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隋末之天下》第105章 辯論
李康自周源處出來之後回到住處,看了看閑來無事的李九幾人之後,一屁股坐在木板床上。

 這會兒他已經沒有抓到那三個私鹽販子時的喜悅了,抓到他們,對自己來說也就算是丁點的微末功勞,對自己沒什麽大作用。他現在想的是:現在才大業六年六月左右,距離第一次征討高句麗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自己該做些什麽。

 第一:勤練武功,熟讀兵書。這是必修的功課。

 第二:在軍府內組建自己的人脈關系。組建人脈關系是自己重要的一項任務,從古到今中國都是一個人情社會,要是真的想混的好,這一點必不可少。

 第三:想想辦法能不能將自己的職位再往上升上一升,自己目前的官職太低,按照李康的目標,他怎麽也要在第二次高句麗之戰後最低混到一個實權的鷹揚郎將這個職位。只有自己的手裡有了兵馬,將來才能大有作為。

 前兩個都還好說,但第三個就比較困難了。升官發財可不是自己能以決定的,這歹要人脈關系和自己立下足夠分量的功勳。

 人脈關系還好說,自己怎麽著還佔著一個趙郡李氏的名分,雖然不是主支,但有了名分就好辦呀。

 還有一點,李康在第二次征討高句麗之戰後的目標可不僅僅是一個只能以掌握千八百人的鷹揚郎將能滿足的,鷹揚郎將只是他的最低目標,他還需要更大的官職。一個鷹揚府的兵力也就幾百到一千多人左右,靠它們難有什麽作為。李康希望將來就算自己不能混到一個掌握實權軍隊的武官,但也希望職位能以高些,一個正五品的鷹揚郎將實在滿足不了他的胃口。

 第二次征討高句麗之後,就算不能成為實權的將軍,也要贏得一個夠響亮的名號。有了響亮名號,可以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利益,那要比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鷹揚郎將的效果還要好許多。

 第二次征討高句麗之戰結束後,距離隋王朝的徹底土崩瓦解還有一段時間,這期間有了名號可就大有作為,軍權隨時可以再想辦法拿到手裡。

 有了朝廷給與的官職,進入到朝廷之中去,不提其他好處,單說自己可以接觸到那些朝廷的高級官吏,這就是一件巨大的好處。

 如果能以進入到他們的眼中,這就可以為自己將來的打算進一步打下基礎,如果以後自己也起兵割據一方的話,將來在隋末大混戰之中憑借朝廷高級官吏的名號,就有機會可以網羅到許多的朝廷名士為自己效力。

 有一個朝廷給與的重要官爵的名號比較重要,李唐起兵之後,有那麽多的人去投靠他,一個是靠他的出生,一個是和他是隋王朝正經出身的官員有關。隋末的混戰開始以後,農民起義軍是得不到上層社會的支持的,天下大亂之後,那些地方的官吏要是碰到需要選著主人的時候,肯定會以隋王朝遺留下來的正統官員建立的勢力作為優先的選則。

 這個時候,一個人的出生就變得極為重要了。

 所以,李康才會想先撈到一個進入朝廷中樞的機會,混到一個不錯的名分。

 名分這東西,在古代實在是太重要了,想當初春秋時期,晉國君王的大權旁落,經過一番鬥爭,最後被三個大夫家掌握了國家的實權,三家分晉的時候他們不也歹做好表面的文章,向周威烈王上表請求給自己民正言順的分封爵位,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的時候,周威烈王姬午分封晉國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國君。

 司馬光在也曾經寫過: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司馬光的意思就是,君王治理國家,需要做的就是維護禮教,禮教中最重要的是區分地位,區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什麽是禮教?就是法紀。什麽是區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別。什麽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總的來說,有了名分,才好辦事。

