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隋末之天下》第30章 東都
  快到正午時分,李康對吳楓說道“吳大哥,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回去吧。”

  “嗯,多謝李少主。”吳楓平靜的回答道。

  對於李少主這個稱呼,是在李康對吳楓說出自己的身份後,吳楓就一直這樣稱呼自己,李康原本是想和吳楓以兄弟相稱,但是吳楓不肯,而李康想了想現在這個社會禮教還是比較深嚴的,他倆兄弟相稱確實不合適,其他人知道了怕是要大嚼口舌。

  李康和吳楓回到營地,營地內早已將飯菜收拾好了。

  李康和吳楓入座後,見吳楓自從入座後,眼神就一直在擺放的菜肴上掃來掃去,李康嘴角不由得露出一縷微笑。李康舉起酒杯對吳楓說道“吳大哥,我敬你一杯酒。”

  聽到李康的話後,吳楓回過神來,見李康舉著酒杯在等自己,他連忙也端起自己身前的酒杯向李康示意,李康等他舉起酒杯後道“吳大哥,乾。”

  隨後他們倆將酒杯內的酒一飲而盡,李康喝過後將酒杯向下傾斜,示意自己已經一飲而盡。

  旁邊服侍之人在他倆喝完後,自動上前端起酒壺,為他們二人斟酒。李康接著舉起酒杯道“吳大哥,我們在喝一杯。”吳楓於是也和李康飲下了第二杯酒。

  “吳大哥,我們先吃菜吧,他們已經去將我們打的獵物拿去烤了,我們先喝些酒吃一些簡單的菜。”

  “好”吳楓答應道,

  李康接著說道“吳大哥,開始動筷子吧,我還有些話和你談,我們邊吃邊聊。”

  隨後李康就和吳楓邊吃邊聊了起來,當然主要是李康在開口,吳楓被動的回答一兩句話。吳楓他是本來就不想開口的,所以他在宴席上不主動說話,而李康是想拉攏吳楓,所以他一直對吳楓問來問去,或者談天談地,就是為了和吳楓多籠絡籠絡一下。

  “吳大哥,你的力氣可真是大,不知你的那張弓到底是幾石的?”談著談著,李康就聊到了他想要問的問題上面。

  吳楓想了一下後答道“二石又三鬥。”

  “嘶,這可真是了不得呀,當今之世,還從未聽說誰能使用如此強弓。”

  李康說完後,吳楓依舊是沉默不語。李康接著說道“這等強弓非一般人可能造,不知吳大哥從何處得來?”

  對於這一點,李康一直都想問他,此等良弓讓民間的匠作去打造是不大可能完成的,不說其它,光是弓的材質就很難尋到,更重要的是打造弓箭之人的技藝,沒有絕對高超的技藝,是打造不出來的。李康覺得,此弓一定出於某個政權匠作局之手。

  對於此,吳楓開口說道“祖傳之物,已有好幾代了。”

  “這樣呀。”李康聽後點了點頭。

  “吳大哥,你每日在山中打獵,不知收成如何?”

  “還行,我孤身一人,靠賣些打獵打的獵物賺些錢,平日裡倒也什麽不缺。”吳楓難得多說了一句。

  “那倒是,以吳大哥的身手,怎麽也不會餓到自己的,而且孤身一人在此山中,不必理會世俗煩惱,可謂是逍遙自在之極。真是頗有隱士之風范,獨居幽處,笑看風雲,任紅塵百態,獨戀初心。”李康隨口胡扯道,向吳楓這樣的山中獵戶,不用多想就知道,他平日裡的生活肯定是比較艱難的。

  山中山民,處在大山中,平日與外界接觸困難,他們的生活比農民更沒有保障,一切衣食用品都要從外界購買,他們平常打獵也是賺不到幾個錢,生活出現困難是常有之事。

  “吳大哥,你平日打獵練就了一副好身手,一直待在這深山老林之中實在是太可惜了,憑你的本領,若是將來入伍,在戰場上立下一些功勞,必可謀得一官半職,那可比你待在這深山老林中強多了。”李康試探性的說道。

  吳楓聽後不語,李康接著試探道“這山中雖自在,可畢竟有諸多的不方便,吳大哥難道打算一直在山中做獵戶不成?吳大哥你聽我說,若是你能出山的話,在下可以幫你從官府那裡討來一些田地,種田雖然不比做獵戶逍遙,但是生活絕對要好一些,這山裡缺衣少食,若是生病了,怕是找個疾醫都難,更是其它地方我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聽了李康的話後,吳楓明顯有些意動,但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李康接著問道“吳大哥可是擔心其它的?”

