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900》第184節 日本太肥了
  本來一直在積極斡旋的英法美三國,突然看到中國的變局,他們的斡旋行動突然間就被打斷了。

  不是他們不想斡旋了,而是俄國人不想談了。

  本來的局勢是,俄國也爆發了革命,聖彼得堡的水兵和碼頭工人佔領港口後,沙皇很快就派兵來鎮壓,結果軍隊中一批青年軍官,直接扣押了貴族指揮官,軍隊陣前嘩變,一部分直接倒戈向了起義軍,另一部分則失去指揮潰散了。

  局勢的突變,讓沙皇第一時間就離開了彼得堡,跑到了莫斯科去。

  留下強硬派斯托雷平在這裡鎮壓。

  俄國的政局,讓俄國始終無法動員更多的兵力到東北,他們兵力最高峰還不到八十萬,根本就無法應付中日兩國的攻勢,彼得堡革命之後,俄國一時間更是斷絕了向東北增兵。

  這種情況下他們是想談判的。

  但是緊接著中國突然也革命了,而聖彼得堡的起義並不成功,起義軍最後也隻攻佔了半個城市,接著就跟調過來的沙皇軍隊發生了激戰,大街小巷的巷戰一時半會雖然結束不了,但是也不可能讓沙皇倒台。

  可中國的革命,卻頃刻間蔓延到南北十余個省份,尤其是湖廣和兩江這樣的經濟重地,更是讓人覺得中國政權似乎走到了終點。

  於是俄國人不想談了,他們打算等一等局勢的變化,他們一邊鎮壓彼得堡起義,一邊緩過一口氣後準備重新扭轉東北的戰局,或者說是西伯利亞的戰局,因為戰場現在已經基本上推進到了赤塔一帶。

  俄國人要做的第一步是,重新修複被中國人炸斷的西伯利亞鐵路橋梁,重新恢復西伯利亞的交通運輸,沒有交通,向這麽遠的地方增兵那是不現實的。

  楊潮呢,他帶著大軍在滿洲裡休整。是不是派飛艇轟炸一下赤塔等貝加爾一帶城市,已經中斷了對俄國西伯利亞其他城市的轟炸。

  不是楊潮心慈手軟,而是冬天到了,西伯利亞一帶天寒地凍。很多地方還飄起了鵝毛大雪,雪後白茫茫一片,森林鐵路原野甚至城市都覆蓋在了厚厚的白雪,飛艇飛過去很容易迷路。

  日本人也早就歇著了,打下了海森崴之後。日本人的軍事行動基本上就結束了,不是他們不想打,而是得準備過冬了,要打至少得是半年後,北方鄂霍次克海解凍之後的事情。

  而且日本人這次收獲太大了,黑龍江、烏蘇裡江下遊地區,旅順都被他們收到了手裡,僅僅拿在手裡的土地,就讓日本國土翻了兩倍,而且還都是肥沃的黑土地。這是火山地貌的日本人想都不敢想的。

  日本國內已經開始在談論,如何移民,如何建設的問題了。

  所以自從武昌起義爆發後,看似熱鬧,其實很快前線就轉入了對峙和休整,全世界的重點都投向了中俄兩國內部,都很清楚,這次戰爭的走向,其實就是兩國內部的政局走向,當然主要是看中國。俄國人已經輸了,只是輸多輸少,誰給兩個國家還是輸給一個國家的問題了。

  “好冷啊,兄弟們都沒凍著吧?”

  楊潮披著厚厚的熊皮大衣。推開了一間營房,裡面有鐵桶中燃燒著炭火,一群士兵圍著烤火。

  “楊大人!”

  士兵見狀都站起來敬禮。

  楊潮壓壓手:“放下,放下,趕緊烤著。我也烤烤,走著一趟。可凍死人了。”

  從司令部出來,到連片的營房,不過兩百來米,整個身子都是冰冷的。

  士兵們這才憨笑著坐下,真是一群好兵,能吃飽,能穿暖的情況下,什麽別的都不想,命令一下在軍官帶頭下,也敢衝鋒陷陣,真不知道這樣的東北軍,張大帥哥怎麽就不敢跟日本人打一仗?

  “棉衣怎樣?”

  摸了摸旁邊一個士兵身上的棉衣,捏了捏感到挺厚實,問問效果。

  “還算湊合,湊是比不上俺爹的狗皮大氅子。”

  士兵老實回答。

  旁邊一直跟著楊潮視察的吳佩孚不由狠狠瞪了士兵一眼,說暖和就行了嗎,淨說些沒用的。

  楊潮瞪了他一眼,他來就是發現問題的。

  這些棉衣是從山東訂購的,發動了十幾萬當地父女做棉衣,也沒有加班加點那一說,因為楊潮的計劃十分周到,他早就打算跟俄國人打持久戰了,棉衣開戰前就開始積攢,輕輕松松訂購了一百五十萬套,還告訴張謇他們,如果他們肯開成衣廠,訂單就不給農村的婦女了,直接給他們。

  當然是出於鼓勵工業化生產的目的,同時也是保證質量,畢竟老農婦的手藝保證不了每一件棉衣的質量一致,手工生產總是有好有壞,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大批量生產出來。

  “好好,一件不夠暖和,兩件總比得上你爹的狗皮大衣了吧!”