 李康沉思了一會兒後,叫來了李九,讓他和自己一起去拜訪一下鷹擊郎將夏衛,軍府的二把手。

 夏衛在軍府內部十分的低調,平時並不管理軍府內的任何事物,就向一個閑人一樣,軍府內的大權完全的掌握在鷹揚郎將周源的手中。軍府內的其余官吏和他的來往很平淡,對於他只有最基本的尊重之情。

 他和其余人的交情也是很淡薄,不怎麽和人交往。夏衛並不是博陵郡本地人,他是因為戰功被朝廷委任為廉台府的鷹擊郎將,因此,在這個由大量本土人構成的軍府之內處境並不是太好。雖然不排擠他,但也不親近他。

 不過夏衛到底是鷹擊郎將,他的地位還是很高的。李康這次拜訪他,是想和其拉拉關系,和這麽一位上級套一套交情,這是沒有害處的。

 軍府內周家一家獨大,自己若是想快速的出人頭地的話,必然要親近周源,但夏衛既然能以做到鷹擊郎將這個位置,李康相信他也有自己的路子,如果周源這邊走不通的話,那就可以從夏衛這裡試試看。

 今天算是自己進入軍府以後對於他的初次拜訪了,不過李康並沒有準備什麽禮物,這次只是先來試探一下這個人的態度是怎麽樣的,也是打探一下他的為人品行。軍府內關於夏衛的消息很少,因此要想了解他,那直接的和他交流是最好的辦法。

 來到夏衛的住處,李康客氣的向門口的衛兵說了一下自己的來意。

 很快,衛士就帶著李康進去了。

 夏衛今年有四十余歲,比周源的年紀還大一些,整個人偏瘦,且粗獷之色較其他人少的很多,看想去更接近一個文士。

 李康隨衛士進去以後,夏衛正坐在大堂裡面,見到李康來了之後,微笑著臉說道“李旅帥,你怎麽來了,我這裡可一向清淨,不怎麽來人的。”

 李康拱手行禮道“參見夏將軍,李康無事,今日只是來拜訪一下您這位沙場前輩的。”

 “哦,是這樣,請坐吧。”夏衛指著堂下的一個桌案笑著對李康說道。

 “謝將軍。”李康道謝一聲後,也不猶豫,直接坐了下去。

 見到李康的表現之後,夏衛點點頭。

 李康坐下之後,向夏衛說道“大人,在下來到這裡已經許久日子了,卻一直沒有來拜訪您,心中不安至極,今日這才在您閑暇之時拜訪。”

 “無妨,無事來見我幹什麽”夏衛微笑著回答道。

 “大人,李康聽聞你是戰功顯赫,心中敬仰萬分,在下一心向往沙場征戰,對於您這種百戰沙場的老兵更是仰慕。今日來此,一是為了拜見一番,二是為了向您表達在下對你的推崇之意。”李康神情莊重的恭維道。

 夏衛哈哈大笑一聲“好小子,到是有一張伶牙俐齒,我不明你有什麽仰慕我的?”

 “額……”李康神色有些僵硬,自己有什麽地方敬仰他的?這還真的是回答不出來。自己對於夏衛過去的經歷一點都沒有打探到,只是了解到他依靠戰功做到了鷹擊郎將,要是讓自己列舉一下他的功績,自己可說不出來一個。

 李康雖然一時被問住了,但很快就反映了過來,從容的回答道“大人您官居從五品,軍旅半生,為朝廷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可謂是一生辛勤,這怎能不讓在下心生敬仰之情!”

