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紅樓之石頭新記》第217章 0金散盡還複來
傅秋芳沒想到,濯清會讓尚報對當下時政做評論。

傅秋芳問道:“二爺不是一直不讓我們針砭時弊,怕朝廷查封嗎?”

濯清笑道:“此一時彼一時,現在這樣做,我是看看皇上的態度。如果朝廷反應激烈,尚報再調整策略,或者乾脆就停刊。”

濯清覺得目前形勢下,如果皇上要收緊手中權力,輿論控制是必然的。

與其到時候被查封,不如現在試試看。不行就主動關了,畢竟林妹妹她們的性命要緊。

科舉考試出現舞弊行為,這既是政事,也是文人的事,尚報對此發表看法也屬正常,濯清決定借這個機會試試水。

反正黛玉、寶釵、湘雲、傅秋芳她們都得到了鍛煉,以後想複刊也很容易,到時未必非要在都中這個深水潭裡游泳。

現在許多理工學院和外交學院的生員,經常會給尚報投稿。尚報影響范圍,已經不僅僅在都中的閨秀圈。

加上廣告的作用,許多商家富戶也會訂閱尚報,主要是尋找商機,發布廣告等。

濯清的戰略就是進兩步再退一步,慢慢讓都中百姓習慣讀報,從而影響他們的思想,為理性思維和科學知識傳播創造條件。

在農業社會,統治階級都希望社會階層固化,結構穩定,所以通常都是重農抑商,控制輿論。

這對國家有利有弊,利就是社會穩定,弊就是發展緩慢。

傅秋芳並不知道濯清想得這麽深遠,她心裡高興,濯清與她一起商議尚報的主題,顯然是讚同女子有自己的事業。

雖然尚報的道路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

以後應該會有更多,像自己一樣的大家閨秀,不僅僅只在家相夫教子,也會有自己的事做。

濯清並沒有留宿枕霞閣西院,因為老太妃派鴛鴦來,請他去正堂議事。

鴛鴦深得老太妃的喜歡,時不時把她從瀟湘館喊去服侍自己。

鴛鴦原來就是侍候賈母的,最擅長的就是和老太太打交道。

鴛鴦聰明伶俐,模樣又好,把老太妃哄得開心不已,一個勁地誇濯清眼光好,選了個好庶妃。

鴛鴦領著濯清走去正堂,他看到鴛鴦細細的腰,筆直的腿,心下有些意動,便對鴛鴦說:“多時都沒讓你服侍我,不如今晚你來侍寢?”

鴛鴦多聰明的女子,一聽就知道濯清動了色心。

鴛鴦現在輔助探春和黛玉,負責帝國銀行許多事務,可謂帝國銀行內務裡,僅次於平兒的第四把手。

這一切自然是濯清給她的,得罪誰也不敢得罪濯清。

鴛鴦笑道:“今兒恐怕不行,老太妃最近有些落枕,要我服侍她睡覺呢。等幾日,老太妃身體好些,再去服侍二爺!”

濯清雖然遺憾,但反正是自己鍋裡的肉,早晚都是被自己吃,也不急於這一時。

老太妃看到濯清請安,連忙喊他起來,老太妃說道:“今兒喊你來,是為浮兒的婚事!”

原來甄姨娘得知,濯清年底一下子要娶九位妃子,這還是有名號的,沒名號的庶妃、侍妾還有一堆。

甄姨娘坐不住了,本來幾年前,濯清只和黛玉一位閨秀定了親,水浮都有了好幾位侍妾。

如今濯清一下子娶回去這麽多妻妾,遠遠超過了水浮。

甄姨娘開始對老王爺發火,說他偏心長子,庶出的次子就不重視。

這就是冤枉老王爺了,濯清這些妻妾,基本都是濯清自己找的,或者自己找上門的,跟老王爺一點關系都沒有。

老王爺沒辦法,只能找了一些適齡閨秀,讓水浮挑選。

老王爺急切之間,

根本找不到這麽多美貌女子,年齡要適合,家世要匹配。要知道濯清那些“美人”,可是前前後後,斷斷續續網羅了好幾年才有如此規模。

老太妃明顯語氣帶著打了翻身仗地喜悅:“你甄姨娘的意思,希望年底乘著你辦喜事,水浮也一起把婚事辦了,到時候東西兩府,雙喜臨門!不知道清兒意下如何?”

濯清笑道:“這是好事,三弟和我年紀相當,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齡,這樣王府還能省下不少開銷!”

老太妃不以為然道:“拉倒吧,還指望她省錢,她隻嫌浮兒找的妻妾沒有你的妻妾多。”

甄姨娘比老太妃年輕多了,老太妃原來還有一個兒子,濯清只是次子。

甄姨娘憑借自己年輕貌美,贏得了老王爺的心,老太妃乾脆搬到隨園來住,眼不見心不煩。

如今老王爺年齡大了,慢慢覺察到老太妃的好,時不時借著來看孫子、孫女的名義,來陪陪老太妃,兩人關系緩和不少。

老太妃雖然對孫子、孫女疼愛,可是終究比不上對兒子的愛。

在老太妃眼裡,濯清就是完美的兒子,模樣好,本事好,勾女人的本事更好,全面碾壓水浮。

獲勝者總是更寬容,濯清笑道:“三弟為人剛直,與我相處融洽。婚禮是人生大事,母親也不要太摳了,該花的銀子就花,不夠的從我這拿!”

老太妃冷哼道:“我要不是看在浮兒的面子上,才不會搭理她!如今西府這邊開銷也大,我和老王爺商量了一下,我出三十萬兩銀子,讓你甄姨娘自己操辦去。”

濯清暗自好笑,自己婚禮需要花銷一百多萬兩,這還是省了許多繁瑣的禮儀,老太妃卻隻肯給水浮出三十萬兩銀子。

當然了,三十萬兩銀子在別的府邸,就算是榮國府,這嫁娶的預算也是最頂格的。

濯清想了想對老太妃說道:“母親你出三十萬兩銀子,兒子再拿二十萬兩銀子給三弟。這樣東府的婚禮也不至於太寒酸,免得不知情的外人,說母親厚此薄彼!”

老太妃歎口氣道:“外人都只知道我們郡王府富裕,有的是銀子。可是誰家沒有本難念的經,我們府上開銷也大,用銀子的地方也多啊。”

濯清安慰道:“母親,有道是千金散盡還複來,只要後世子孫成材,還怕賺不回來銀子嗎?”

老太妃心疼銀子,問道:“清兒,你哪來這麽多銀子?”

濯清笑道:“現在春夏之交,都中糧價奇高。我購買的佔城稻米,已經陸續運抵都中了。兒子就算是平價出售,也能賺不少銀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