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整體匯報的貝當沒再詳細過問南非戰局如何崩潰的具體過程,隻問道:“幾個企業願意和德國人合作麽?”
“如果德國真只收購20-30%股份且不進行強製管理,他們都認為可以接受。戰後歐洲防務市場會比較小,如不能得到德國技術和政治上的支持,很多企業恐怕很難維持。”
貝當點點頭,這批企業已初步感受到寒意,隨著歐戰結束,德國停止了很多軍工訂單采購,雖然民用訂單還在維持,但所有人知道這不可能長久維持,即便德國輕工業不特別發達,不等於連一點上規模的紡織、陶瓷、家具等產業也不要,德國在部分領域依然有很強的競爭力。而且法國還要面臨意大利競爭,意大利和德國關系明顯更加親密,工業企業更早時候就結合在了一起,萬一有國外訂單需要完成,德國肯定也會第一個想到意大利——那樣他們還能收回25-30%的紅利。
法國企業界對此相當眼紅,認為讓德國買走25%的股份不算什麽,不交投名狀,德國和歐洲未來防務市場就進不去。再說,今後歐洲經濟和工業合作不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麽?煤鋼、航運、鐵路、電力都實現聯營,軍工、造船、汽車、冶金和機械聯營自然是下一步應有之意。德國不也把中東石油基金給了法國10%的份額麽?德國拿了意大利公司25-30%的股份不也沒試圖吞並對手麽?
“那就按標準估價和德國人談,工業企業折價80億德國馬克,其余40億用德國國債衝抵,另外8億想些辦法用剩余物資衝抵掉——我們留著也沒用。”
“法屬圭亞那的事該怎麽答覆。”
“德國人還是要錢?”
“德國人沒撒謊,他們的財政赤字確實非常厲害,國債也膨脹到非常凶猛的地步,不過有一點希特勒和施佩爾堅持住了——寧發國債也不濫印票子,所以馬克幣值非常堅挺,信譽也不錯,債券市場相信德國最終能還清。”達爾朗苦笑道,“另外荷蘭人同意交錢,荷屬圭亞那+布爾共和國+加勒比海荷屬領地一共打包價50億馬克,附送布爾共和國駐軍權,現在荷蘭在求德國人幫忙,希望能和日本談談把荷屬東印度弄一部分回來。”
貝當點點頭,荷屬東印度全弄回來不可能,日本人絕不會放,但交還一部分是可能的,因為日本控制地盤已太大且負債更高,不出售一點日本會維持不下去。
至於交還哪一部分,取決於荷蘭能出什麽價碼以及德國施加的壓力有多大,至少帝汶島歸屬有的談(東帝汶原屬葡萄牙,西帝汶原屬荷蘭),在德國拿下新幾內亞後,帝汶島作為爪哇與澳大利亞之間的緩衝器條件已基本具備,堀悌吉同意和荷蘭人商談回購,關鍵還是價碼。
貝當想了半天,最後歎了口氣:“如果德國人能幫我們把南印度支那半島談下來,我就同意付錢……”
“還有我們在美國的黃金。”
“對!這件事要聯系在一起考慮,德國人都做好了我就付錢,為表誠意,可以先付一半。”
說完這些,貝當忽然歎了口氣,對達爾朗笑笑:“我現在身體愈發感覺吃力,在想什麽時候把位置移交給您比較好。”
“別!您還得為法蘭西人民保重身體,法國可不能沒有您。”達爾朗趕緊道,“我還要再歷練歷練,我感覺很多事我處理得還不夠成熟,我不能辜負您和法國人民對我的期望。”
貝當想要交權的想法已表露過很多次,手頭權力確實也在分散出去,但達爾朗很謹慎,
不到板上釘釘絕不肯接手——這一點他和德國方面有默契,霍夫曼認為等戰爭結束,一切塵埃落定,對美實現停戰,歐盟、聯合國正式成立大會開完貝當再交權也來得及,要給這位老爺子一種功成身退的感覺。“元首,法國人同意出錢了,128億購買v2火箭和v3火箭全套技術,還有72億為其他一攬子協議付錢……”凱特爾高興道,“這一下就是200億,今年財政窟窿小很多了。”
霍夫曼微微點頭:“達爾朗是聰明人……”
明明是貝當的決策,為什麽元首卻說達爾朗是聰明人?凱特爾最初有點茫然,腦筋轉了一圈才反應過來,貝當很快就要向達爾朗交權,沒有德國支持與認可,達爾朗這位置可坐不安穩。現在達爾朗力促200億馬克的大生意,表面是為法國的未來而出錢,實際上不也在為達爾朗自己的政治前途買單?
