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朕看來,這內閣首輔一職,沒有人比鄭愛卿更合適的了!”
張凌陽所言乃是實情,李廣泰亦拿不出有力的證據說明鄭永基不是剛正之臣。
畢竟,揚州鹽務之事確實是鄭永基揭發出來的。
這一點,無論是誰都無法反駁的。
見堂上諸位大臣再無人反對,張凌陽便道:“即日起,戶部尚書鄭永基升任內閣首輔一職。
刑部尚書陳一鳴轉任吏部尚書。
至於空缺出來的戶部尚書、禮部尚書、刑部尚書是哪個職務……”
想了又想,張凌陽繼續開口道:“豫南巡撫朱開山治理豫南有功,酌升任為戶部尚書,兩江總督曹睿任禮部尚書,兩廣總督高霈任刑部尚書。”
“諸位愛卿可有什麽不同的意見?”張凌陽詢問道。
見張凌陽這麽安排,大臣們都很驚訝。
畢竟,按照以往的慣例,六部尚書大多都是由下面的左、右侍郎接任。
可如今倒好,張凌陽居然直接任命三名封疆大吏為六部尚書。
說起來算是升了半步,可大臣們心裡都明白,除卻豫南巡撫朱開山算是高升之外,其余的兩江總督曹睿、兩廣總督高霈算是明升暗降了。
畢竟,無論是刑部還是禮部,實權都不算很大,根本就無法與他們以往的封疆大吏相提並論。
在地方,他們是是一方諸侯,說一不二。
而一旦到了京城,他們還真有些不夠看了。
一時間,倒也沒有人出言反對,而是一個個皺著眉頭,心中細想著皇帝為何會做出這樣一個安排?
張凌陽之所以這麽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內。
無論是兩江總督還是兩廣總督,他們所統轄的區域都屬於天高皇帝遠的地方。
而總督一職又手握兩省的軍政大權,一旦心生什麽不該有的心思,隻怕後果不堪設想。
特別是兩江總督,其管轄的江浙兩省又是大周最為富庶的兩省,張凌陽又怎會將這兩個省份托付給同一個人?
成為皇帝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了。
張凌陽隱約的發現,大周朝廷對於西南、東南地區的管理越來越弱。
這可能是因為大周京城太過於靠北的緣故吧。
前世的明朝,就是因為京城太過靠北,對內地的統治,特別是東南沿海的統治到了中後期,其實就有些名不符實。
前世的明朝,在朱棣遷都之後,對草原上遊牧民族的轄治顯而易見。
可看看明朝中後期的歷史便知道,從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地區的軍政便已經開始糜爛不堪。
為何會出現如此情況?
史學家可以給出一系列的原因。
但再一深思,張凌陽不由發現,為何以前的那些中原王朝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
其實原因很簡單,定都中原的王朝,他們的統治能夠輻射四方,使得那些地方士紳大族不敢胡作非為。
但顯然在明朝中後期,內地,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的士紳大族有些聽調不聽宣的意味在裡面。
結合前世的明朝以及其他王朝的歷史,經過一番分析,張凌陽有時便想乾脆直接將都城遷到中原。
畢竟定都中原,可以有效的統治四方。
可張凌陽也明白,遷都乃是大事,不能操之過急。
故而,張凌陽便隱忍不發,暗中等待時機再一舉遷都。
話再說回來,張凌陽之所以調這些封疆大吏入京為官,
就是怕他們在地方上做大。 再有就是,這些封疆大吏一旦入京為官,朝廷上的勢力必將重新洗牌。
雖然張致遠辭職,周善寧、趙濟下獄之後,朝廷上的勢力已經開始重新洗牌。
可張凌陽卻希望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洗牌,而不是由大臣們自己洗牌。
這也是張凌陽之所以將鄭永基升任內閣首輔的原因所在。
因為鄭永基足夠聽話。
一個聽話的內閣首輔,與一個有主見的內閣首輔相比,張凌陽明顯願意看到,內閣首輔是一個聽自己話的人。
而縱觀整個朝堂,最聽自己話的大臣,非鄭永基無疑。
你可以說鄭永基太過圓滑世故,可許多事情,隻有這樣圓滑世故的人才能去辦。
故而,在張致遠辭職之後,張凌陽心中內閣首輔的第一個人選,便是鄭永基。
諸事安排妥帖,已經是中午時分。
無論是朝堂上的大臣,還是張凌陽本人,早已是饑腸轆轆。
畢竟,早朝之前,誰都沒有吃過早飯。
下朝之後,張凌陽匆匆用過一些午膳之後,便將馮喜喊來吩咐了幾句話,便將其打發出宮。
寧國府大廳內,幾名勳貴、武將聚集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的,顯然是在商議著什麽。
最後,孫定安止住了眾人的話語,說道:“如今我勳貴集團實力損失慘重,能擺得上台面的,除卻我寧國府之外,就剩余武信侯府了。
好在如今朝中文官集團也開始重新洗牌,隻怕短時間之內難以統一起來。
趁著這段時間,我等勳貴、武將之中必須要有人脫穎而出,讓聖上重新重視起我等勳貴。
如若不然,一旦文官集團那邊的局勢穩定下來,一定又會將矛頭直指我等勳貴。
故而,老夫覺得,征西將軍馬進忠這個時候應該打一個大勝仗,來挽回我等勳貴在陛下心目中的形象。
而雲貴那邊呃苗疆之亂,也務必在最快的時間內平定。”
“國公爺,這樣做的話,一旦馬進忠急功近利的話,卑職擔心隻怕結果會適得其反。”一名滿身英武之氣的中年人撫了一把絡腮胡,擔憂的說道。
“馬進忠為人機警,想來不會犯下如此大錯的!”孫定安擺了擺手道。
說著,孫定安的眉頭又輕輕的皺了起來,“相比較馬進忠,老夫反而更擔心雲貴那邊的張廣之。
張廣之這人的性格,有些好大喜功。張廣之一旦取得了大勝,之後往往亦會釀成大敗。
雲貴那邊的苗人動亂已經被平定的差不多了,一旦張廣之那邊再出現什麽差錯,隻怕會引起連鎖反應。”
“國公爺的擔心不無道理!”絡腮胡漢子說道,“不過以卑職看來,國公爺不如派士子前往雲貴協助張廣之。
有世子爺在一旁督促,張廣之肯定不會再犯從前的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