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900》第168節 東北危機(上)
張謇他們的困境,還得怪到楊潮頭上。∈≠.╊.

 年世界經濟危機開始,從哪年開始,生意就不好做了,各國都在向中國市場傾銷,可是由於海關被英國人把持,又有協定關稅的條約,中國政府沒有權力提高稅率來保護自己的市場。

 因此兩年前開始,張謇他們的經營就開始舉步維艱,一直靠著楊潮的無息貸款苦苦支撐,好容易經濟危機慢慢過去,各國國內的市場慢慢恢復,他們的傾銷情況也慢慢變少,但是新一輪的經濟危機又爆了。

 正是上海黃金投機引起的英國經濟危機。

 上海黃金投機造成的金融危機,不可能不影響到中國,畢竟是在中國生的,而且現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大市場,國外的危機也會波動到中國來。

 比如黃金投機引起了英國經濟危機,但是第一波受衝擊的就是張謇等人,英國經濟危機中,受損失最大的就是龐大的紡織業,還有日本人也受到波及,英國人、日本人在中國瘋狂傾銷紡織品,即便有楊潮的鐵路運價優惠,張謇他們抵擋起來也十分吃力,去年一年時間,幾乎沒有擴張,以張謇、榮氏、周氏、楊氏四家幾乎同時選擇保守經營。網.┯╃.╳c╊o┿m┮

 這四家中,張謇是楊潮請來的,榮氏是想涉足紡織業看到楊潮在報紙上的貸款條件後自己找上來的,周氏就是周馥家族,他兒子周學熙創辦的,楊氏則是無錫資本家,他們在無錫開有紗廠,也是得知楊潮保護工業資本,在東營開辦分廠。

 四家現在加起來有紗錠一百萬錠,已經佔到中國紡紗業的起初,但只是日本紗錠數的三分之一。

 “可以興辦織布廠嗎,昌機器廠已經可以仿製英國織布機了,你們每家現在才有多少織機。我知道大生廠有一百多台,其他三家怕是都沒有百台吧。”

 楊潮邀請四大紡織業家族吃飯,不斷地鼓勵他們,貸款給他們都沒有問題。可是問題是這些人膽子太小,不敢辦啊,張謇倒是敢,可是興致不高,因為總不賺錢對他的救國理念影響很大。實業救國,實業都在虧錢,還怎麽救啊。

 “現在是大環境不好。而且你們也要在管理上下點功夫,狀元公的廠子管的就不容榮家的好。大家努努力,這幾年把織布機擴張到千台以上。還可以做成衣嗎,設計製造精美的,標準化的儒服。從紡紗到服裝,把產業鏈拉長,現在你們四家加起來,才二十來萬工人。≡.┯╊.┯c╳om這遠遠不夠啊,沒有兩百萬工人,哪裡稱得上工業化。日本的紡織工人三百多萬,英國人更是有七百萬人靠紡織業吃飯。我們中國是個大國,如果紡織業都吸收不了這麽多人口,什麽時候才能工業化啊。”

 楊潮鼓動之下,幾家開始答應各自建立一個千張織機的紡織廠,一張織機可以供應一千個人穿衣,這也不過是一百萬人的生產力罷了,沒有個幾十萬紡織機。是無法滿足全中國的穿衣需求的,當然前提是農村的婦女不在自己織布。

 打擊農村個體紡織業,楊潮一時半會還做不到,除非用強製手段。但是如果能用高工資將這些婦女吸引到工廠,同時拉長產業鏈,紡紗、織布、製衣一起上,幾年之內山東紡織業容納一百萬工人還是做得到的。

 提振紡織業的目的,第一是解決就業,第二是給重工業提供市場。張謇他們不采購機器,昌機器廠就沒有訂單,就不會采購新的機床,機床廠就沒有生意。

 生產是一根鏈條,環環相扣,少一環都不行,楊潮為了工業展,是很拚的。

 除了鼓動張謇他們辦紡織業,楊潮還利用鐵路公司的網絡,鐵路所到之處,立刻就鼓勵當地商人開礦,河南的煤礦還是不少的,山西煤礦更多,這都給山東的機器製造業提供了大量市場,讓楊潮稍微送了一口氣。≮≮.╳╋.┭

 不過張謇他們運氣也算不錯,自從他們重新咬牙逆勢擴張後,過了年之後,英國雖然還沒有挺過經濟危機,但是中國市場卻恢復了。

 而且因為英國紡織工業大受打擊,雖然短時間內衝擊了中國市場,但是隨著破產的增多和傾銷的商品消耗殆盡,英國人退出了一部分市場,這一部分市場,就被有備而來,剛剛擴張的張謇他們吃下了。

