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清巨鱷》第436章 好事多磨
京師六百裡加急送來的是易知足上的折子——籌建海軍的建議和海軍的長遠規劃,這份折子道光留中了月余,將近年關才姍姍來遲,折子後面,道光的朱批很簡單就一句話:允準,但眼下朝廷沒銀子,爾看著辦。

 看著這句寥寥十余字的朱批,易知足腦中不由的浮現出道光一臉無奈卻又帶著幾分狡黠的神情。再看一遍朱批,他心頭一陣爽快,不管道光打的什麽主意,這都是好事,至少元奇可以名正言順的開辦軍工廠了。

 見他臉上露出笑容,解修元湊趣道:“好消息?”

 易知足笑道:“元奇又能開辟一條財路了。”

 話未說完,李旺又折回來稟報道:“爵爺,欽差耆大人有請。”

 聽的這話,解修元、何叔泰連忙起身告辭,易知足則徑直前往三穗’,耆英住三穗堂,他住聽濤閣,兩人可說是比鄰而居,但卻極少有往來。

 身為南洋大臣的耆英在上海並不是深居簡出,時常會微服到城內外以及附近府縣走訪,但卻從不指手劃腳,對於籌建海軍以及元奇團練分駐四個通商口岸事宜,他也從不催問,仿佛是來上海縣城度假一般。

 對於耆英的冷淡,易知足絲毫不在意,他很清楚,耆英這個南洋大臣的主要任務就是督促和監督他這個南洋提督的,若是兩人往來密切,耆英這個南洋大臣估計也就該換人了。

 一路漫步進的三穗堂,與耆英略微寒暄兩句,便分賓主落座,耆英滿面春風的道:“眼下已近年關,本欽差這個南洋大臣和易大人的南洋提督也皆上任兩月,易大人可有什麽建議?”

 建議?看來這位欽差大人是想弄點政績出來,略微沉吟,易知足才含笑道:“大人既如此說,下官還真有幾點建議。”

 “知足但說無妨。”

 易知足也不客氣,徑直道:“朝廷籌建海軍是為了加強東南海防罷?既是如此,這海軍負責的防務就不應該隻局限於粵閩浙江四省,應是兩廣、閩浙、兩江等整個東南海防。”

 這有區別嗎?耆英一轉念就反應過來,確實有區別,多個了廣西,不過想想也不無道理,沒理由將廣西不劃歸南洋水師的防區,想到這裡,他微微頜首道:“易大人所慮甚是,廣西海防也確實應該納入南洋水師的防區,好在朝廷如今還沒詳細確定南洋水師的職權,本欽差這就上折子。”

 易知足要爭廣西的海防,自然是為奪取安南煤礦埋下伏筆,見他答應的爽快,便投桃報李道:“明年廈門、寧波、上海開埠,英吉利必然會向我大清派駐使節,基於國際間的禮儀和兩國之間的平等地位,朝廷也應該向英吉利派駐使節,這也是朝廷了解西洋的一個渠道,還望大人上書,讓朝廷早做籌備。”

 聽的這話,耆英暗自汗顏,身為南洋大臣,如此大的事情居然還要易知足來提醒他,不過,這也不能怪他沒想到這層,大清的外交歷來都是宗藩外交,沒有平等外交這一說,與英吉利平等建交這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

 他當即頜首道:“易大人提醒的是。”

 “還有——。”易知足緩聲道:“南洋歷來皆是大清海疆不可分隔的一部分,朝廷既然籌建海軍,就該未雨綢繆,在南洋為海軍尋覓適合的港口以便於海軍巡弋南洋時落腳和補充物質。”

 南洋?耆英並非出身水師,對於南洋情況還真不清楚,略微沉吟,他才道:“易大人看上什麽地方了?”

 “婆落洲、南芳國的都城東萬津。”易知足老神在在的道:“南芳國是廣東梅州人羅芳伯於乾隆四十二年創立,至今已立國七十余年,一直是大清的藩屬國,南芳國在立國之初便希望能夠並入大清版圖,但朝廷因為距離遙遠而予以拒絕。

 如今,朝廷既欲籌建強大海軍,完全有能力掌控遠在南洋之島嶼,下官希望朝廷能夠將南芳國納入大清版圖,不僅是南芳國,在婆落洲北部還有廣東人吳元盛建立的戴燕王國,希望朝廷一並接納,這也算是為大清開疆拓土。”

 耆英一臉疑惑的看著他,居然還有這事?他還真不清楚,想了想,他才道:“婆落洲有多大?”

