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584節 天總會亮的
天會黑,就會亮,這是道理。∈♀,..

 楊潮並沒有對暫時的輿論戰的成敗而惱恨。

 反正他有大把的時間,沒錯,尼古拉的時間很緊迫,但楊潮的時間很充裕。

 尼古拉不願意看到戰爭在西伯利亞的腹地拉鋸,楊潮卻根本不在乎,戰爭在這裡打響,把這裡打成廢墟跟他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當然這不意味著楊潮不盡心,雖然他只是在演戲,演一場當真的大戲,演戲演的投入,這才是好演員。

 所以楊潮很投入,他是把假戲當做真事在做。

 盡管有大多數人都不相信蘇俄的真相,但也有少部分相信的,盡管大多數對沙皇統治都不感興趣,他們甚至不知道西伯利亞在哪裡,但也有少部分同情沙皇的,盡管大多數人都沒有貴族情結,但也有少數人貴族情結濃重的不得了。

 這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人的思想比世界更多姿多彩,因此持各種各樣思想的人都有,因此來投奔沙皇的人就很多,盡管隻佔世界人口的很少一部分,但加起來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數字。

 短短一個月時間,報名效忠沙皇的人就超過了80萬,而其中最多的是三個國家,一個是中國,一個是德國,一個是法國。

 中國人當然最多,是因為楊潮賭上了自己的一切,他在中國的號召力強大無比,當他決定保衛沙皇統治的時候,中國國防軍中60個軍長給楊潮發過密電表達衷心,表示只要楊潮有令,他們立刻調兵北上。

 楊潮當然不可能讓這些軍官帶兵北上。

 可是大批退伍軍官那就無所謂了,曾經跟隨楊潮打過東北戰爭,打過日本人。打過俄國人的許多退伍軍官,盡管有的已經是50以上的年紀,卻依然報名參加沙皇騎士團,打算在跟老領袖浪上一回。

 這些人也是第一批應征前往琉球集結的,他們立刻按照過去的軍銜、軍職再次成為了軍官,然後將大量投奔的普通士兵組建起來。接著坐上飛艇就趕去了伊爾庫茨克。

 楊潮假戲真做,那麽就舍得花錢,他經濟危機之前,就抽出了200億兩資金,本來是為了應付經濟危機的,但是隨著政府推動的國家工程的進展,楊潮發覺他這筆錢似乎可以抽出來了。

 於是他將錢大量的投入中國企業,給他們下了豐厚的訂單,100萬的棉衣、鞋襪。100萬人的武器裝備,頓時就讓張謇的大生集團起死回生,獲得了豐厚的利潤,暫時代管大生集團的銀行團都親自去找張謇,希望張謇能回來主持生產,他們已經不需要在監管大生的財政了,因為他們知道大生不會倒閉了。

 可是張謇卻拒絕了,他表示大生跟他已經沒有關系了。強烈要求這些不講情面的銀行家清算大生集團。最後是張謇的兒子出面,結過了大生的經營。張謇的兒子張孝若比張謇的現代意識更強,他自幼就有日本女教師教育,稍大在青島德國學校接受現代教育,最後去美國留學學習了工商管理,回國後先在淮海銀行中擔任過總經理,後來在父親的支持下建立了大生銀行。

 顯然他不但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也有更先進的管理知識,他接管大生之後,不但在楊潮的暗中支持下,得到了大筆的訂單,接著又對大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將大生旗下的各個公司進行整合,成立了三大部分,一個是大生農業公司,一個是大生紡織公司,另一個是大生教育。

 農業公司由江導岷擔任總經理,紡織公司朱警辭由擔任總經理,大生教育部門則由張謇的學生,南通師范學院的校長江謙負責。

 重組的大生集團,管理更加專業,同時自負盈虧,尤其是教育部門,除了得到每年大生承諾的10萬兩銀子外,其余資金必須自籌,大大降低了大生的財政負擔。

 又變賣了一大批非核心產業,比如什麽廣生油廠、複新麵粉廠、資生冶廠等外圍產業,甚至連天生港都賣給了航運公司,將發電廠賣給了電力公司,大生集中於核心紡織產業。

 經過改革的大生,大大降低了負擔,提高了管理效率,立刻扭虧為盈,同時承接的巨大軍事訂單,則讓他們的利潤節節提高,只是張謇卻對此很不滿,他不是一個乾企業的,他是一個社會實踐家,因此他根本不認同兒子的經營方式。

 張謇過去建立了太多社會功能的機構,什麽電燈公司,電報電話公司,扶貧的殘疾人工廠,還有氣象台這樣的玩意,而現在這些東西都被兒子清除出去了,要麽交給當地政府,要麽直接變賣。

 過去張謇堅持的是不給政府添負擔,兒子的做法讓他感受到了羞恥,於是大罵了兒子一頓之後,宣布他張謇跟大生徹底脫離關系,從此不再管大生事,不再是大生人。

 大生這樣的輕工業企業得到了大量訂單之後,開始恢復生產,山東的重工業也得到了大筆訂單,從步槍、大炮到飛機、坦克,無所不包。

 200億兩軍費大多數都砸向了武器裝備,30噸重的山東兵工廠坦克一輛價格是3萬兩,來3千輛,斯柯達設計製造的15噸中輕型坦克只要5000兩銀子,來5千輛,洛克希德公司的最新型戰鬥機、轟炸機均價10萬兩銀子,來5千架。

