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原始崛起》第98章 0層底,雞婆鞋
  岩石部落現在有165人,超過四十歲的只有八個人,其中五個是長老。十三歲至四十歲之間的有七十六人,五歲到十三歲之間的足有七十二人,此外還有嬰幼兒九人。  這裡面有從其它部落換回來的二十多人,也有從芒部落要來的二十多人,這才湊出了眼下的光景。

  戰士正式定編為四十二人,勇帶著九人負責部落安全,同時也在附近狩獵;帕布帶領二十人作為主戰力,也是投矛隊;春帶著十人弓箭小隊,作為斥候,輕狩獵。分配到了二十二個陶。

  製陶隊由蘇陽的媽母容氏帶領,定編十二人;煮鹽隊的人數暫時減少了,因為每天的鹽水不多,暫定為六人,由蘇陽的大姑帶領;采集隊還保留著,因為需要兔子草,由蘇陽的大嬸帶領,人數不定。此外還有如編織竹器的畢博,打磨石器的兩位,製弓的野子,都屬於技術工種,待遇表面一樣,不過蘇陽偶爾會送點私貨。

  孕婦原則上是不會外出了,但也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沒有強迫分配勞動,吃食現在與成人對等。

  這些人一共分配到了十七個陶。現今蘇陽的辦法就是認陶不認人,開飯時見陶發放食物。

  十歲到十三歲是四個人一個陶,但如果這個年齡的孩子正式加入了某個隊伍,待遇就會提高,同時他們也有父母分均一些口糧,不會餓著。

  還有五歲以上的孩童,一共佔了十六個陶,老人加長老們佔了八個陶。當然蘇陽自己也拿了一個陶。

  總數用到了六十多個陶,每次就需要準備六十多份食物,可以從源頭上控制,比如拿出十斤也能分,拿出二十斤也能分,只要做好了計劃,就可以合理的度過冬季。

  至於說他提出的食堂概念,等搬遷之後,依舊會出現。好比翌日天亮狩獵隊要出發,那麽夥房的人就要半夜起來煮食物,讓戰士們醒來後就可以吃飽,又比如種植隊在外面乾活,等到了飯點,馬上就可以吃到騰熱熱的飯菜。那時候就是認碗了,工種不一樣,食物會有不同。

  當陶罐市場飽和,他就會適時推出碗這種產品繼續撈錢,走一步看三步,適合當下的環境才是最重要的。

  族人們歡天喜地的煮著食物,其樂融融,長老們也無需自己動手,自有後輩來幫著煮東西。以往其實每個族人都清楚長老們吃得更好更多,現在相當於半公開了,也沒人不滿。反正人老人們吃不了那麽多,後輩幫忙,就能撿剩下的吃。

  這讓長老們也高興,吃不夠與把吃不完的賞給後輩,這是兩個概念了。

  吃飯時他宣布了一下後面要做的事情,製陶隊繼續開工,兔子草也不能落下,其余婦女,包括孩子們集體來學編織。戰士們自己打磨修繕武器,練習弓箭、投矛,他之後會教大家怎麽設陷阱。

  暫時還沒到抱團取暖,減少消耗的程度,已經儲備了兩千多斤的臘肉,加上這一批肉食,平均下來,每個人的口糧能有二十多斤肉左右,圈養的兔子關鍵時刻也能吊命,骨頭可以熬湯,同時也儲備了很多植物的塊莖,以及一些堅果類。

