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之逍遙王爺》第704章 學府行(6)
“父皇,【華夏學府】共設五系,分別乃是士、農、工、商、武。然後,這五系再詳細劃分。現在是剛開始的階段,很多方面也許都思慮的不夠周全,但是相信隨著時間的發展,慢慢的總能規劃出一個完美的學府。”

 興辦學校乃是思想進步的根本,大多數的私塾對於窮人家的孩子來說,根本是可望不可即的事。錯非有什麽人看中那孩子的潛質,願意教授,否則大多數的窮苦人家的孩子,一輩子也不會有出頭之日。就如有一句話說的“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再讓富起來的人去帶領其他人”,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社會很現實。

 富起來的人也許剛開始的時候會想過去帶領別人致富,但是,等他們真正富起來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財富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他們只會積累更多的財富為自己所用,而不會想著與他人分享。

 讀書也是一樣的,很多文人士子也是想著學有所成,報國為民。可是,當知識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之後,他們想的則是知識給他們帶來的利益。就說孔子,他的學生也沒幾個是窮人,畢竟孔子也要吃喝。所以,這些人當他們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識之後,如果不是與他們有切身關系的,誰也不會大公無私的去教育別人。

 “成兒,這士、農、工、商、武五系如何理解?”

 李淵一臉不解的詢問到,在李建成面前,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就如同那無知的幼兒一般,什麽都要詢問一番。

 “所謂士系,便是以講述文化知識為主。當然,跟以前隻誦讀四書五經不同,這學府之中不僅要有這些,還要懂得天文、地理、算術等等。華夏學府出來的學子,不是隻懂得之乎者也的腐儒。要讓他們成為真正的國之棟梁。而農系,則是講述關於農事之類的知識,讓每一個耕種之人都明白耕種的原因。同理,工系則講述勞工知識;商系則是講述經商知識,武系講述軍人知識。”

 李淵、唐儉、竇威和裴寂四人聽了俱是眉頭微蹙,片刻之後,裴寂不解的問到:“太子殿下。這般規劃確實是好。只是,世人皆重文人士子,若是這般規劃,怕是所有人也只會學習士系,而其他四系則鮮有人學習。”

 裴寂的擔憂不無道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若是能夠當一個有身份的讀書人,誰又肯去經商呢?

 當然,他們明白李建成這般規劃肯定有深意,只是他們明白,不代表別人也明白。

 “裴叔父說的沒錯,建成自然也想到學習士系的人多。其他四系問津的人少。”李建成淡淡一笑,顯然對於這一點並沒有絲毫的擔心。

“只是,人各有志,或者並非是所有人都適合士這一條路,就算人再少,其他四系也總會有一些人。況且,朝廷選拔官員,也並非一定要選擇士子。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可以從工系中選擇工部的官員;從武系中選擇兵部的官員;從農系和商系中選擇戶部官員。物盡其用,因地製宜,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思想給束縛,要懂得靈活變通。再說了,本太子還有其他的招式讓他們就范。”

 看著李建成一臉奸詐的表情,李淵等人俱是為那些即將成為學子的少年們感到同情,李建成的笑容。顯然是不懷好意。

 “成兒,有何招式,且說出來讓為父和幾位叔伯參詳、參詳,其中若是有什麽不足之處。為父和幾位叔伯也能給你指點一二。”

 “孩兒正有此意,還望父皇和幾位叔伯莫要客氣。”

 李建成當下臉色一正,神情端正的說到:“等華夏學府開學之後,建成擬定以學分製來作為標準。”

 “學分製?又是何解?”

 李淵幾人又是一頭霧水,李建成時不時的能夠冒出一點新鮮東西,讓他們應接不暇的同時,又學到了許多東西。

 “所謂學分製,就是在學習本系知識的同時,還要兼修另外二系的知識。若是未能修滿足夠的分數,那便不算學業完成。初等知識六年時間,若是在這六年之內不能將本系與其他二系的學分修滿,則不得升入高等知識。他們可以再花二年時間繼續學習,但是這二年的學習費用就要另外算。同時,二年之後還未能修滿學分,則只能退學,並且永遠不得繼續學習。高等知識一樣,四年時間未能修滿,則另外多給一年的時間,未能達到,一樣退學。”

 “嘶!”

 李淵和唐儉幾人俱是臉皮一抽,精神一震,深感李建成這一招的狠辣,逼得你不學都不成了。這樣的方法,窮盡他們一生的精力,怕是也根本就想不出來。

 他們自是不知,李建成這是從後世借來的方法。在後世,有多少人被分數給折騰的欲仙欲死,不過,人才自是也造就了不少,這一點卻是毋庸置疑。只不過,李建成稍加修改了一點。那便是學習的時間限制,在後世,只要你有錢,管你在學校呆幾年,就算一輩子呆這裡都沒問題。

 “而且,我們還可以從選拔官員上面,對除去士系的另外四系寬松一些條件。”

 “太子殿下,只是這樣做的話,那些學子或許就會為了成為官員而選擇這四系,這似乎有些功利。或許,還會造成士系的人數減少,而轉入其他四系。”

 唐儉一臉猶疑之色,好似並不讚成這麽做。

 “唐叔父,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們可以根據情況而變動,難道一定要拘泥於這一點?至於說功利,只要他們有這個能力,成為我大唐的官員,也並非什麽壞事。就算功利一些,也比那些迂腐得只知道念之乎者也的腐儒好多了。”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儉受教了!”

 “太子殿下,這等規則放出去,怕是會引起那些儒家學子的抵抗。”

 竇威並不反對李建成提出的這般做法,只是身為儒家學子,竇威很是明白那些儒家老輩的頑固不開化。也就他看得明白一些,否則也不會乾出和李淵起義這種在儒家看來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