 其他重炮、裝甲車、迫擊炮、機關槍,更是不計其數。

 隨著一艘艘飛艇飛往伊爾庫茨克,這些武器裝備和人員不斷增多,5月底就已經裝備了10萬沙皇騎士軍隊,開始進行最密集的訓練。

 而蘇俄在史達林的命令催促下,終於通過重重險阻,攻下了弗蘭格爾防禦重地泰舍特,迫近伊爾庫次克。

 蘇俄在進攻,楊潮也在進攻。

 不過不是正面的軍事進攻,而是持續不斷的輿論攻擊。

 雖然蘇俄粉飾了太平,但紙終歸是包不住火的,不是發行一些烏克蘭豐收的郵票,烏克蘭就真的豐收了。

 別人需要親自前往現場做調查才能夠得知真相,楊潮卻不需要,大量衛星照片,不斷的出現在報紙上,一輛輛馬車從村子中拉屍體的畫面,一個個餓得面黃肌瘦的農民在地裡翻找食物的照片,不斷的刺激著世界觀眾的感官。

 不止是照片,還有連續的衛星影像,只要天氣允許,楊潮就拍攝一些烏克蘭饑荒的影像,同時還拍攝一些城市中官員的豪宅,和官員出入豪宅時候前呼後擁的畫面,兩相對比極其強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蘇俄是一個邪惡帝國,越來越多的想要加入沙皇騎士團。

 但是這些照片和影像卻讓蘇俄震驚莫名,他們不知道楊潮是從哪裡拍攝到這些照片的,這年頭可沒有衛星的概念,蘇俄最先猜測是楊潮利用飛艇、飛機航拍的,於是他加強了空中監視,在烏克蘭的重災區部署了防空部隊,派駐了空軍巡邏,但是他們沒有發現楊潮的空軍,可楊潮拍攝的畫面依然不斷的出現。

 甚至連蘇維埃高官,乃至史達林活動的場景,也不是的出現。

 史達林大為震恐,因為他發現,許多照片真的是他最近的形象,影像資料不可能作假,當他前一天剛剛在克裡姆林宮小花園散步的畫面也出現在了一些電影院之中的時候,史達林無法淡定了。

 “有間諜!”

 史達林不相信航拍,航拍能派到克裡姆林宮?那整隻蘇俄空軍都該去死了。

 史達林發動了嚴密的調查行為,所有克裡姆林宮的人員都必須接受調查,結果還真查出問題了,在嚴酷的政治環境中,為求自保,許多人都開始指認他人,而許多人根本就無法解釋清楚,於是上百個能出入克裡姆林宮的蘇俄高層,不明不白的被逮捕,他們該慶幸大清洗時代還沒有到,否則他們恐怕連辯駁的機會都沒有,就要被槍斃。

 史達林還通過報紙譴責間諜,稱他們為叛國者,犯有幫邪惡的帝國主義分子監視偉大領袖的罪行。

 蘇俄報紙的報道,讓楊潮得知自己的宣傳行動還有意外收獲,立刻加緊了挑撥事件。

 這次不光盯住克裡姆林宮了,而是不時的拍一些蘇俄軍事基地,尤其是喀山秘密軍事基地,那裡是蘇俄跟德國進行秘密軍事合作的地方,十分隱秘。

 將拍攝的畫面,透漏給德國人,德國人轉給了蘇俄,史達林再次震恐,如此隱秘的軍事基地都被發現了,於是再次大搜捕,勢要將所有的間諜都抓出來。

 楊潮這邊不斷的暴露各種對蘇俄的監視, 疑心重的史達林那邊,就不斷的逮捕自己人,搞得都好像大清洗要提前了,蘇俄政壇一片森寒。

 但楊潮此時開始了最狠的一招,他開始在報紙上請一些軍事評論員,大肆讚揚圖哈切夫斯基的指揮。

 世界各地都出現了這樣的聲音,這種讚揚蘇俄的外國報道,是蘇俄報紙十分喜歡的,於是紛紛轉載回國內,一時間圖哈切夫斯基的名聲和威望,壓過其他幾個元帥級別的軍官,成為蘇俄毫無爭議的軍隊第一人。

 許多年輕的軍事將領,和軍校中的理論家、教師公開讚頌圖哈切夫斯基為蘇俄最優秀,最偉大,最有前瞻性的軍事家。

 他們自以為是跟隨主流,是跟官方意識一致,但所有人都忽視了史達林的感受,如果圖哈切夫斯基如此偉大,把史達林放在那裡?

 毒菜者最怕的不是手下無能,而是手下對自己產生了威脅,此時哪怕史達林知道這是驗鈔的反間計,他也不得不中計,因為他不能讓一個手下對自己產生任何威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