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抽獎卻是意外的幫了李初一個大忙。
如今已是立春,再過不久就是農耕時節。李初現在很慶幸,慶幸自己穿越的時間點沒有遭遇到,記得在後世曾經聽某個教授說過,在明朝末期,正好遭遇小冰河季節,明朝大面積遭遇到了饑荒,百姓無糧可食,最終爆了各種內部造反。
剛穿越時,西邊爆王慶造反,導致這邊糧價也不時時上漲。
汝墳鎮本地就是汝州的一個產糧區域,大部分糧食被襄城縣九大家族所把持著,這糧價賣多少也是全由他們說的算,自李初打下襄城縣後,這襄城縣九大家族已然只剩下了三家,最後這三家也最終不得已投靠了李初,其余六家的糧食多多少少都歸入了李初的糧倉。
這糧價也隨著李初這邊新的政策制定,這三家也不得不將價格歸於正常。
再加上麒麟軍士兵不多,是已也不怎麽缺糧。
雖然不缺,但是實際上還是有很多困難戶吃不上糧食,只能買低等的黑麵粉吃饅頭烤餅之類的。
如今李初已不比之前了,有了梁山的十多萬兵馬的加入,這領地也不能局限於汝墳鎮一帶了,勢必要進行大擴張,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後勤工作得要做好,尤其是關乎於糧食的。
不僅是李初,如今這一過了元宵,許多老百姓就開始著手春耕的準備了。
這次抽獎來的真是時候,先不說打谷機,打谷機畢竟是等到稻谷成熟了才可以用,水泵跟噴灌設備才是目前最急迫所需的。汝墳鎮跟襄城縣的上等良田都集中在滍水跟汝水流域的交匯處,不就是因為這兩地的水源豐富麽。
其次就是葉縣跟魯山縣,葉縣有灃河,其河流四周有良田,魯山縣的良田則集中在滍水河入白龜湖的口子那邊,其余大面積地區都是下等田,缺水是造成下等田最主要的問題。
如今的水泵跟噴灌設備恰好就能解決這個問題,系統這邊還贈送了三萬把精鋼鏟子。
精鋼鏟,其耐用度比這時候的鐵質鋤頭要強的多,這些精鋼鏟子正好用來挖溝渠所用。
李初從點將台離開,找到了施天逸。
如今麒麟軍的主要政務都是施天逸在主持打理,這春耕乃為重中之重,李初得要跟施天逸好生的商議。
找到施天逸的時候,這貨正在一個小酒館裡吃烤肉呢,旁邊還有李宣、譚誠。
見到李初來了,連忙將烤好的雞肉遞給李初,然後給李初空出一個座位來。
“見過主公。”
譚誠也連忙起身,卻被李初給拉下來了:“坐坐,私宴就不要講那麽的客套和身份了。”
“這烤肉味道倒不錯,想不到先生還有如此手藝。”李初撕了一塊雞肉放進嘴裡,這烤的火候正好,上面撒的鹽巴也適中,很符合李初的口味。
“主公怎來這了?”施天逸問。
李初道:“今日已是元宵,再過不久就是農耕了,不知先生有何安排?”
施天逸起身,對著李初一躬,笑著道:“那就要看主公您的耐心了,是喜歡快呢,還是慢。”
“此言何解?”
施天逸看了一眼四周,整個小酒館裡就只有他們四人,那店家見狀也立即走到後堂去了,生怕聽到了這邊的機密,施天逸道:“主公若是選擇快的話,可直接點兵快西進,趁著大家士氣正盛,梁山軍心裡憋著一股立功的氣勢,快突襲南陽,再拿取穰縣、新野、順陽、乾德跟泌陽,打一個閃電戰,如若能趁機擒住那王慶那邊是最好了,若是走了王慶,主公需立即收兵駐防穰縣,只是這樣一來多多少少會耽誤一些農耕。
”“若是慢呢?”李初再問。
施天逸道:“慢的話,主公可在農耕之前訓練士兵,如今麒麟軍全靠強悍的裝備支撐,其兵員個人勢力尚有不足,再者水滸軍新入,其中景秀不齊,難免裡面會有一些好事者油條子,其心並未真正歸附於我軍,正好也可以趁著機會磨礪和刷選一批精英來,而且此也不耽誤農耕,水滸軍也可以臨時化為民,一起參與春耕。待到春耕完成時再集結大軍征討王慶。”
李初本是想問施天逸如何安排農耕的事宜,沒想到施天逸卻誤以為李初問的是戰略方針。
不過施天逸這話倒讓李初思慮許多。
如今領地下田地將近二十五萬畝,前幾番募兵大量的年輕勞動力加入了軍中,這樣一來勢必會影響耕種,再者葉縣那邊,由於王慶兩度從南陽出兵,威勢震天導致葉縣的居民有百分之六七十選擇舉家遷移, 如果快襲擊的話,這耕種定然會有所耽誤。
施天逸又道:“聽聞南陽那邊十戶五空,多少青壯都被強征為軍,主公若是這時拿下南陽,只怕到時候就要面對一個級大爛攤子,不僅是南陽,穰縣那邊也想差不大,以主公目前的錢財和糧食而言,天逸的建議是暫緩一下,先將汝墳鎮建設好再出兵也不遲。”
李初沉思。
三秒後他有了決定,目光堅毅道:“大丈夫立於世,其能因前方有困難就知難而退?如今南陽地區如此糜爛,若是此番不提早收復,屆時等到農耕,試問南陽百姓如何耕作?只怕又要鬧出一場也。”
施天逸動容,臉色一變連忙又向李初躬身一禮,懺悔道:“此番卻是天逸錯了,有些短視了。”
當即李初便將水泵、噴灌設備跟精鋼鏟子的事說於了施天逸。
施天逸聽到了三樣東西的用途大驚,連忙追問出處,李初隻道是魯門研究出來的最新的明。
說了工具後,李初又將稻花香種子的事情說了出來。
施天逸將信將疑的問:“當真能畝產八百斤?”
李初自信的點頭。
施天逸瞬間石化了。
不僅僅是施天逸,旁邊聽到了李宣和譚誠兩人也呆若木雞。
古代人可不比現代,除了那汴京城外,幾乎個個都是知農活的,對於稻谷的產量如何大家都是清楚,即便是那上等的良田,其畝產也不過是三百來斤,更別提宋朝的斤數還比現代的斤數少o.2斤,說是三百來斤,如果用後世的重量去換算的話,也不過是兩百多斤。
這一下就給提高了四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