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900》第373節 西伯利亞大開發
  一個本來可以做皇帝的人,反而成了另一個女皇帝的丈夫,讓中國人有種自己的皇帝入贅的感覺,很多人感覺到別扭,感覺到難受,感覺到自己吃了大虧。↖

  楊潮卻很不在乎,也沒有強勢的乾預俄國政權,奧麗嘉倒是很聽話,免除了已經骨瘦如柴的肺癆鬼斯托雷平的職務,很痛快的任命了自己的叔祖父尼古拉大公為俄羅斯帝國總理,她只是偶爾給尼古拉推薦一兩個人才,很少干涉尼古拉組建新內閣的方式。

  尼古拉大公成為俄羅斯帝國總理,任命了高爾察克為軍隊統帥,負責帶領三十萬俄國武裝力量守衛烏拉爾邊境地帶,至於其他邊境地帶,基本上都跟中國接壤,現在根本不設防。

  接著尼古拉大公開始跟協約國談判,現在各國承認俄羅斯帝國為俄國唯一的合法政府,那麽尼古拉就要爭取俄國該有的權利,他們要求派代表參加巴黎和會,享受到一個戰勝國的待遇,要求參與瓜分德國殖民地,至少要讓分一份德國的賠款,現在的俄羅斯帝國可算是破罐子破摔了,能弄到錢臉都可以不要。

  但是尼古拉認為合理的要求,被英法毫不留情的拒絕了,他們甚至告訴尼古拉,俄國在戰爭中沒有什麽貢獻,而且最早撤出戰爭,讓英法承受了太多的壓力。

  尼古拉很憤怒的跟英法爭論,雙發口水仗打的很激烈,尼古拉拿出俄國在戰爭期間傷亡900萬的例子,英法則表示,這場戰爭本就是因為俄國而起的。是俄國為了保護塞爾維亞的利益向奧匈進攻,法國是因為跟俄國的盟友關系卷入戰爭,英國是為了比利時的中立才加入戰爭。可以說兩國是被俄國帶入戰爭的,而俄國提前退出戰爭,給兩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現在還想要分享勝利果實,沒有這種道理。

  反正尼古拉沒有得到任何的利益,倒是接到了英法遞過來的帳單。英法告訴尼古拉,俄國總共欠他們92億債務,其中沙皇戰前欠下的債務就有31億美元,戰爭期間又借了60多億美元,剩下的是克倫斯基政府和沙皇后來所借的債務,其中欠英國的就有60多億,欠法國的有30億,欠美國的只有10億而已。

  至於欠中國的貸款,那是有礦產做保證的。單純的貸款只有10億兩。

  現在這個帳單一下子給了尼古拉,他當時就頭大了,蘇俄不肯認這筆債,他沒道理認,沙皇都失去了大部分的領土,讓沙皇全都扛下來,這不是冤大頭,可是尼古拉不認這筆帳。就不可能得到新的貸款。

  後世的蘇聯那麽不可一世,最後還是跟英國人談判給了八千萬英鎊了解了沙皇的債務。更是賣石油發了財才還了法國人的欠債,欠債總是要還的。

  除非尼古拉跟弗拉基米爾那些人一樣,根本不想在國際社會上混,否則他就必須還這筆錢,但他實在是還不起啊,除非對方答應免除一部分。

  “當然。讓沙皇政府承擔所有債務是不公平的,你們都損失了那麽多領土,不該全部承擔。如果你們能夠表態承擔三分之一,我想中國是能夠接受的。至於采礦權我們會對目前發現的礦藏進行拍賣,拍賣的資金從來還債。”

  尼古拉來求助楊潮。楊潮給他出主意,借中國的那筆十億的礦權抵押貸款,必須用礦產拍賣來償還,至於後面的十億貸款,楊潮願意讓沙皇政府隻承擔三分之一。

  尼古拉考慮了一番,他只有答應一條路,新成立的沙皇政府一窮二白,還要養活三十萬軍隊和幾萬貴族,還有三百萬失去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要養活,他這個總理當的可是壓力山大。

  “您能說服英法答應這個條款嗎?”

  如果隻承擔三分之一,他們也就認了,咬咬牙借新債還舊債吧,實在承受不了大不了宣布破產,讓債權人來重組沙皇資產吧,反正西伯利亞這裡除了荒地什麽都沒有。

  “當然,我國將把這個問題在巴黎和會上提出來。無論以人口還是國土面積,沙皇政府都不該承擔全部債務。你們可以將這個問題跟復國掛鉤,在你們收復全部國土之前,先承諾承擔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等到你們恢復全部國土後在償還,你覺得如何?”

  覺得如何?

