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363節 分裂
  那個人如同巨大的陰影一般,哪怕已經不在國內,卻依然影響著他們,這種感覺讓李富安十分的不安。

  有的人的動力來自於壓力,有的人來自於理想,有的人來自於****,而李富安的動力則來自於這種不安,他內心深處很沒有安全感,這種不安催促他不斷的攀爬,因為他需要外界的證明。

  跟楊潮對抗,李富安沒有勇氣,而且直到如今,李富安都認定,楊潮是支持過他的,只因為他輸了才去支持米青,如果他能夠證明自己,楊潮一定會再次支持他。

  所以他要打敗米青,他第一次將這個女人當做了他真正的對手看待。

  就好像他曾經將他的弟弟當做對手,無論是讀書認字,還是留洋讀書,因為他不是他父親的親生兒子,他是過繼過去的,而他的親生父親早亡。他養父對他很好,好的讓他沒有任何怨言。但他到底不是親生兒子。

  盡管有各種缺陷,但是李富安的智商絕對不低,他很容易就看到米青的一系列政策中的缺陷。

  那種普漲工資在他看來,就沒有什麽效果,根據最新的統計結果,他發現,雖然給超過一半的低技術勞動者漲了工資,更是帶動了全國性的勞動力價格上漲,帶動了物價的普漲,最底層的那些工人的工資漲幅在物價中完全被抵消掉了,生活水平並沒有明顯的提升。

  因為中國依然是一個勞動力過剩的國家,城裡工資增長,農村的勞動力就湧入城市中,農村勞動力帶給低技術工人的競爭壓力巨大,甚至很多根本不需要技術的雜工的工資不但沒有漲,而且降低了。

  李富安很清楚,當漲工資運動醞釀一段時間之後,會積累起新的民怨。

  而資本家中的怨氣已經出現了。

  別的不提,富強黨內部的怨氣就已經公開化了,甚至造成了組織內部的分裂。

  分裂從什麽時候開始。恐怕從戰前楊潮允許和鼓勵富強黨成員投資創業就開始了。

  以前的富強黨,大都是留學生的時候,年輕、激情、理想化,那時候大家都是純潔的。可是一旦牽扯到了利益,於是分化就開始了。

  說到底這不是一個完全軍事化的黨派,雖然比美國那種菜市場一般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組織要嚴密的多,成員還是要服從重要決議,比如這次漲工資。富強黨成員如果不配合,那麽就會被開除;可是也沒有弗拉基米爾那種軍事化的組織嚴密,不干涉個人的生活,一個成員,想乾宣傳的就去幹宣傳,想管後勤的也可以申請調到後勤部門去,甚至不願意承擔任何黨務也可以;組織更是不干涉個人的私人生活,不干涉個人的事業發展,允許大家獲得事業的成功,不謀求他們完全奉獻。

  所以這是一個比國內那些半成品組織嚴密。又不及蘇俄那種組織嚴密的組織,在服從統一管理的同時,成員享受到充足的自由,這種自由,尤其是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自由,讓怨氣出現後就開始擴散,而且很快相同的觀念就開始形成新的派別。

  首先是對宗旨的理解就開始出現分化,富強黨的主旨一直是強國富民,但是是兩個方向,強國和富民。先強國還是先富民,這兩種觀念始終存在,楊潮在的時候,確定的方向是先強國後富民。楊潮能壓製的住一切,所以沒有任何疑義。

  可是楊潮一走,本來就對方向問題有不同見解的兩方就開始分化,米青這次的日薪一兩運動,則強迫所有的富強黨成員企業增長工資,這在那一批始終把富民當做理想的人來說。沒有任何困難,很樂於接受。

  可是在企業家中,由於受到利益影響,他們並不認同這種觀念,辦企業,尤其是重工業的惡人,不管原來是什麽理想,很多都轉變為強國思想,因為強國就意味著要集中,聚集資本,擴大工業。

  因此在富強黨企業家中,越來越傾向於強國派,米青的運動不但影響了他們的收入,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感覺到他們的理念受到了挑戰。

  李富安很容易就跟這批人成了一個派系,不僅僅是因為他要跟米青對抗,也因為他本來就是一個強國派的人物。

  強國派的人物,通過不定時的聚會,私人聚會,開始表達著對政府的不滿。

  這些人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力量集中,關鍵是手裡還有錢,他們決定辦自己的報紙,脫離富強報,取名強國報,開始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他們完全支持李富安的政績,在全國范圍內,發出反腐倡廉、強國和工業化的聲音,以自己的喉舌的出現為標志,富強黨這個組織開始走向了分裂。

  米青對此並沒有太過關切,因為這批人真的只是少數,以一千來個資本家加上大量的民族分子為核心,總成員還不到兩萬, 而富強黨的總人數現在已經超過了百萬,這只是一個很小的內部派系而已。

  而且她也不認為內部派系有什麽問題,凡是自由的組織,都有這種派系,美國人、英國人都是如此,她沒想到的是,在她執政的後半期,這個小派系將成為她執政的最大阻力。

  米青也沒有精力關注這個問題,她現在的注意力在調停歐戰。

  隨著跟英國和解,她的威望極度提高,這種被全民歌頌的感覺,讓她十分享受,根本看不到任何危機。

  而調停歐戰很顯然將讓她的威望進一步提高,因為這是一次中國國際地位的巨大證明。

  中國將從一個任人欺凌的東亞病夫,變成一個可以在世界上發出,不容忽視的聲音的列強國。盡管她早就是強國了,但是她需要一個證明。

  而這次調停,就將是一次加冕禮。

  米青向各國發出了調停的照會,表達了對世界和平的關注,這一次沒人不給面子。

  德國倒是真想體面的退出戰爭,英法雖然不願意就此停戰,但是不想這時候得罪中國,美國對於就這樣結束戰爭其實也沒有太多的抵觸,因為他們的目的基本達成了,那就是削弱英法霸權,同時捍衛了他們的債務安全。

  所以他們還是給了面子,立刻在北京召開和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