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646節 史達林的挑戰者
 史達林有理由相信,蘇維埃內部,已經出現了一股反對他的勢力,這股勢力已經組織了起來,正在編織針對他的陰謀。

   弗拉基米爾列寧時候,他逐步排擠了托妞,打壓了布哈林等一大批蘇俄元老,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讓他的個人威望空前的情況下,他的反對者也越發反對他。

   與他同時代的人被他壓製了,但是並不服氣,他領導的五年計劃是空前成功的,可是失誤也是很大的,這並沒有什麽特殊,只要在做事,就會有疏漏,不做事才不會錯,因此他領導了蘇俄的工業化,也在農業集體化上遭遇了失敗。

   集體化後大量餓死人的情況,顯然放在人類社會的任何一條公理上也說不過去,都是說不過去的,他的政敵就利用了這一點,私下開始抨擊他,搞各種小圈子聚會,私下議論他,否定他,通過否定他的農業集體化,繼而全面否定他。

   對於這種政治逆流,史達林不能夠接受,他依然會堅定不移的進行工業化,要進行工業化,依然還需要農業提供大量的資金,原料,那麽集體化就依然要堅定不移的推行,因為只有集體化,才能將最大程度的農業產出抓在手裡。

   這些事實,他的政敵不是不清楚,只是他們有意識的忽略過去,隻抓住負面問題大肆宣揚,這是政治鬥爭,只有勝負,沒有對錯。

   史達林這一次的挑戰者,不是托妞那樣強大元老,而是蘇俄新生代的力量,基洛夫。

   基洛夫的履歷沒有托妞那麽光鮮,也顯然不顯山不露水,沒有托妞那麽咄咄逼人,但是不知不覺間已經成了史達林的最大政治對手。

   這一切都跟基洛夫的背景有關,基洛夫基本屬於蘇俄本土派,沒有顯赫的旅遊經歷,出身一個勞動人民家庭。沒有任何汙點,但是卻上過小學、中學,受過沙俄時代的系統教育,中學畢業後在喀山機械學院學習過。然後進入了沙俄政府任職,擔任托木斯克市政管理繪圖員,同時又在托木斯克工學院學習。

   之後雖然也組織過革命活動,被沙皇流放過,長期參加宣傳工作。參加了十月革命,算的革命元老,卻不是主要領導人,論背景,他還不如史達林過去的好夥伴,又被他打到的政治對手布哈林。

   但是完整的系統教育,加上在沙俄政府任職的政治經驗,讓基洛夫跟蘇俄的主要領導作風上頗有不同,那就是他顯得比較溫和。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基洛夫擁有舊的官僚經驗。跟史達林這種造反起家的野路子相比,就是寵物狗跟野狗的分別,顯然基洛夫的世界觀要比史達林柔和的多,也更能接受反對意見,更能接受別人的建議,更願意跟人和平討論。

   因為這種作風,在基洛夫領導的列寧格勒,政治氛圍十分寬松,聚集了一大批敢於討論,敢於批評史達林的風氣。

   在這種情況下。布哈林等等勢力開始貼近基洛夫,讓基洛夫身邊凝聚了一大批對史達林不滿的政治人物。

   基洛夫受歡迎的程度,超乎史達林的想象。

   剛剛結束的蘇俄上,投票的結果讓史達林心驚。經過選舉,史達林雖然在此當選最高領導人,可是他發現有270張票沒有投給他,而投給基洛夫讓他繼續擔任領導人的票數中,卻只有3票沒有投。

   之後是基洛夫發言中,獲得代表的掌聲。竟然比史大林的掌聲還長,這不得不讓史達林擔心他的威望的問題,這意味著人心開始傾向基洛夫,幸虧這不是基洛夫跟他精選,否則投票的結果他還能不能當選都是問題了。

   在內部政治如此讓人不安的時候,史達林其實已經不想跟楊潮打仗了,在他看來,目前局勢如此不利,戰爭贏了還好,萬一輸了,他就只能下台,他下台不要緊,他會有什麽結局卻想都不敢想,他是怎麽對付政治對手的,他倒台後那些人肯定會加倍報復回來。

   這就是野狗,總是用最慘烈的心思在想自己的對手,因此采取的手段極為殘忍。

   史達林認為,一旦他倒台,他的政治對手肯定會剝奪他的名譽,他的地位,會讓他遺臭萬年,最重要的是,他的政策,他的五年計劃,也就完蛋了。

   尤其是後者,對於史達林最為難以接受,作為一個革命者,他是不怕死的,甚至不怕背負臭名聲,但是他的政治生命,他的政策卻決不允許別人更改。

   而這時候美國人那邊傳來楊潮希望停戰的聲音,真能讓史達林不驚喜,簡直就是意外的驚喜,其實史達林之前對西伯利亞的局勢是十分擔憂的。

   原因很簡單,楊潮就任中國總理,同時還是俄羅斯帝國的總理,雖然受到了西方很大的批評,但是史達林卻感受到了切實的壓力,之前一年他一邊跟楊潮較勁,一邊努力維持著中國的中立,但現在楊潮當了中國總理了,這還怎麽維持?

   他已經做好了最好的打算,那就是一旦中國介入,他決定放棄西伯利亞,將軍隊收縮回烏拉爾一帶,盡最大可能保住庫爾乾,並且有機會的情況下,以中國在秋明的駐軍為人質,威脅中國。

   可沒想到這時候楊潮突然收縮了,表示願意停戰,盡管史達林對此十分懷疑,可是他願意一試。

   不過作為野狗,貪婪是本性,所以他提出了讓人難以接受的條件,他等待對方討價還價,史達林的底線是,在中國不介入戰爭的情況下,可以允許對方收回托木斯克,而蘇俄得到秋明油田,雙方以新西伯利亞劃分佔領區。

   可沒相對對方還了一個讓他都不敢相信的價格,對方只要求他退出泰舍特,他都有些懷疑對方的誠意了, 但是在美國人的再三保證下,他還是決定試一試。

   野狗是沒有相信同伴的能力的,史達林有理由懷疑楊潮的誠意,因為換做他就打算這麽做,如果他提出這樣的條件,那只有一個可能,就是他不打算遵守,打算哄騙蘇軍撤出泰舍特後,找理由將戰爭繼續下去。

   可是美國人卻很相信楊潮這種任務的諾言,這是寵物狗之間的信任,是自己吃肉也能容忍同伴啃骨頭的包容。

   但野狗的世界觀中,同伴多吃了一口,他們就有可能餓死,因此為了一塊肉,一塊骨頭,甚至為了一坨屎,都隨時會做好以性命相拚的準備。

   因此當協議在華盛頓簽訂後,史達林依然命令部隊隨時做好戰鬥準備,他擔心楊潮在佔領了泰舍特後,會隨時打過來。

   但是讓史達林驚訝的是,楊潮不但沒有打過來,反而宣布裁軍了。

   沙皇騎士團宣布將軍隊縮減到3個集團軍,30萬人,將裁撤70萬軍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