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位置的特殊性,奪取亞速爾的關鍵在於製空權,在於壓倒敵人的空中力量!”
在美英參謀長聯席會議就亞速爾戰役召開的作戰決策會上,金上將的原助理參謀長、南太平洋地區兩棲作戰部隊司令、海軍少將裡奇蒙德-凱利-特納第一句發言就很直接。
這是金上將特意調回來的救兵,不僅因為他對特納本人知根知底,而且特納還有難得的兩棲登陸指揮經驗——瓜島戰役就是他指揮的,而亞速爾群島是標準的兩棲登陸戰。雖然瓜島戰役後美國又在哈爾西指揮下連續進攻了布乾維爾島、蒙達島、萊城一線,但在金上將看來,在日本聯合艦隊主力傾巢而出的情況下,哈爾西手下的太平洋艦隊並未受到嚴峻挑戰,這幾場勝利成色並不充足,看來看去覺得還是特納更可靠一點。
其實瓜島戰役中特納的上級是弗萊徹中將,但可憐的弗萊徹先是在珊瑚海戰役中損失了列克星敦號,在中途島戰役中損失了約克城號,在瓜島戰役前期又損傷了企業號,在金上將看來是“不祥之人”,再加上當初救援威克島的舊冤,很不喜歡弗萊徹,以至於這個中途島戰役的英雄被高高掛起,成了陸上的海軍總司令,什麽艦隊都不能指揮,這次戰役同樣沒他的份。
哈爾西雖在南所羅門海中一敗塗地,但一來有尼米茲保他,二來金上將選擇的繼任者斯普魯恩斯和哈爾西關系特殊(後者是前者的姐夫兼好友),不願意在對方落難時再推一把,最終哈爾西撈到了趁聯合艦隊外出、收復失地這個將功折罪的機會,搖搖欲墜的位置又坐穩了。
其實在現在屢次受挫的情況下,弗萊徹這點損失其實已算不了什麽,但惡感既然已形成,無論是習慣使然還是為維系金上將的面子,都不能輕易改變過來,所以最後選特納出來挑大梁,由他擔任美英聯合艦隊參謀長並主持制定作戰方案,本來這位置還可以讓斯普魯恩斯擔當,但考慮到龐大的航母艦隊需要有人指揮,在弗萊徹不想用,哈爾西不敢用的情況下,斯普魯恩斯被金上將從太平洋艦隊參謀長的位置上臨時調出,任命他為大艦隊航母編隊指揮官,指揮所有航空母艦,而大艦隊總司令則由美國大西洋艦隊總司令英格索爾海軍上將擔任。
在這次戰役中,英國皇家海軍預定要出動四艘戰列艦(2艘喬治五世、2艘伊麗莎白)、三艘航母(2艘光輝級,1艘不撓號),佔了總兵力的一半,但無論總司令還是航母艦隊指揮官甚至連參謀長居然都沒撈著,隻讓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新任總司令弗雷澤上將掛了副總司令這個有名無實的頭銜。雖然金上將的強硬作風英國人已多次領教,但面對這種安排,英國人實在坐不住了。
海軍部有人傳言,派駐華盛頓的英美參謀長聯合委員會英方首席代表、陸軍元帥約翰-格瑞爾-迪爾前些日子造訪海軍部,頗為不悅地質問金上將為什麽這麽安排,兩人在辦公室裡當面爭執起來。
沒想到沒了羅斯福製約的金上將脾氣比迪爾元帥還衝,當場拍了桌子:“憑什麽?憑兩點:第一,皇家海軍弄沉了老子支援的3艘戰列艦,托維上將引咎辭職,聯想到你們自北非、印度洋戰役以來屢戰屢敗,我對你們的指揮能力深表懷疑;第二,憑這次戰役目的是為了幫你們打通英國運輸線,如果你們覺得自己有能力辦到這點,信不信我把艦隊主力全抽到太平洋,讓皇家海軍自己去和德國人乾?”
