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隋末之天下》第125章 建德語安祖
清河郡漳南縣

 清河郡的東邊就是齊郡,自從齊郡的王薄在長白山起義之後,和它相鄰的郡縣都是風聲鶴唳,太守下令各縣開始嚴加防護,嚴查不明身份之人,都尉們紛紛調集郡兵聚集在兩郡的接口處,生怕反叛的隊伍會進入他們的郡縣之中。

 清河郡的東北邊是平原郡,平原人劉霸道接著王薄揭竿而起以後,大大的刺激了周圍郡縣官吏的神經,河間的防守更加嚴密了,同時各縣開始對下轄的每戶百姓家裡進行搜查,再有各地的官吏們紛紛派出人手密集巡查,發現作奸犯科者或盜賊之後都嚴懲不貸。

 在漳南縣的一處村落之中,許多的青壯都匯聚在村子的一處大空地上,他們手持簡陋的自製兵器,在一個中年漢子的指揮下排成隊列,聽著本鄉的裡正給他們講話。

 這個裡正說了好一通的話,其實就是一個意思:嚴加防備,不得外出,安分守己,舉報賊人有賞。

 裡正講完後讓青壯們都散了去,留下那個中年漢子在自己的身邊。

 “竇兄弟,你可一定要安排好本鄉的鄉兵,決不能以讓一個賊子進入本鄉,眼下縣裡查的很緊,而且還說了,要是那個鄉裡出現一點問題就要誅殺裡正的全家,所以老弟呀,你可一定要上些心,我可是將身家性命全都托付給你了。”

 中年漢子沉默的點點頭“裡正就放心吧,有我在不會出現問題的。”

 “那好,你且去吧。”

 待得中年漢子走了以後,裡正看向中年漢字的目光之中滿是懷疑、憂慮和不安。雖然自己剛才將一切的事情都拜托給了他,可實際上裡正明白,這個中年漢子並不可靠,要說整個鄉裡誰最可能和賊子有勾結,那鄉正以為非這個漢子莫屬。

 但裡正不得不依靠他,因為這個漢子在鄉裡的聲望極高,深的鄉人的愛戴,自己不能不依靠於他。

 話說那個中年漢子一路沉默的回到家裡,走進屋之後便見得一個精瘦男子起身拱手對自己喊道“竇兄你回來了,現在外面的情形如何?”

 若是有識得精瘦男子之人,便會一眼認出這是漳南縣衙一直在通緝的一個逃犯:刺殺了漳南縣前任縣令的重犯孫安祖。

 而中年大漢不是別人,正是孫安祖逃亡之後去投奔的竇建德。

 上次孫安祖刺殺了縣令以後便一直的躲在竇建德家裡,一躲就是幾個月。竇建德為人俠義,這是當地人眾所周知的,孫安祖對竇建德很信服,他刺殺了縣令之後第一個想起的可以投靠之人就是竇建德。

 竇建德也確實很仗義的收留了他,並且幫他躲過了搜查的官吏,幾個月以來孫安祖便一直的窩在竇建德家裡。

 縣裡征兵還在繼續,不久之前,竇建德也被征召,因為其勇武被任命為二百人長。

 竇建德見到孫安祖著急的樣子微微一笑,安慰道“孫兄弟無需心憂,你且寬心就是了,有我在你不會有事。”

 孫安祖一臉感激,“竇兄長對我的恩情安祖自銘記於心,只是如今查的這般嚴格,恐怕躲在兄長家已經不安全了,早晚會被查到的。兄長且聽我一言,為今之計,只有我速速離開才對,不然官府查到之後必然會拖累兄長全家的。”

 竇建德沉默一聲,然後歎了一口氣,“王薄一起事,整個郡裡都亂作一團,縣裡的那些官吏們都瘋了似的,這幾天派出了不少的人在四處搜查。

 用不了多少時間,他們就該查到這裡了,兄弟你確實需要找一個安全的藏身之地才可,可是又有何處可去呢?”

 孫安祖聽後一臉的愁容“是呀,兄長,如今我怕是無路可逃了,外面巡查的如此嚴密,只怕一出去就會被人發現。”

 二人相視一眼後都沉默不語,使得屋內的氛圍變得沉悶起來。

 良久以後,竇建德開口道“孫兄弟你不必煩心,定會有出路的。今日我得到了一些縣裡傳來的關於王薄叛亂的消息,你且安心聽我道與你聽。”

 “兄長請講。”孫安祖自然無異議。

 “我聽聞那王薄現在佔據著長白山,擁有不少的部眾,如今又許多的人都去投靠他。其勢已成,當地官府莫敢發兵剿之。如今知世郎的名聲已經傳遍的了山東各地,許多人聽聞後都議論紛紛,私下裡議論當今天子的暴政。

 近日王薄做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我念叨你聽: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好!”在建德念完之後孫安祖立即拍手叫道,“唉!”孫安祖歎息一聲,“兄長,這王薄說的對呀,和我想的一模一樣!我們百姓的日子本就難過,朝廷還要征發我們入伍去打仗,這是在把我們往死裡逼呀!王薄講的對,既然去遼東是死,那還不如和官兵拚了,興許還能活下去。”

