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國崛起1900》第367節 戰爭結束?
  進入12月,流感依然沒有結束,而且有越來越烈之勢。

  中國各大城市都禁止了公共活動,上海這樣的摩登城市中,電影院、戲院和歌舞廳、夜總會都緊急關閉,路上匆匆行人也都戴上了口罩。

  一時間口罩的價格都翻了兩番。

  跟口罩翻倍的價格一樣,石灰也翻番了,楊潮覺得石灰能消毒,讓大城市的街道上都定期灑上石灰。

  在強力的行政乾預下,總算沒有爆發太大規模的擴散,大城市沒有擴散,人口稀疏的農村也就沒有更大的危險了。

  中國竟然只有不到20萬的人口傷亡記錄,實在是是一個奇跡,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人口體質強。

  美國人10月一個月就死了20萬人,法國、德國也出現大量人口死亡情況,最終美國將有500多萬人死於流感,法國也有40多萬人,德國超過50萬,英國40多萬,俄國沒有數據,隻可能更多。

  但是最嚴重的,其實是西班牙,歷史記載,西班牙有800萬人死於這次大流感,也正是這次流感被叫做西班牙大流感的原因,因為最為嚴重,是西班牙人第一個提出來這是瘟疫,而其他國家一開始還以為是德國人的生化武器呢。

  西班牙人提出來之後,大家才明白這是一次瘟疫,於是也稱為西班牙女士,恐怖的女士。

  這次流感,讓整個秋冬季節,雙方都不敢發動大規模的戰爭,很多軍營中大半人都在打噴嚏,這種情況下,軍官敢下命令進攻,士兵弄不好就敢斃了軍官。

  不過這對德國人來說,卻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如果他們能趁機休整戰線,不需要打敗協約國。只需要讓對方明白德國有自保的能力,沒準撐過這一年,協約國也就只能接受一個沒有勝利的和平了。

  可惜的是德國人革命了。

  因隨著這幾個月的戰局發展,德軍雖然依然在巴黎一百公裡以內威脅著巴黎的安全。可是奧匈帝國頂不住了。

  英法都派遣了軍隊進入意大利,以英法為核心精銳,意大利人也爆發了勇氣,他們竟然突破了奧匈帝國的防線。

  奧匈人一向看不起意大利,把意大利人稱為兔子。因為意大利人很能生,就好像兔子一樣,生育能力強似乎是古老國家的共性,中國和印度和很能生。

  奧匈之所以被兔子攻入國內,不僅僅是因為奧匈的軍隊沒有戰鬥力,此前他們能用八萬人抵擋意大利三十多萬大軍三年的進攻,至少說明他們還是很有戰鬥力的,可是第一這次進攻的有英法軍隊,第二奧匈正在崩潰之中。

  奧匈的小皇帝卡爾出於緩解國內的********,允許各個民族自治。結果沒有得到這些民族的支持,反而引起了分裂潮。捷克第一個宣布du立,接著是最重要的國家匈牙利,匈牙利的du立是摧毀性的。

  由於英法逼迫土耳其退出戰爭之後,可以通過海峽進入黑海,他們從保加利亞登陸,保加利亞投降。同時英法可以登陸羅馬尼亞,支援已經被奧匈打的快滅亡的協約國成員羅馬尼亞光復國土。

  由於協約國從羅馬尼亞的土地上不斷的向匈牙利邊境逼近,匈牙利慌張了,他們剛剛du立就宣布召回他們在奧匈帝**隊中的匈牙利士兵保衛家園。結果奧匈軍隊崩潰了。

  意大利人在英法精銳軍隊的帶領下,突破了奧匈的防線,接著在奧匈宣布向協約國投降的情況下,意大利軍隊不斷的追擊。將一大群沒有抵抗心思的奧匈士兵俘虜,總共俘虜了四十萬人,取得了意大利軍事史上有名的大勝。

