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國之重器》第四百二十八章 誰有實力誰就有地盤!
 非盟可以提供足夠多的就業機會!

   非盟可以提供足夠好的醫療條件和環境!

   非盟可以提供吃不完的糧食,穿不完的衣褲鞋襪!

   非盟,讓所有的非洲人遠離饑餓、疾病、貧窮和落後!

   類似這樣的宣傳廣告,每天都會在非洲人民廣播電台反覆播報。

   加上率先來到非盟國家境內的移民現身說法,在親朋好友之間口口相傳,民眾的口碑,往往比官方的宣傳輿論更有說服力。

   即算是經過了前幾****移民高/潮,現在依然每天有不低於一千人流進入非盟成員國境內。

   幾內亞灣經濟開發區,蒙巴薩工業開發區,利比亞石化工業城,內羅畢高新技術工業園四座超大型工業開發區的成立,將非盟的工業建設和經濟發展推向了一個更高的浪潮。

   大量人口的流失,漸漸讓德屬南非總督府有些沉不住氣了。

   非盟很霸道,非解(非洲人民解放軍的簡稱)很囂張。這是所有跟非盟和非解兩大組織打過交道的非洲殖民政府勢力和軍閥武裝勢力最真實的感受。

   但凡有人敢於動用武裝干涉阻止移民出境,馬上就會接到來自非盟和非解的警告,如果不聽勸告一意孤意要跟非盟對著乾,接下來就是非解的空中轟炸來跟你講道理。

   反正在程功眼裡,這時代的非洲各國也沒什麽名勝古跡值得保留。動用軍事打擊不僅可以震懾宵小,而且還能順利搞搞武裝強拆,為將來的城市規劃建設作貢獻。

   對程功而言,現在的世界,沒有什麽是值得他顧忌的。儼然擺出一副“非洲是老子的”狂妄架勢,誰不服就拳頭相向。

   這時期的世界格局,遠沒有後世那麽複雜。

   加上同盟國陣營和軸心國陣營打成了白熱化膠著狀態,早就沒有什麽勢力范圍之分。

   戰爭時期,誰的軍事實力強大,誰就可以在世界各地盡可能地圈地盤,只要你有本事打下來,打下來後守得住就行。

   無論是東非,北非,還是中非和西非,既不是英國和德國的核心利益,也不是蘇聯和美國的根本利益。

   南非原本是英國的禁臠,但早被德國給搶走了。

   程功很滑頭,他根本不讓非盟組織去南部非洲活動。任由英法盟軍遊擊隊在南非各地跟德軍玩圍剿和反圍剿戰爭遊戲。

   摩洛哥有個直布羅陀海峽,埃及有條蘇伊士運河,這兩個敏·感地帶,程功也不讓非盟去碰。甚至連摩洛哥和埃及的本土勢力想跟非盟高層接觸,程功也授意塔法裡·馬康南既不拒絕也不接納,能拖就拖。

   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到現在,在同盟國和軸心國兩大陣營的高層眼裡,非洲本來是意大利打下來的,自然任憑意大利在非洲折騰。誰曾想,遲遲不肯參戰的東華帝國竟然也相中了非洲,並且連打招呼也不打,直接出手從意大利手裡搶奪。

   世界大戰,本來就是國與國之間扳腕子較力量的戰場。

   意大利打不過東華帝國,那本屬於意大利的地盤被東華帝國搶了,自然是無可厚非。至於東華帝國想在非洲怎麽折騰,那也只能由得人家。

   沒有了意德聯軍對蘇伊士運河的威脅,英國政府也樂得抓緊時間舐傷口,對非盟的組建和擴張甚至連點小動作也不敢有,生怕把非盟背後的那隻程大老虎的屁·股給摸著了。

   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估計是破罐子破摔,每天都在倫敦的報紙上發表文章攻擊非盟,影射東華帝國。