 竇建德聞言暗自滿意的點點頭,孫安祖能以這麽想就好,這些年來朝廷壓榨的百姓厲害,不說官吏欺壓和每年的徭役,單說這些年來那些豪強們兼並普通百姓的土地,讓許多的人都已經無地可種,只能淪為佃戶。

 朝廷雖然推行均田製,可是那也只會給百姓們授予一次田地,如今他們被朝廷授予的田地已經丟了,但官府卻不會給無地可種的百姓再次授田。

 官吏橫行,豪強欺壓,再加上天子不體恤黎民,如今這些布衣們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孫安祖感歎一會兒後,卻聽竇建德湊近他耳邊低語:“文皇帝時,天下殷盛,發百萬之眾以伐高麗,尚為所敗。今水潦為災,百姓困窮,加之往歲西征,行者不歸,瘡痍未複;主上不恤,及更發兵親擊高麗,天下必大亂。丈夫不死,當立大功,豈可但為亡虜邪!”

 “兄長言之有理,如今若何?”孫安祖認同的問道。

 “不若效仿王薄、劉霸道二人。”竇建德低聲竊語。“我知一地,可為起事之處。本郡其間高雞泊甚大,其中可藏數萬人,且林密崎嶇,官府剿之甚難,可作為安身之處。如今本縣對朝廷不滿者多如牛毛,此點可為己用,舉臂高呼必群起響應,孫兄弟若有意,我可為你招募人手。”

 孫安祖顫抖著雙手,此刻他的內心是激動地,竇建德之言對他如久旱甘露,為這段時日迷茫、擔心後怕的他指明了道路。“一切就按兄長所言去辦!”

 “嗯!孫兄弟既然同意了,那我這就去著手準備。”

 竇建德剛起身,就被孫安祖攔了下來“兄長不急,我方才聽你之意似乎不會與我一道而去?”

 竇建德搖搖頭“不會,孫兄弟,如今我還有一大家子人要照顧,而且我現在是朝廷任命的二百人長,如何去的了?我知你尚有擔心之處,不必如此,為兄相信你可以辦得到。”

 孫安祖苦著臉道“要是兄長不在我身邊,安祖如何能以擔得起大任?”

 “孫兄弟盡管放開了手去做,你一定可以成功的。”

 ……

 漳南境內,不知何時一股流言流傳了起來,這流言說當今天子繼位後年年征戰,去的人多回來的人少,如今為了攻打高句麗四處征召青壯,只怕有去無回,既如此不如逃亡,找一個安全的藏身之處躲起來,來躲避這次的戰事。

 就在流言四處流傳之事,本地人竇建德突然出現,告訴一些無賴少年說官府正在通緝的孫安祖現如今準備進入高雞泊之中躲避官府的追剿,那裡十分的安全,躲了進去後沒人可以找到他們。

 竇建德這一發言,立即在當地人之中引發軒然大波,許多的人偷偷找到竇建德詢問這件事情的真假。

 終於,在幾日之後,孫安祖大張旗鼓的站了出來,放出話來:今朝廷無道,百姓生活疾苦,酷吏橫行,不若找一安僻之地躲避官府,我當為先,若有同志之人可來尋我。

 漳南縣的官吏聽說之後立即派人去捉拿孫安祖,可是孫安祖早已逃之夭夭。

 第二日,一個大消息傳遍了漳南縣:昨夜之時,本縣數百青年跟隨孫安祖逃亡了。這個消息對於本就出於緊張之中的漳南縣無異於當頭一棒,縣令急忙派出衙役去追趕。

 幾日後,終於有確切的消息傳來,孫安祖已經帶著那些人跑進了高雞泊之中,衙役尋了好幾番都沒有找到。

 ……

 大業七年九月十八日, 經過一番精心準備的軍府衛士們今日就要出發了。

 衛士們除了帶著自己的鎧甲兵器裝備之外,每人都還攜帶者三個月的口糧,以及其它的必備物品,這要是讓衛士們將這些東西一個人都帶著那是不可能的,軍府還征發二百余民夫,十幾輛的馬車,每個衛士們除了佩戴自己的腰刀之外,再就是背著糧食就可以了。

 其余的東西都放到馬車之上,或者是讓民夫背著,這些東西民夫負責幫衛士們運送。要是想讓所有的東西都由衛士們單獨運送道涿郡是不可能的。

 從軍府出發,正常情況下大約七八日就可以抵達涿郡,不過如今不同,各地匪盜橫生。還有,現在各地的兵馬都在往涿郡趕,許多的物資也在往涿郡送,道路擁擠不堪。

 運載兵器鎧甲以及攻城器械的人來往於道路上的常達幾十萬人,擁擠於道,晝夜不停。病累而死的人互相枕著,路上到處散發臭氣,許多的人感到苦累,紛紛逃走,去當了強盜。隋末之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