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國之重器》第三百九十三章 腹黑的程大皇帝!
?
   沒有人知道,程功這次“溜到”非洲打獵渡假,還有個很大的目的,就是暗中考察埃塞俄比亞現任流亡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正在準備的復國計劃是否真的符合東華帝國的利益。

   東華帝國政府在暗中資助海爾·塞拉西一世復國,這個計劃是得到了程功的授意和批準的確沒錯。但海爾·塞拉西會不會嘴上說一套實際上卻在背後做另一套,這就需要考驗東華帝國援埃顧問團的智慧和經驗了。

   事關東華帝國未來國家戰略,程功當然得親自把關才放心。

   程功還沒有到達非洲之前,海爾·塞拉西一世與在索馬裡的埃塞俄比亞流亡政府重要成員召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並發表了打倒意大利法西斯侵略者,解放埃塞俄比亞的演講。

   海爾·塞拉西一世明確表示,他的復國行動,希望能得到代表著國際公理、正義與和平的東華帝國政府的支持。

   海爾·塞拉西一世聲稱,東華帝國在索馬裡和肯尼亞實行的新殖民主義政策,是以索馬裡和肯尼亞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與傳統的歐洲強盜對非洲的殖民掠奪手段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東華政府的這種新政,是完全可以得到全非洲人民的理解、擁護和支持的。

   雖然說海爾·塞拉西一世與東華帝國政府簽署有一份永久承認東華帝國為宗主國的東埃密約,但程功並不打算真的將埃塞俄比亞變成東華帝國的附屬國。

   對於埃塞俄比亞,程功的定位是與後世的巴基斯坦與華夏的關系,要把埃塞俄比亞打造成東華帝國的“埃鐵”。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種兩個國家全方位全天候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比附屬國與宗主國關系更為牢靠。

   盡管這個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但程功依然可以預計在二戰結束後,會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一股民族獨立解放運動的浪潮。

   這股浪潮是英、法、意、荷、德等歐洲列強被本次大戰戰爭削弱了國家力量後的必然產物。

   程功如果不想看到戰後在東華帝國的勢力范圍內爆發民族獨立鬥爭運動,就只能從現在起嚴格控制住他的擴張野心。

   有些地盤現在趁火打劫吃下來容易,但要完全消化掉就不那麽容易了。

   與其到時候被治下的獨立運動弄得焦頭爛額,還不如現在就打著民族獨立解放鬥爭的旗號,在英、法、意、荷、德等歐洲列強的殖民地扶持起一個親東華的新政權。

   海爾·塞拉西一世復國解放後的新埃塞俄比亞,無疑將成為程功在非洲的一個試點。

   程功其實非常清楚,以他現有的身份和地位,想要真正做到放下一切安安心心遊山玩水,根本就不可能。

   在沿著東非大裂谷狩獵探秘的這段日子裡,程功的足跡踏遍了希雷河河口、馬拉維湖,向北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塞高原。之後還沿馬拉維湖西北端,經坦噶尼喀湖、基伍湖、蒙博托湖等地,一直到蘇丹境內的白尼羅河谷。

   程功用職業探險家的身份,對生活在東非大裂谷及其周邊地區的非洲各民族、部落的民俗文化有了最直觀的了解。而且還憑借他強悍的個人實力,在好幾個原始部落裡裝扮神棍演繹神跡,並經這些原始部落相互間的口口相傳,將東華人是非洲救世主這個神諭在非洲的原始密林裡四處傳揚。

   在程功看來,要從根本上改變非洲的落後面貌,只需要從文化教育和藥品醫療兩大塊著手,讓所有非洲部落盡可能地接觸了解外界新生事物,徹底擺脫原始愚昧思維觀念,樹立非洲大家庭多民族融合思想。

   對於極少數頑冥不化的食人族,最好的辦法就是實施人道毀滅,將這種全人類公敵從地球上徹底抹掉。

   把東華人神話,將白種人妖魔化,這就是程功將索馬裡和肯尼亞建設成新非洲樣版工程的總體指導方針。

   要知道,凡是派往非洲執行軍事任務的東華軍人,他們當中實力最低的也是明勁級武者水平,如果讓化勁宗師級軍官在非洲部落展顯其個人力量,跟神話人物基本沒什麽兩樣。

   就目前而言,通過磐石雇傭軍中的非洲籍傭兵之口,神化黃種東華人,妖魔化白種歐美人的宣傳教育工作,取得了極為顯著的效果。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程功在索馬裡和肯尼亞播下的火種,用不了一年,就能在東部非洲、北非部分地區和中非部分地區形成熊熊燎原之勢。

   不得不說,歐洲白人在非洲製造的罪惡,實在是罄竹難書。

   東華索馬裡總督府和東華肯尼亞總督府,根本不需要太刻意地去挑起黑人與白人之間的仇恨,只是把歐洲人販賣黑奴這段罪惡歷史真實地用書本形式表現出來,就足以讓大多數非洲人民的腦子裡樹立起一種強烈的種族仇恨意識。

   這麽做帶來的直接效果是,在索馬裡和肯尼亞的所有歐美白人,包括傳教士神父神甫牧師在內,全都被當地黑人驅逐出境。少數武裝起來的激進部落更是對曾經欺壓他們的白人展開始血腥屠殺報復行為。

   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曾經在東南亞挑起東南亞土著與當地華人對立衝突,進而爆發針對華人的大屠殺這種不光彩的政治手段,被程功在索馬裡和肯尼亞改良演繹得更加淋漓盡致。

   而今,這種“反歐仇歐排歐”思想浪潮,在海爾·塞拉西一世領導的埃塞俄比亞人民解放軍帶動下,開始在埃塞俄比亞境內萌芽、發酵。

   背靠著南蘇丹、肯尼亞和索馬裡邊境線的埃塞俄比亞人民解放軍和遊擊隊,在東華帝國政府的資助下,很快就在埃塞俄比亞西南、南部和東部邊境地區建立起穩固的根據地。

   源源不斷的武器裝備和軍需物資,從索馬裡、肯尼亞和南蘇丹境內流入埃塞俄比亞人民解放軍和遊擊隊各個根據地。到1942年3月,甘貝拉州、南方各族州、索馬裡州已被海爾·塞拉西一世收復解放。

   埃塞俄比亞人民解放軍從最開始的遊擊戰爭,進入與意大利侵略者軍隊軍事對峙的相持階段。

   在海爾·塞拉西一世領導的埃塞俄比亞人民民族獨立解放戰爭中,從磐石雇傭軍出來的索馬裡戰士和肯尼亞戰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些索馬裡籍和肯尼亞籍磐石傭兵,每個人除了擁有強悍的單兵作戰技能,而且還可以擔任士官、班長、排長和連長這類基層軍官指揮職務。

   可以說,埃塞俄比亞人民解放軍和遊擊隊的基層官兵,幾乎全部由索馬裡籍和肯尼亞籍的磐石傭兵擔任。而在更高層的決策指揮領導層,東華帝國的軍事顧問團掌握了軍事上的絕對話語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