇家入股之後,這安平會可否也算是朕的?”

這個問題坤儀公主和鄭衝當時就討論過,覺得有些棘手,但後來再和泰西諸國人交談後,兩人倒也找到了說法。

“父皇,泰西諸國有句諺語,名喚:上帝的歸上帝,國王的歸國王。這上帝便是咱們說的老天爺,其實父皇是想一下,雖說天下皆是我皇家所有,但許多天賦之權,也還是不能一概而論。比如人生而便有的生命權、繁衍後代的權利、再比如生存權等等。就算父皇下旨要處死一個人,也總得有個理由吧。其實想來,大明律便是理清了父皇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規矩,但凡觸犯了大明律的,父皇可用起懲治他人。雖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若是父皇無罪而誅,勢必會引來天下動蕩。”

崇禎聽了這話,笑著說道:“皇兒說得有理,朕若是無罪而誅,肆意濫殺無辜,便是暴君。”

坤儀公主吐了吐舌頭道:“父皇還是講道理的,可不是暴君。”頓了頓公主續道:“老天爺賦予每個人公平的權利,都是該由父皇制定律法來保護的,這便是父皇治國的初衷。如今皇家入股安平會,這安平會乃是民間眾多百姓為了生存、追求財富而創立,也是老天爺賦予的權利,父皇豈能以皇室名頭壓人,強行將安平會納為己有呢?而泰西諸國諺語中那句,國王的歸國王的,意思便是說,國王也有權利在合理范圍內,收取稅收,這些稅收自然就包括商稅。”

“鄭衝同兒臣也計議過,將來皇家安平會運作順暢後,便會想方設法,通過股東大會來決策,今後安平會將主動上繳商稅給朝廷,這樣國王的自然也就歸國王的了。”其實這句泰西諺語說的是國王和教會分配財富的問題,這裡被坤儀公主和鄭衝曲解了一下,用來說服崇禎。

崇禎聽了之後,眼前豁然開朗起來,笑呵呵的說道:“皇兒說得不錯,其實天下間做生意的商人多如牛毛,也都和安平會其實一般無二。要是每個商賈做了生意,朕都想著據為己有,那與強盜有何分別?好,這一節上,朕也明白了。那這皇家入股安平會,該如何運作呢?入股之後,皇家每年又能分得多少紅利?”

坤儀公主道:“兒臣與鄭衝詳細商議過了,皇家入股安平會,冠名費便是分得安平會乾股十萬股,這十萬股乾股盈利了可分紅利,賠了不必出錢。十萬乾股估計每年能分得紅利在二百萬兩左右。”

崇禎聞言大喜過望,忍不住站起身來:“二百萬兩?真有這麽多麽?”

坤儀公主點點頭笑道:“是,這還是以現下安平會的營生來計算,將來要是皇家安平會生意做大了,怕還不止這點紅利。”

崇禎笑得合不攏嘴,一個窮久了的人,怎聞有這麽多錢的時候,也是這個反應。

“第二便是咱們皇家給予安平會貢品特許經營權!其實大明及藩屬國每年進貢的貢品種類繁多,光茶葉一項上成為貢茶的就不知有多少種。安平會若是能得到皇家貢品的特許經營權,便能賺取更多的銀子。父皇,您知道嗎?在海外,好像武夷山貢茶,一兩茶葉能買到一百兩之巨啊。”

崇禎聽完愣了一愣,遲疑片刻道:“但這貢品乃是皇家獨享,拿出去販賣,豈不是壞了皇家名頭?”

坤儀公主耐心的勸說道:“父皇每年也賜給臣下不少貢品,其實早就將貢品拿出來與臣民們分享了。而且貢茶之所以能賣得這般貴, 就是因為有進貢獨享二字,物以稀為貴,便是如此。比如貢茶種類繁多,今歲可以下旨,去掉幾種不必再進貢,而這幾種貢茶因曾經進貢過,也不許民間交易,便交給安平會特許經營,這樣便既能保全皇家顏面,而又能賺取銀兩。”

“這皇家貢品特許經營權,可用五萬乾股紅利為費用,每年安平會也會支付大概百萬兩上下的銀子。”

大明一年的歲入也才六、七百萬兩,現在一個冠名費、一個特許經營便能多得三百萬兩,這可是極大的一筆銀兩了。崇禎聽了之後,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這件事便交給皇兒辦理,稍後將要經營的貢品列個清單出來,朕仔細看看,要是一些不常用,不合用的,下旨不必再進貢,但也不許民間經營,隻交給安平會特許經營便是了。”

坤儀公主喜滋滋的應了,接著又說道:“除此以外,安平會還需要在海外的貿易權、外交權和開戰權!”

此言一出,崇禎和周後都是大吃一驚,想不到安平會居然還會要這麽多權利!

崇禎臉色沉了下來,皺眉道:“安平會要這些權利做什麽?”

坤儀公主似乎料到崇禎會有這種反應,當下不慌不忙命人將她帶回來的那副萬國全圖展現在殿上。這幅圖便是鄭衝所繪製,然後被坤儀公主強取豪奪過來的。

見得這幅全圖展開後,饒是崇禎見過當年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也不由得大吃一驚,只因這幅圖比上一幅還要大,還要詳細。

坤儀公主指著地圖上的南洋位置,緩緩說道:“父皇,請聽兒臣詳細說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