 “四省之地,相當於兩個兩廣面積。”易知足道:“朝廷若願意接納,對方若不同意歸附,元奇可以出兵征伐。如今西洋各國覬覦南洋各島嶼,朝廷若不及早定奪,婆落洲必然為西洋各國攻佔,屆時,西洋各國就能以婆落洲為跳板為基地,覬覦我大清。

 而大清一旦將婆落洲納入版圖,西洋各國再想進犯大清本土,就有腹背受敵之憂,對於朝廷而言,吞並婆落洲,有百利而無一害。”

 還有這等好事?耆英簡直有些不敢相信,且不說吞並婆落洲的好處,就是元奇團練願意為大清到南洋去開疆拓土,這也是一件大好事,不過,他很快就冷靜下來,元奇可是無利不起早,這麽熱心吞並婆落洲,打的是什麽算盤?難道是想借這機會擴張實力和勢力?

 略微沉吟,他才問道:“征伐婆落洲需要多少兵力?”

 “蠻夷之地,何須太多兵力。”易知足雲淡風輕的道:“五千人足矣。”

 只要五千人?那就不存在借機擴張兵力的打算,耆英一時間還真琢磨不透元奇究竟打的是什麽算盤,估摸著問也問不出眉目,沉吟片刻他才道:“終究還是太遠了,即便能夠征服,也難以實際掌控。”

 “遠?能有多遠?”易知足不屑的道:“陸地有鐵路,海上有輪船,再遠都不是問題,隨著蒸汽輪船的快速發展,以後從廣州乘船到婆落洲不過七八天而已,這算遠嗎?”

 耆英沒見過輪船,但鐵路卻是知道的,據說一旦京杭鐵路建成,從京師到江寧只需要兩天時間,這輪船雖沒見過,卻是聽說英吉利有不少蒸汽火輪船的,想到這裡,他不由的有些心動,七八天的路程,相對來說是很近了,西北之地,可是一走幾個月的。

 想到這裡,他頜首笑道:“既是如此,本欽差就上折子奏請。”他心裡清楚,對方這是拿他當槍使,不過,這事真要成了,少不的有他一份功勞,這可是開疆拓土之功,四省之地大的疆域,非同小可。

 “為長遠計,朝廷同意吞並婆落洲的可能極大。”易知足看著他道:“這算是元奇送給大人的一份大禮吧。”說著,他便欲告辭。

 不想,耆英卻是開口道:“皇上已允準了易大人籌建海軍和發展海軍的計劃?”

 何必明知故問?易知足心裡腹誹,卻是點頭道:“剛收到京師六百裡加急。”

 耆英追問道:“易大人是何打算?”

 “先籌辦海軍學院。”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在上海和廣州分別成立海軍學院,面向大清各個行省招募資性聰穎、粗通文字,年齡適中的子弟入院學習。”

 面向各個行省招生?這得多大的規模?耆英微微有些動容,“易大人這是準備招收多少子弟?”

 易知足伸出三根指頭,道:“三千,每所學院每年招收三千學員。”

 耆英眼珠子都差點瞪出來了,一所學院三千,二所豈非是六千?而且還是每年招收,這十年下來豈非就是六萬?他忍不住道:“這是準備籌建多大規模的海軍?”

 “三千學員並非都是為了培養海軍軍官。”易知足解釋道:“一多半是為了培養船舶製造、軍械製造、機械製造等專業技術人才,另外還有目前朝廷急需的翻譯外交人才等。”

 耆英沉聲道:所謂的海軍學院不過是個幌子?”

