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571節 為自己洗白
車裡雅賓斯克的守軍沿著西伯利亞大鐵路撤退到了庫爾乾。

 蘇俄軍隊略作休整,匯合了新的援兵,兵力達到了200萬人,接著展開了下一步軍事行動,他們避過了秋明,沿著西伯利亞鐵路南線往庫爾乾攻擊前進,如果他們走北線,就勢必要經過秋明。

 俄軍撤退過程中,自然破壞了大量的鐵路,可蘇俄用3萬輛卡車保證了交通運輸,人可以徒步前行,物資則有卡車來保證。這在冰天雪地,大雪紛飛的西伯利亞冬季殊為不易。

 但俄羅斯帝國則更為艱難,他們本就只有30萬軍隊,共三個集團軍,戰前有兩個集團軍部署在烏拉爾防線,高爾察克統領的是葉卡捷琳堡集團軍,車裡雅賓斯克集團軍由鄧尼金統領,而在首都伊爾庫茨克駐扎的則是弗蘭格爾帶領的首都集團軍。

 這三人中,高爾察克是海軍世家出身,鄧尼金出身中產階級家庭,軍校畢業進入軍事生涯,從日俄戰爭開始,每一次俄羅斯帝國的戰爭都有他參與;只有弗蘭格爾出身傳統貴族家庭。

 弗蘭格爾雖然不是俄國皇室貴族,但卻出身於一個古老的德國貴族家族,在俄羅斯歷史上,跟德國的遠遠極其深遠,每一代沙皇要麽本身具有德國血統,要麽就是皇后擁有德國血統,甚至羅曼諾夫家族就是來源於德國境內的貴族。

 因為俄國沙皇皇室跟德國的深厚淵源,所以有大量德國貴族隨著沙皇或者皇后遷居俄國,弗蘭格爾家族遷居俄國的歷史,甚至能追溯到葉卡捷琳娜大帝時代。

 因此他比普通的俄國波雅爾貴族更能得到沙皇的信任。所以高爾察克做不了首都集團軍司令,鄧尼金做不了首都集團軍司令,弗蘭格爾卻能讓尼古拉大公放心的任命為首都集團軍司令,肩負起捍衛首都的艱巨職責。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的出身,往往決定他們的世界觀是愛國的,但卻比大貴族更加激進,更具有現代意識。往往代表著資產jie級的世界觀;所以這次高爾察克發動政變,鄧尼金保持了沉默;倒是弗蘭格爾竟然也選擇了支持高爾察克,讓人出乎意料。

 在保衛國家和強國的精神狀態下,這三人是有一致語言的。所以他們選擇了推翻代表腐朽貴族統治的尼古拉大公。選擇了重塑俄羅斯政治,但卻都選擇支持沙皇家族。他們也想到了蘇俄肯定會趁機進犯,但是他們沒想到蘇俄進犯的決心這麽大,他們以為蘇俄肯定會選擇春夏之際,卻不想對方竟然不惜冒著暴風大雪進攻。這給他們的計劃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在他們的計劃中,他們會用一個冬天,說服沙皇重組政府,然後用一個嶄新的,高效的政府機器來對抗咄咄逼人的蘇俄帝國,從始至終,這三個有資產jie級意識的軍事領袖都沒有對中國有過幻想,因為俄羅斯爆發的排華運動,其實他們內心中是支持的,所以他們知道不可能在這方面對中國妥協人換取中國的支持。

 現在一切情況都想著最壞的結果發展。他們也只能硬著頭皮應對,受益於蘇俄集團的大清洗,讓蘇俄軍隊的指揮水平大減,三大集團軍的主力雖然被擊退,卻從容的保持了主力,他們步步後退,破壞鐵路設施,實行堅壁清野,完全運用了古代遊牧民族的戰爭技巧,打算誘敵深入。伺機反攻。

 同時用最快的速度,組建了軍事政府,用高效的軍隊組織集中俄羅斯帝國所有的力量,他們開始總動員。將所有適齡俄羅斯兵員征召入伍,得益於一次又一次戰爭的影響,俄羅斯帝國人口雖然只有200萬,但人口構成十分年輕化,絕大多數男人,都不滿40歲。可以說都可以作為兵員。

 軍事政府打算全民皆兵,讓他們可以招募到2、30萬新兵,可以將兵力增強到50萬,這樣還能靠著漫長的國土,在距離蘇俄邊境千裡之外跟蘇俄打一場大決戰。

 蘇俄的卡車運輸維持的行軍,給了高爾察克他們充足的時間,采用拖延戰術,在一個個城堡步步為營,稍加抵抗保存實力,不斷的遲滯蘇俄軍隊,讓他們可以將蘇俄進入西伯利亞核心區的時間拖延2個月左右,到時候正是西伯利亞最寒冷的時候,他們主場作戰,在最有利的時機,才最有希望擊敗數倍於他們的蘇俄大軍。

 高爾察克等人在忙著應對戰爭的時候。

 楊潮則忙著給自己洗白。

 當然主要是應對西方輿論,中國輿論可不相信一向擁有極高威望,不貪權,不貪錢,大總統說不當就不當,幾萬噸黃金,說捐出來就捐出來的楊潮會是一個無情無義的渣男。

 因此中國輿論普遍相信,楊潮說的高爾察克已經控制了奧麗嘉的說法,認為現在奧麗嘉所說的話,高爾察克所說的話,完全不值得相信,就好像中國古代每一次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戲碼一樣。

 這也跟歷史文化有關,即便沒有楊潮的說法,大概中國人也多數會認為高爾察克是董卓、曹操一類人的。同樣,西方很少有這種權臣弄權,即便是權臣弄權,國王也往往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所以他們很難理解,明明奧麗嘉大公都向記者表達了她沒有受到要挾,是為了跟俄羅斯民族站在一起,才選擇留在西伯利亞,可中國人卻完全不相信的情況。

 因此西方人更多相信美國人的說法,那就是楊潮有意挖弄政治陰謀,有意給蘇俄製造攻擊俄羅斯帝國的機會,用來懲罰俄羅斯帝國的排華行為。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政府始終保持了沉默的態度,除了表達希望高爾察克保證奧麗嘉女沙皇的安慰態度外,對蘇俄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的戰爭,采取了沉默的態度。這不但給中國政府惹來了極大的麻煩,也更讓西方人堅信中國人在玩弄陰謀手段。

 所以楊潮這段時間密集的跟西方外交人員溝通,盡最大努力使西方人相信自己,最少讓他們相信,是因為楊潮的中國式思維,導致了他不肯相信奧麗嘉女沙皇是自願留在西伯利亞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