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208節 貨幣杠杆
  陳光甫一身西裝革履,跟其他老派的錢莊老板的長衫布靴形成鮮明的對比。

  李思第朝他點點頭,並不是很重視這個陳光甫,因為這只是一家小銀行,資本金才十萬兩銀子,而且目前在錢莊和外資銀行的夾縫中求生,根本就爭不過財大氣粗的外資銀行,也競爭不過人脈深厚的錢莊,目前這是一家把目標客戶對準普通老百姓的銀行。

  李思第可不認為,靠著那些存一兩、二兩銀子的小老百姓的銀行,能有什麽前途。

  但是這個陳光甫竟然第一個表態了,他自然得表示表示。

  拱手道:“那麽就請陳經理來簽一個協議吧。”

  陳光甫雖然第一個表態,但還是認認真真的將楊子銀行起草的一份《上海錢業聯合儲蓄協議》內容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發現其中沒有任何陷阱之後,才拿出鋼筆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字號。

  陳光甫看到,協議中規定,參與聯合儲蓄的銀行、錢莊,必須將九成的金銀存進楊子銀行之中,同時得到雙倍的票據,日後各家宣布放棄印刷自己的莊票和銀行券,同意使用楊子銀行的銀行券進行存儲放貸業務。

  而楊子銀行將負責為這些銀行、錢莊提供擔保,在他們遭遇擠兌的時候,將打開楊子銀行的金庫進行支付。

  當所有人走出楊子銀行黃金投機之後,用了三年多新建的十層樓、八十米的新總部時,所有的錢莊老板都面色沉重,只有陳光甫一個人面色輕松,甚至隱隱有一股壓抑不住的激動,腳步極為輕快,輕快的都快要不會走路了,他也沒想走路,而是直接叫了路邊的黃包車,拉著他立刻奔赴租界外上海縣城裡的銀行所在地。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此時才成立了不到三個月。是受到上海自由市的成立所刺激,陳光甫比歷史上提前了兩年成立這家銀行,但是經營方法到沒什麽差別,那就是盯住小民、小戶。口號是一元錢起存。

  初始資本籌集到了7萬元,號稱10萬,這麽小的資本,讓他們在租界中都找不到好點的地方,所以乾脆選擇開在了上海縣。

  但是開張以來。買賣慘淡,目前存款還不到8千兩,而貸出去的款子,還不到2000兩。

  作為一家銀行,存入貸出就是他們的經營方式,存款貸款雙雙不足的時候,銀行也就沒什麽盈利了。

  但是陳光甫並不著急,他相信會慢慢打開局面的,但是他沒想到一個天大的餡餅砸到了他的頭上。

  興奮的陳光甫跑回銀行之後,當即抑製不住瘋狂的大笑起來。把所有的活計都吸引了過來,詢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此時銀行裡只有七名職員,其實陳光甫自己都乾的是夥計的活,準確來說,他乾所有的活。他是總經理,兼營業、拉存款、跑工廠、搞放款,晚上還親自為青年行員開班教書。

  沒辦法,他招募的這些年輕人,除了都是老實可靠的,在本地有家有室的子弟外。也就是稍微讀過點書,識字、能算帳而已,都沒有任何銀行從業的背景。所以他得手把手從頭教起,三個月時間。也就勉強讓這些人能按部就班,各司其職驗票、收款、付款等工作罷了。

  “我們發達了。我們得到了1千噸黃金,100億白銀的免費存款!”

  夥計們看傻子一樣看他們的東家,這太離譜,太吹牛了,作為上海市人。他們多少還是分得清1000噸黃金是什麽意思的,都知道那次黃金投機楊潮就動用了1000噸黃金,這在上海金融業已經傳為了一個傳奇事件。100億兩銀子,同樣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就是匯豐銀行也沒有這麽多存款。

  但是他們的東家發什麽瘋?難不成因為賺不到錢逼瘋的。

  “你們不知道。我們銀行現在是楊子銀行的聯合儲備銀行了,楊子銀行的金庫向我們打開了大門。”

  接著陳光甫將自己簽署了楊子銀行發出的聯合儲蓄協議。

  夥計們皺起眉頭:“經理,這麽說我們的銀子都要送到楊子銀行去?”

  夥計們可看不出這算哪門子好事。

  陳光甫點頭道:“沒錯,現在馬上清點,明天一早大家關門,一起押送過去。”

  他們銀行有7萬元的銀元作為資本金,但是注冊資本是10萬元,楊子銀行要求將9成的儲備存金樣子銀行新大樓的地下金庫中,這意味著陳光甫還虧空2萬元。

  陳光甫接著開始尋找一家家關系戶,向這些關系戶解釋自己簽署聯合儲蓄協議的意義,向這些朋友籌借兩萬元現銀。

  “沒錯。我們給楊子銀行1兩銀子,他們就給我2兩的銀行券。楊子銀行的銀行券跟真金白銀是一樣的。”

  陳光甫很清楚,楊子銀行以15億兩白銀儲備,發行100億兩銀行券是超發,杠杆只有7倍,在全世界都是很低的水平了,意味著只要不發生金融崩潰,是不可能遇到擠兌問題的,意味著這就是真金白銀!

