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崛起1900》第210節 黃金何處來
但是楊潮的金礦從哪裡來?

 告訴德國人的是從東北開挖的,而且確實在漠河開了一個小金礦,用zha藥挖礦,用火車裝運到旅順,再用船送到東營的倉庫。┢╞╡.。

 但是漠河確實有金礦,也確實開挖了礦石,但是中國的金礦,品味都低的可憐。

 南非的蘭德金礦,總儲量三萬多噸,而且品味都在左右,品味一下的人家都懶得開挖,煉金的廢渣品味都過1克。而後世的中國,大量1克一下的金礦都在開挖,連人家的礦渣品味都不如。

 漠河的金礦品均品味算高的了,但也只有7克左右,可是楊潮賣給德國人的平均品味高達克,顯然不可能是漠河的金礦。

 漠河的金礦顯然只是一個障眼法。

 真正的金礦還是在海裡,還是日本外海那個海底級大金礦。

 事實證明渴望是無窮的,楊潮想盡了辦法,終於想出了開挖這個大金礦的最佳方案。

 飛船以前每年只能從這裡挖到噸黃金,主要是受限於飛船供能限制,靠太陽能的飛船只能維持5萬千瓦功率,這是沒法改變的,主動力系統損壞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可能提高。

 所以只能從其他方面想辦法,詳細分析了飛船采挖黃金方式之後,楊潮現,飛船挖掘金礦石消耗的能量隻佔耗能的1%,99%的能量其實在將黃金從礦石中分離出來過程中消耗的,飛船的分離能力確實很精密,純度幾乎能達到百分之百,可是效率太低了,耗能太大。

 而且之所以海底這個金礦只有楊潮能開挖,只是因為飛船擁有海底挖礦的能力,而飛船的冶煉能力是可以替代的,所以楊潮逆思維思考一下,讓飛船將所有能源用於開挖金礦,而將金礦冶煉放在6地上用普通的方式來進行。這樣等同於將飛船用於開挖的能源增強了倍。

 所以單純用來開挖礦石的情況下,楊潮每年能挖到噸黃金的礦石。╡╡┞.〔《。c?o{m

 而且楊潮還選擇最富的礦脈核心,讓平均品味可以達到千噸克級別,這樣其實每年挖掘能力大概是噸左右。跟德國人的協議中規定,楊潮的黃金都送去德國進行冶煉,其中一千噸出售給德國銀行,多余的部分則作為儲蓄金存放在德國,楊子銀行有權隨時動用這部分黃金。

 多余的這部分黃金楊潮打算用來當做資本金。將金元券推向國際市場,所以跟德國人白紙黑字講明白,多余那五百噸黃金不一定留在德國,很可能在倫敦、巴黎之間轉移,平抑金元券,有一千噸黃金在手,德國人什麽都肯答應。

 柯祿是答應了,雖然柯祿知道自己都其實做不了主,但是他知道換成任何一個人,都會答應的。德國銀行團不例外,德國皇帝都不例外。

 尤其是德國皇帝,這幾年手裡如同拿著一根鞭子,瘋狂的抽動德國金融界,讓他盡一切權力增加德國的黃金儲備,因為德皇曾經在金融市場上受過辱。

 所以柯祿迫不及待的跟楊潮簽訂合同,把這件事確定下來,以防出現意外,被別的國家捷足先登。

 柯祿很明白,如果有人知道中國有一個年產黃金噸的級大金礦。那麽恐怕英國人都會忍不住要跳出來直接滅了中國的。

 要知道英國人跟布爾人打了那麽多次仗,欠下了幾億英鎊,無非就是為了南非的黃金罷了,可是現在南非一年產金量不過多噸。跟中國人這種年產千噸的金礦相比,簡直就是渣滓。

 黃金,黃金!

 柯祿滿腦子都是黃金,作為銀行家他太明白黃金的意義了,一個國家擁有的黃金越多,那麽他們的資本就越雄厚。用於展國家的資金也就越充沛,雖然誰都知道,黃金並不是唯一的財富,但黃金卻是財富最好的標價物,所有東西都是用黃金計價的情況下,黃金就是主宰一切的權力。

 英鎊之所以那麽堅定,不就是因為英國人攢下了1萬噸黃金嗎,而現在德國人也得到了這個機會,用德國達的工業實力來跟中國人交換黃金,不出十年,德國就將擁有英國人積攢了五百年的黃金儲備,而德國的工業將獲得市場、獲得資本,迎來一個級展時期。╡w{ww.。

 柯祿不僅眼睛充血,腦子也充血,離開楊潮的大石房,坐上火車就飛快的趕去煙台。

 然後沒去德華銀行,而是徑直去了領事館,面見了領事。

 接著德國領事館動用了緊急情況下的外交密碼報,將消息秘密的回了國內,而且先不是給那些銀行團,而是直接到了外交部。

 外交部長得到這個秘密消息,起初也不敢相信,讓電報員好好確認,是不是翻譯錯了,多寫了一個“零”。

 再三確認,甚至用密電再次跟煙台溝通之後,外交部長不敢耽誤了,拿著那封電報,就要去面見德皇。

 德皇威廉二世最近的心情一直不錯,世界經濟危機中,德國經濟一片大好,今年經濟竟然達到了8%的增長,這個數字本來就是一個奇跡,但如果考慮到現在依然是世界經濟危機期間,那就不能用單純的奇跡來解釋了。

