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394節 華盛頓會議
  大英帝國已經開始從中國的經濟增長中獲益了,美國人的關稅壁壘排斥任何歐洲的商品進入,但是中國不一樣,跟歐洲達成了相當優厚的通商條件,積極加入一個以歐洲為主導的大市場。

  大英帝國的紡織品雖然始終打不開局面,在中國本土紡織業和日本廉價紡織品的競爭下,根本就沒有市場,可是他們的其他商品,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的,比如英國人的純鹼製造專利,全世界就此一家別無分號。

  另外隨著中國跟美國的經濟關系惡化,英國的石油公司徹底取代了洛克菲勒,幾乎獨佔了中國外購石油和石油製品的市場,這可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洛克菲勒可以借此成為世界首富,每年的利潤不多說,一億美元絕對有。

  而且中國現在是世界上除美國外最大的石油消費國,中國鐵路系統普遍使用柴油機車驅動,效率更高,也更先進,但是要燒柴油,柴油可是來自石油,英國人要麽直接出口石油,要麽出口柴油,都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但是中國越便宜龐大的造艦計劃,卻讓英國人憂心忡忡。

  去年楊潮就宣布了100萬噸軍艦的建造計劃,這對市場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正是有這批軍艦的建造計劃,才讓煙台鋼鐵公司沒有跟東北鋼鐵公司死爭公屋的訂單,而造船就得有炮,加上這段時間新的鐵路投資,新的機車投資,讓萊蕪鋼鐵公司的業績也有了保證,所以才讓東北鋼鐵公司收益。

  可是這個造艦計劃,讓英國人坐不住了,因為中國的計劃就是衝著他們去的,要跟他們的軍艦噸位達成平衡。

  英國人是真的擔心在形成一戰之前跟德國的那種造艦競賽,此時的英國財政可沒有能力支撐軍備競賽,美國那兩百億債務壓的他們都快喘不過氣了,中國的黃金也只是暫時穩住了倫敦市場。慢慢將英國經濟啟動而已。

  所以他們不願意看到這個時候有人在海軍上跟他們競爭。

  比英國人更擔心,更坐不住的則是美國,英國人可在世界那一頭呢,而美國跟中國就隔了一個太平洋。中國的龐大艦隊一旦建成,最直接的威脅就是美國。

  於是美國人開始跟英國緊密的磋商,最後兩國聯合各大國到華盛頓開海軍會議,商討一下東方遺留問題,以及限制軍備計劃。

  華盛頓會議還是出現了。不過不是日本參加,而是中國參加了,顯然中國完完全全取代了日本在亞洲的地位,而且讓日本這個國家一下子在國際上顯得無足輕重,徹徹底底成了世界最東方的一個邊緣國家。

  中國代表團以駐美大使顧維鈞為團長,王正廷、施肇基兩位外交官也從國內立刻趕赴美國,配合顧維鈞完成這次關系重大的談判。

  說關系重大,是因為這場會議就是討論亞洲、太平洋事務的,尤其是在巴黎和會上沒有解決的香港問題,還有中國人始終堅持的亞洲去殖民地化的觀念。英美都認為中國的這個態度,是亞洲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隨著國家的正規化,各行各業都有專業的人才,楊潮是越來越少乾預了,更何況他又不是總統,所以這一次主要就是外交部陸征祥來主持,手下幾個大將去執行。

  華盛頓會議的核心內容是限制軍備,尤其是海軍軍備,但是還要討論一系列其他問題,美國人對此的定位是對巴黎和會的補充。是凡爾賽體系的一次修正。

  凡爾賽會議上,美國人最後輸的很慘,威爾遜試圖讓美國實力積極進入歐洲的企圖,在英法兩國的抵製下。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所以等威爾遜回國之後,美國國會十分不滿,拒絕了威爾遜的談判成果,連美國積極支持下組建的國際聯盟,國會也不批準,結果就是。威爾遜一手促成了國聯的成立,但是美國卻不是國聯成員。

  但是威爾遜顯然不甘心看到美國越來越被國際社會邊緣化,他促成國際聯盟的成立,不就是為了給美國一個施展影響力的平台嗎,所以他再次介入國際事務,邀請各國在華盛頓磋商戰後出現的國際問題。

  規模很大,世界主要國家都在邀請之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國,歐洲的英法德奧地利匈牙利和捷克,以及剛剛成立的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等國也想借助世界舞台確立他們的國際地位。

  已經恢復了國家和平的蘇俄依然沒有在邀請之列,倒是沙皇政府受到了邀請,他們依然是唯一的俄國合法政權,不過各國不是沒有跟蘇俄私下溝通過,只是蘇俄根本不願意接受沙皇剩余三分之二的債務,過不了這個坎就得不到國際的認可。

