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鐵十字》第132章 ?一千九百四十四:捷與閃電(三)
今天受邀到現場的國家無一不是德國“久經考驗”的老朋友,雖然法國一度還和德國打過仗,但1940年就乾脆利落的躺倒認輸,後又緊跟德國在艦隊交出、兵力調度、物資輸送、裝備協同、軍火生產上按德國要求照辦,擁有數量最多的德國國債(部分由商品和勞務形成,部分是法國金融資本主動介入),本身實力又強,算軸心一等盟國,霍夫曼整天掛在嘴上就是“法德和解、歐洲聯盟”,沒人再把法國當戰敗國看待。

 法國人心裡是否真正服氣很難說,但表面看上去很和諧,法國俘虜已悉數遣返,當初強行佔領法國北部並每天勒索1億法郎的行為早已停止,法國企業源源不斷為德國提供產品,德國還把不少軍工技術提供給法國,在歐洲主要強國中,法國既能生產4號坦克,也能生產意志輪,現在又拿到了軸心級圖紙準備開工。

 關於戰後安排,大家也談得很融洽。

 法國第一次提出自己在北美(美國和加拿大)還有近千噸黃金儲備,是當初轉移出去的。法國投降前法蘭西銀行黃金儲備有2226噸,在主要強國中算比較多,因法國經濟結構倚重金融,沒這批黃金,法國金融信用將立即破產。這2000多噸黃金部分流落到塞內加爾熱帶叢林,部分到了馬提尼克,還有部分到了北美——加拿大銀行和美聯儲各存了一部分。

 存在塞內加爾的黃金隨法德關系改善重新運回巴黎,存在馬提尼克的黃金隨貝亞恩號航母回了國內——該艦雖最後根據德國安排交給日本,但日方並不知道航母上有一批特殊貨物,相反還浩浩蕩蕩帶著貝亞恩號返回歐洲,充當了不知情的保鏢。

 對法國提出的北美黃金問題,德國拍胸脯說沒問題,包在哥們身上,戰後一定讓你拿回來。

 倒不是霍夫曼不眼紅這批黃金,考慮再三後認為這批黃金拿不得,侵吞這批黃金固然能增長一些儲備,但法德關系、歐洲聯盟乃至德國金融信譽就會全破產,法國之所以目前敢正大光明提出來希望德國幫助收回黃金,就是鑒於德國尚可信任,這種互信比1000多噸黃金重要得多。

 再說德國黃金儲備目前並不缺乏,歐洲戰役結束後,德國黃金儲備也超過了2000噸(除德國自身儲備外還包括捷克、奧地利、丹麥、波蘭等),再加上日本貿易中得到的總量近1600噸黃金,德國黃金儲備已突破3700噸,穩居世界第二,略少於美國。

 黃金問題一解決,其他問題也容易解決:

 法國表示英國佬當初翻臉捅我一刀搞“弩炮計劃”,這仇要報,德國說沒問題,海峽群島現在是你的了,

另外再讓黑貓和艾德禮到巴黎來道歉——這件事已辦妥。

 法國表示我讚同歐洲聯盟、統一貨幣的想法,但法國金融業很發達,言下之意是想爭取更多話語權。德國說你同意就好,歐洲聯合央行將來設在阿爾薩斯和洛林,由法國人當央行行長,各國交付金銀作為聯合儲備。

 歐洲央行是統管全歐經濟和金融政策的政治央行,不可能超越歐盟條約給法國額外照顧。但另一個銀行——歐洲開發銀行是商業性政策銀行,致力於歐洲複興和開發,本質上還是商業銀行,法國如想增大話語權,可多交付一點儲備提高股份,法國人對此表示認可。

 法國接著表示我在加勒比海還有點海外領地,但我現在打不過美國人,也不想和美國宣戰。德國說這事我出面幫你擺平,法蘭西也是響當當的世界大國,不能任由美國人欺負,只是德國現在手頭比較緊,法國經濟和金融形勢不錯,能不能先認購500億馬克國債?德國保證將相應訂單全交給法國,除正常利息外,還把意志輪、軸心級航母、奔馳液冷發動機技術交給你。法國猶豫一下後答應了,德國確實也在法國下了相應訂單。

 在德國總動員令後,施佩爾下令將所有德國國內的民用工業盡可能轉為軍事工業,到總動員高峰期時,德工生產開始爆量,而民用工業特別是輕工業萎縮得一塌糊塗,勞動力、工業產值在整體工業結構中比重均低於10%,演化成比一貫注重重工業的蘇聯還畸形的工業結構。