  “山外世界雖有不錯之處,但最近兩年來,許多的山外之人都逃進了山中。我認識的一些居住在大山周圍的獵戶還有一些以普通的農民,他們都逃進了山中,說:朝廷徭役繁重,他們不堪忍受,迫不得已只能進入山中,躲避官吏。”

  “原來吳大哥是擔心這一點呀”李康大笑著說道“吳大哥不必擔心,我李家在義豐頗有勢力,你下山編冊入籍後,到時保證幫你從官府那裡多討一些田,至於徭役,你就更不用擔心了,在下可以幫你解決它。至少可以保證你十年之內不用服徭役。”

  李康一直注意著吳楓,他發現自己說完後吳楓有些安奈不住了,神色有些興奮,嘴裙幾次動了動,想要對李康說話。李康見此,知道這件事情差不多成了。

  接著,李康加把火道“如果吳大哥願意下山,不願種地,我也可以讓人幫你去找些其它的事情去做,或者加入我博陵郡的衛府,成為一名衛士也可以,當然了,我大隋的府兵也是被朝廷授予土地的,平日閑暇裡可以種種地,而且不需要繳納賦稅。吳大哥,在下都已經跟你說這麽多了,不知你願不願意出山?”

  吳楓咬咬牙,回答道“那就多謝李少主了。”

  “哦,吳大哥是願意出山了,那真是太好了,來吳大哥,我們再喝一杯,慶祝你出山。”李康高興的說道

  吳楓答應下山這件事搞定,李康心裡特別舒坦,接下來他和吳楓大喝起來。當然李康還是很節製的,並沒有喝太多。

  對於吳楓答應下山,李康特地留下幾個人去幫吳楓收拾東西,讓他今天就下山。

  李康回到莊園後,就讓人給吳楓整理一個房間出來,等候吳楓的到來。

  可是,還沒等到吳楓到來,李康先收到了一封來自東都洛陽的信,看完信後,李康叫來李九,吩咐道“李九,你叫人準被準備,多帶些錢財,後天我們出發去洛陽。”

  “去洛陽!”李九驚訝的喊道“少主,您又怎麽了?好好地怎麽又想到跑去洛陽了。”

  “好了,你就別問了,趕快去準備準備。”李康阻止了李九的疑問,讓他立刻前去準備。

  而李康自己則是等待著吳楓的到來,還有就是囑咐一些其他的人,關於他走後,幫吳楓的事情。

  傍晚吳楓到來後,李康向他解釋了一下自己即將前往洛陽,接下來無法親自接待他之事,並將他引見了一下莊園的管家李成,讓他有什麽事就去和李成說,李成會幫他解決問題。

  第二天,李康回到縣城,來到李府,和他父母說一下自己即將的洛陽之行。

  進去後,李康被告知李均現在正在府衙內辦公,離開了就隻好先和母親孟氏告別。孟聽說李康要去洛陽,又是一頓大鬧,不同意李康前往,李康只能慢慢的勸了孟氏許久。並再三保證自己不會出現問題,自己會多帶侍衛。且說洛陽地處中原,安定繁華,沿途不會由任何的危險後,孟氏最終才答應下來。

  接著李康又去了趟府衙,見到李均後,他說明來意,李均聽後,沉默了一會兒後,說道“洛陽乃天子腳下,規矩深嚴,你去後要嚴格律己,不要惹出事端,否者,我也沒有辦法。你可記住了。”

  李康彎腰回答道“多謝父親大人答應,孩兒謹記在心,一定小心行事。”

  “嗯,去吧”

  李均很痛快的答應了李康, 沒有為難他,隨後為他準備好了路引等東西。

  李康回到莊園後,好好準備了一下,第二天他們就出發了。

  東都洛陽城,是煬帝繼位後,命楊素為總管,和納言楊達及將作大匠宇文愷為副使營建的。實際上,真正負責修建洛陽城的是當世大匠宇文愷。

  宇文愷的祖先是鮮卑族,西魏以來漢化。父親宇文貴,是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仕周,位至大司徒。次兄宇文忻,周、隋時名將,隋時官至右領軍大將軍。宇文愷出生武將世家,父兄皆以弓馬顯名,他獨好學,擅長工藝,尤善建築。隋代著名工程,他大多都參加了。

  隋朝的另一都城:大興城。它也是出自宇文愷之手。開皇二年時(582年),隋文帝下詔營建新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以宇文愷為營新都副監,高熲為大監,不過總領大綱,規模計劃皆出自宇文愷。

  東都洛陽的營建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據《隋書·食貨志》記載:“始建東都,以尚書令楊素為營作大監,每月役丁二百萬人。《大業雜記》中記載:“初衛尉劉權、秘書丞韋萬頃總監築宮城,一時布兵夫,周匝四面,有七十萬人。城周匝兩重,延袤三十余裡,高四十六尺。六十日成。其內諸殿基及諸牆院,又役十余萬人。直東都土工監常役八十萬人,其木工、瓦工、金工、石工又役十余萬人。

  煬帝大業元年三月,下詔營建東都,宇文愷揣測楊廣心裡面想將洛陽城建造的宏侈些,於是東都制度窮極壯麗。煬帝事後非常高興,於是將宇文愷進位開府,拜工部尚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