  尼古拉認為簡直太好了,這意味著英法如果想要俄國償還所有債務,就必須全力支持沙皇復國,沒準他們會考慮出兵的。

  於是尼古拉立刻發表這個承諾,而中國政府第一個響應,表示接受俄國的這個方案。

  同時很快西西伯利亞礦產拍賣開始了,拍賣會在上海進行,邀請中國開礦發財的礦主,甚至外國人也可以參與,只要他們在西伯利亞開礦有興趣。

  當然大多數被戰爭中發財的中國礦主給買下了,畢竟戰爭把歐洲達成了爛攤子,西方人的資金也不充裕,還要留著重建國家呢。

  數百個大型礦藏,上千個中小型礦藏,隻賣出了可憐的一億兩,償還中國的礦權貸款還不夠,更不用說用來還給英法了。

  安熱羅-蘇真斯克、庫茲涅茨基、普羅科皮耶夫斯克等地質儲量達6430億噸的煤田,巴克柴爾、科爾帕舍沃、帕拉別裡和帕爾比克四大鐵礦區的鐵礦,其中光是巴克柴爾的鐵礦儲量就有一千多億噸,全都落到了中國資本家的手裡。

  其他鉛鋅鐵鋁等礦藏就不用說了。

  楊潮大力支持中國資本家來這裡開礦,至於國內的那些礦藏,能留著就留著吧,先挖國外的。那些買礦的資本家倒也樂意,因為跟國內的那些礦藏相比,西伯利亞的礦產條件顯然更好,不但儲量大,而且品味高,開采還更容易,成本極低。

  當然對俄國也有好處,楊子銀行提供融資,促進了上百個大項目落戶這裡,不提那些有重要價值的各種金屬礦藏,光是秋明的油田、托木斯克的鐵礦、伊爾庫茨克的煤田,投資額就超過5億,由於這些礦藏都是儲量豐富,而且大多是表層礦,開完成本低,品質好,將來投產後每年產出不少於10億兩,交給俄國的稅收不少於兩億兩。

  就算是現在,直接投資拉動的經濟,就足以讓三百萬俄國人找到工作,能吃飽飯了。

  因此雖然有被控制之嫌,俄國人也沒有選擇,將來甚至還會感謝中國的投資。

  同時跟沙皇政府達成債務諒解協議之後,就可以再次向俄國提供貸款了,楊潮引薦之下,兩萬多個一窮二白打算開拓大農場的貴族在上海借了3億兩貸款,用來采購農業機械,在西西伯利亞平原開墾土地。

  楊潮還幫助他們找到了許多農業顧問,比如在黑龍江經營農場的那些資本家。

  楊潮沒有興趣鼓勵中國人去哪裡直接佔有農田,因為那樣就要跟當地的土著遊牧民族爭地,土地的產出跟挖礦比起來又少的可憐,范不著做這個惡人,還不如讓俄國貴族去做這個惡人呢。

  反正他們種出來的農產品,也只能出口到中國去,依然是由中國控制的糧食安全來源。

  這些貧窮貴族會形成一股龐大的農業勢力,無論是誰當政,都不敢得罪這個勢力,而這個勢力肯定是支持女沙皇的,維持這些人的利益,就等於是維持奧麗嘉的地位。

  隨著海量的資本投入西西伯利亞,人也隨著資本流動,數百個資本家雇傭技術人員,礦工進駐俄羅斯,當然也招募當地的貧苦俄國人,很快就讓俄國當地人收益,在饑餓中掙扎的時代結束了。

  同時一桶桶石油從秋明一帶的各個油田冒出來,稅收落到沙皇政府的口袋之中,他們的經濟狀況也慢慢變好,英法感覺到給沙皇政府貸款也是有利可圖的,於是開始改觀,不在要求沙皇政府承擔全部的債務,很快就答應沙皇政府暫時隻承擔三分之一的債務,剩下三分之二的債務,等他們完成復國之後在償還。

  外部環境的改善,又不打算再次跟蘇俄掰腕子,讓尼古拉可以專心於內政,修複一下西伯利亞鐵路,同時在各個城市開始建設新的鐵路,改善交通,鼓勵投資。

  女沙皇也被楊潮蠱惑出了使命感,本著改善國民生活水平的目的,她親自出手,到中國各地走訪,拉投資,一時間還是有不少資本家被說動,嘗試去地廣人稀的西伯利亞開拓一下利益。

  大量的中國投資進駐,朝鮮人和日本人也邁出腳步,美國也不甘寂寞,煙台的一些美資企業,也答應了女沙皇的邀請,跑到了西伯利亞嘗試投資。

  俄國的戰爭還沒有平息,西西伯利亞的大開發已經拉開了序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