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原始崛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蛋留下
  閹割實際上也是一種神聖的儀式,在行刑之前需要焚香沐浴,靜坐沉思,讓整個人處於空靈的狀態,一睜眼似雙目如電,一動手如電閃雷鳴,好吧,這些都是虛的,實際上僅需散一支煙,泡一杯茶即可。  小豬一般在出生後二十多天時閹割,具體看小豬的長勢。最遲拖到兩個月閹割也是可行的,但拖得越久從養殖成本上來說就不劃算了。

  閹割後小豬會進入瘋長期,小豬正常六十天出欄販賣給養殖戶,但很多時候都喂養七八十天,因為小豬比生豬的單價更高。

  “把小野豬抓過來。”蘇陽大馬金刀的坐在石墩上,閹割用的指針刀已經準備好了,事先用沸水煮過,目的是消毒,這種消毒辦法普遍用於獸類醫療。

  大豬一般抓耳朵與尾巴,因為只有這兩個地方能抓到,其余部位都無從下手,而抓小豬就是提後腿了,倒提在空中,讓小豬無法動彈。

  帕布按他的要求把一頭公豬抓了過來,蘇陽熟練的接過手,把小豬平放在地上,一腳踩住豬頭,一腳踩住豬腿,這個是有技巧的,類似於摔跤,把小豬前腿與一條後腿給卡住了,使其動彈不得。

  此時小豬的腹部暴露在他的眼前,這個就得靠經驗了,下刀一定要精準,也不能被小豬嘶鳴的叫聲影響了心境。

  “哧啦!”指針刀先是刺了進去,然後輕輕一拉,劃出一個很小的口子,跟著他用手一擠,小豬蛋蛋就露了出來,抓住後割掉連接帶,隨手一拋,這顆蛋就扔進了陶罐中。接著又在旁邊重複,割掉另外一個蛋,手術很成功。

  手起刀落,豬抬走,蛋留下!

  “再抓一頭豬過來。”

  蘇陽很滿意手藝還沒廢掉,終於有用武之地了,閹割後的小豬不用治療,自行可以慢慢愈合,從此雄風不再,只要安心長肉,等著出欄就可以了。

  第二頭豬的閹割也比較成功,就是想喂養總共六頭小豬,可就沒那麽簡單了,首先就是辨識豬草的問題,應該說冬季割豬草是個大麻煩,且如果只是喂一些草料,豬也長不快啊。

  這事只能慢慢來,等到明年可以把谷子殼用來喂豬,另外想辦法種植一些塊莖吧。

  還有那頭牛犢,等冬天過了就穿鼻繩,相比起豬來說,多養些牛恐怕幫助要更大一些,因為可以放牛,卻無法放豬。

  小豬蛋蛋又稱為“頭刀菜”,對男人來說,很是滋補,沒什麽腥味,吃起來粉嘟嘟的,用米酒煮來吃更是回味無窮,同時可以治療疝氣。

  他自己隻吃了一個,剩下三個分給帕布他們了,但凡吃過的都說好。

  兩頭閹割後的小豬竟然都活了下來,生命力出奇的頑強,當然也變得溫順了,已經打不過剩下的那頭小公豬。養的鴨子也是六隻,卻有七隻豺狗,差一點就是六六六了。

  “吱吱吱。”蘇陽嘴裡發出吱吱聲,很快七隻豺狗就跑了過來,這是一種條件反射,在給動物喂食或是撫摸的時候,固定發出某種聲音,時間長了,就能形成聲音發射。

  他不需要把豺狗訓練成能握手、打滾的寵物,而是需要獵犬,或是能示警的家犬就足夠了,馴化這件事有個過程,等到下一代小狗出聲,又會好很多了。

  揉了揉小豺狗的頭頂與胸口,同時對其中表現不好的兩頭進行小小的懲罰,直接打臉,時間一長,潛移默化之下,即便他毆打長大後的豺狗也都不是事兒。

  幾天后,氣溫又下降了一些,差不多已經是最冷的時候,

完全不想出去的感覺。  他的野人語已經說得越來越順溜了,不知不覺中個頭又長了一些,也比之前壯士了好多,看來冬季才適合長膘。

  小夏也進步明顯,已經可以直立慢走,說話的邏輯與詞匯量,不會比部落同齡孩子差多少,由此可見小夏很聰明,智力不是問題,說不定也吃了什麽好東西吧,這是原始時期,誰說的準呢。

  比如現在有劍齒虎,而到了現代早就滅絕了,又比如他見到好多動植物,雖然能對上號,可與現代多少還是有一點區別,進化論,適者生存。就連人類,現在的原始人不也在慢慢進化,書寫著文明嗎。

  冬季才過了不到一半,岩石這邊在附近挖到不少竹筍,加上存有不少肉食,草藥也有一些,在這個冬天罕見的沒有死人,這在以往根本無法想象,族人們也感覺到了變化,這一切的源頭,都是從蘇陽趕墟的時候開始。