  楊潮不想乾預此事,但他卻也到了美國。

  他需要進行其他的活動,他這次不是以中國官方身份,而是以俄國官方身份而來的。

  為了穩固沙皇家族微弱的影響力,尼古拉大公要求奧麗嘉女皇親自參加這次會議,並且借此跟其他國家達成友好的協議,楊潮是以女皇丈夫的名義來的,因此他身上背著的是俄國的官方身份。

  但誰也不敢否認,他對中國政治的影響力,所以沒人會把他當陳沙皇家族的上門女婿,跟他交流的時候,更多的時候還是在跟中國交流。

  可楊潮卻偏偏要保持克制,根本就不跟中國代表團交流,放手讓顧維鈞那批人自己去處理國際事務,羽翼下的雛鷹是永遠學不會飛翔的。

  “記住我們是有天然盟友的,蘇俄的敵人就是我們的盟友。”

  作為丈夫,楊潮完全擔當了顧問的角色,不斷的跟奧麗嘉女皇解釋著國際政治。

  “波蘭就是最合適的盟友對象,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讓他們越來越重要了。”

  波蘭人攤上了一個好時候,西方社會對蘇俄擴張的恐慌,讓他們成為地域蘇俄西進的橋頭堡,法國人擔心德國再次崛起,也要拉攏波蘭製衡德國,所以他們現在是英法眼中的寵兒,而且他們本來的經濟基礎就相當不錯,無論是沙皇統治下的波蘭,還是德國、奧匈統治下的波蘭地區,都有相當不錯的工業基礎。

  可惜了,波蘭人自己不爭氣,沒有利用他們這一段最好的時光發展國家實力,國內的權力鬥爭始終讓他們無法擰成一股繩,再次印證了所有的民族都是死於內鬥這個真理。

  這次會議上,波蘭人也很積極,新生的波蘭人急於在世界舞台上表現自己,連過去的仇敵沙皇家族他們也在聯系,求見奧麗嘉女皇。

  “好了,去吧,見到波蘭人不要提歷史,要多展望未來。”

  耳提面命了一番之後,楊潮給了妻子一個擁抱,讓他去會見波蘭使者去了。

  “娜塔莎,又漂亮了哦?這裙子是新做的啊?我以前沒見過。”

  奧麗嘉在前廳見客,楊潮百無聊賴中,調戲一下她的女侍從。

  這個落魄巴黎的年輕模特,現在已經徹底脫胎換骨了,她成了女沙皇的近侍,也就是閨蜜,拿著宮廷俸祿,整天跟女皇開開派對,遊個糊(貝加爾湖),跳跳舞,俸祿豐厚。

  最關鍵的是作為貴族,她還被尼古拉大公的政府救濟,給與貸款幫助她們發展大莊園,娜塔莎自己是不會去種地的,他跟中國的農業資本家合作,什麽都有了。自由沙皇政府幫他們圈佔鄂畢河流域的豐美土地,尼古拉的軍隊雖然差勁,哪怕是女兵趕走遊牧在這一帶的遊牧部落還是輕而易舉的。

  根據娜塔莎的伯爵爵位,她擁有圈佔5萬俄畝土地的權力,加上一筆上萬金盧布的貸款,跟中國人合作才兩年,她每年就有了一萬兩銀子的分紅。

  雖然還算不上大富大貴,但對於在巴黎吃過苦的模特,這種衣食無憂,不用被潛規則的日子還有什麽說的呢。

  就是女沙皇的老公很討厭,老實騷擾她, 沒到這時候,娜塔莎就吃吃著笑著。

  “波利科娃給做的。”

  娜塔莎只有說道衣服的時候才會有興趣,這一點跟奧麗嘉脾氣相投,都是傻白甜,沒有什麽心機,是純粹的宮廷動物。

  每每看到這兩人,楊潮就不得不感歎俄國,這個國家太缺少一個社會精英階層了,哪怕現在守著一個西伯利亞,一群群貴族還不忘享樂,沙皇家族混到如今的慘樣,這群貴族要負主要責任。

  “哎,瑪利亞,你在記什麽?”

  除了楊潮和娜塔莎外,還有一個女秘書瑪利亞,她只有十八歲,是奧麗嘉的女秘書。

  “你們說什麽我就記什麽啊。”

  瑪利亞理所應當的說道。

  楊潮臉一黑:“我們說的有什麽可記的。”

  瑪利亞說道:“陛下說了,您的一言一行都要記住。”

  楊潮哀歎一聲:“沒人權啊!”

  奧麗嘉出去見外國使節都不忘留一個女秘書用速記來監視楊潮。

  “大人,波蘭人想見您!”

  這時候自己的私人秘書張念來給他解了圍。

  不過波蘭人為什麽要見自己,還是讓楊潮有些好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