 避重就輕,這就是李康的回答,既然說不出夏衛到底有什麽功績,那就說的含糊一些。

 聽到李康的話後,夏衛笑了一笑。

 李康接著說道“大人,李康今日來此,就是想簡單的拜訪一下您,同時希望您能指點一下後輩。”

 “指點?指點你什麽?”夏衛一臉奇怪的問向李康。

 李九雙手抱拳說到“大人,小子初入行伍,有幸得到周郎將及諸位同僚的關照,倒也很快的適應了軍伍生活,在下感懷於心。但小子資歷尚欠,依舊還有許多的不明之處,所以今日鬥膽向大人您請教一下,還請大人恕罪。”

 夏衛微笑著點點頭,“很好!有惑就問,這不錯。”

 李康環顧了一瞎夏衛的這件屋子,發現牆壁上拜訪了不少的書畫,片說道“大人,我觀您這裡擺設甚是典雅,很是驚奇,未曾想您還有此興趣。”

 “呵呵,我雖不能做到文韜武略,但也一向以此為目標,可最終才疏學淺。至於這些典雅之物,不過是用來提醒自己不忘讀書之事而已。”夏衛笑呵呵的回應道。

 “大人所言甚是,文武兼備才是正途,遙想我朝多數名將,都是文能治國安天下,武能躍馬騁疆場。昔日,周瑜談笑破曹軍,諸葛興漢出祁山,兩人皆乃文武全才,為帥者謀略是其一,為國策是其二。”

 夏衛聽完,眯著眼睛看向李康,歎息道“你能有如此見解,難得呀!我觀你年紀不大,為何早早的進入軍伍,當勤苦讀書才對呀!”

 李康對於他的這個感歎並不在意,從容不迫的回答道“大人所言不錯,李康對於您的意思自然明白。但您有所不知,在下從小就苦讀詩書,經年以來,雖不能做到如當世知名風流人物,但自認也不弱了。在下進入軍府以後也沒有忘記讀書之事,閑暇之時,除了練武強身,就是在苦讀詩書,說不上廢寢忘食,但也遠超一般人等。”

 “看來您到是很有自信了。”夏衛皺著眉頭說道。

 李康知道他在想什麽,也知道自己剛才是在胡扯,但自己的肚子裡面確實有些存貨,這些存貨可是後世經過上千年的流傳,存精去粕留下來的,讓自己做賦確實不行,但是吟詩寫詞還是可以的,真要讓讓自己做賦,他也不是很怕,自己的腦袋裡面還存著不少的名篇呢,雖然可能會有些殘缺,但應付別人,李康認為這還是可以的。

 為了向夏衛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李康當即指著房內一處牆壁上掛的畫說道“大人,我看這幅畫上的梅花到是精妙,突然心有靈感,做了一首好詩,想要吟誦一番,還望您能允許。”

 夏衛搖搖頭,知道李康這是想向自己證明他自己的才能不弱,但夏衛對於此很是失望,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而已,且怎麽看身上都沒有什麽那些儒人雅士的氣質,他不信李康真的有什麽才華。不過李康既然已經提出來了,自己也不好反對,就答應了,“念吧。”

 李康清了清嗓子,醞釀了一下感情,拿出自己前世朗讀時的腔調念道: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在層冰積雪時。

 念完後,李康清了清嗓子,對有些驚訝的夏衛道“大人,在下獻醜了,這是剛才靈感所致,便順勢而作,在下到底才疏學淺了一些,不如意之處,還望大人海涵。這是小子的一首詠梅詩,不是是否可以入得了您的法眼?”

 夏衛對於李康真的寫了這麽一首詩感到有些震驚,這首詩聽上去到是很不錯,簡單易懂,表意明確,至於到底如何,他就不知道了,自己雖然喜愛文人雅士之風,但其實自身的才學並不怎麽樣。

 對於李康的問話,夏衛表面沉思著想了一下後,拍拍手講道“哈哈,李康你的學識實在驚人,這首詩非常不錯,雖然比不上大家之作,但也遠超一般才子了。不錯,不錯。”

 至於夏衛的最後兩聲“不錯”說的是什麽,他自己也不知道。

 李康暗笑了兩聲,自己剛才念得是一首李商隱寫的詠梅詩,李商隱的詩怎麽會差呢!雖不是傳世名篇,但李康覺得放在如今也絕對是一首上好的詩,沒幾人可以寫的比這還好了。隋末之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