  蘇陽計算著食物,估摸著省著點,多喝湯,足以熬過去了,所以也沒想著外出的事情,但每天都把時間安排得很滿,不是鍛煉身體,就是學習,他也開始學習辨別草藥,整理用法用量。

  這其實是不合規矩的,用藥這件事是真的神聖,一般都掌握在各部落長老手中,有的人知道得多,比如瑪祖,有些人也隻懂寥寥幾種草藥。他已經問過了,草藥屬於是巫的范濤的,當然巫懂得很多種草藥,且這只是巫的一種手段罷了。

  蘇陽覺得他沒有嘗百草的勇氣,但怎麽說也是獸醫吧,雖然用的是西藥,可是這道理是相通的,他學起來應該會很快。

  事實上也是如此,瑪祖上次帶大家采集回來的十幾種草藥,他已經搞明白了,又從野人部落那裡學到了幾種,還從幾個神龍氏族人那裡聽到了些見聞。

  這其中有一種名叫“起陽草”的東西,引起了他的注意,補腎的。起初他以為是山藥,這個在冬天也可以挖的,山藥屬於多年生植物,到了秋冬,藤條就會枯萎,但在春天又會長出來,累計很多年後,一株山藥說不定就能挖出一個簸箕那麽多塊莖。

  可最後發現起陽草不是山藥,這只是一種草,冬天會枯萎,春天會長出來,收割了之後又會長,冬天見不到,所以隻好等春天再說了。

  他現在已經能處理受傷了,用的是一種馬蹄草,形似馬蹄,可以止血,另外一種土蜘蛛的網也可以止血,這種網隻比拇指頭大一點,多在洞壁上,撕下來蒙在傷口上就可以。還有熊膽可以止血,這東西用起來就比較奢侈了,

  他當獸醫的時候最喜歡用青霉素,還經常用在人身上,就是他本人,如果不小心弄出了傷口,直接把獸用青霉素粉末灑在傷口上就行了,馬上就可以止血,愈合得也非常快。當然,青霉素過敏是致命的,所以他自己學會了試皮,或許這種方法可以用來試驗草藥的毒性,只是估計他沒膽量嘗試,萬一失手掛了呢,豈不是死得輕於鴻毛了。

  所以他還是慣用拿來主義吧,用現成的藥物,只要系統的歸納一下,沒準能湊出一百種草藥,以後就沒神農氏什麽事了。想到神農嘗百草,他就想到了炎帝,這位人類祖先不知是否已經出生了?

  按照他的印象,炎帝的年齡應該要比黃帝與蚩尤都要年長,甚至有可能不是一個年代的人,可是遠古原始時期的歷史,沒人可以真的有定論。後人能考古到的歷史程度,到了殷墟那裡就斷掉了,殷墟之前的事情,沒有真正的歷史考證,也就是沒有什麽文物資料出土,拿不出鐵證來。

  當然,石器時代是存在的,青銅時代也是存在的,中華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歷史文化也是事實。

  蘇陽現在就是在譜寫歷史,或許這一段原始時期的歷史終會被遺忘,但他相信一定比想象中還要輝煌,為了部落!

  至於說他想做什麽,毫無疑問,天神之下,他最大。

  已經整理出二十一種藥物,標本也都保存好了,用法用量,也都記載了腦海中,假以時日,也就沒有長老們什麽事了。

  可惜,他沒能去學巫,也不知這算不算是遺憾,如果他去了,何須十年,估計最多一年就可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也有可能什麽也學不會,主要是他的思維與原始人不在同一條線上,很多東西無法理解。

  比如石刻,小夏每天仿佛都有所啟發,他愣是看不出有什麽含義。

  返璞歸真,他覺得原始人的思維處於這種程度,他已經被汙了,看不清本質。

  好比一幅圖畫,配上一首詩,他看見了,第一時間就會把詩念出來,床前明月光,於是想婆娘,錯了,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時候一個三歲的孩童看見了圖畫與詩,因為孩童不認識字,所以只會看圖,看到了床,就念出了“床前明月光”;看到了冰霜,第二句出來了;看到了月亮,第三句詩出來了;看到了圖中老人,第四句也出來了。

  孩童只是看圖畫,照樣把完整的一首詩念了出來,一字不差,發音標準。這是幼兒園最多中班的水準,甚至小班的孩子都可以讀懂圖畫,老師也是這麽教導的。可是換做成年人,把上面的文字給抹掉,在換成比較難的詩,或是童話故事,又或是一些原創的文章,恐怕就無法看圖念出文字了。

  蘇陽現在就是這種感覺,與原始人的智力、見識相比,他無疑是巨人,而原始人只是孩童。但在原始環境下,到底誰更厲害,真個還真說不清楚,至少他無法做到全面超越原始人們,穿越者的悲哀啊!

  既然他無法看圖識字,那何不一步到位,引到族人們開始創造文字呢?

  PS:端午節回老家了,瑣事比較多,其實是酒喝多了,這兩天估計只能一更,欠下的更新會在上架前補上,感謝大家的打賞與生日祝福。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