  奧匈的投降,讓德國陷入了孤軍奮戰的境遇,他們四周都是帝國的軍隊。

  而且國內矛盾重重,老百姓雖然不至於餓死。但是各種物資的匱乏,還是讓他們感到憤怒,民怨沸騰,要求解除封鎖,於是德國命令他們‘強大’的海軍出港,跟英國海軍決戰,德**方明白出港就是個死,但是總得給老百姓一個交代,於是給海軍下命令,攻擊英軍,直到艦隊沉沒。

  面對這送死的命令,勇敢的德國水兵起義了,佔領了港口,市政府等機構。

  在水兵的起義之下,各地的社會黨也起義了,德國國內大亂。

  德皇希望軍隊鎮壓,但是軍隊拒絕了,德皇只能將權力交給政府,然後選擇流亡。

  跟歷史上的情況一模一樣,只是時間推遲了半年而已,1919年3月基爾水兵起義,當月德國政府聯系了協約國,接受投降。

  德國的投降,意味著戰爭結束了。

  消息傳開來後,整個西方都在慶祝。

  法國人一掃半個世紀的屈辱,以巨大的傷亡終於打敗了德國,他們有理由,有權力慶祝,英國人又一次擊敗了來自大陸的挑戰者,維護了他們的霸權,大英帝國的子民將繼續享受榮光,他們也有理由慶祝。

  但是德國人也太沒皮沒臉了,他們也跟著一起慶祝。在前線,德國士兵走出戰壕,跟法國人、英國人和美國人友好的交換禮物,交換一下刺刀、軍帽,勾肩搭背的在一起跳舞,歡慶殘酷的廝殺結束,友誼恢復。

  巴黎的大街上人們瘋狂的歡呼,激動的男女青年擁抱在一起熱吻的不在少數,經歷了四年多的苦難,這座文化之都最終沒有被摧毀。

  倫敦的英國人比法國人要收斂一些,但是英國人臉上依然洋溢著喜悅,男人見面後會停下來互相脫帽,說一聲好運或者國王萬歲之類的。

  美國人的慶祝就不值一提了,戰爭對他們的影響很淺,除了在戰場上參戰的士兵之外,老百姓更關心的是大流感。

  只有比利時人的喜悅可以跟法國人相比,因為戰爭中他們無端的被德國給滅了,在德國人的統治下屈辱的生活了四年,他們總算是復國了,這比單純的打贏戰爭更難得,他們第一次感受到有自己的國家真好。

  同時法**隊跟著德**隊進入了德國,英國海軍登陸了德國的港口,德國人突然感覺到他們失去了某種珍貴的東西,心頭蒙上了一種陰影,日後為了洗刷這股陰影,他們將承受遠大於現在的代價。

  協約國接著開始解除德國的武裝,德軍接受命令放下武器, 這隻壓在法國頭頂半個世紀的強大武力消失了。

  德**隊開始從前線撤退,後方的老百姓看到前線的軍隊,突然感覺有些後悔,他們看到這些前線回來的士兵,完全跟起義的水兵和社會黨的軍隊不一樣,他們依然紀律井然,排著整齊的隊列,穿街過巷。

  但其實這些士兵心中並沒有多少懊悔,因為他們為國盡力了,他們戰鬥了,犧牲了,但是失敗了,他們問心無愧。

  所以後來士兵們不肯承認他們打敗了,因為直到後方下令讓他們回國前,他們都還能看到巴黎的鐵塔呢。

  於是軍隊不承認失敗,百姓感到羞恥,加上英法對德國歇斯底裡的壓榨,埋下了幾十年後德國人清算的苦果。

  德國人解除了武裝,向協約國投降,開始進行談判,歷史上基本上就認為歐戰結束了。

  但是戰爭並沒有結束,因為俄國人打的正凶呢。

  沙皇的軍隊踏進歐洲,被饑荒折磨的死去活來的俄國農民再一次以巨大的熱情歡迎了沙皇的回歸,他們熱切的希望沙皇能給他們帶去麵包,可惜的是沙皇無法拯救饑餓中的他們,沙皇隻願意為他作戰的人提供食物,於是大量的農村青年加入軍隊。

  農民加入了沙皇軍隊,而蘇俄則武裝了工人,這場內戰其實是工人和農民的內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