 工業部長告訴威廉,這一切都有賴於中國人一波又一波的投資狂潮,但是工業部長也很憂慮的提醒威廉二世,他認為中國人這種投資,是不可能長久的,隨時都有可能崩潰,而德國很可能被牽累進去,所以他懇請威廉二世,允許工業部提醒德國工業界,對向中國投資保持謹慎態度。

 威廉二世認可了工業部長的說法,雖然從中國的展中,德國得到了最大的實惠,但是他也明白,中國人那種玩法太業余了,完全就是違背展規律的,完全就是蠻乾,就是用錢在砸。

 對此威廉二世對中國人充滿了鄙視:工業體系僅僅是拿錢能砸出來的?

 盡管很不情願損失暫時的利益,但是出於長遠考慮,威廉二世還是選擇穩妥展。以免德國被牽連進去。

 就好像倒霉的英國人,從年開始,日子就沒有好過過,美國金融危機、上海黃金投機、倫敦橡膠危機等等。四年中爆了三場經濟危機,黃金儲備被卷走了兩千多噸,德國可沒有這麽厚的家底啊,要是德國被卷走了這麽多黃金,經濟基本上也就崩潰了。

 工業部長剛走。外交部長就來求見,威廉二世都有些煩了,德國就這一點不好,雖然是議會制度,可是皇帝權力很大,可以直接干涉到政府,而由於傳統的關系,這些政府高官也很習慣遇到重大事情的時候,直接來找皇帝,而不是第一個跟總理商量。

 但是威廉二世也不能拒絕。因為他知道,這就是德國皇權的保證,小事找總理,大事必須來找皇帝,如果大事小事都去找總理了,要他這個皇帝幹什麽?

 “伯納德,什麽事?”

 威廉坐在桌子前,殘廢的左手握著那根鑲嵌血紅巨鑽的權杖作為裝飾,健康的右手則反著報紙,報紙上刊登著他最喜歡的雷奧妮記者的長篇連載。題目是《中國高官對德國未來的預見》,上面楊潮那濃濃的對德國的讚揚,尤其是認為德國將領導世界的理論,是德國皇帝最喜歡的。可是一篇報道他今天看了三次都沒有看完,因為總是被人打斷。

 “陛下,中國人要賣給我們黃金。”

 伯納德老實說道。

 威廉抬了抬頭,這是好事啊,那個中國人確實有很多黃金。

 威廉喝了口咖啡:“他打算賣多少?嗯,無論賣多少。我們都要買下來!”

 金本位時代,黃金就是資本,資本就是權力,那麽黃金就是權力!

 威廉是這麽想的。

 “噸!”

 伯納德回答道。

 噗!

 威廉二世第二口咖啡直接噴到了報紙上。

 不可思議道:“那個中國人瘋了,他不要黃金儲備了!”

 哪怕中國是一個銀本位製國家,也不應該把所有黃金儲備都賣掉吧。

 說完,威廉二世才感覺失禮,很尷尬的拿出餐巾擦著嘴巴。

 伯納德道:“中國人打算每年賣給我們噸黃金!”

 正在擦嘴邊的咖啡殘跡的威廉二世頓時咳嗽起來,感覺到喝下去的那些咖啡也翻湧起來直接衝到了肺裡,憋的臉色通紅。

 咳嗽完後,他用力拍打著桌子,紅著眼睛瞪著伯納德:

 “一次說完,到底怎麽回事!”

 威廉二世大有一種,伯納德再敢賣關子,他就要殺了自己的外交部長的架勢。

 伯納德這才道:“德華銀行傳來消息,中國人現了一個巨型金礦……”

 之後伯納德才將楊潮號稱在東北中俄邊界地帶, 開了一個大型金礦,每年至少能夠開挖噸黃金的金礦石,並且答應用此為抵押,換取德國每年億馬克的貸款。

 聽完這個故事後,威廉二世興奮歸興奮,但是心裡卻有一種特別委屈的情緒產生出來,尼瑪國土大了不起啊,隨隨便便就現了一個每年開采德國兩倍黃金儲備的金礦。

 他所以如此委屈,還因為他覺得,中國人靠砸錢,還真的有可能砸出一個工業體系來,這讓他十分不舒服,回憶到德國歷代前輩用了半個多世紀才讓德國的工業越了法國,期間經歷過多少戰爭、流血,但中國人就靠一個,有錢,買,就解決了,他能不委屈嗎。

 只是委屈歸委屈,威廉二世還是反應過來,立馬就讓人趕緊把要去放緩德國工業投資中國的工業部長給叫回來。

 瑪的,中國人一年能挖多噸黃金,還怕個球的崩潰啊,他們怎麽玩都崩潰不了,這時候阻擋德國人去投資,那純粹是斷德國工業的財路的蠢事!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