 “幌子?”易知足揚了揚眉頭,道:“大人可別將元奇的一番苦心當做驢肝肺,培養船舶製造、軍械製造、機械製造等專業技術人才是為了大清海軍的長遠發展。

 之前下官就曾提醒過大人,二十年後,縱橫在這大洋之上的戰艦不是現在所看到的這些個風帆木船,而是裝備了巨大火炮的蒸汽鐵甲戰艦,大清海軍要想不再次被西洋戰艦打的落花流水,就必須迎頭趕上,能夠自行建造蒸汽鐵甲戰艦,研製新式火炮,而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和長期的技術積累的。”

 這番話說的頗不客氣,耆英也懶的與他計較,畢竟他自個現在就是一個無權無勢無兵無錢,而且還什麽都不懂的南洋大臣,況且建海軍學院還是道光首肯的,他不過是打探一下對方的計劃而已,倒是對方兩次提到蒸汽鐵甲戰艦,讓他覺的這事怕未必的空穴來風。

 見耆英不吭聲,易知足接著道:“朝廷采取的是科舉製,學習數學、物理、化學、幾何、微積分、機械學等等無異於是斷絕了科舉之路,要招收學員,非是易事,得誘之以利。

 入學的學員不僅要免費、包食宿,還的給予適當的補貼,否則怕是難以招募到足夠的學員,每年增加六千學員,元奇將付出巨大的代價,大人不妨上個折子,若是朝廷不允,就當在下沒說,朝廷愛怎折騰怎折騰。”

 聽的這話,耆英撫須笑道:“海軍學院如此大規模,本欽差是肯定要上折子的,免的易大人日後犯難。”

 “既是如此,那下官就再說明白一點。”易知足直言不諱的道:“船舶製造、軍械製造、機械製造等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都需要從小培養,海軍軍官也算是技術人才,同樣需要從小培養,在下準備在四個通商口岸設立西式學堂,從六七歲的幼童開始培養,十三四歲再選撥進入海軍學院學習,當然,這些西式學堂同樣是面對各省招生。”

 耆英點了點頭,道:“本欽差一定如實上奏。”

 從三穗堂出來,易知足一臉的悻悻,他才接到道光的朱批,耆英便來探問他有關海軍學院的想法,原本見那一句朱批,還覺的道光爽快,放手讓他折騰,不想是這麽回事,看來,造船廠和軍工廠也不會那麽簡單性捅開了看道光是什麽意思,若是不識趣,他不介意撂挑子!

 回到聽濤閣,一進門,李旺便迎上來稟報道:“爵爺,伍大人、劉大人、嚴掌櫃三人來了,在書房裡候著。”

 又有什麽事?居然這三人一塊來?易知足也沒多想,見了書房,見三人起身見禮,他擺了擺手,問道:“一塊來的?”

 伍長青笑了笑,道:““海燕”號飛剪船抵達老白渡了。”

 “都坐,無須拘禮。”易知足說著一笑,“衙門也快準備封衙了罷?”

 劉光鬥連忙拱手道:“下官今年就在上海縣城過年,也沒什麽封衙不封衙的。”

 嚴世寬眼巴巴的看著他道:“如今倒是沒什麽事情,就是以工代賑的災民。”

 三人這一說,易知足已是反應過來,嚴世寬這是想跟著他一塊回廣州過年,他今年肯定是要回廣州的,戰爭結束了,他又晉爵加官,而且元奇團練如今又都在廣州,他沒理由不回廣州,“海燕”號就是專門來接他的。

 略微沉吟,他才道:“解修元、何叔泰兩人今年是鐵定要在這裡過年的,長青才上任,也沒必要回去,就與劉大人一道留守吧,災民數目大, 過年也要放幾天假的,別讓出什麽亂子。”

 “下官遵命。”伍長青、劉光鬥連忙躬身道。

 “道衙縣衙今年輪流放假,輪值人員給他們開三倍的俸錢。”易知足斟酌著道:“災民從二十八到初三休息,休假這幾日工錢照給,夥食開好點,要見肉。另外,工地上的災民按人頭髮放兩塊銀元過年,沒有勞力的,按戶頭髮給兩塊銀元。”

 “遵命。”嚴世寬連忙道。

 “另外。”易知足看了劉光鬥一眼,道:“給縣衙支五千銀元過年。”

 聽的這話,劉光鬥連忙道:“爵爺,下官。”

 “這是元奇給縣衙的。”易知足打斷他話頭道:“給縣衙幾位大人分一下,一年到頭,大家也都辛苦了。”

 劉光鬥心裡一熱,連忙躬身道:“謝爵爺賞。”

 :訪問網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