  “我們銀行可以完全放貸出去,這等於擁有了兩倍的資本金。而且只要我們建立一個密集的交易網,如果客戶的資金都存在我們的銀行,他們直接從帳上劃帳交易不動存款的話。他們一筆存款我就可以貸出去10次,20次,甚至100次!這就是杠杆,撬動地球的杠杆。”

  陳光甫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懂得商業銀行杠杆原理的人,因為他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的就是商業,對金融也算是半個行家,銀行業中的各種關竅,他都懂。

  當然陳光甫此時所說的100倍杠杆,那是21世紀歐美銀行才能達到的杠杆倍率,此時金本位時代,雖然很多銀行也利用相似的杠杆原理,利用儲蓄金超發紙幣,比如日本人的銀行,就用了20倍杠杆率,一兩銀子他們敢印20兩紙幣,美國人那幫銀行家更是敢做到30倍,但100倍還沒人敢嘗試。

  但有楊子銀行做保證,陳光甫就敢大膽去做,而且絕對沒有什麽風險,風險最後還是會落到楊子銀行頭上。

  盡管自己的朋友也沒有聽太懂,但是相信陳光甫的人品,也相信他確實拿到了一個大餡餅,於是陳光甫成功以高息借出了2萬銀元,第二天這些銀元就跟他的儲備一起存到了楊子銀行。

  之後幾天陳光甫都沒有怎麽營業,而是驅使他的小夥計們忙著對銀行進行重新裝修,製作了一個大大的招牌,畫上了楊子工業化銀行的金元券圖案,並在旁邊寫上,楊子銀行聯合儲蓄合作銀行。

  然後印製了一大批名片,同樣寫上“上海商業儲備銀行,楊子工業化銀行聯合儲備合作銀行”字樣,讓夥計去跑街,向一個個工廠散發,同時讓夥計向上門的一個個客戶解釋,告訴客戶,以後他們銀行業務,將使用楊子銀行的銀行券,告訴大家可以放心取用,不需要用現銀,如果用現銀他也可以隨時支兌,因為他們背後站著楊子銀行。

  一時間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打響了一炮,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們的信用得到了楊子銀行的背書,借用了楊子銀行的信用,上海不少工商業選擇信任他們,畢竟楊子銀行一直進行的都是大額貸款,雖然很多工廠都在楊子銀行開戶貸款,但是楊子銀行業務太繁忙了,小額支取,臨時存取十分不方便,楊子銀行更是因為忙不過來,直接放棄了一萬兩銀子一下的業務,要求客戶小額業務去錢莊去辦理,楊子銀行的銀行券三十家錢莊可都是會收的。

  現在這個商業儲蓄銀行打著楊子銀行合作銀行的旗號,讓很多沒弄明白的人還以為他們是楊子銀行的分行呢,於是他們吸引到了工業資本家客戶,在他們銀行開了戶,打算日常轉帳就放在這家銀行了。

  打開業務之後,加上他們良好的服務,甚至上門服務,讓各個資本家十分認可,短短一個月時間,他們銀行流水就超過了10萬兩, 而且持續增長中,達到一定基礎之後,就開始滾動起來了。

  陳光甫甚至買下了一處場地,開始建造自家的銀行大樓,他很清楚,一座氣派的銀行大樓對銀行信用的重要性,而且地產本就是合理地投資,最保值最穩妥的資產,投資地產,是不會虧本的。

  陳光甫大膽的將銀行中最近吸納到了10萬兩現銀又存入楊子銀行,換來了20萬兩銀行券,用這些銀行券支付上海的洋人製造所幫他設計建造一座三層洋樓。

  等半年後,陳光甫銀行大樓建好的時候,他們銀行的存款已經超過了百萬兩,已經成為上海一家不容忽視的銀行了。

  上海可不止陳光甫一個聰明人,那三十家錢莊浸淫錢業多年,他們很快也看懂了其中的明堂,兩個月內就都加入了這個聯合儲備協議。

  很容易他們就將資金額擴充了一倍,用雙倍的銀行券貸款出去,甚至在操作中他們也發現了商業銀行的杠杆率奧秘,可以將一筆存款貸出去好幾次,只要客戶在他們錢莊的戶頭上轉來轉去,不提走存款,他們這個遊戲就能一直玩下去,將資本額擴充幾十倍。

  通過這樣的杠杆率,銀行錢莊賺足了銀子,而楊潮則通過他們的網絡,突然間製造了數倍的貨幣,第三波投資的資金就解決了一部分,內資那一部分,需要進口設備的外匯,還需要貸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