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越襲三國》第96張 討董檄文
  公元190年秋天,董卓擁立新帝,鳩殺少帝,惹的滿朝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典軍校尉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心生一計,遂當面獻上七星寶刀,計劃直面行刺。奈何計劃失敗,曹操見機脫身,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回到陳留。

  回到陳留的曹操第一件事就散盡家財,廣招兵馬,並發檄文廣招天下英雄共討董賊。

  “余嘗聞逆賊起而賢人生。昔諸呂為亂,平勃奮起;莽逆篡朝,竇融憂心。蓋因其忠臣不發,則社稷難安余曾讀秦紀,趙高跋扈而李斯附逆,則百二秦關一朝易主,非喪於楚漢,但毀於權奸而已。

  丞相董卓:嘗自稱忠良之臣,然細數其實,大謬而非;其黃巾之時,兵敗河北,賄賂閹宦,而得免其罪。獲得先帝器重,封涼州刺史、加前將軍、鼇鄉侯。然不思報恩,結托朝貴,遂任顯官,統西州大軍二十萬,常有不臣之心,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為君子所不齒也。方以卓為諸侯,輒承資跋扈,肆行凶忒。故尚書丁管,英才俊偉,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自是士林憤痛,民怨彌重。一夫奮臂,舉州同聲,故躬破於徐方,彷徨東裔,蹈據無所。自群凶犯駕,天子勢弱,卓行廢立之忤逆之舉。豺狼野心潛包禍謀,卑侮王室,敗法亂紀,坐領三台,專製朝政,爵賞由心,刑戮在口,所愛光五宗,所惡滅三族。群談者受顯誅,腹議者蒙隱戮,百寮鉗口,道路以目,尚書記朝會,公卿充員品而已。然十月,怨望作詩,殺之有名,叱武士絞死唐後;以鴆酒灌殺少帝。又越騎校尉伍孚,,見卓殘暴,憤恨不平,卓命牽出剖剮之。卓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聞。卓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汙國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細政苛慘。

  歷觀載籍,暴逆不臣,貪殘酷烈,於卓為甚。幕府奮長戟百萬,胡騎千群,中黃育獲之士,良弓勁弩之勢。州郡當各整戎馬,陳兵待發,以挽將傾,並匡社稷,以立賢名,於是乎著。如律令!”

  孫堅念完手中的檄文,環顧四周,說道:“董賊禍國,不得不除。如今檄文已廣傳天下,爾等認為本將該如何自處?”

  “打!父帥,兒臣願做先鋒,替父帥把董賊的項上人頭取來。”孫策高聲說道。

  “就是,我等兵精馬壯的,不用其他人幫忙,我們就能把董卓給滅嘍。”祖茂也高聲說道。

  孫堅把眼光直接看向了李大寶,問道:“君羨乃少年英雄,不知對此事有何看法。”

  見孫堅問自己,李大寶不得不起身回道:“回大人,末將認為此戰我們必須參加。”

  “哦?君羨有何高見。”孫堅一臉興趣的直視著李大寶。

  “高見不敢當,煜以為我們出兵理由有三。第一,董賊禍國,天下怨聲載道,我等身為臣子,清君側,討逆賊是天經地義之事;第二,此次討賊,必不是我等一家響應,天下英雄何其多,董賊必定打不贏討董聯盟軍,這送上門的軍功富貴,我等焉有不接受之理;第三,煜認為此次討董是我等的契機,一個迅速崛起的契機。恕煜放肆,如今雖是大漢天下,但江山飄搖不定,吾等借勢招兵買馬,為的不是今後行那謀逆之事,而是為了強大自己,至少在今後可能諸侯並起的環境中,我等有著一席之地。一步先,步步先。若不把握此次機會,恐怕我們會落後別人。

”  “好!說的好!”孫堅高聲讚道。

  孫堅看向李大寶的眼神如同看著一塊稀世珍寶一樣,說道:“君羨既然敢說這樣的話,必定是真心待我。君羨放心,有我孫某人一天在,必保你李君羨一世的榮華富貴。”

  “末將多謝大人。”李大寶躬身謝道,望著一旁朱治投來的眼神,心裡咯噔了一下。

  沒腦子啊沒腦子,自己怎麽就這麽管不住嘴呢?說好的低調不惹事呢?說好的韜光養晦呢?李大寶望著四周投來的親熱,嫉妒,羨慕的眼神,心裡不停的自責道。

  “眾將士聽令!”孫堅站在首位,拔出腰間佩刀說道。

  “諸位回營整頓兵馬,收集糧草, 三日之後,吾等兵發荊州,與刺史大人會面。”孫堅高聲說道。

  “是!”眾人領命。

  “德謀留下,其他人都回去準備吧。”孫堅說道。

  見眾人都已離開,孫堅這才緩緩說道:“德謀你素來穩重,不知對荊州之行有何看法。”

  程普皺眉不解的問道:“主公,荊州刺史王睿與主公早有間隙,末將恐怕此次會......”

  “唉......”孫堅長歎一口氣,無奈的說道:“這我何常不知道。那王睿嫌我乃一介武夫,多次對我有輕蔑之意。但是我乃長沙太守,那王睿又是荊州刺史,身為下官的我不得不聽他的。”

  “要不我們撇開他直接殺向洛陽?”程普建議道。

  “不可!名不正言不順。若如你所說的那般,我等沒有王睿的授意,豈不是跟那董賊一樣,無視朝綱,目無王法。”孫堅回絕道。

  見到程普想不出辦法,孫堅隻好轉移話題,繼續說道:“此事也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到時候我們保持警戒,見機行事吧。關於李君羨,不知德謀如何看之?”

  程普不假思索的說道:“君羨此人乃大才。這幾日我觀察過了,君羨對練兵治軍很有一套,就算末將麾下的士兵恐怕都不是其帶來的越甲軍對手。剛才君羨所言,末將覺得乃是肺腑之言,只要主公以後多多籠絡,讓其忠心,不論對大人,還是對大公子和二公子,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孫堅點了點頭,說道:“君羨大才,毋庸置疑。滴水穿石,我就不相信本將就敲不開他李君羨的心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