10天推平南非、30萬盟軍一鼓而下,德軍自身傷亡不到1萬的消息很快傳開了,這動靜對眾多國家來說比德國當初6周推平法國還恐怖!在他們看來,法國戰役德國從阿登森林出了奇兵,打了北部英法聯軍一個措手不及才贏的,如果硬碰硬從法比前線的一戰舊路推過去,大家絕不相信德國能贏得如此輕松。
可打南非完全是坐而論道的架勢,德軍冷冷地看著布萊德利熱火朝天地修防線、部署兵力,卻什麽也不干涉,隻管自己調集部隊推過去。
仿佛兩個重步兵比武,一方不但準備了精良的盔甲,還囤積了足夠物資,而另一方看都不看,直接一拳過去——盟軍那苦心經營的鋼鐵盾牌瞬間便如豆腐渣一樣被搗碎了。如果當初德國用這實力打法國,即便選擇從馬奇諾防線正面突破,只怕法國同樣攔不住。
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擁有層出不窮高精尖武器的德軍在陸地上實力優勢已太大,甚至打到不需要動用海軍的地步。各國軍事觀察家都很奇怪,德國打南非除了前期拚命用船隊調用物資、裝備外,就沒看見軸心海軍出現,仿佛南非是個內陸國家不臨海一般。
更讓人詫異的是,南非戰役同期,德國還在南美大打出手,不但巴西北面一鼓而下,連英屬、法屬、荷屬圭亞那都瞬間換了主人。
各國拚命打聽新軍事革命的變革內容,德國人管這叫閃電戰2.0,於是2.0的名頭很快就傳開了,其他歐洲各國裡,報紙、電台裡將整套戰術描繪得令人如癡如醉,偏偏德國國內當無足輕重一般通報了消息——我非洲戰役集群經15天奮勇作戰,解放南非全境,是役共消滅盟軍30萬,我軍損失不滿1萬……
美國方面當然也蒙圈了,布萊德利根本沒怎麽向參聯會報告有關情況便落荒而逃,華盛頓知道南非戰況還是從歐洲拿到的消息:瑞士大使和武官發送回國的有關於戰事過程和評價的電報比布萊德利匯報得還多。讓人感覺布萊德利什麽也沒乾就莫名其妙地失敗了,然後就挾持著史末資和南非黃金儲備逃跑——英德兩國對這件事一致予以譴責,要求美國盡快歸還。
閃電戰2.0的輝煌勝利使德國大陸軍派調子很快也唱不高——前線交上來的戰報很明確,整場戰役一共乾掉了400多輛盟軍坦克(另繳獲了近千輛),有70%是被直升機、攻擊機們或其他飛機解決的,只有30%才是被裝甲部隊、炮兵和反坦克部隊等傳統地面軍事力量解決的——削減陸軍似乎成了順理成章、政治正確的事。
古德裡安代表陸軍提出要求:裁撤陸軍兵員可以,但陸軍必須組建航空兵,把包括直升機、對地攻擊機在內的戰術壓製力量全劃給陸軍管!就像海軍擁有海軍航空兵一樣。
空軍反唇相譏:陸軍連一個會開飛機的人都沒有,別說攻擊機,連直升機上面都是空軍的飛行員!
霍夫曼作為三軍總司令對這種事當然要有所平衡,根據他的指導原則,凱特爾迅速提出了系統解決方案:陸軍再壓縮200萬傳統兵員,增加30萬陸軍航空兵、地勤輔助、電子對抗及其他兵力,整體軍費比例予以下調,按照快速反應部隊性質,要求陸軍組建12個1946型快速師,並表示會盡快拿出編組方案。
這樣一來,加上蘇德戰役結束後預定就裁軍的100萬,等於陸軍兵力要淨砍掉270萬以上,一下子從最高峰的近700萬砍到400萬出頭,很可能還要繼續砍到350萬內,這就涉及軍種平衡問題:陸軍兵力當初20倍於黨衛軍,現在黨衛軍還有35萬部隊,且以傳統陸軍為主,如果一味隻砍陸軍不砍黨衛軍,似乎有厚此薄彼的嫌疑。
霍夫曼表示理解,今後會解除美利堅集團軍編制,壓縮部分黨衛軍番號,讓部分外籍黨衛軍回歸該國國防軍編成(比如黨衛軍愛爾蘭師),像警察師可以回歸國內繼續充當警察,把黨衛軍兵力壓縮到20萬甚至18萬內,整體依然讓陸軍保持20倍兵力優勢,不過導彈部隊繼續交給黨衛軍主管,負責元首安全的警衛旗隊師單列,均不在統籌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