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直在說,戰國的戰鬥規模一直很小,是所謂的村戰。無非就是強調島國的戰國交戰人數並不多,比不上我國歷史上的大戰。這樣的說法雖說有失偏頗,但是其中實際上也有一定的比較正確的原因在裡面。
之前我們也有反覆提到過,在這樣一個戰國亂世,個個豪族、國人家更注重的是自己家族的延續,以及自己家族的利益。
主家的存亡對於他們來說,有的時候並沒有那麽的重要,也談不上什麽所謂的忠誠,只要能夠把自己的家族保留下來就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即使是得到了主家征召的命令,他們也會按照主家所要求的,土地士卒之間的比例去進行征召,這樣帶出去的作戰的士卒,很可能只有家族實際實力的一半左右,甚至會更低,只有這樣才能夠保存在自己的,土地上還有著足夠抵擋敵人的實力。
我們拿一個一千石的豪族為例,如果按照征召比例需要出兵三十人左右(根據各個地方的不同,出兵要求的數會有變化,比如在薩摩和飛驒國這樣的地方出兵的人數會多不少),對於這些豪族來說,是完全沒有任何壓力的。
除非可以試想一下,一千石也就代表著能夠養活的百姓人數在一千人左右,如果說考慮到這個時代的百姓,對於糧食的消耗是非常小的,因為他們很多都會自己去找各種草根野菜來充饑,所以實際上的供養人數會更多。
而一千人之中,就算是只有兩三百人乃是男性,刨除掉其中的老人和小孩,至少也應該有一百多人是可以上戰場的。
也就是說在領主征召的時候,其中三十個人將會去上戰場,而剩下的至少有七十個人會留下來保衛領內。
當然以上的說法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計算,而實際情況將會非常的複雜,就比如像黑田家如果前來進攻,已經威脅到了整個家族的生存,就算領主不強製性要求,他們也會將自己大部分的實力壓過去,只不過就算這樣,在家中也還是會留下數十個人進行防守,這是最基本的事情。
正是因為很多的豪族,國人都並沒有出動自己最多的人數,所以似乎看起來,每一次合戰的規模都不大,至少在戰國的中、前期確實是如此。
但是要知道即使是這樣,在戰國的中前期上萬人的戰鬥也還是不少的,上杉家以十萬人去包圍小田原城,以及歷次川中島的戰鬥,還有北條家和關東各個大名之間的戰鬥,大內家上洛,嚴島合戰這都是過了萬人以上的戰鬥。
就像在黑田家的歷次戰鬥之中,到在一個,令製國的國內,擊敗了整個豪族、國人的聯軍之後,但是當真正再去清理地方的時候,在各個家族的領地之內,仍然有著大量的人馬存在。
而這些人馬同樣會給黑田家的推進造成了很大的麻煩,甚至因為要保護自己的領地,所以他們會抵抗得更加的堅決,以上這些就是這麽個意思。
八王子城背靠著八王子山,也正是因此這座山,城池還才得到了這樣的名字,背靠著大山的整座城池也是依山而建,而且是一座完全按照北條氏照對於防守的作用構想,而建立起來的歷史不長的新城池。
所以這一座城池非常有利於防守,先是三之丸,三之丸沿著山道而建,裡面的本丸和二之丸倒是相對比較緊湊,但是三之丸卻顯得有些狹長,尤其是通向二之丸的通道上面,那是一個非常窄,而且非常長的通道。
也就是說就算敵人攻下了三之丸的大手門之後,如果想要順利的前去進攻二之丸的話,就必須要通過這一條狹長的通道,而這一條狹長的通道正對著的,恰巧就是二之丸修建出來的幾個小櫓。
簡言之只要二之丸沒有被攻克,在三之丸之中的敵人就要時刻不停的面對,二之丸可能的遠程進攻,這將給敵人帶來大量的人員傷亡,以及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絕對是一件非常打擊士氣的事情。
而二之丸顯得非常緊湊,是因為在城中房屋以及各種建築非常的密集,這樣就給守軍在防守的時候,帶來了一定的地形便利。
簡言之就算二之丸被敵人給攻克了,北條氏照也可以帶著自己的麾下,在二至丸之中和敵人進行巷戰,而在巷戰的時候佔有熟悉地形這個條件,北條家大軍肯定是有利的一方。
至於八王子城的本丸建立在最高點的山腰上,從二之丸往上將是一條完全陡峭向上的山路,這一條道路同樣是非常有利於守軍進行防守的。
不過想要攻克本丸也並不是那麽的容易,攻城一方必須要用上爬山的樣子,一直到本丸的前方,指望通過這樣的姿勢去攻城,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 所以黑田利高還是指揮著麾下的人馬,先行去進行遠程的攻擊,八王子城的三之丸外圍僅僅只是一排木質的塀,下部乃是比較厚實的木板,上部有便利於進攻的射擊孔。
看到黑田家的遠程隊伍上來之後,北條家的人馬也不甘落後,從五千人之中分出來了整整三百余人,他們都是能夠使用各種弓箭的弓足輕,其中還有幾個藤木弓武士和一些鐵炮足輕。
當然正對著大手門的三之丸那一帶,並不能夠容納所有的這些人馬,所以僅僅只是分出了其中的一半,就佔領了大手門附近的所有地帶,然後他們緊張的等待著,之後和黑田家遠程隊伍的互射。
黑田家的遠程隊伍很快就停了下來,他們並沒有來到近前才開始射擊,因為黑田家不管是手弩,還是鐵炮都擁有著非常長的射擊距離,幾乎是在對方摸不到自己的地方,黑田家的遠程事主就已經停了下來,並且對著八王子城的三之丸開始了進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