  楊潮笑一笑,拍了拍這個來自松花江的普通士兵的肩膀。

  “被子夠不夠厚?”

  楊潮又開始檢查士兵的被褥。

  剛才那個士兵有說話了:“要啥被褥的,棉襖往身上一裹,囫圇著就睡了。”

  楊潮笑道:“誒,要休息好。晚上睡不好,白天上陣沒精神頭可殺不過老毛子。”

  士兵嘿嘿笑道:“老毛子都凍成傻麅子了,天天往我們這裡跑,不打他們自個都凍死了。”

  飛艇大規模轟炸從秋天就開始了,俄國的運輸能力大大受阻,武器彈藥供應都不充足,後勤物資更是崩潰,夏天、秋天還好,這一入冬就不行了,俄國人也不是每個都能拿雪洗澡的,就是能拿雪洗澡的,也不是天天能洗,時時能洗的。穿著夏天單衣的俄軍,早就沒有了戰鬥力,在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中瑟瑟發抖。

  而且食物供給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俄國士兵忍不了饑餓,大量逃往楊潮這一邊,懇求讓他們吃一頓飽飯。

  看這樣子,都不用打,這個冬天就能殺死大部分俄國士兵。當然俄國人自己也在想辦法,比如派出哥薩克下鄉征糧。但是西伯利亞的農民也不是那麽好惹的,俄國人自己就在這個冬天開始了廝殺。

  “傳令下去,把所有庫存的棉衣棉被都發下去吧,缺額通知山東調用過來。”

  第一場雪後,楊潮視察了位於滿洲裡的最前方軍營,這裡是中國大軍最前沿的出發點,二十萬人駐扎在這裡,其他的在齊齊哈爾有三十萬人,哈爾濱則聚集了五十萬大軍,至於後方暫時已經沒有必要派兵了,因為俄國深入東北腹地襲擾的哥薩克發動反攻之前就已經被清剿乾淨了。

  拚消耗,楊潮可不怕拚不過俄國人,山東一省的生產力,別的不敢說,軍工生產恐怕放到全世界現在也算是有數的了,除了德國,沒有一個國家平時會保持這麽龐大的軍工生產,理論供給上限是兩百萬軍隊,而楊潮從始至終總共招募了一百來萬士兵,簡直是綽綽有余。

  所以楊潮不怕耗不過俄國人,現在反倒要顧及俄國人今後的問題了,俄國人遇到楊潮可算是倒了霉了。日俄戰爭跟日本人多打了幾個月,多死了幾萬人不說,國內矛盾積累的更加深重。楊潮還不斷的送槍、送錢給基裡連科這樣的革命者,讓俄國人鎮壓叛亂比原本的歷史上多了幾個月。

  一前一後,讓俄國到今天都沒有緩過來,工業指勁沒有恢復到日俄戰爭前的最高時期。

  但是日本是徹底發展起來了,雖然戰爭期間這兩年,他們失去了東北市場,輕工業損失慘重,可是通過戰爭,三井、三菱等財閥大大擴張了他們的軍工產業,日本重工業產量大大提高。

  日俄戰爭的時候,日本的八幡製鐵所鋼產量只有七萬噸,東北戰爭打響的兩年前,也不過十萬噸,可是兩年後的今天,日本鋼產量達到了三十萬噸,他們的造船工業也極為強悍,從潛艇到無畏級戰列艦,日本造船業可以製造任何軍艦。

  而現在日本人又吃下了東北大片的土地, 不提肥沃土地的農業生產力,僅僅是低下豐富的礦藏,也會讓日本的工業再膨脹一圈。

  楊潮感覺,日本的成長似乎比自己計劃中還要快的多。

  “該跟俄國人談了。等平息了國內事態,就跟俄國談。”

  楊潮暗下決定,他不打算獅子大開口,比如討要貝加爾湖一帶的土地,僅限於黑龍江流域被俄國人侵略的領土,至於日本人肯定會狠狠咬俄國人一塊肉,盡管那些土地的價值並不算高,可是面積太大了,四百萬平方公裡的領土,一定會讓俄羅斯民族對日本恨之入骨,至於那些土地是不是凍土,普通百姓才不管那些呢。

  接下來東北的局面,將會變成兩個看似弱雞的民族聯合對抗日本。

  當大家發現中國人開始聯合俄國人反對他們戰爭中的盟友的時候,不知道軍事專家們,還會不會再一次鬱悶了。

  北方的天氣決定了,春天之前,甚至夏天之前,這裡的大規模戰鬥都不會重啟,楊潮此時就沒有必要留在這裡了。

  當然留下作秀表示跟士兵同甘共苦也是有好處的,但是此時不是作秀的時候,他要出手穩定國內局勢了,袁世凱的動作太慢了,無論是要同盟會滾蛋,還是讓載灃退位,都太拖拖拉拉了。

  楊潮決定親自動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