 英國紡織工業大受打擊之後,印度棉花和棉紗價格就變得低廉,張謇他們開始大肆進口印度棉花。產品在江南一帶開始暢銷,強佔英國商品市場份額的同時,利潤也開始增加,三月份,張謇的紗廠開始盈利,五月份,盈利就過了十萬兩,張謇的信心也終於來了。

 不斷增加的紡織廠的布匹,物美價廉,沿著鐵路攻城略地,幾家擴充的意願十分強烈,昌機器廠的紡紗機、織布機訂單不斷,他們的工人已經增加到了八千人,擁有各型機床三千台,已經是山東最大的華人機器廠了。

 山東的洋人企業就更不用說了,有楊潮啟動的第二輪投資潮,他們這些重工業比輕工業利潤更豐厚。≤?∧≦≥∈.╊╳.╈c╈om

 煙台鋼鐵廠四十萬噸鋼產量完全無法滿足鐵路修建、工廠建設的訂單,美國人不斷的擴充規模的同時,在萊蕪跟楊潮合資的新工廠也已經動工,美國人加班加點的建設下,幾個月場房就已經有了雛形,他們打算在今年年底投產,兩年內產量達到四十萬,三年內達到六十萬。

 詹天佑終於修通到了到西安的鐵路,火車從西安可以直接開到煙台,西北的貨物大量出口,詹天佑計劃今年年底修通粵漢鐵路,並且開建川漢鐵路。法國人已經初步完成了成昆鐵路的測量,也打算在明年年底之前,完成鐵路線規劃。英國人挺過危機後,則開始籌建滇緬鐵路。山東各地的電氣化支線,也在西門子的設計下,開始施工。

 受到鐵路大展的有力行情,美國機車廠和四方機車廠的訂單也不斷,而且四方機車廠已經開始生產柴油機車,並且和西門子聯合生產電力機車。

 這些生產企業的展,又帶動了美國、德國新建的機床廠的展。

 山東重工業在投資的拉動下,掀起的這一波投資熱潮,據統計,就在今年年底,山東重工業產值,竟然可以跟日本重工業比肩。兩年後將過日本兩倍以上,三年後全部投資企業投產後,重工業過日本三倍。

 這自然很讓楊潮欣喜,但憂心更重了,因為楊潮知道,日本重工業不行,不是日本人不努力建設,而是日本市場就那樣,日本是以輕工業為主的,是複合經濟展規律的,他們的經濟更健康。

 不過更健康的日本經濟,去年也受到英國經濟危機衝擊,陷入了又一輪經濟危機之中,盡管有政府的大力救助,可還是有大批紡織廠破產,工人失業。

 前年,就是因為年經濟危機,日本人為了開拓中國市場,甚至不惜威脅清政府,這一次他們倒是沒有威脅,除了傾銷之外,沒有采取不合適的手段。

 那是因為日本人的水泥工業被山東刺激的一年翻一倍的度在增長,日本已經把水泥這種他們可以資源自主的產業當成了支柱性產業,三井、三菱等財團無一例外,全都介入這項利潤豐厚的產業中。

 正因為山東進口了大量的水泥,日本人才沒有在紡織品問題上,跟楊潮撕破臉。

 但是紡織品在山東和北方市場上競爭不過楊潮大力支持的山東紡織業,日本人卻成功的開拓了另一個市場。

 東北市場幾乎被日本人獨霸,他們仗著大連的管理權,雖然名曰自由港,可是日本人卻大肆排擠其他國家,東北市場幾乎一家獨大,美國、英國都插不進來,俄國人的經濟實力不夠,威脅不到日本。

 東北市場可不容小覷,日俄戰爭中,美國人之所以幫助日本,就是想在東北分一杯羹,因為東北此時算是中國比較富裕的地區,僅次於江南。因為這裡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因此基本上所有百姓都是擁有地產的農民,因為家家都有足夠的荒地開墾,所以有能力出賣農產品,同時他們也需要穿衣,又有錢,因此是最好的紡織品市場。

 靠著獨霸東北兩千萬人口的大市場, 日本人也慢慢走出了經濟危機。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東北攫取的利益太大了,日本人突然打起了東北的主意,他們悄無聲息的在大連駐兵,並且調去了一隊巡洋艦,竟然是要把大連當成他們的軍港!

 無論是張之洞,還是楊潮,都無法接受日本人的做法,當即就強硬的表態,要求日本人從大連撤兵,尤其是楊潮,甚至大膽的在報紙上表示,日本這是在挑起戰爭!

 中日關系立刻急轉直下,中國各地都出現了反日活動,抵製日貨運動,再一次開始。

 而俄國人也不甘寂寞,他們此時也跳了出來,對日本駐兵大連,表達了強烈的態度,也向日本出了戰爭威脅。

 從3月到5月,短短兩個月時間,東北形式驟然緊張,仿佛隨時會爆一場中俄聯合對抗日本的戰爭。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