  往年都能熬過去,今年問題不大,但想要過得更好,外出狩獵也是有必要的。

  雙管齊下吧,一邊製出可以外出的鞋子、蓑衣等,一邊練好如何製造陷阱,差不多三個月的冬季,並不是挑戰。

  同時,他也乘機講了一些生活習慣,比如勤洗漱,保持乾燥衛生,正確的使用火盆,鋪設蘆葦床鋪等等,

如果生病也要馬上治療雲雲。  現在製陶也有所改良,混合一些草木灰用來掛陶,質地會更好一些,等搬遷之後,蘇陽也會著手修建土窯了。

  翌日,天上下起了雨夾雪,根本沒辦法出門,畢博選了些人在抓緊編織更多的鬥笠竹架,到時候填充竹葉或是竹筍殼就可以了。

  蘇陽在研究鞋子,之前已經用蒲草把草鞋編出來了,可是草鞋不防水啊,又透風,冬天穿了意義不大。

  他想到了千層底,想到了布鞋,從而想到了雞婆鞋,所謂“雞婆鞋”,其實就是棉鞋。它是用手工打的布殼納成“千層底”的底子,再用保暖的布料作“裡子”和“面子”,裡子與面子之間,禳上棉花。這樣做成的鞋子,非常暖和。

  外形就像母雞抱窩似的,所以叫雞婆鞋。後來不流行穿布鞋了,人們又用毛線織鞋,外形就是雞婆鞋的縮小版。

  蘇陽想嘗試一下,立時在火上架上了陶,往裡面選了一些比較粗的塊莖,如果有苞米、小麥什麽的就更好了,奈何沒有,所以只能湊合著來。

  棕樹的葉子被利用了起來,一片葉子就有簸箕大,熬好塊莖糊糊之後,就塗抹在粽葉上面,七八張粽葉重疊黏在一起。這就是在製作千層底,算是替代品了。

  棕葉是之前就采集回來了的,已經晾乾發黃了,正好可以拿來用,防水性沒得說,硬點也沒關系。

  其余人也沒閑著,被他安排分割殘次的獸皮,到時候要進行包邊,蒲草的編織也沒停下,不是編草鞋,是製鞋墊等。棕皮也會用上,還有準備麻絲、骨針等。

  要做一雙冬天穿的雞婆鞋,遠比布鞋草鞋要來得麻煩,不過凡事都有個熟悉的過程,這麽多人,總能挑出一些有天賦的。

  “我也要學。”商女顯得很積極,可她卻把原始時期第一雙草鞋掛在了脖子上,而非穿在腳下。

  蘇陽表示很無奈,他送商女鞋子,結果她當成了裝飾品或是禮物,說什麽也不肯穿上。

  “你學會了,自己做的鞋子可要穿啊!”他先打了預防針, 然後就做模版。

  用斧頭砍了些木板,然後做成鞋底的模樣,到時候用來對比著裁剪棕葉千層底,也就是確定尺寸大小,有好幾個尺碼。如果有人大小不合適的,在來單獨弄,或是將就著穿。

  棕葉是比較硬的,裁剪起來會比較容易,可是沒剪刀啊,這到是一個問題。

  為此他隻好把兩柄獸醫小刀先貢獻出來,為了這雙腳,也是拚了。

  對比著商女的腳做了一個木質模板,然後他就取來之前糊好的粽葉,把木板蒙在上面割了起來,手術刀般精準,一次成功。當然,這需要兩個木板,左右腳是不一樣的。

  千層底準備好後,他便往上面纏繞莆草,就如纏繞綁帶,從頭到尾給包裹了起來,最後用獸皮進行了包邊,其實可以整個包起來,但是太浪費了,部落還沒那麽富足。

  做完這些後,便開始納鞋底,如果要達到標準,熟手都要花兩天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一雙鞋底,這就過於費時費力了。

  標準的是要密密麻麻的納滿整個鞋底。粗狂一些,可以按照手指上的圈形紋路來走,或是在外圍包邊走一圈,裡面走橫豎排,這樣就可以節省很多工時。

  開弓要用扳指,納鞋底也有專用的指環,上面打滿了小坑,是用來抵針頭的,現在當然不具備,好在原始人的手有夠粗糙。

  “都過來看我怎麽納鞋底!”他準備展示單身狗縫紐扣練出來的針線活。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