 德國人民所需的生活用品,包括服裝、鞋帽、家具、陶瓷、玻璃等在內95%以上都是進口貨,甚至連德軍軍服都在外國生產,國內唯一剩余的紡織業隻生產特種布料和特殊產品,如飛行員使用的降落傘。這項政策對民眾而言沒什麽不好,對愛美的姑娘們來說更是如此。原來德裝很帥氣,平民服裝總被人說土,現在服裝全都是來自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的進口貨,品味一下就提高了。

 這種安排不但保證了德國生活水平不下降太多,還為德工爆發奠定了基礎,唯一令人頭疼的是現在又要慢慢開始將結構再調整回來。施佩爾認為再怎麽調也調不回原來的工業布局與經濟結構了。霍夫曼對此比較有信心,說過“輕工業就讓法國人、意大利人去搞,他們的產品質量不錯、人民也喜歡,德國要在新工業上下功夫!”

 何謂新工業呢?

 第一是化工,原油問題解決後,德國可用石油來生產各種各樣的人工材料,目前已生產的化纖(尼龍)質量有口皆碑;

 第二是電子工業,計算機、雷達、集成電路等在下一次科技革命中算典型的爆發點,生命周期至少60年以上,即便到霍夫曼穿越的時代還是經濟推動引擎;

 第三是航空航天,作戰大飛機搞著搞著就變成民航大飛機,火箭成功後,宇宙飛船、衛星就開始排隊等候了;

 第四是核能利用,暫時是不能宣揚的領域,但今後會有大發展;

 第五是傳統工業轉型升級,比如德國鐵路管理水平不但在歐洲,在世界也相當出名,霍夫曼要借歐洲運輸聯營打造從大西洋到烏拉爾的鐵路網,建設高速列車;德國汽車工業在歐洲也首屈一指,戰後要開始“汽車進各家”工程,不然控制了這麽多油田怎麽發財;又比如機床和精密製造,德國也是全球領先,將來就是數字化、自動化的發展方向。

 其他創新門類還有好多,霍夫曼畢竟不是工業專家,一時半會對整個體系說不清、說不全,只能將想到的隻鱗片抓告訴施佩爾,後者也不著急,先將元首思路一點一滴記載下來再慢慢糅合。目前還是戰爭階段,雖然戰場形勢變好可實現部分轉型,但仍要以軍工第一的心態來維持生產。

 更何況誰說軍工就不賺錢?不賺錢日本交付的那1600噸黃金、近5000噸白銀哪來的?外圍各盟國交付的礦產、農產品、生活品又是靠什麽換來的?

 法國接著表示戴高樂這個叛逆我是要處理的,但看在民族團結的份上能不能不殺?霍夫曼表示完全沒問題,這是法國內政,你們愛怎麽判怎麽判,只要戴高樂不搗亂就好。

 看到英國拿回巴基斯坦後,法國最近又希望能收回印度支那南部——北部當初法國是“自願”交給日本的,南部是日本強佔的。德國表示理解並幫著想辦法,不過拿回來後金蘭灣得讓歐洲聯合艦隊使用。

 滿足這些條件後,法國政府就爽快地在《歐洲聯盟條約》(共同市場、共同貨幣、共同經濟和社會政策)、《聯合國創始成員國公約》、《歐洲煤鋼、電力聯營》、《歐洲運輸聯營》、《歐洲防務條約》上第三個簽了字(第一個是德國、第二個是意大利,第四個是西俄),德、法、意、俄四大國一簽,歐洲各國依次予以簽署,即便葡萄牙這種向來騎牆的國家也緊趕慢趕簽了,最後一個簽署的大國是英國——霍夫曼抵達馬達加斯加後才簽字,還要等議會表決,所以這次演習,英國代表未在受邀之列。

 意大利和日本是德國打遍全球的全天候朋友,是最知根知底的鋼鐵軸心,意大利北部和德國實行了工業一體化,軍隊體系特別是陸、空軍和德軍已基本融合在一起,各類武器裝備和德國基本統一,更難得的是政治體系也高度一致。在安排座位上就看得出來,齊亞諾伯爵以首相和空軍總參謀長身份出席,位置緊挨著霍夫曼。巴多格裡奧元帥以陸軍總參謀長的身份由蔡茨勒大將對等招待。

 日本政要雖沒來,但作為軍事上配合最得力的盟友,觀摩團團長伊藤整一以區區海軍中將軍銜擠在一堆元帥、大將中,顯示其地位不同。就南非戰役,日本還主動提出派陸軍“助拳”,反正山下奉文的印度派遣軍閑著也是閑著,出來“打工”不但能賺錢還能搞點裝備,何樂而不為?德國最高統帥部最終以運力緊張婉拒了。

 日本不可能成為歐盟成員國,但擁有觀察員身份,在聯合國中地位不低,不但擁有常任理事國地位,其聯合國投票權還高於英、法、意三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