第一條還好,第二條就打中了英國人的軟肋,如果迪爾是政客出身的滾刀肉,說不定還能給個諸如“美國不管我們的話,我們乾脆投降算了”這樣的回答,但他卻是標準的軍人出身,這種話說不來,最後氣得翻白眼,只能氣哼哼找羅斯福去告狀。
羅斯福最後不鹹不淡地批評了金上將幾句,但未就任命調整提出任何意見,隻安慰性地給了英國人一個艦隊副參謀長的職務,協助特納協調英、美軍艦間的溝通,這下英國人終於懂了——這恐怕是羅斯福總統本人的意思。
金上將雖然惡了英國人,但美國海軍內部卻一片叫好,大家都認為他說得對,商業頭腦發達的美國人帳是這樣算的:承認幾艘英國軍艦構成主力,但兩艘伊麗莎白級戰列艦中有一條是美國出錢出力修的,兩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是美國海軍拿三艘沉沒的戰列艦換的,三艘航母上的艦載機全是美國飛行員——沒飛機要航母有啥用?綜合起來,英國這點兵力全是美國提供的,由美國擔任主帥理所當然。
如果說珍珠港戰役給美國海軍的感覺是震驚,那麽亞速爾群島被佔領給他們的感覺就是恐慌——他們從未發現自己居然離失敗這麽近。亞速爾失守之後,德國等於一把扼住了英國運輸線的喉嚨,有關物資斷絕雖還沒完全斷絕,但看上去已奄奄一息。
美國國內目前的商船製造量一直在穩步提升,但提升的速度趕不上德國潛艇擊沉量的水平。2月份英美在大西洋上總共損失了115萬噸商船,同期美國船廠生產了110萬噸,幸虧加拿大、英國自身還生產了幾十萬噸,所以盟軍擁有的總噸位勉強還是上升。但製造一條輪船需要幾個月,擊沉一條輪船只要幾分鍾就夠了,一旦給了德國亞速爾這個支點,更恐怖的景象還在後面等著。
另外,隨著英國地中海航線、殖民地航線紛紛斷絕,所需物資越來越多需要依靠美國提供,光燃油每個月的運輸量就要超過100萬噸,美國的物資和船舶也不是無窮無盡的,所以盡快奪取亞速爾群島成為壓倒一切的當務之急!
得益於“烏鴉”發出的情報再加上英美從其他渠道掌握的信息,他們充分認識到:由於德軍已在島上部署數量眾多的陸軍並構築防禦工事,要想佔領必須發起兩棲登陸戰,只有具備製海權才談得上登陸進攻,而獲得製海權的前提不僅要擊敗德國主力艦隊,還必須獲得相應海域的製空權。
德國主力艦隊的實力雖然還算不俗,最近又加了一艘黎塞留號,但整體力量放在英美盟軍在大西洋的艦隊主力面前依然只能算是一般,因此奪取製空權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鑰匙。
“亞速爾離葡萄牙和西班牙最西端只有1600公裡,根據掌握的情報,德軍主力飛機,無論是Bf-219、Fw-190、He-218、Ju-98、Ju-188、聯合攻擊機等飛機在天氣良好的時候都具備直接轉場(部分需要掛載副油箱)的能力,而我們可利用的基地最近也超過2000公裡(英國休頓),因此,要解決這個困難必須有兩個途徑……或者在海上集中盡可能多的飛機,或者我們找到近距離基地。”特納指點著地圖,“問題在於,離英雄港最近的陸地是馬德拉群島,這個島也被德國人控制了,而且規模不大,很難在上面部署足夠的飛機。”
“針對這一種局面,我設計了奪取製空權的想法:第一步,由皇家空軍從英國出動重型轟炸機轟炸亞速爾群島,破壞並阻撓德國人的建設行動,殺傷敵人有生力量;第二步,集結最可能多的航空母艦,無論他是護航航母還是正規航母,部署最多的飛機並參與製空權爭奪。”特納搖了搖手中的電報紙,“情報顯示德軍在島上至少部署了200架飛機,另外還有航母上的100架,所以我們的數量必須遠遠超過他。”
“可即便這樣,該距離對重型轟炸機來說也太遠了,休頓島上並未部署重型轟炸機,如果從本土南部機場起飛,往返的直線航程就超過4500公裡……4發的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只能飛4000公裡,如要通過加掛副油箱達到5000公裡以上,單次載彈量會變少。”
“有多少?”
“4000公裡時載彈量3噸, 如果5000公裡,載彈量只能是1.5-2噸。”
“按5000公裡準備2噸炸彈。”還沒等英國人表示異議,特納又補了一句,“如果覺得這樣還飛不回去,乾脆不要回英國,直接去葡萄牙迫降——那距離肯定夠了。”
眾人一片嘩然!迫降葡萄牙等於這架飛機執行完一次任務就交代了,葡萄牙方面一定會把飛機扣下,飛行員或許不會有什麽危險,但對盟軍來說幾乎等於硬損失。
只有金上將欣慰地點點頭:這魄力、這作風才是我看中的將軍,損失幾架飛機算什麽?戰略轟炸以來,哪個月不損失幾百架重型轟炸機?
“別在乎飛機,以後美國會提供更多更好的飛機。”特納補充道,“這只是小節,這點損失都承受不了的話,後面我的計劃你們乾脆別聽。”
眾人被這口氣打敗了,一個個靜下心來聽特納還有什麽豪言壯語,但真聽到後續計劃之後,連金上將整個人都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