   丘吉爾、胡佛和斯大林就像是取得了默契似的,都悶不吭氣,任由戴高樂一個人在那唱獨腳戲。

   希特勒和裕仁同樣也不就非洲的局勢發表任何觀點,一個是憋足了勁要把蘇聯打趴下,一個是連內·褲都當掉了賭國運要在北美大陸徹底扎根。對程功在非洲的擴張睜隻眼閉隻眼,只要這位程大皇帝不插手歐洲和北美就萬事大吉。

   斯大林這陣子也終於緩過氣來。

   蘇聯紅軍頑強地頂住了德軍的前三板斧後,一方面開始著手準備戰略反攻,一方面抽調部隊加強對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和土耳其佔領區的地方治安整肅掃蕩,可謂是忙得不可開交,根本就沒有精力去染指非洲的利益。

   胡佛現在同樣是焦頭爛額。他現在終於體會到了丘吉爾當時被德國壓著打是什麽樣的心情和感受了。

   小日本簡直就是不人,而是一群不可理喻的魔鬼。

   要知道,日本現在的軍工技術,基本上接近了後世中國60年代左右的水準。日版56式槍族在某些方面比原版56式槍族的性能還要超出那麽一點點。

   先進的武器,充足的後勤,加上武士道精神武裝,這導致日軍在北美大陸橫推加美聯軍的時候,就跟上一世德軍在蘇德戰爭前期橫掃蘇聯紅軍那樣,勢不可擋。

   美國和加拿大都到了最危機的時刻。

   胡佛現在反過來天天拍電報給丘吉爾,讓英國政府趕緊派兵過來增援。

   丘吉爾當然是回復沒兵可調。結果胡佛直接說你們在非洲有兵力,現在非洲沒有戰事了,可以把非洲英軍都派來加拿大跟日軍作戰。

   英國在非洲有兵力嗎?

   當然有!而且是近三十萬擁有豐富戰場經驗的老兵!全是跟意大利軍和德軍打過血戰的精銳部隊!

   問題是,如果丘吉爾真的把這三十萬英軍派往北美支援加美聯軍對日作戰,這意味著英國將徹底放棄其在北非的利益。

   究竟是保北美大陸的加美盟軍的利益,還是保大英帝國在北非的原有利益,丘吉爾現在還真有點拿不定主意。

   按丘吉爾原來的計劃,他是想把這三十萬英軍抽調二十萬南下跟南非的德軍作戰。留下十萬英軍駐守直布羅陀要塞和蘇伊士運河軍事區。

   南非這塊出產黃金和鑽石的寶地被德國人搶了,丘吉爾一直都很不甘心。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再把南非從德國人手裡搶回來,可偏偏加拿大和美國在北美戰場同時告急。

   如果這時候能讓東華帝國對德國和日本宣戰訪有多好啊!

   盡管丘吉爾現在恨不得把程功剝皮抽筋,但他對程功這位東華帝國皇帝把握國際局勢變化的精準戰略眼光, 還真是不服氣不行。

   別看墨索裡尼是最早跟希特勒建立了羅馬-柏林軸心,但在丘吉爾眼裡,意大利在軸心國陣營還真是可有可無的“打醬油”角色。

   不然的話,丘吉爾也不會在英國本土都面臨被德軍隨時登陸佔領的危機關頭,還分兵去北非戰場跟意大利非洲軍團作戰。

   只要在北非戰場打敗了意大利,整個北非和東非都將變成大英帝國的殖民地。

   即算英軍東非戰場敗給了意大利軍隊,丘吉爾也將之歸納為這是有心算無心,只不過是一時之輸贏,並不能決定最終的勝負成功。

   在丘吉爾看來,德國、日本和意大利都是一直在進行戰爭準備,而英國、法國和美國都屬於倉促應戰。一旦英國和美國進入全面戰爭時期,啟動全國戰時體制,英國不說打贏德國,但在非洲乾掉意大利肯定不在話下。

   只不過,丘吉爾千算萬算,也沒算到東華帝國竟然也在打非洲的主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